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是如何评价比亚迪的?

吾家小十一


比亚迪是一个汽车领域之外跨界转型比较成功的车企,也是一个有别于传统车企很有些战略发展眼光的企业,企业关键词:电。

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但初期并不是一家汽车制造商,而是电池领域的佼佼者;在成立后的8年时间内成为了全球第二家电池供应商,这是比亚迪转型汽车领域的基础。

在早期电池和汽车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行业,在2003-2009年之间比亚迪表现出的态度也是如此,且知名度很高的F3和F6似乎说明了比亚迪的级别是相当低的。不过比亚迪在汽车领域的发展并没有影响电池领域的地位,如何将两者融合才是重点。

在汽车领域积累了第一桶金后比亚迪开始发力了,第一代F3DM的问世很清晰的指向了比亚迪汽车的发展方向。

绿混技术在10年前可以说是绝对领先的,以增程式混动为主的运行模式实现了非常低的油耗,性能方面10-11秒的破败成绩看似平平无奇,但在10年前还以2.0L作为黄金排量的年代还是可圈可点的,一台能起步瞬间爆发峰值扭矩的电机比涡轮增压器更理想。所以这套系统被竞品车企模仿,直到今天还有一些品牌在当做标杆技术使用。

但混动技术仍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台车使用了比亚迪的动力电池,第一次尝试尝到了甜头的比亚迪实现了初衷;但是低油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并不是特别有吸引力,于是比亚迪从节油开始转型为性能流派,首代秦的推出才算达到预期的目的。

之后的唐宋元在不同价格范围内一次次的打破价格性能比的固有结构,让更多人实现了曾经遥不可及的性能憧憬,品牌影响力也就以爆发式的状态增长。

同步推出的E系列EV纯电也开始发力,与戴勒姆合资成立的腾势作为“交易平台”使比亚迪汲取了汽车制造的技术支持,自此比亚迪汽车摆脱了低端的帽子。

产品线从乘用车的轿车和SUV扩展到商用车,云轨云巴、大巴、重卡以及矿用车辆陆续得到市场认可,且不仅在国内热销而且能够大量出口海外,自此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确立了绝对地位。

不过销量还不是重点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特点不能否认是技术有一定程度领先,一般技术领先的汽车总会有高溢价能力,售后的配套服务也会平平无奇。不过比亚迪为所有的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储能电芯的终身质保,这才是重中之重。

动力电池在汽车的长久使用后内阻加大充放电能力衰减,这是必然会出现的问题;而动力电池不论铁电池还是镍钴锰酸三元锂电,其制造成本总是相当高的,这也是绝大多数品牌只按照规定的最低标准提供电芯质保的原因。但比亚迪在技术领先的前提下仍提供电芯的终身质保,究其根源不是企业的态度如何,这只是一方面;重点是比亚迪需要这些大内阻电池,因为最终的方向是能源领域。

动力电池性能衰减后的状态是非常理想的储能电池,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光伏和风电领域有巨大的潜力,磷酸铁锂梯次利用可以使用接近50年、三元锂电池也能持续使用30年左右;这些电池一旦形成大量且规律性的循环进入储能电站,新能源发电中的弃电问题则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届时比亚迪转型能源领域基本不再有任何汽车领域的对手。

常规能源的探明储量不足消耗35年,在引发严重问题之前所有国家都要做好油转电的储备,尤其是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超过60%;比亚迪汽车在多年前预测到这一巨大的变革,在其他车企预计转型电动汽车之前比亚迪提前完整终端的转型,在一众车企成功转型终端后比亚迪走到了源头掌握了【电】,这才是战略发展眼光。

关于比亚迪一些说法很有意思,所谓的分分钟造出特斯拉被视为笑谈,但SEED-GT【汉】证实了所言非虚;所谓的20年内比亚迪汽车领域的发展不再被船夫关注,似乎这也是对最终发展方向的暗示;比亚迪其志不小,筑梦的说法应不是吹嘘,不应该用看待一个普通车企的视角分析这一车企。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天和Auto


比亚迪,从做电池起家,到做汽车,组装代工,轨道交通等,已经成为中国百强企业,实力很强大,未来不可限量!

  • BYD发布的财报数据看,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0.55亿元,同比增长22.79%;而18年是28年以来汽车销量首次下滑的一年,比亚迪的收入能够增长接近23%,可见其实力不可小觑。


BYD历史:

  • 成立于1995年,至今已有24年之久。

  • 从95年,20多人的规模起步,2003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仅仅用了8年的时间,成为全球第二,不得不佩服创始人们的技术实力和毅力,真是牛掰啊。

  • 除了苹果,BYD主要客户还有三星、诺基亚、华为、小米等等;如今的比亚迪已成为富士康之后,世界第二大手机代工厂,更是国产手机行业的隐形巨头。可能很多人听都没听过,居然是仅次于500强富士康的第二大代工厂,低调的大企业。

