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教师们你们将如何应对?

江南雨漂香


前两天我和一个同事就在探讨他说以往的字词,出题太杂太乱,以后呢,统一了教材是不是就应当在这些教材中出了?我觉得未必,毕竟大纲规定了,让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3000多个字,我觉得不会机械的,仅限于课本上的。11月29日发布了要取消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大纲,那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今后到底以什么为准呢?又该如何做呢?


国家取消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减少机械性、记忆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我举双手赞成,虽然取消了水平考试大纲,但我觉得教师还是有据可依的,课程标准都规定了,每个年级教学的方向如语文七到九年级学段目标和内容:一识字与写字,二阅读,三写作,四口语交际,五综合性学习、依据这些来教,我觉得不会有什么偏差的!

我记得之前好像有个专家说过,今后的初中考试,可能考的难度会降低,但是知识面的宽度会增加,可能小学的一些也会涉及到,这个要求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教给学生一杯谁,备课的量会增大,得向外拓展。所以所以老师呢?一定要多读书,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使自己变得更丰盈引。


除了自己读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让学生浸泡在名著当中,而非题海当中;去静心的欣赏文字的魅力,吸取文字的营养,而非一味的去背一些答题的技巧。就河南来说,这两年有些题型题我觉得也过于程式化,是该改改了了。

但是什么改革都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不可一蹴而就,另外,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如果不改的话,应试教育势必还要大行其道!

结束语,我期盼语文的春天能够来到!我们的课堂,我们做主!让我们带领着孩子自由的在语文的花园里徜徉,撷取语文最美的东西,滋养孩子们的心灵,这也是语文课堂本来的模样!


初中语文摆渡人L


11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将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01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代浪潮中,《考试大纲》终于谢幕。

考纲最为人所诟病的是: 在它的条条框框下,教师“考什么教什么”,学生“教什么学什么”。一切以考纲规定的内容范围为指导,考纲规定的重点内容,那得好好教、多花时间反复教;考纲之外的内容,那就简单教、快速教,或者干脆不教。

在应试教育时代,考纲划定了范围,让广大教师和学生们可以有的放矢,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甚至可以猜测出个别中考的考题。在这种模式下,很多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你让他做卷子,没问题!但你让他实践创新,对不起不会。总之,那是一个“一切为了中考”的时代。

然而随着教育深化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应试教育在这波浪潮中,显得是那么不合时宜。作为应试教育时代象征的《考试大纲》,自然也该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02

需要提醒老师们注意的是:这次《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还有几个信息需要大家高度重视。

  • 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
  • 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
  • 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
  • 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

03

面对取消考纲这样重大的变化,我们新时代的初中教师该如何去应对呢?

1)仔细研究《课程标准》,以课标指导教学。

《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后老师们要围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展开教学,中考的命题也将以《课程标准》作为依据。

《课程标准》出台已有不少年了,我们在平时上课时,也一直在强调要研究课标。但仍然有不少老师,对课标不够重视,认为只要按照教参和教材上课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课标里不仅规定了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更提出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学习。



2)关注时事热点,特别是那些与知识点有关联的。

“死读书,读死书”、盯着考纲里那点内容展开教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育现在要培养的是知识面宽广、具有开阔视野的人才。所以老师们一定要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关注时事新闻热点,分析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并把它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比如:香港问题可以与一国两制等知识点联系起来;英国脱欧可以与欧盟的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我国第1艘国产航母可以与祖国的强盛联系起来。



3)创设情境,利用情境展开教学。

那种单纯的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将会逐渐的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情境式教学”,即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在情境中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比如在讲“聚落的保护”时,老师可以创没这样一个情景:咱们班组成一个研学团,去北京故宫开展研学活动。(展示故宫地面的图片)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故宫的地面有什么特点?学生会发现:故宫地面的砖磨损的非常严重。老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学生们会得出结论:游客太多。老师继续引导: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给出“限制游客数量”、“开展虚拟旅游”等解决方案。 教学在情景中开展,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改变“考什么教什么”的老思路。

