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防治结肠肠息肉复发?

手机用户55269135906


大多人的肠息肉都是体检肠镜时发现,有些患者在切除后无再发情况,但有些患者会反反复复生长,严重者会出现癌变,发展成肠癌。

肠息肉主要有?

结肠息肉一般分为炎性和腺瘤性息肉。

1、炎性息肉

肠道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如慢性结直肠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都会引起肠黏膜糜烂、溃疡、结缔组织或肉芽组织形成,此时病理检查即为炎性息肉,炎症得到控制后,息肉会缩小或消退,通常不会出现恶变。

2、腺瘤性息肉

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腺瘤恶变率和息肉的大小相关,息肉直径超过2cm其恶变率在50%以上。

肠息肉发生的诱因主要有?

1、饮食: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会增加胆汁酸浓度,造成肠道菌群失衡,逐渐在肠道形成致癌物,再加上久坐不动,肠道蠕动减缓都会诱发肠息肉。

2、炎症刺激:肠道出现增生炎症,会出现肠息肉。

3、长期便秘:大便中粗渣、异物都会造成肠粘膜损伤或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继而出现肠黏膜组织局限性增生,形成肠息肉。

如何防止肠息肉再发?

肠息肉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再发的位置和性质可能与之前的息肉相同或不同,一经发现后要立即手术切除进行病理检查,术后也要遵医嘱复查。

1、定期复查

需定期做肠镜检查来监测预防。

2、保证良好的饮食习惯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尽量避免油腻、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积极预防肠道炎症性疾病。

肠息肉切除后多久复查一次?

1、单个良性大肠息肉:1年后复查一次,如果2-3年无再发,之后可3年复查一次。

2、多个良性大肠息肉: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3、增生性息肉:1-2年复查一次。

4、腺瘤性息肉:如伴有上皮内瘤变,应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

5、癌变息肉:切除后因严密观察,遵医嘱进行复查。


肿瘤专家姜争


饮食需要注意“一少四多”

人到中年,有10%~30%的概率会长肠息肉。多数的肠息肉无症状,不查肠镜可能永远不会发现,当有腹痛、腹泻或肠出血时,要提高警惕。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预防肠息肉有益。

少吃红肉和动物脂肪

动物的红肉、白肉中含有过多的饱和脂肪酸,过多摄入会刺激人体产生过多的胆汁,胆汁在大肠内滞留转化为一种已被证实为致癌物质的戊酸。明智的做法是减少摄入,每日脂肪的总量限制在20~25克。

多食富含萝卜硫素的食物

营养超级明星西蓝花和卷心菜归类为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硫代葡萄糖酸盐,咀嚼消化后转化成异硫氰酸酯和萝卜硫素。研究发现,萝卜硫素能保护动物肠道,减缓息肉的生长。西蓝花、花椰菜、胡萝卜、白萝卜都是萝卜硫素的最佳天然来源,研究发现,烹饪后萝卜硫素被破坏高达90%,应尽量生吃或者微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防治肠息肉的功效。

多食大蒜、生姜和五颜六色的蔬菜

大蒜素是大蒜中有独特味道的化合物,研究表明,大蒜素可有效地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和结肠息肉的风险。食用或烹煮前,让碎蒜静置与空气接触10分钟,释放更多大蒜素发挥作用。姜辣素是姜的主要活性化合物,在实验动物身上已经被证明可以减少肿瘤的大小和数量。

五颜六色的蔬菜,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外,含有更多抗氧化和抗肿瘤的植物活性成分,多食用对预防结肠息肉也有好处。

多食富含维生素E和硒的食物

有报告称,多摄入维生素E对预防肠息肉有益。小麦胚芽是维生素E最集中的天然来源之一。莴苣、番茄、胡萝卜、绿叶蔬菜、蛋黄、各种坚果、肉和乳制品中均富含维生素E,加工时温度不宜过高。

(来源 番禺日报 廖月尧)


大洋网


控制体重、适当饮食,定期复查肠镜。

根据内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可以将大肠息肉患者分类管理

低风险:管状腺瘤 1~2 个,腺瘤<10 mm;

高风险:腺瘤含有绒毛成分,高度异型增生,腺瘤大于等于 10 mm 以及 3 个以上的腺瘤。


一般来说高风险的患者应在1年内复查低风险的患者建议在1-3年内复查,例如无蒂锯齿状息肉或者大于1cm的应在3年内复查;小于1cm的无蒂无异型增生的息肉也可以在5年内复查。


北大肿瘤医生曹长琦


如何防治结肠肠息肉复发?

1.预防肠息肉,首先需要限烟戒酒,其次需要规律三餐时间,最后需要清淡饮食,且避免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2.治疗肠息肉,需要清淡饮食,服用息福欣治疗,并且定期复查。

3.预防息肉复发,息肉在手术后极易复发,需要服用息福欣消除病灶防止息肉·复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