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素有“天府之國”美譽的四川

不僅僅是人美景美

還有源遠流長的璀璨文化

傳統文化主題旅遊正是其中之一


跟著非遺遊四川——涪江號子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由四川省文旅廳推出的非遺旅遊項目和旅遊產品——“非遺之旅”,以非遺項目為核心、以旅遊線路為依託,以非遺傳習所、非遺體驗區和體驗基地等為載體,通過產品設計、線路策劃,推進非遺元素與旅遊線路融合,與知名景區融合,與旅遊服務融合,與旅遊體驗融合。

該項目旨在促進非遺項目與旅遊線路和景區景點融合,推動非遺保護設施與旅遊服務融合,並提升非遺技藝傳承與旅遊互動體驗的融合。

項目包括了10條旅遊線路,分別為藏羌環線非遺之旅、香格里拉非遺之旅、蜀道三國非遺之旅、古蜀名鎮非遺之旅、川北巴山非遺之旅、茶馬古道非遺之旅、川江沿線非遺之旅、青城峨眉非遺之旅、年畫體驗之旅和竹藝體驗之旅。


走進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感受四川的非遺魅力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依託川北巴人文化資源全面展現大巴山多彩民俗。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三臺縣—鹽亭縣—儀隴縣—恩陽區—平昌縣—宣漢縣—渠縣—廣安區—武勝縣

自駕參考路線

成都——三臺縣

成都繞城高速—滬蓉高速—成巴高速—247國道

三臺縣——鹽亭縣

梓州幹道—成渝環線高速—成巴高速—鹽蓬路—石龍大道

鹽亭縣——儀隴縣

綿西高速—成巴高速—劉家灣大橋—迎賓大道

儀隴縣——恩陽區

迎賓大道—成巴高速—成萬高速


恩陽區——平昌縣

成萬高速—恩廣高速—龍潭西街—新平街西段

平昌縣——宣漢縣

恩廣高速—包茂高速—169縣道

宣漢縣——渠縣

楊河路—包茂高速—張南高速

渠縣——廣安區

318國道—銀昆高速—滬蓉高速

廣安區——武勝縣

迎賓大道—304省道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郪江古鎮、嫘祖陵景區、朱德故里琳琅山風景區、恩陽古鎮、白衣古鎮、巴山大峽谷、渠縣城壩遺址、神龍山巴人石頭城、沿口古鎮。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天台鼓樓鎮雙龍,三獅抬頭望金鐘。九龍逆水拜金闕,五廟風鈴唱夜空。郪江位於四川綿陽三臺縣,郪江原名千子公社、千子鄉,三十年代更名為郪江鄉,1992年建鎮,同年被命名為省歷史文化名鎮。郪江古鎮是春秋戰國時為諸侯國郪國王城所在地。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以此為治所設置郪縣,三國蜀漢設置東廣漢郡。郪王城山環水繞,虎踞龍蟠,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和豪傑名流聚會之所。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朱德故里琳琅山風景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地處四川省儀隴縣馬鞍鎮,以朱德故居紀念館為核心景點,是四川將帥故里遊覽線上的主要景點,是南充市域旅遊環線的重要節點,該風景區具有增補川東北風景資源空白的地位和作用。琳琅山核心景區包括朱德故居、朱德誕生地和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面積將近3平方公里,以"朱德精神"為主題,以紅色文化為主線,以自然生態為背景,生動地再現了朱德同志青少年時代的生活場景。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巴山大峽谷景區位於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東北,距縣城80公里,達州火車站140公里,達州機場140公里,距達陝高速新華出口33公里,通過快速通道與達陝高速新華出口連接,交通十分便利。景區與張家界、神農架生態旅遊區共同構成了中國西南喀斯特地貌鐵三角的旅遊格局。景區是大巴山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旅遊扶貧示範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土家薅草鑼鼓衍生地。

景區內奇峰怪石、褶皺斷層、急流飛瀑、峽谷幽雲目不暇接,億萬年的流水塑造了麗質天成的岩溶山水。景區內自然景點有:大象洞、魚泉洞、藤蔓谷、關門石、天生橋、畫架溝、茶仙壩、懸崖棧道、杜鵑公園等;人文景觀有:靈官廟、狀元塔、巴人山寨、九龍民俗體驗一條街;經營項目有:夢迴巴國演藝、巴部落親子樂園、巴人山寨露營地、泉水漂流、狩獵場、滑雪場。

巴山蜀水任我行,天高地闊峽客情。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神龍山巴人石頭城,史稱"蛇龍山巴人石頭城",位於廣安市廣安區近郊神龍山。巴人石頭城佔地200餘頃,高81米,為城區最高點,因其山勢突兀險要,曾為古巴國要塞。