在以前,明明教材上有的内容,老师却不教,这样的情况非常常见。因为这部分内容考纲中没有要求,中考不会考。

现在这样的老思路行不通了,因为考纲都被取消了,所有的内容都有可能会被考到。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们必须改变“考什么教什么”的旧观念,而要做到“有什么教什么”。



5)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随着考纲的取消,未来的命题思路也发生了变化。考察的知识点,将会隐藏在各种命题者创设的情境中,试题将更加开放。

这会带来两个显著的变化:①考生的阅读量大大提高;②考生必须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可以迅速在情境材料中分析得出题意。

所以老师们一定要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

以后的中考,更加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比如:历史经常需要用到地图,可以与地理交叉渗透;道德与法治则可以跟史地交叉渗透;数学与理化也可以交叉渗透;语文几乎可以与所有的学科交叉渗透……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要有意识的寻找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点。

7)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成为一个书呆子吗?当然不是!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学富五车,更重要的是,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未来,理化生的实验操作,都将纳入中考的总分。这就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结束语】:总的来说,取消考纲等一系列举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了,这也倒逼着我们老师需要改变教育理念和方法,以适应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当然,改革必然会伴随着质疑和阵痛,但作为我们老师,唯有及时改变自己、适应变化,才能更好的为教育事业服务。


章不才


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我1989年开始教初中物理,经历了《教学大纲》、《考纲》 到现在的《课程标准》,每次都有一定的变化,但是仍然有章可循。

2019年11月29日《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颁布。《意见》指出: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减少机械性、记忆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

虽然取消了初中学业考试大纲,但是仍然有《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那么要考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所以仍然是“有标可循”。

新的考试只是减少机械性、记忆性试题比例,同时加强科学探究、综合性试题。我市中考物理题在前年,要求学生原文写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我当时很不以为然,我历来不主张学生背物理。而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我认为就很好,可以考查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我个人认为,以《课程标准》 为 指针来进行教学,以课程标准来对中考进行命题是非常好的事情。


平淡是真oymlq


11月29日发布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




这是应试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老师们平时总是在强调: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答主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学时候,课本分为选修和必修。必修课本总是学的非常精细,一篇文言文可以拆的碎碎的,虚词实词要背会,考试可能要考到。所以一本必修的语文课本,学完之后,变厚了一半。但是选修课本总是一带而过,基本没有碰过。原因是:考试又不考,学它浪费时间。后来,考试大纲上明确标出选修课本的一篇文言文要纳入考试范围。老师就让我们回家翻出课本,紧急的划了考试重点。



这件事情真的是应试教育的一个普通的案例,也是答主亲身经历的。所以,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完成好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切实做到学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去教什么、去学什么。


就像是选修课本的知识,它虽然是作为选修,但是里面的内容很丰富,值得学生们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去研讨。答主的另一位语文老师,就把选修课本认真的解读了。记得有一本语文选修是《影视鉴赏》,她就很用心的将里面出现的老电影找出来。利用一周的时间,让我们对老电影有了基本的了解。那时候,很多老师不是很理解,觉得非常耽误时间,也有些不愿意看电影的学霸非常嫌弃这种行为,认为这个老师在偷懒不讲课。但事实上,每次看完电影她都会让我们去解读电影,有些经典片段她也会特意停下来告诉我们这里的艺术手法。


这一周的观影时间对答主做记叙文的阅读理解时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之前,老师们都说议论文和记叙文相比,议论文好拿分。但是这之后,答主的记叙文基本满分。


这你能说老师偷懒了吗?所以就像意见提出的那样“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兼顾学生毕业和升学需要。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待这次改革能够更好的转变老师授课的创新意识,在青少年时期,老师对于学生的启蒙真的很有帮助,虽然不能说是教什么学什么,在学生眼里,老师的确是他们的榜样,创新授课也是对学生思维的一个成长。