  • 03年成立比亚迪汽车,至今16年发展,遵循着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发展路线,打造出很多畅销车型,是真正物美价廉的国民用车,产品的设计既汲取国际潮流的先进理念,又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念。

  • 17年11月8日,比亚迪入选时代影响力·中国商业案例TOP30。

  • 旗下经典车型有F3,唐,宋,元,秦等,新推出的宋pro系列和秦pro系列,更是吸引了很多车迷的眼球,龙颜,即Dragon Face 2.0时代注定是BYD史上不可缺少值得铭记的亮点和里程碑。

BYD新能源:

  • 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25%,每4辆新能源车,就有1辆是BYD,确实是很厉害。不愧是电池起家,有底气自己造车造电池,不需要求助于别人施舍技术和产能。

  • 除了王朝系列以外,还有e系列,打造属于BYD自己的子车型,专门为电动而生。

BYD新时代:

  • 顶尖设计大师们加盟,打造最美中国车

汽车设计师,是“魔法师”一般的存在,是汽车永恒的灵魂。比亚迪设计团队已拥有来自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德国等1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设计师,由艾格、洛佩兹、帕加内蒂三位“行走的设计教科书”,组建了世界级的设计阵容。

BYD全球设计中心:

  • 这里是“艺术品”的诞生地,是全球“未来城市交通产品”的诞生地。

  • 中心楼上的Logo也自带光环,充满了时尚气息,形如优雅晶莹的“黑水晶”,它也成为汇聚全球设计灵感的创意能量场。


相信BYD在电池,汽车,智能交通,电子代工等领域,都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未来的BYD将更加智能,产业更加多元化,发展速度和质量也会更上一层楼。


磊磊侃车


比亚迪一个可以说比较另类的国产品牌,看看现在的比亚迪标志,别人都图形,比亚迪呢!汉字啊,宋,唐,秦,明,元……有个性,我喜欢,别人都在想怎么弄好燃油车的时候,比亚迪的新能源已经出口国外了!
现在国产车外观颜值都比较高,内饰也很有质感,配置也很丰富,安全性也很高,看看网络上撞车撞树撞墙文章,国产车从没怕过谁,这方面比亚迪没有明显优势!


比亚迪的优势在于新能源车,

国产燃油车吉利销量最好,新能源比亚迪最好,按照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比亚迪新能源越来越吃香,现在好多朋友因为国家政策变动而迟迟不敢买车,现在买新能源车,行驶里程和充电桩问题是最大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那新能源车的销量前景更好。
质量方面呢(本人非比亚迪水军),比亚迪出过很多好车,比亚迪F3,比亚迪F6作为比亚迪开始的车型,确实用心了,表姐的F3开了将近十年今年正式退役,小毛病多了点,但确实耐造,当然五六万买的,已经相当满意了。而家里的那台F6进口三菱发动机,基本就是雅阁七代换标,所以现在一直开着没大问题,小问题也不多。

作为打开市场的车型,质量确实可以,但是后来出的质量就不如以前的了,虽然配置多了,但是质量降低了,现在的比亚迪宋,元,秦,唐,应该说是不错了,但是希望比亚迪能够改一下国产车通病,虽然说汽车都有小问题,但是有些问题本身可以从技术和工艺方面减少甚至避免的。


帝三冥


比亚迪汽车在国产汽车品牌里还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也有很热门的车型,也有自己技术的专注,但是它并没有进入一流国产品牌的行列,没有和长城、长安以及吉利这些国产汽车品牌并列。基本上算是和目前的奇瑞江淮等处于二线阵营。

不过从比亚迪王朝汽车推出以来,还是很被市场认可的,王朝的唐和宋的市场认可度比较高,特别是新能源被提上日程之后,比较在混动新能源车型上的发力还是很不错的,比亚迪在新能源电动汽车方面还是有不小的成绩的。在这个领域算是真正的王者。

特别是新一代的唐和新一代的宋车型的上市,小编还是认为比亚迪在造混动车型和纯属电型上是认真的,并不是简单为了补贴造一些很垃圾的小型车出来。同时对于燃油版的汽车来说,也是有着稳定和可靠的口碑,在安全性方面有一定的历史表现。

以上就是小编的个人看法,欢迎大家一起来交流和互动。


百乐鱼


比亚迪SUV元,是入门级车,虽然长度4.3米左右,但是宽度和轴距都不大,轴距2535,比长安CS15的2510大,比宝骏510的2550小。


入门级小型SUV主要看配置和价格,这方面元做的都可以,但是元的外观和比亚迪秦等一样,小线条小装饰很多,风格有明显的比亚迪。这就导致了元的销量不会很高。


新款元会换上来自宋MAX风格的前中网设计,颜值会提高很多,如果配合现款元一样或略低的售价,销量会更好。


既然消费者买的是6万多块的SUV,3千5千的价格差,还是很重要的。


笑谈科学


基本功不扎实


福筱航


除了比亚迪,还能再找出一个在技术上可以与老外一较高下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