神龍山為古巴國通往秦蜀之間的要徑,東指荊楚,南衛虎都,西連蜀漢,北望三秦,是巴國重要的門戶之一。該城由龍門關、土舟湖、龍臺三部分構成,其人文歷史又由巴人文化、龍澤寺宗教文化和28星宿天象文化三大部分組成。充分體現了廣安、川東渝北的歷巴人石頭城史,展現了巴人文化與宗教珠聯璧合,演繹戰爭與和平的千古絕唱,乃舉世無雙之歷史文化遺產。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涪江號子、建中高蹺獅燈、蠶絲祖神傳說、鹽亭桃子龍、耍蠶龍、鹽亭梓江龍、鹽亭水龍、雲童舞,郪江鎮城隍廟會、蠶姑廟會、土家餘門拳、渠縣劉氏竹編、武勝剪紙、儀隴剪紙、藍印花布製作技藝等。


介紹一些重點非遺項目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涪江號子”是流傳在涪江流域(綿陽、遂寧、潼南、合川)的傳統民歌。在木船航運時代,每當逆江而上或者船過險灘的時候,船工們就得拉縴。為了協調步伐和鼓舞士氣,船工們就在號子聲中掌握行進節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逐漸形成了“涪江號子”。

“涪江號子”大致可分渣渣號子、灘坪號子、交架號子、拖淺號子四種。渣渣號子:又稱投水號子,指啟動船隻時的張纖活動;灘坪號子:即風平浪靜時的平水號子,節奏輕快、悠然,大有"輕舟已過萬重山"之意;交架號子:在最為危險,最需齊心協力、竭盡全力的時候所用;拖淺號子:船擱灘時的號子。四種號子中,尤以交架號子、拖淺號子最為高亢、激昂,力度和節奏感極強。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雲童舞》指產生並流傳於四川東北部、華鎣山西麓廣安市轄區內渠江、嘉陵江流域的一種民間舞蹈。以打擊樂為主,其基本元素出於商殷時代廣安土著濮人的神和圖騰。公元前11世紀,巴人西遷征服濮人後,濮人則以板楯蠻的姿態隨漢高祖劉邦征戰三秦,其祭祀舞蹈亦演變為歷史上的“巴渝舞”,東漢末期張道陵“五斗米教”入川,賨人“巴渝舞”吸收道教音樂元素,唐代佛教盛行又吸取佛教音樂的有益部分,至明代中葉,基本完成《雲童舞》的基本框架,並傳承下來。

《雲童舞》是在現代文學藝術創作對傳統文化藝術的元素進行改造,提煉和創新,並獲得新的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晉書》《廣安州志》對其淵源均有大量的記載。《雲童舞》因其產生時代之久,影響之廣,音樂舞蹈之精美而成為巴蜀奇葩。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耍蠶龍》是鹽亭獨特的民間祭祀嫘祖的民俗活動,也是紀念嫘祖的一種祭祀型舞蹈。其由來可以追溯到黃帝元妃嫘祖種桑養蠶時期。“在古西陵鹽亭縣城的先民在長期的種桑、養蠶、抽絲、編絹、製衣的勞動中,發明了‘耍蠶龍’的民俗活動。”蠶龍就是蠶農們供蠶做繭的專用工具草龍的技術加工和美化,用蓑草、稻草或麥草做成,故而又稱“草龍”。《耍蠶龍》是中華民族農耕文化蠶桑生產中獨具特色的標誌性文化產物,是人類由樹葉獸皮進化到衣著文明的歷史文化傳承。每年農曆正月初八蠶過年、二月初十嫘祖生日、九月十五日酬蠶節,鹽亭城鄉都要廣泛開展舞蠶龍等民俗活動。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渠縣竹編工藝以渠江鎮為中心,流佈於渠縣境內。渠縣地處四川東北部,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物產豐富,尤其盛產慈竹,為竹編工藝提供了優質的原材料。渠縣竹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三百多年前,生活在這一帶的古代人即已開始用竹材編制勞動工具和生活用具。到唐代,渠縣竹編業已十分發達,日常的生產、生活中,人們住竹房、坐竹椅、背竹筐、戴竹笠、持竹扇,處處都會用到竹編制品。入清以後,渠縣的竹絲宮扇、細篾涼蓆等名噪一時,被朝廷列為貢品。

渠縣劉氏竹編屬於純手工操作,編織耗時耗神,生產成本高,經濟效益低,因此很多藝人都已被迫轉行,學習竹編技藝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造成當地竹編業人才匱乏的局面。在這種形勢下,劉氏竹編的發展前景令人擔憂,急需善籌長策,積極應對。


本期非遺之旅就到這裡啦

最後希望大家

走進非遺之旅,感受文旅融合

在旅遊的同時感受四川的非遺魅力

同時也讓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


跟著非遺遊四川——川北巴山非遺之旅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