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股份行的戰略之變

金融業入門進階的必讀筆記,超級乾貨,大神筆記,內容涉及金融幾乎所有領域,每一頁都是乾貨:《金融行業乾貨彙總稿(370頁)》關注、轉發、點贊文本,查看置頂頭條文章,並添加好友免費領取(備註頭條+資料名稱)7天有效

股份行的戰略之變

一、時代之變


“變”是當今時代的主基調,展望未來,我們面對的變化之廣、之快、之深,前所未有。

第一、經濟形勢之變。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居民消費增速減慢,有效投資增長乏力,中美貿易摩擦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宏觀風險有所加劇;

第二、金融市場之變。受全球貿易摩擦及金融環境變化影響,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有所加大,我國金融市場長期積累的風險不斷暴露,金融供給側結構改革大幕拉開,嚴監管對銀行合規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第三、客戶需求之變。隨著社會經濟變革發展,客戶對服務效率和使用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業及異業競爭日趨激烈。全球經濟貿易規則和產業鏈分工重構,大國關係與國際競爭格局洗牌,給市場環境和客戶帶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第四、科學技術之變。行業變局的決定性變量來自科技。隨著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技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量子通信、生物技術等前沿技術打開了想象空間,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然來臨。科技革命將以幾何量級從根本上提高生產力,進而重構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

第五、跨界競爭之變。銀行業儘管已傳承數百年,經歷多次時代變局,經濟週期、貿易衝突和監管政策沒有改變銀行的商業模式,電氣時代和信息時代也只是為銀行提供了更高效的渠道和工具,但今天社會和科技變革所帶來的威脅不僅來自同業,更來自跨界的顛覆性變革和競爭。

上述變化讓銀行傳統的經營戰略、商業模式和科技系統面臨嚴峻挑戰,最終都將不可持續。那麼,在此情形下,股份制銀行們又將如何調整戰略以應對此時代鉅變呢?

二、興業銀行


為應對經濟新常態,興業銀行提出了自己“1234”完整的戰略體系:“1”是一條主線,以輕資產、輕資本、高效率為方向;“2”是商行+投行兩個抓手,堅持客戶為本、商行為體、投行為用;“3”是三項能力,持續提升結算型銀行、投資型銀行、交易型銀行建設能力;“4”是四個重點,強化重點分行、重點行業、重點客戶、重點產品的戰略作用。

應該說“商行+投行”在興業的戰略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這一方面是順應了直接融資發展趨勢和客戶融資需求變化,另一方面則是結合了自身市場化基因和資源稟賦。昔日的同業之王,正著力順應外部環境變化,在大投行領域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在最能衡量“商行+投行”成效的標尺上,2018年興業非息收入同比增長21.56%,在營業收入中佔比達到39.57%;在“商行+投行”的核心能力上,興業的研究、產品、銷售和風控能力不斷增強;在“商行+投行”的具體業務領域上,債券業務保持市場領先,資管業務穩居第一梯隊,託管業務保持行業第一,FICC業務快速發展;在“商行+投行”的保障發展上,全面推進開放銀行建設,從而實現金融科技對“商行+投行”的強大引領與賦能。


三、民生銀行


民生銀行的戰略是打造:民營企業的銀行、科技金融的銀行、綜合服務的銀行。

第一、民營企業的銀行:民生銀行是第一家由民間資本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因此服務民營企業是民生銀行的重要基因,也是其一直以來的優勢。2018年,民生銀行累計發放民企貸款1.37萬億元,佔累計發放對公貸款的66.74%。

第二、科技金融的銀行:民生銀行致力於“數據+技術”雙輪驅動發力科技金融。作為國內首家直銷銀行,其直銷銀行積極助力全行科技金融戰略落地,搭建國內首家“4朵雲+開放式+鏈接器”BBC開放式綜合金融雲服務平臺,同時民生銀行推出“遠程銀行1.0”,力圖實現遠程視頻服務存量客戶全覆蓋,提升存量客戶服務能力。

