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防治結腸腸息肉復發?

手機用戶55269135906


大多人的腸息肉都是體檢腸鏡時發現,有些患者在切除後無再發情況,但有些患者會反反覆覆生長,嚴重者會出現癌變,發展成腸癌。

腸息肉主要有?

結腸息肉一般分為炎性和腺瘤性息肉。

1、炎性息肉

腸道黏膜的長期慢性炎症,如慢性結直腸炎、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都會引起腸黏膜糜爛、潰瘍、結締組織或肉芽組織形成,此時病理檢查即為炎性息肉,炎症得到控制後,息肉會縮小或消退,通常不會出現惡變。

2、腺瘤性息肉

不會自行消失,有惡變傾向,腺瘤惡變率和息肉的大小相關,息肉直徑超過2cm其惡變率在50%以上。

腸息肉發生的誘因主要有?

1、飲食: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會增加膽汁酸濃度,造成腸道菌群失衡,逐漸在腸道形成致癌物,再加上久坐不動,腸道蠕動減緩都會誘發腸息肉。

2、炎症刺激:腸道出現增生炎症,會出現腸息肉。

3、長期便秘:大便中粗渣、異物都會造成腸粘膜損傷或長期刺激腸粘膜上皮,繼而出現腸黏膜組織侷限性增生,形成腸息肉。

如何防止腸息肉再發?

腸息肉的發病原因比較複雜,受多種因素影響,再發的位置和性質可能與之前的息肉相同或不同,一經發現後要立即手術切除進行病理檢查,術後也要遵醫囑複查。

1、定期複查

需定期做腸鏡檢查來監測預防。

2、保證良好的飲食習慣

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高纖維食物,儘量避免油膩、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3、積極預防腸道炎症性疾病。

腸息肉切除後多久複查一次?

1、單個良性大腸息肉:1年後複查一次,如果2-3年無再發,之後可3年複查一次。

2、多個良性大腸息肉: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3、增生性息肉:1-2年複查一次。

4、腺瘤性息肉:如伴有上皮內瘤變,應半年或一年複查一次。

5、癌變息肉:切除後因嚴密觀察,遵醫囑進行復查。


腫瘤專家姜爭


飲食需要注意“一少四多”

人到中年,有10%~30%的概率會長腸息肉。多數的腸息肉無症狀,不查腸鏡可能永遠不會發現,當有腹痛、腹瀉或腸出血時,要提高警惕。良好的飲食習慣,對預防腸息肉有益。

少吃紅肉和動物脂肪

動物的紅肉、白肉中含有過多的飽和脂肪酸,過多攝入會刺激人體產生過多的膽汁,膽汁在大腸內滯留轉化為一種已被證實為致癌物質的戊酸。明智的做法是減少攝入,每日脂肪的總量限制在20~25克。

多食富含蘿蔔硫素的食物

營養超級明星西藍花和捲心菜歸類為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硫代葡萄糖酸鹽,咀嚼消化後轉化成異硫氰酸酯和蘿蔔硫素。研究發現,蘿蔔硫素能保護動物腸道,減緩息肉的生長。西藍花、花椰菜、胡蘿蔔、白蘿蔔都是蘿蔔硫素的最佳天然來源,研究發現,烹飪後蘿蔔硫素被破壞高達90%,應儘量生吃或者微煮,最大限度地發揮其防治腸息肉的功效。

多食大蒜、生薑和五顏六色的蔬菜

大蒜素是大蒜中有獨特味道的化合物,研究表明,大蒜素可有效地降低患結腸癌的風險和結腸息肉的風險。食用或烹煮前,讓碎蒜靜置與空氣接觸10分鐘,釋放更多大蒜素髮揮作用。薑辣素是姜的主要活性化合物,在實驗動物身上已經被證明可以減少腫瘤的大小和數量。

五顏六色的蔬菜,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外,含有更多抗氧化和抗腫瘤的植物活性成分,多食用對預防結腸息肉也有好處。

多食富含維生素E和硒的食物

有報告稱,多攝入維生素E對預防腸息肉有益。小麥胚芽是維生素E最集中的天然來源之一。萵苣、番茄、胡蘿蔔、綠葉蔬菜、蛋黃、各種堅果、肉和乳製品中均富含維生素E,加工時溫度不宜過高。

(來源 番禺日報 廖月堯)


大洋網


控制體重、適當飲食,定期複查腸鏡。

根據內鏡和病理檢查結果可以將大腸息肉患者分類管理

低風險:管狀腺瘤 1~2 個,腺瘤<10 mm;

高風險:腺瘤含有絨毛成分,高度異型增生,腺瘤大於等於 10 mm 以及 3 個以上的腺瘤。


一般來說高風險的患者應在1年內複查低風險的患者建議在1-3年內複查,例如無蒂鋸齒狀息肉或者大於1cm的應在3年內複查;小於1cm的無蒂無異型增生的息肉也可以在5年內複查。


北大腫瘤醫生曹長琦


如何防治結腸腸息肉復發?

1.預防腸息肉,首先需要限煙戒酒,其次需要規律三餐時間,最後需要清淡飲食,且避免暴飲暴食等不良飲食習慣。

2.治療腸息肉,需要清淡飲食,服用息福欣治療,並且定期複查。

3.預防息肉復發,息肉在手術後極易復發,需要服用息福欣消除病灶防止息肉·復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