口袋名师志愿帮


取消教学大纲采用课程标准,我们这儿已经实行好几年了,对我们来说已经是老话题了。我仅从九年级化学学科的教学,来简单说明我们在课程标准下的做法:1.一改教学大纲下的唯知识层面的教学,而成重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科学素养的教学。比如《质量守恒定律》一节的教学,在改用课程标准前,主要就是通过演示两个实验验证反应前与反应后总质量不变,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再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教师演示、解释,学生被动接受。重难点也是大纲确定好的。而现在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是提出反应前后质量会怎样?由学生猜想然后设计实验验证,等一系列探究从而得出结论,体现形成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培养了科学探究的态度和研究精神。由此也体现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重难点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还有操作上的,思维上的等多层面的,由教师据实际情况确定。2.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理化操作考试早已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而且成绩也计入总分。由市统一命题县统一组织实施。这是导向的问题。这样以来,如果平时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实验教学,仅凭考前突出练习,在学生实际操作考试中肯定不能取得好成绩。因此,教师就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把课本只作为一种教学资源,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挖掘社会、生活、科学中的化学资源,为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服务。取消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这一转变,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会更辛苦。


老九微聊


11月29日,教育部取消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当老师的都知道,中考考试大纲,决定着每个老师教什么,孩子们学什么的关键准绳,在考试大纲不仅规定了哪些考点要掌握,哪些考点要了解等层次,还规定了此考点在考试中所占分值等,而且每年,我们各科初三老师都会去市里开一次考试大纲研讨会,就考纲每年的些微变化作一次深入交流,以应对接下来的中考,可以说老师考纲把握得准,挖得透,学生的成绩就高,而“以本据纲”地从教则被认为是不误人子弟的一大标准。

然而,如今教育部宣布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新时代的义务教育教师们要如何应对日常教学和中考呢?

其实,身在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早已感受到了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近几年来,”减负“的呼声越来越响,减少中小学生考试,不允许排名等一系列措施,只能从表面上缓解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而要真正让孩子们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唯有改变出题模式,转变学习方式,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

但无论如何,只要现行的教育以选拔人才为目的,考试是无法避免的,而老师的教育方法同样离不开考试方向,那么,没有了考试大纲,老师又将如何把握考试方向呢?

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早已透露教育改革后的命题方向,即既要考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要注重考察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孩子的从鲜活的生活场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机械性、记忆性和可套作性试题,不断引导学生提高探究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科综合素养。

拿语文学科来讲,语文学科综合素养,不仅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更体现在情感的唤醒,思想的成熟和精神品质的塑造上,同时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表达同样是语文学科素养的一部分。因此,语文学科改革后,减少机械记忆类的东西,而阅读理解考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并通过考察学生的感悟能力来考察学生的思想成熟度将成为阅读理解题考察的重点,此外写作的难度也会有所增加,靠写套话,写不出真情实感和有深度的思想的作文将注定得不到高分。

促成一个人成长和成熟的一是直接人生经验,取决于个人经历,二是间接人生经验,取决于教育和阅读。因此,语文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们去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百变人生,去感悟人物百态,从而提高启蒙个人思想情感不断走向丰盈和成熟。而老师的教育也要集中在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唤醒和精神品质的培养上,只有这样才能应对越来越灵活的阅读理解和越来越无法套作的写作。

除此之外,对传统文学的考查,也会减少对机械记忆东西的考察,加大对古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的考察才是方向,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们多读古文言文,掌握翻译古文的能力的同时,还要了解作品的背景等,而这些能力没有一定的古文积累和作品的时代背景的了解是做不到的。

对数、理、化学科来说,如何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孩子们运用理科知识进行推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等,才是提高学生探究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根本,也是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得以解脱,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开挖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中考不再设置考试大纲和命题方式的转变后,老师和学生们都要潜下心来探究知识的厚度,还要灵活运用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成为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行。这才是老师教学的方向。


