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蘭山:80萬平方米騰出項目打擂大空間

3月2日,臨沂西城木業綜合配套區,隨時等待大項目入駐。一路相隔的木業機械區,拆遷後的現場已經整平。

今年,蘭山區牢牢抓住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建設和省級“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等先行先試政策機遇,以西城崛起和商城升級為主陣地,梳理出片區和重點項目105個,總投資2030億元。保障這些重大項目順利落地投產,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老舊園區的拆遷徵收、騰籠換鳥。

按照四城同建發展佈局,蘭山區今年劃定了50個重點徵收片區,全年計劃完成500萬平方米徵收面積。其中,臨沂西城計劃徵收300萬平方米,包括酉金湖片區、新東方學校、西安路、後耿埠整村搬遷等片區。

“市區一體推進西城建設,是產業發展千載難逢的‘窗口期’。去年,義堂鎮9大片區完成徵收260萬平方米,4個村完成整村搬遷。今年一開春,我們又完成了木業綜合配套區和木業機械區80萬平方米拆遷徵收,為重點項目落地騰出空間。”蘭山區西城開發建設服務中心主任、義堂鎮黨委書記劉振超說。 春節前,蘭山啟動了臨沂西城木業綜合配套區和木業機械區的徵收工作,完成102家企業協議簽訂和廠房騰空。元宵節後,蘭山在堅決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騰出手來抓徵收,僅半個月就完成兩大片區一期拆遷工作的掃尾工作。

“由於重視對群眾問題訴求的公正辦理,這次徵收實現‘三個零’:零尾子、零上訪、零事故。”木業機械徵收片區拆遷總指揮孫伯成告訴記者。

蘭山區把徵收過程當成為群眾解決問題的過程,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逐一解決,不因徵收損害群眾利益。為了核實村民反映的問題,工作組小到幾塊錢的幼苗補償款、大到規模以上骨幹企業搬遷安置,全力解決他們的困難和問題。

由於徵收動議時間急,木業綜合配套區一期範圍內的一些企業沒有思想準備,顧慮較多、阻力較大。徵收組就從解放思想入手,把課堂搬到南方城市先進園區和先進企業裡,組織企業負責人到溫州等發達地區參觀學習、開拓眼界,更加認識到建新園區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不敗。

解開企業思想疙瘩的同時,指揮部徵收組多次與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研究解決難題的辦法。針對大部分企業擔心的庫存消化、搬遷期間運營、能否回遷入園三個具體問題,做出三項承諾:一是此次調度拆遷的企業優先在新園區安置;二是簽完協議後,可以繼續生產到春節假期再集中拆除;三是達到標準的入園企業,土地價格優惠到每畝30萬元。

“政策很透明,我們對重新入園很有信心。入新園後,我們將延伸產業鏈,從板材轉型到成品傢俱,減少物流成本、縮短生產週期、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土地利用率。”已拆遷的大華木業總經理趙德鶴說。

“為最大限度照顧動遷企業利益,能幫助的儘量幫助解決。用‘釘釘子’精神完成拆遷任務。”在木業綜合配套區徵收現場,義堂鎮人大副主席杜廣成對記者說,“這裡很多企業曾經為木業之都這塊招牌作出大貢獻,我們徵收幹部得將心比心,不能讓他們吃虧。”

細節的完美成就徵收的速度與和諧。在思想疙瘩和實際問題先行解決的基礎上,西城片區徵收勢如破竹。民房區,30天實現“地上物全歸零”;企業區,50天做到“廠房變平地”。

2月24日,木業機械區片區項目集中開工,首批將入駐10家以上規模企業,稅收由原來的300萬元上升到5000萬元。木業綜合配套區預計6月份能夠動工建設,今年底一個嶄新的工業園區將顯露雛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