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金絲峽】從刀斧下搶回的5A景區(劉鳳鑫)

從刀斧下搶回的5A景區

【金絲峽】從刀斧下搶回的5A景區(劉鳳鑫)

在商南,周樹紅的名字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因為,周樹紅拯救了秦嶺奇觀金絲峽,培育了一個興縣富民的朝陽產業,締造了一個旅遊業界不朽的傳奇。

金絲峽,原名七里峽,是鑲嵌在秦嶺南坡新開嶺腹地一顆璀璨的峽谷明珠。由於山阻水隔,交通閉塞,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從而保持了原始的童貞和神秘。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西部大開發的號角吹響了大江南北,吹皺了丹江春水。靠山吃山的金絲峽當地百姓紛紛拿起鐮刀斧頭,砍伐古樹名木,建土窯燒精炭(熔鑄鋼鐵所需材料,出口日韓等國)、煉製柏木油(提取香精,一種化工原料,),發展經濟,依山致富。白龍峽一峽兩岸崖壁上生長的幾十幾百年的冬青木、鐵橿木、側柏等名貴樹種慘遭砍伐,甚至連柏木疙瘩根(樹根)也被小土炮連根拔起,燒製的木炭精炭、熬製的柏木油被工人們肩扛背馱運至山外變現。花木葳蕤、清幽秀奇的青龍峽被湖北十堰籍礦老闆買斷礦產開發權,正在開山炸石,修築從梁家墳至青龍峽礦區公路。石燕寨國有林及周圍四千多畝原始次生林被木材販子整體買斷採伐權,奇山秀水處女地金絲峽正遭受一場空前的“殺戮”。

【金絲峽】從刀斧下搶回的5A景區(劉鳳鑫)

2001年9月7日,剛剛調任商南縣委書記的周樹紅,帶領“調結構、興產業、強縣富民村村到調研組”,來到落花溝村七里峽,目睹了滿目瘡痍的山體、濃煙滾滾的土窯、開膛破肚的峽谷以及傷痕累累的峻峰,周樹紅感到心情沉重:“山地開發,依山致富,是在保護中開發,這種靠山吃山不養山的掠奪式、毀滅式開發絕對不可取,這是一種犯罪。”回縣後,縣委“一班人”在經過多方調研論證後,迅速做出決定:“開發金絲峽、發展旅遊業。”並頒佈了“禁伐禁開令”,明令“金絲峽方圓28平方公里區域內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實施全方位保護,終止一切採礦、伐木等生產經營活動,退耕還林,植樹造林,保護綠水青山”。

2001年冬,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縣上抽調的由森林公安、林業派出所、七里峽護林站組成的執法組來到金絲峽,對分佈在靈官殿、青龍峽、沙溝、回子溝、寨溝、釣魚河、猴楂溝、楊家山、龍頭山、馬排、爛泥湖等27處燒製木炭的土窯和熬製柏木油的加工窩點實施拆除,廢除了與開發商簽訂的青龍峽採礦、石燕寨採伐及地板條加工協議,由文化旅遊部門統一規劃設計,梯次開發,使瀕臨滅頂之災的金絲峽避免了一場生態浩劫。瞭解實情的老百姓說,是周書記從刀斧之下挽救了金絲峽。

【金絲峽】從刀斧下搶回的5A景區(劉鳳鑫)

為了保護景區林木及礦產資源,2002年1月6日,縣上成立了“商南縣林業局駐七里峽護林站(後改為資源管護站)”,配備六名工作人員,專司資源管護、植樹造林、森林防火工作。2002年春節剛過,大地尚處在皚皚白雪之中,迎著蕭瑟的寒風,由縣林業、交通、水保、扶貧、城建、太吉河鎮等部門組成的各路建設大軍陸續進駐白龍峽,開啟了商南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展生態旅遊業的華麗篇章。

為了儘量減少開發建設過程中對處女峽的森林植被、地質地貌、水體景觀的破壞,周樹紅經常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親臨施工現場,逐山頭規劃設計、逐水溪包裝打造、逐工段檢查指導,逐步研究制定了“景觀生態化、資源生態化、建設生態化、管理生態化、人文生態化”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路和原則,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了一套“宜曲不宜直、宜狹不宜寬、宜粗不宜平、宜險不宜夷”,“生態性、功能性、藝術性”的開發理念和“避石護樹、依勢造景、原始粗獷、古樸自然”的“十六字建設方針”,一以貫之的培育著生態文明,2002年一年就榮獲了省級森林公園、國家級森嶺公園兩項殊榮。硬是把昔日深山老林建成了生態中國第一景區,為日後金絲峽創建4A、5A級旅遊品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回顧那段崢嶸歲月,可以用苦不堪言來形容。作為一種客觀存在,金絲峽在地球上生存了幾億年,有史記載也有幾千年。由於觀念、認識、物力、人力、財力的限制,始終未能開發利用,周樹紅慧眼如炬,冒著一定的政治和經濟風險,發揚萬難不屈、百折不回的“金絲峽精神”,矢志不渝開發生態旅遊業。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周樹紅從2001年秋首次踏破洪荒走進金絲峽,到2006年春離開商南,任上短短的五年時間,去金絲峽現場辦公138次,每次去都是帶著任務,帶著問題去,每次總要解決幾件難事,化解一些意想不到的矛盾,在他的精神感召和示範引領下,歷屆縣委政府“一班人”,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全縣上下各級各部門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開發金絲大峽谷的強大工作合力,從而助推了金絲峽在沒有資金、沒有人力、沒有技術、各類矛盾交織的情況下一步步走出困境,實現騰飛。鑑於這個“旅遊書記”的擔當與奉獻,2003年至2004年,周樹紅連續兩年被陝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優秀公僕”和“陝西省廉勤兼優領導幹部”稱號。

【金絲峽】從刀斧下搶回的5A景區(劉鳳鑫)

由於工作需要,2006年以後,周樹紅分別調至商洛、榆林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中,他仍然時刻關注關心金絲峽發展,並利用各種機會宣傳推介金絲峽,到處逢人說“金絲”,動員榆林各界人士來金絲峽旅遊觀光,投資興業,每年堅持來商兩三次,為金絲峽發展及品牌提升把脈問診,建言獻策。先後在榆林籌措五十萬元資金支援闖王寨景區建設。

周樹紅從刀斧之下拯救了金絲峽,歷屆決策者們發展壯大了金絲峽,全縣24萬人民培育和成就了金絲峽國字號旅遊品牌。

金絲峽是一張名片,它傳播著峽谷之都的秀美,夢幻天堂的信息;金絲峽是一種文化,它蘊含著南北文化的交融,南北風情的故事;金絲峽是一個品牌,它承載著生態文明的歷史,5A景區的輝煌。

倘若當年沒有“村村到”調查研究,倘若沒有及時頒佈“禁伐令”,倘若沒有聚全縣之力“開發一處景點,造福一方百姓”的初心使命,昔日的七里峽還能成為今日“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金絲峽嗎?

歷史將永遠銘記那些為金絲峽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的人們!

2019年12月11日

【金絲峽】從刀斧下搶回的5A景區(劉鳳鑫)
【金絲峽】從刀斧下搶回的5A景區(劉鳳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