第三、綜合服務的銀行:民生銀行加快業務多元化佈局,推動各業務板塊間、各經營機構間、民生銀行和各附屬公司之間的交叉銷售與協同,為客戶提供“融資+融智+融商”綜合化金融服務。目前其下屬非銀子公司包括民生金融租賃、民生加銀基金、民銀國際等,並且已決定發起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和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綜合服務漸成體系。

四、中信銀行


中信銀行並未在年報中明確披露其發展戰略,但結合其年報中所闡述的工作重點和業務轉型,我們總結其發展重點如下:

第一、區域差異化發展。目的是為了結合國家重點區域發展戰略,加強分行分類管理與協同發展。資源政策向資本消耗少、使用效率高、價值創造多的區域傾斜,提升優勢區域發展速度,從而帶動全行整體實力提升。“北上廣深寧杭”為中信戰略支點區域分行,同時成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區域協調發展委員會,努力發揮核心地區分行輻射帶動作用。

第二、三駕馬車並駕齊驅。中信著力推動對公、零售和金融市場業務形成“三駕馬車”的良好結構。均衡的業務結構,能夠幫助銀行更好抵禦經濟週期的波動,中信新三年規劃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打造公司銀行、零售銀行、金融市場三大業務板塊“三駕齊驅”的發展格局。

第三、國際化發展佈局。2018年,中信倫敦分行申設方案進入當地監管機構正式審批流程,香港分行申設、悉尼代表處升格分行也正在積極推進中,完成對阿爾金銀行多數股權收購,力圖通過發揮阿爾金銀行優勢,同時依託控股股東中信集團平臺,積極打造“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大協同,努力確保國際化經營與區域差異化發展相得益彰。

五、浦發銀行


浦發銀行的戰略為“以客戶為中心,科技引領,打造一流數字生態銀行”。

第一、數字化戰略。從浦發的戰略看,數字化是其發展重點。浦發以數字化重點項目為抓手推進數字化轉型,實現增長動力轉換。業內首發API Bank無界開放銀行,首推集成式VTM,建設浦發主導的O2O數字化生態圈。對標科技前沿,聯合百度、華為等設立六大創新實驗室,攜手微軟等成立科技合作共同體,推進金融科技成果應用。推動數字賦能,強化線上經營與大數據分析,在精準營銷、智能獲客和風控運營等多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第二、綜合金融服務。浦發擁有銀行、租賃、基金、信託、貨幣經紀、境外投行等多種金融牌照,具備了為客戶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的能力,未來將通過持續加大集團協同力度,各板塊與各部門、母公司與子公司、境內外分行之間的聯動力度。

股份行的戰略之變


六、平安銀行


平安銀行的戰略為中國最卓越、全球領先的智能化零售銀行。具體策略為:

第一、科技引領。近十年來,平安集團累計科研投入超過500億元,創立了10多家新科技公司、25個科技研發實驗室和6大科技創新研究院。銀行是場景最豐富的金融機構,平安銀行將持續推動集團科技落地銀行,對產品、服務、管理全面賦能。未來平安銀行將持續加入資金和人才的投入,促進集團領先科技與銀行業務場景的深度融合,全面賦能業務,驅動更多創新。

第二、零售突破。平安銀行堅持零售轉型的戰略方向,經過兩年的轉型發展,零售業務已經成為其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零售營收、貸款等佔比均超過全行整體的50%,口袋銀行APP月活數量超過2,500萬。

第三、對公做精。一方面,聚焦重點行業、重點客戶,將資源投向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以及民營企業。另一方面,不斷創新業務模式,通過“商行+投行”模式,借力集團五大生態圈,通過多種金融工具的組合運用為客戶服務。

