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怎麼看待這個幾千年來一直被爭議的觀點?

周幽王無道,烽火戲諸侯後,申侯聯合繒國和犬戎進攻周幽王,周幽王被殺,周朝走入了一個新的時期,諸侯開始強大,王室開始沒落,中原一片混亂,同時飽受戎狄侵襲。

不變

在春秋時期的某一天,管仲向齊桓公提出了一個觀點。

管仲言於齊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左傳·閔公·閔公元年》

這句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呢?邢國遭到北方狄人的侵略,向齊桓公求救。齊桓公有些想法,此時管仲說了這樣的話。

你怎麼看待這個幾千年來一直被爭議的觀點?

這句話受到了孔子的肯定,孔子對管子的評價有這麼一句:“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這是對管子保護周文化的生存環境的褒揚,如果沒有管子這樣的觀點或許很多東西都發生變化。

在孔子死後幾百年,有人就開始挑戰這個觀點了,這個人是誰呢?

趙武靈王發起了挑戰,他要“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為什麼要“胡服騎射”?

因為趙國面臨危機,在他剛剛繼位的時候,就遇到魏、楚、秦、燕、齊五國聯軍以會葬為名,準備襲擊趙國,雖然最後轉危為安。這讓趙武靈王深深引以為恨。不但如此當時趙國的生存環境也不好。

北有燕,東有胡,西有林胡、樓煩、秦、韓之邊,而無彊兵之救,是亡社稷,柰何?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遺俗之累。吾欲胡服。——《史記·三十世家·趙世家》

生存危機之下,必須要變,怎麼變,不能再固守自己,必須要開放向別人學習

你怎麼看待這個幾千年來一直被爭議的觀點?

但是貴族不樂意,他們提出反對意見,提出反對的意見是與管仲和孔子的觀點是有些相似。

公子成說我們這個地方的人是聰明徇智之人,有聖賢教導,講究仁義,還有詩書禮樂,別人都向我們學習,連蠻夷也要向我們學習的。最後他提了自己的一個觀點。

今王舍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教,易古人道,逆人之心,而怫學者,離中國——《史記·三十世家·趙世家》

公子成這種觀點也是有代表性的,不管從普通的趙國人,還有趙國的貴族來看,這種胡服騎射,從情感上是完全接受不了的。因為趙國有文化優勢和文化自豪感,現在突然向一向被自己看不起的人學習,變的跟他們一樣,自然接受不了,堂堂趙國怎麼可以向他們低頭。

當趙武靈王提出這個建議,大家全部反對,無人支持。

最後趙武靈王還是強行推行了,這一項變革成功了,趙國的國力迅速強大起來。

這是一次為了生存的開放與保守的典型的交鋒,兩次都成功了。

你怎麼看待這個幾千年來一直被爭議的觀點?

控制

唐朝時又來了一次交鋒。唐朝與管仲孔子所處的春秋時期的情況又不一樣,而且要複雜的多,不再是變與不變,而是量大還是量小的問題,因為時代不同了。

大量的部落首領來降,都被封官安置,李世民也被這些人稱為“天可汗”。五品以上的官員這些人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唐朝開國功臣李大亮很擔心這種數量失衡的情況,他上書李世民。

近日突厥傾國入朝,既不能俘之江淮,以變其俗,乃置於內地,去京不遠,雖則寬仁之義,亦非久安之計也。——《舊唐書·列傳·卷十二》

唐太宗採納了他的意見,並且控制了數量,唐朝十分穩定,貞觀之治成了歷史美談。

李大亮的觀點能成為唐朝主流觀點嗎?

你怎麼看待這個幾千年來一直被爭議的觀點?

不控制

又有人挑戰李大亮了,這個人是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非常喜歡各族的文化,喜歡到什麼程度呢?

帝嘗稱:“羯鼓,八音之領袖,諸樂不可方也。”——《新唐書·志·卷十二·禮樂十二》

因為唐玄宗的喜歡,所以在天寶年間颳起了一陣潮流,深深地影響了老百姓。

天寶初,貴族及士民好為胡服胡帽,婦人則簪步搖釵,衿袖窄小。——《新唐書·志·卷二十四》

不但如此,他還重用了各族人物。為什麼要重用呢?因為有他的小九九。

文臣為將,怯當矢石,不若用寒畯胡人;胡人則勇決習戰,寒族則孤立無黨,陛下誠心恩洽其心,彼必能為朝廷盡死。——《資治通鑑·唐紀·唐紀三十二》

這個建議是大唐奸相李林甫提出來的,接著大量的諸道節度使盡用這些人,從量的角度來說,完全失衡了。

這為後來安史之亂埋下了伏筆。

你怎麼看待這個幾千年來一直被爭議的觀點?

為什麼一直被爭議?

怎麼與他們相處,知常容覺得這是關乎“本”的問題。關乎當時生活著的每一個人的生活及未來種族的生存和傳承以及資源的再一次分配的問題,千年來一直被爭議也是很符合情況。誰對誰錯呢?似乎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和模式。

管仲用“諸侯親,戎狄豺狼”的說法說服了齊桓公,同時爭取最大的團結力量,為當時混亂的時局贏得了一種安定,不至於因為內鬥而讓戎狄有可趁之機,所以這種做法有道理的。

趙武靈王採用低姿態不顧所有人的反對採用“胡服騎射”使得趙國迅速成為一流強國,如果按照公子成的這種說法,死抱著“諸侯親,戎狄豺狼”的觀點不變。或許戰國七雄中就沒有趙國的位置,甚至已經被滅國,同樣是有道理。

你怎麼看待這個幾千年來一直被爭議的觀點?

李大亮的擔憂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後來的安史之亂,包括之前西晉的混亂等等,都是因為比重過大失衡導致失控。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李大亮提出的觀點不是將四夷拒之門外,而是要控制在一定數量同時要擺正主次,並將其比喻為本與枝葉的關係。

中國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猶於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久安,未之有也。——《貞觀政要·卷九·論安邊》

唐玄宗為了擺脫和削弱世家大族對其的影響,重用安祿山等人,導致安祿山握權太重,最終因為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的矛盾激化,唐玄宗沒有很好地把握使得行走在巔峰的大唐盛世終結,走向下坡路。

變還是不變,控制量,多少為合理?很多東西很難直接用對和錯來衡量,只能說是因時,因地,因不同情況而採取不同的行動,單純僵硬執某一個觀點而不根據形式的變化而變化或許是一種很危險的行為。

因為勢如水不可能固定不變,順勢而行,因勢利導才是大勢所趨,而不是以自己的好惡和原有認識去對抗否定這個勢。

所以天生聰明的中國人又發明一個詞叫權宜之計,因為都很清楚“”是什麼。

你怎麼這個千年爭議的觀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