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民心工程”蕴含湘阴“情暖度”

进入新时代的湘阴共产党人正在用新状态担当新使命、在新起点实现新作为。“一花知春,一叶知秋。”近日,记者来到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聚集地——湘阴文星街道三井头社区,感受当地党委和政府的这颗“匠心”。

“民心工程”蕴含湘阴“情暖度”

湘阴县委书记余良勇(右三)在文星街道调研。

高起点规划,对历史和群众负责

三井头社区位于湘阴县城关镇文星街道(原文星镇)最西边,是个老旧城区。社区主任熊莉说:“它和大部分老城区一样:一是旧房突出,二是旧基础设施突出;但与其它老旧城区也不一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厚重历史文化资源。”

这样的社区提质改造历来就是“老大难”问题。而湘阴县委、县政府早就找到破解此难题的方法。湘阴县委书记余良勇在全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会上强调:“要充分挖掘本地的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革命传统的红色基因中汲取开拓创新的力量,推动湘阴高质量发展。”

湘阴县对三井头老城区改造进行高起点规划,要求着眼长远,确保对历史负责,对群众负责。委托国内最顶尖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湘阴县三井头片区编制保护与利用城市设计,以期对保护和建设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全面强化三井头片区的城市特色,带动湘阴的旅游发展。虽然前期招商引资难度很大,但还是来了很多洽谈的投资商。


强化问题导向 ,聚焦矛盾解决

湘阴县对三井头这种“老旧”社区的问题,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性解决,各级干部以坚定的理论品格贯彻施行。三井头社区党总支书记罗建湘和社区主任熊莉更是如此。

“我们辖区内的住宅楼大多都有几十年的楼龄,房子老旧,电线都是随意耷拉着乱糟糟的,既不安全也不美观。”熊莉带着记者走在辖区街上时,指着老旧房屋上随处可见杂且乱的电线说。背街小巷的路面、管道、消防栓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破损,线路老化杂乱问题突出。

为从根本上整改小区治理难题,三井头党总支下决心全面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精准化服务,地毯式走访”,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社区党员发挥了引领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社区公共区域垃圾堆放严重,网格员每家每户做工作,亲自开着垃圾车一处一处清理垃圾。

社区消防安全设施不完善,第一时间报网格,新的微型消防站迅速建设好,为居民消除安全隐患。

问题导向解决了群众身边“痛点”“难点”“焦点”等众多问题,人居环境也得到改善,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和支持。


热心如初,“民生工程”接力

“念兹在兹,一枝一叶总关情”,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2018年1月8日,时任县委书记汪灿来到三井头社区,调度湘阴古城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工作。2018年1月21日下午,湘阴县委副书记、县长李镇江来到湘阴县三井头社区,详细了解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情况,仔细询问消防隐患排查情况。2019年11月,湘阴县副县长张淼率队走访调研三井头社区,并就社区辖区内的古建筑保护和发展工作召开座谈会。“湘阴县委、县政府对我们社区很重视。”熊莉脸上洋溢着自豪。

以上只是湘阴县委、县政府支持三井头社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落在实处,社区居民朱倍丙这几年的经历和切身感受,见证了湘阴县委、县政府为夯实“民心工程”,一届接着一届干,也是最好的注脚。

“我家三代都是退役军人,父亲参加过中印战争,并在战争中负伤,我自己也参加过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并受伤,儿子也在部队服役十年,也并在服役期间因公致残。”朱倍丙说,并非炫耀自己,而是为了说明自家红色基因的传承。因此,退伍不褪色,听党话、跟党走的品格早已经融入朱倍丙的血脉。

2011年,朱倍丙响应湘阴县国家卫生文明县城创建的号召,也是为了彻底解决三井头老城区“乱摆摊”“马路市场”的乱象,投资兴建湘阴县三井头农贸市场。“这当时也是县委、县政府支持我们社区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刚好当时我也有资金实力,肯定要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朱倍丙毫不掩饰自己的初衷。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个修建好的农贸市场并没有使用,朱倍丙投巨资兴建的农贸市场面临血本无归的处境。但是,为了这个已经流血、流汗的三代伤残退役军人世家不再流泪,也是为了兑现最初的约定,湘阴县启动了回购程序。据了解,目前,湘阴县还专门安排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林恒求牵头处理此事。处理过程中,湘阴县政府又分三次总共预借980万元给朱倍丙,解决他的燃眉之急。

从民生工程到“民心工程”,三井头社区居民朱倍丙的经历或许蕴含了湘阴主政者的情暖度。


▌文:金鹰报·新湖南社区频道记者 谭好 见习记者 金鸿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