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怎么看待这个几千年来一直被争议的观点?

周幽王无道,烽火戏诸侯后,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被杀,周朝走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诸侯开始强大,王室开始没落,中原一片混乱,同时饱受戎狄侵袭。

不变

在春秋时期的某一天,管仲向齐桓公提出了一个观点。

管仲言于齐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左传·闵公·闵公元年》

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邢国遭到北方狄人的侵略,向齐桓公求救。齐桓公有些想法,此时管仲说了这样的话。

你怎么看待这个几千年来一直被争议的观点?

这句话受到了孔子的肯定,孔子对管子的评价有这么一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是对管子保护周文化的生存环境的褒扬,如果没有管子这样的观点或许很多东西都发生变化。

在孔子死后几百年,有人就开始挑战这个观点了,这个人是谁呢?

赵武灵王发起了挑战,他要“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胡服骑射”?

因为赵国面临危机,在他刚刚继位的时候,就遇到魏、楚、秦、燕、齐五国联军以会葬为名,准备袭击赵国,虽然最后转危为安。这让赵武灵王深深引以为恨。不但如此当时赵国的生存环境也不好。

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彊兵之救,是亡社稷,柰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吾欲胡服。——《史记·三十世家·赵世家》

生存危机之下,必须要变,怎么变,不能再固守自己,必须要开放向别人学习

你怎么看待这个几千年来一直被争议的观点?

但是贵族不乐意,他们提出反对意见,提出反对的意见是与管仲和孔子的观点是有些相似。

公子成说我们这个地方的人是聪明徇智之人,有圣贤教导,讲究仁义,还有诗书礼乐,别人都向我们学习,连蛮夷也要向我们学习的。最后他提了自己的一个观点。

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人道,逆人之心,而怫学者,离中国——《史记·三十世家·赵世家》

公子成这种观点也是有代表性的,不管从普通的赵国人,还有赵国的贵族来看,这种胡服骑射,从情感上是完全接受不了的。因为赵国有文化优势和文化自豪感,现在突然向一向被自己看不起的人学习,变的跟他们一样,自然接受不了,堂堂赵国怎么可以向他们低头。

当赵武灵王提出这个建议,大家全部反对,无人支持。

最后赵武灵王还是强行推行了,这一项变革成功了,赵国的国力迅速强大起来。

这是一次为了生存的开放与保守的典型的交锋,两次都成功了。

你怎么看待这个几千年来一直被争议的观点?

控制

唐朝时又来了一次交锋。唐朝与管仲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的情况又不一样,而且要复杂的多,不再是变与不变,而是量大还是量小的问题,因为时代不同了。

大量的部落首领来降,都被封官安置,李世民也被这些人称为“天可汗”。五品以上的官员这些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唐朝开国功臣李大亮很担心这种数量失衡的情况,他上书李世民。

近日突厥倾国入朝,既不能俘之江淮,以变其俗,乃置于内地,去京不远,虽则宽仁之义,亦非久安之计也。——《旧唐书·列传·卷十二》

唐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且控制了数量,唐朝十分稳定,贞观之治成了历史美谈。

李大亮的观点能成为唐朝主流观点吗?

你怎么看待这个几千年来一直被争议的观点?

不控制

又有人挑战李大亮了,这个人是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非常喜欢各族的文化,喜欢到什么程度呢?

帝尝称:“羯鼓,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方也。”——《新唐书·志·卷十二·礼乐十二》

因为唐玄宗的喜欢,所以在天宝年间刮起了一阵潮流,深深地影响了老百姓。

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新唐书·志·卷二十四》

不但如此,他还重用了各族人物。为什么要重用呢?因为有他的小九九。

文臣为将,怯当矢石,不若用寒畯胡人;胡人则勇决习战,寒族则孤立无党,陛下诚心恩洽其心,彼必能为朝廷尽死。——《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三十二》

这个建议是大唐奸相李林甫提出来的,接着大量的诸道节度使尽用这些人,从量的角度来说,完全失衡了。

这为后来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

你怎么看待这个几千年来一直被争议的观点?

为什么一直被争议?

怎么与他们相处,知常容觉得这是关乎“本”的问题。关乎当时生活着的每一个人的生活及未来种族的生存和传承以及资源的再一次分配的问题,千年来一直被争议也是很符合情况。谁对谁错呢?似乎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和模式。

管仲用“诸侯亲,戎狄豺狼”的说法说服了齐桓公,同时争取最大的团结力量,为当时混乱的时局赢得了一种安定,不至于因为内斗而让戎狄有可趁之机,所以这种做法有道理的。

赵武灵王采用低姿态不顾所有人的反对采用“胡服骑射”使得赵国迅速成为一流强国,如果按照公子成的这种说法,死抱着“诸侯亲,戎狄豺狼”的观点不变。或许战国七雄中就没有赵国的位置,甚至已经被灭国,同样是有道理。

你怎么看待这个几千年来一直被争议的观点?

李大亮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包括之前西晋的混乱等等,都是因为比重过大失衡导致失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李大亮提出的观点不是将四夷拒之门外,而是要控制在一定数量同时要摆正主次,并将其比喻为本与枝叶的关系。

中国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犹于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贞观政要·卷九·论安边》

唐玄宗为了摆脱和削弱世家大族对其的影响,重用安禄山等人,导致安禄山握权太重,最终因为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的矛盾激化,唐玄宗没有很好地把握使得行走在巅峰的大唐盛世终结,走向下坡路。

变还是不变,控制量,多少为合理?很多东西很难直接用对和错来衡量,只能说是因时,因地,因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行动,单纯僵硬执某一个观点而不根据形式的变化而变化或许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

因为势如水不可能固定不变,顺势而行,因势利导才是大势所趋,而不是以自己的好恶和原有认识去对抗否定这个势。

所以天生聪明的中国人又发明一个词叫权宜之计,因为都很清楚“”是什么。

你怎么这个千年争议的观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