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我想,每个泉州人的记忆里,应该都有一碗面线糊。

软绵绵的、热气腾腾的、带着大骨汤特有的鲜美,一入口,就从喉咙滑到胃里,从胃里暖到心……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下午四点,小怣面线糊。

莲屿街汹涌的人潮还未出动,只有零星几个人踩着午后细碎的光斑,来到这家街头小店。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小怣面线糊,和大怣各自占据一方,并称晋江面线糊界的两大巨头,吃货们曾为这两家店“掰头”了无数次,有人是大怣的死忠粉,自然也有人只认准小怣。

关于这两家,街坊邻里有过许多猜测,但真相其实再简单不过:大怣和小怣,原本就是一对兄弟。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名字本来就是他们的名字,大怣是哥哥,小怣是我爸爸,就是弟弟,我们这边双胞胎都是这么叫的。”

“从我爷爷到现在,我是第三代人,六十几年也有了。”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兄弟俩从父亲那里学会做面线糊的手艺,长大后在距离不过百米的地方开店各自为生,刚好够闲暇时互相串串门,在漫长的时间里,也不显得寂寞。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和很多老字号一样,小怣面线糊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除了一门代代相传的手艺,还有的,就是多年不变的、陪伴了无数人的老味道。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猪肝加醋肉,打包!”

“来一碗,加醋肉、大肠,这里吃!”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下午来吃面线糊的人不多,配料却还是摆得满满当当,用大盆装着,分量满当。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要测评一家面线糊好不好吃,就得来一碗经典的醋肉加大肠,淋上热乎乎的面线糊,原本不怎么饿的肠胃都忍不住“咕噜”了一声,再加个卤蛋美滋滋。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汤头是面线糊的灵魂,店里用的是大骨汤,每天不间断地熬,熬到浓郁鲜香浓郁,裹着绵软的面线一起滑入喉口,一瞬间身体都暖和起来了。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我们不是什么秘方,就是普通那样煮,比较重要的就是汤头,是大骨汤,基本一天下来全部都在熬。”

我们到店的时候,老板正好在照看他的大骨汤,一整锅咕噜咕噜冒着热气,这就是秋冬应该有的感觉吧~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配料也同样优秀,醋肉的酥皮被泡软了几分,里头还是酥酥脆脆的,大肠经过长时间的卤制十分入味,却还保留了脆脆的口感。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另一碗热爱海鲜的九儿点了海蛎、炸虾、海蛏,炸虾是真的一整只完整的虾下锅油炸!金黄弹牙,吃的时候仍然有着难以言喻的鲜甜,满足!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每种配料老板都给得很足,海蛎随便一捞就是一勺子,感觉超赚~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咸饭配面线糊,这是老饕才知道的吃法,咸饭饭香扑鼻,颗颗晶莹饱满,说不上是什么神仙美食,但饱腹完全足够。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店内没有明显的价格表,吃什么全凭心意,老板会根据价格用不同的碗,吃完再结账也完全OK!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细数起来,小怣面线糊也扎根青阳数十年,来吃的大多是熟人,不过分挑剔,好的就是这口熟悉的味道。

一天卖2000多碗面线糊,算起来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只能一家人轮班上阵,虽然辛苦,但也值得。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我经常来吃哦,吃习惯咯!”

“今天带我朋友过来试一下啊,我说好吃,他不信,就带来他试一下!”

“我从小吃到大的面线糊!别的地方的怎么吃都不习惯,还是要小怣。”

……

这,或许就是这家店存在的意义。


泉州舌尖美食老字号 | 第101家

小怣面线糊

一天2000+碗不够卖!3代人60年风雨,只为这一碗面线糊

【小怣面线糊】

时间:24小时营业

地址:泉安中路507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