七、招商銀行


招商銀行的戰略為“創新驅動、零售領先、特色鮮明的中國最佳商業銀行”。

都說招行是零售之王,截至2018年末,招行零售客戶數達到1.25億,“招商銀行”與“掌上生活”兩大App月活躍用戶(MAU)合計突破8,100萬,但其實在招行的戰略表述中,絕大多數的篇幅都給了科技。

2018年,招行董事會決定將增設的“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額度由“上年稅前利潤的1%”提升至“上年營業收入的1%”,以科技敏捷帶動業務敏捷,創新步伐不斷加大、加快。招行對科技的投入和支持是全體系的。在戰略上,進一步明確科技引領核心作用;在組織上,進一步構建相適應的敏捷組織;在能力上,進一步強化金融科技的基礎設施與能力;在制度上,進一步完善滿足科技創新需要的體制機制;在文化上,進一步培育推動科技創新的開放文化;在經營思維上,從客戶轉向用戶,拓展服務邊界;在產品上,從銀行卡轉向APP;在對標上,從銀行同業轉為金融科技公司。

儘管大多數銀行都很重視科技的作用,但從招行的戰略表述、董事長致辭和行長致辭,我們能夠強烈感覺到招行的整個思考方式與其他銀行有很大的差別,甚至光從字面看,我們會恍惚以為這是一個科技公司,而不是一家銀行!


八、光大銀行


光大銀行的戰略是,“打造一流財富管理銀行”。

光大銀行圍繞一流財富管理銀行的願景,積極推進財富管理3.0 建設,並強調要突出“財富管理”的三大特點,一是“大”,財富管理的客戶更加廣泛、產品更加多元,包括傳統的個人客戶,也涵蓋公司客戶、機構客戶、政府客戶;二是“真”,迴歸財富管理的本源,堅持產品創設發行真實、投資管理真實、風險收益真實;三是“新”,適應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順應數字化、智能化的時代要求。

九、華夏銀行


華夏銀行以存款立行、金融科技興行、人才強行為根本的戰略導向,堅持特色化、數字化、綜合化、輕型化的發展方向,著力推動六大戰略重點取得新突破,包括: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強化零售業務發展、完善綜合化經營佈局、建設“京津冀金融服務主辦行”、深化“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商”和推進綠色金融特色業務等。

華夏銀行把推動金融科技創新作為六大戰略重點之首,加大金融科技創新投入,大力培養引進科技人才,運用金融科技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圍繞數字化銀行建設,啟動數字化流程再造工程,力求實現業務全流程的數字化、線上化與自動化。華夏銀行較有特色的是其“京津冀金融服務主辦行”戰略,通過成立總行京津冀協同發展協調辦公室,完善京津冀區域內的機構和網點佈局,建立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專屬服務體系。

十、小結


今年股份行年報,我們不看數字,看文字。看文字,我們發現有的銀行戰略目標明確且成體系,但有的銀行則語焉不詳;有的銀行戰略聚焦,但有的銀行則面面俱到;有的銀行思維創新,但有的銀行則略顯傳統。

總結各家銀行的戰略方向和業務重點,我們發現各家銀行都根據自身特點,制定了不同的戰略。我們期待看到一個差異化競爭的銀行體系,為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但同時不可避免,面對共同的市場發展趨勢,大家在部分方向上也必然英雄所見略同。

第一、重視科技作用。面對科技發展的方興未艾,幾乎所有銀行都將科技的力量提高到了戰略高度,未來決定戰鬥勝利的可能不是在金融領域,而是在科技領域;第二、綜合化經營。如果說以前銀行間進行的是平面戰爭,那麼未來則是陸海空天一體的立體戰爭,新的戰鬥形態需要發揮金融和科技力量,動用銀行母行及子公司眾多牌照資源;第三、強調業務轉型。外部環境在變,銀行也必須因勢而變,輕資產和投行資管是各家行轉型的重點,金融科技或許有點遠,創新業務領域的戰鬥則近在眼前。

數字只代表過去,戰略則決定未來。或許若干年後新的市場格局形成時,我們回看本文,發現一切早已註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