指尖教育帝国


教学大纲取消,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大纲,教师讲课围着大纲转,大纲规定什么重点讲什么。这样,有时会忽略学以致用这个理念。比如,初一的道德与法制,其中的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讲的是怎样和朋友交往;怎样和老师交住;怎样和父母交往。这两单元对初中生非常重要。思想上明白道理,澄清一些认识。可以提升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做人做事。可这两单元,没有在大纲中,所以平时讲课时,就没有深入。所以,无大纲,让教学更全面,更能体现素质教育。


心静如水6249969


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是因为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素质的人才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多方面去渗透,在学校教育,尤其是教师教学中应该体现。教师应富有人道精神,引导学生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人文素材,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学生构建表现人文精神的平台。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取消之后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随着大纲的取消,老师上课不是"紧扣教科书"了;学生的"问题"多起来了;"中考"改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了;高中录取不是只看分数了。


老葛谈教育


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更高、更难了!其广度、深度和灵活度都有了质的提高!教师,你想好怎么应对了吗?

  • 必须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学,因为,以后的命题依据就是这个课程标准!标准要求的既全面又详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还要求有灵活性——所有的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做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确实实是不容易!
  • 不仅仅要教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加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的教师都知道,如果一个学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那么,这个学生必将无往而不胜!这个就是将来考试要考察的主要方面,而这个恰恰是最不容易教学、最不容易实现的能力!——广大的教师们想一想吧,容易吗?
  • 门门都要认认真真地教会学生,学生也要认认真真地学会每一门课程!因为,将来
    门门都要考试,而不是初中哪些过去必考的就学就重点教,不必考的就不学就不重点教——好像没有了重点,没有了目标,全面开花,样样俱到!不容易啊!
  • 今后的考试还要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过程。这里的思维过程还比较好应对,关键是创新意识!如果学生都有很高的创新意识的话,那就好很了。——怎么培养?怎么激发?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过去没有的,现在没有不行了,跟不上脚步和节奏就要被淘汰了!教师们,怎么办呢??
  • 将来的命题就像下面黄色线条所描述的一样。这是不是有点和高考的试题比较相向呢?“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试题”——如果是这样的话,教师的教学要求是不是更加高难了呢?

取消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代之以课程标准的命题依据,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要求确确实实是增加了高度和难度,各方面都有了质的提高!


中小学教育者


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是迈开中考改革的关键性一步,今后中考不再是“考什么学什么”,而是变成了“学什么考什么”,这并不是文字游戏,两者的差距十分大。

近几年,无论高考还是中考,改革幅度越来越大,其中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就是比较关键的措施之一。

什么是初中学业水平测试?

初中学业水平测试也就是所谓的“中考”,主要是为了检测初中生是否达到了初中毕业的基本要求,这既是初中毕业证书发放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关键所在。

全国各地的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并不尽相同,从中考的总分数就可以一窥究竟,有的地方总分数是730分,有的地方竟然高达1060分,而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就如同一声惊雷在老师和家长之间炸了一样。

取消之后,教师该何去何从?

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压力,自从2016年教育部就开始了中考改革,前两天又宣布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这也让习惯了依纲教学的教师们顿时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下手教学了。

不过,根据官方的要求,此次取消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大纲,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学好每一门功课,真正意义上完成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习的内容,并尽量减少机械性、记忆型的试题,避免出现超标试题,让考试命题更加的科学。

那么,教师该何去何从?

老师们都知道,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是融合了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者合二为一。此次取消大纲的同时也给老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教育部门公布了三个配套文件,分别是《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其中第二个就明确地规定了试题命题的方向,完全可以作为老是今后教学的大方向来参考。

具体内容表述如下:

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

也有人提出疑问,如此一来主观题量大大增加,对主观题的批改究竟能够保证公平公正?不过,意见之中还真就这一方面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各地将会建立主观性试题“一题多评”制度和抽检复核制度,从根本上确保阅卷的质量。

对于取消中考大纲,家长们也不必过于惊慌,教育部门已经有了明确的命题方向,家长们应该着重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