03.04 为什么元皇陵一个都看不见,明皇陵无一被盗,清皇陵却被盗多处?

小小嬴政


之所以会出现元皇陵一个都找不见,明皇陵无一被盗,清皇陵多个被盗的状况,主要各个王朝所处时代、民族特点,以及时代背景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一】元朝皇帝陵。元朝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统一的封建王朝,但是由于元朝对于汉文化融合的不够,所以,他们在很多方面仍然坚持自己本民族的特点,他们不像很多汉族王朝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修建陵墓,他们没有肉身崇拜的观念,虽然贵为天子,他们也不会大讲排场,而是采用秘密潜葬的方式,将人放置在用树掏空只能容纳一个人形的树干里面,找一个风水宝地埋起来,等草长起来之后,谁也不知道埋在哪里。既然都不知道埋在哪里,更谈不上被盗了,何况元朝皇帝的陪葬品也非常少。

孝陵



【二】明朝的孝陵及十三陵。明朝的皇陵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南京,之所以能够保存完好就在于:

1. 明朝时期专门建立了负责皇家陵墓的管理机构,以及安排专人负责进行打扫修缮。作为皇陵,必然会被守护到位,否则在当政时期,自己家的陵墓被盗岂不是被人笑掉大牙。



2.明朝灭亡后,李自成起义军并未对明十三陵进行多大的破坏。当时李自成主要是急于攻下北京,所以他对明十三陵并未下多少功夫,因为他深知,皇宫里的宝贝要比陵墓里的多出多少倍、好过多少倍。所以,他不可能放着易得的而去刨坟掘墓,所以明陵得到保全。

3.清朝为了提升自己的形象,对明陵采取保护的措施。大清灭了大明,建立大清朝成为统治者,而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二个中央集权政权,为了收买人心、提升自我的形象,对明陵采取了保护措施,而且对年久失修、遭遇自然损毁的部分进行了修缮和完善,对明陵的保存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清朝的皇陵。当然,在清统治期间,自家皇陵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是清朝所处的时代不同,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溥仪宣布退位后,大清王朝已经灭亡。

1.看管人的实际效能减弱。虽然安排专人看管,但是由于帝国已经覆灭,皇帝都没有了,作为看管人又没有资金用来修缮,自然对陵墓的保护程度不够。



2.军阀混战。当时的社会,军阀混战,各自拥兵数万,谁也不听谁的,养兵就得需要大量的军费开支,大把大把的钱如何筹集就成为了主要问题,于是军阀自己就盯上了清朝的皇陵,知道里面有诸多宝物,尤其是慈禧的奢华,所以军阀孙殿英借口军事演习将清陵炸开进行偷盗,盗取了诸多的宝物,用马车拉了几天。

3.他距离当时的时间是最近的朝代。当时社会已与元明时期已天壤之别,人们对于宫室的关注度很高,尤其知道慈禧生活奢华,也知道她下葬时陪葬的奢华,所以,在大清灭亡之后,一般人不敢直击故宫,那会引起全社会的公愤进而遭到讨伐,所以转而到清朝的皇陵。

4.没有政府方面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清朝建立后,为了博取眼球、提升形象对明陵采取了保护措施,但是清朝灭亡后,有关政府也采取了保护措施,但大都只是做表面文章,更多的精力用来争夺底盘,怎么会用心在保护皇家陵墓。所以,失去官方的保护,遭到偷盗成为必然。



满清入关后,对明代皇陵是给予保护的。虽然有拆除一些建筑木料,但也有修缮,更没有去发掘或地破坏宫。

清代皇陵被盗,也是大清亡了之后的事情了。最著名的当属1928年孙殿英盗掘乾隆慈禧墓。整个河北遵化清东陵,除了顺治帝孝陵外,帝后陵均被盗。清西陵光绪帝崇陵被盗。而明代皇陵在民国期间只有崇祯帝思陵被盗,客观说那也并不是皇陵规制,原来是田贵妃墓而已。

分析孙殿英等盗掘清陵的原因,一些观点要扯上“驱除鞑虏回复中华”问题。事实上那只是后来人的分析。被盗的根本是因为金银财宝和地域偏僻。

从已发掘的明定陵及多座亲王墓看,明代也是厚葬,陪葬品很多。当然与汉墓还是有差距。但这些并未见书籍记载和民间传说。而清代乾隆慈禧等奢华,为世人所茶余饭后。慈禧陪葬品的惊叹,李莲英侄子还写了日记。

再看几处皇陵的位置。明十三陵在北京昌平,距离北京很近,有个风吹草动的,世人皆知。而清东陵在河北遵化马兰峪,距离遵化市还有八公里。相对荒凉很多,所以孙殿英才下了手。

另外,明陵地宫的规模和地下深度,都要超过清陵,盗掘难度要大很多。从已经发掘的明定陵与乾隆裕陵比较,很容易发现。当然定陵是十三陵里规模比较大的。但如其他明藩王墓,规模也都很大,可见其他帝陵并不会小。

按照清皇室退位优待条例,清代皇陵是由民国政府给予保护的。按理说,孙殿英也是国民革命军序列,如何盗墓。最后竟然不了了之。当然民国期间,军阀盗墓不仅仅这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