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取消初中學業水平大綱,新時代基礎教育的教師們你們將如何應對?

江南雨漂香


前兩天我和一個同事就在探討他說以往的字詞,出題太雜太亂,以後呢,統一了教材是不是就應當在這些教材中出了?我覺得未必,畢竟大綱規定了,讓初中學生必須掌握的3000多個字,我覺得不會機械的,僅限於課本上的。11月29日發佈了要取消初中學業水平測試大綱,那作為初中語文教師,今後到底以什麼為準呢?又該如何做呢?


國家取消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完成九年義務教育,要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減少機械性、記憶性試題比例,提高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比例。”我舉雙手贊成,雖然取消了水平考試大綱,但我覺得教師還是有據可依的,課程標準都規定了,每個年級教學的方向如語文七到九年級學段目標和內容:一識字與寫字,二閱讀,三寫作,四口語交際,五綜合性學習、依據這些來教,我覺得不會有什麼偏差的!

我記得之前好像有個專家說過,今後的初中考試,可能考的難度會降低,但是知識面的寬度會增加,可能小學的一些也會涉及到,這個要求老師要有一桶水,才能教給學生一杯誰,備課的量會增大,得向外拓展。所以所以老師呢?一定要多讀書,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使自己變得更豐盈引。


除了自己讀書外,還要引導學生多讀書。讓學生浸泡在名著當中,而非題海當中;去靜心的欣賞文字的魅力,吸取文字的營養,而非一味的去背一些答題的技巧。就河南來說,這兩年有些題型題我覺得也過於程式化,是該改改了了。

但是什麼改革都是要有一個過程的,不可一蹴而就,另外,評價制度和考試製度如果不改的話,應試教育勢必還要大行其道!

結束語,我期盼語文的春天能夠來到!我們的課堂,我們做主!讓我們帶領著孩子自由的在語文的花園裡徜徉,擷取語文最美的東西,滋養孩子們的心靈,這也是語文課堂本來的模樣!


初中語文擺渡人L


11月29日,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將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

01

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時代浪潮中,《考試大綱》終於謝幕。

考綱最為人所詬病的是: 在它的條條框框下,教師“考什麼教什麼”,學生“教什麼學什麼”。一切以考綱規定的內容範圍為指導,考綱規定的重點內容,那得好好教、多花時間反覆教;考綱之外的內容,那就簡單教、快速教,或者乾脆不教。

在應試教育時代,考綱劃定了範圍,讓廣大教師和學生們可以有的放矢,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甚至可以猜測出個別中考的考題。在這種模式下,很多學生成了“考試的機器”,你讓他做卷子,沒問題!但你讓他實踐創新,對不起不會。總之,那是一個“一切為了中考”的時代。

然而隨著教育深化改革的推進,素質教育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應試教育在這波浪潮中,顯得是那麼不合時宜。作為應試教育時代象徵的《考試大綱》,自然也該退出歷史的舞臺了。



02

需要提醒老師們注意的是:這次《教育部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中,還有幾個信息需要大家高度重視。

  • 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科學命題。
  • 促進學生認真學好每門課程。
  • 減少機械記憶試題和客觀性試題比例,提高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比例。
  • 積極探索跨學科命題。

03

面對取消考綱這樣重大的變化,我們新時代的初中教師該如何去應對呢?

1)仔細研究《課程標準》,以課標指導教學。

《意見》中明確指出,以後老師們要圍繞《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展開教學,中考的命題也將以《課程標準》作為依據。

《課程標準》出臺已有不少年了,我們在平時上課時,也一直在強調要研究課標。但仍然有不少老師,對課標不夠重視,認為只要按照教參和教材上課就可以了。這種想法顯然是錯誤的,課標裡不僅規定了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程度,更提出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學習。



2)關注時事熱點,特別是那些與知識點有關聯的。

“死讀書,讀死書”、盯著考綱裡那點內容展開教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教育現在要培養的是知識面寬廣、具有開闊視野的人才。所以老師們一定要善於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學資源,關注時事新聞熱點,分析時事熱點與教學內容的聯繫,並把它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

比如:香港問題可以與一國兩制等知識點聯繫起來;英國脫歐可以與歐盟的相關知識點聯繫起來;我國第1艘國產航母可以與祖國的強盛聯繫起來。



3)創設情境,利用情境展開教學。

那種單純的知識灌輸型的教學模式,將會逐漸的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情境式教學”,即創設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在情境中解決問題、獲取知識。 比如在講“聚落的保護”時,老師可以創沒這樣一個情景:咱們班組成一個研學團,去北京故宮開展研學活動。(展示故宮地面的圖片)大家仔細觀察一下,故宮的地面有什麼特點?學生會發現:故宮地面的磚磨損的非常嚴重。老師提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學生們會得出結論:遊客太多。老師繼續引導: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們通過小組討論,給出“限制遊客數量”、“開展虛擬旅遊”等解決方案。 教學在情景中開展,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改變“考什麼教什麼”的老思路。

在以前,明明教材上有的內容,老師卻不教,這樣的情況非常常見。因為這部分內容考綱中沒有要求,中考不會考。

現在這樣的老思路行不通了,因為考綱都被取消了,所有的內容都有可能會被考到。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們必須改變“考什麼教什麼”的舊觀念,而要做到“有什麼教什麼”。



5)重視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

隨著考綱的取消,未來的命題思路也發生了變化。考察的知識點,將會隱藏在各種命題者創設的情境中,試題將更加開放。

這會帶來兩個顯著的變化:①考生的閱讀量大大提高;②考生必須要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可以迅速在情境材料中分析得出題意。

所以老師們一定要重視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



6)注意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滲透。

以後的中考,更加強調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比如:歷史經常需要用到地圖,可以與地理交叉滲透;道德與法治則可以跟史地交叉滲透;數學與理化也可以交叉滲透;語文幾乎可以與所有的學科交叉滲透……

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以後的教學當中,要有意識的尋找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滲透點。

7)重視實驗操作,培養學生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學習知識是為了什麼?難道是為了成為一個書呆子嗎?當然不是!我們培養的學生,不僅要學富五車,更重要的是,能夠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未來,理化生的實驗操作,都將納入中考的總分。這就給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必須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結束語】:總的來說,取消考綱等一系列舉措,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更高了,這也倒逼著我們老師需要改變教育理念和方法,以適應由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當然,改革必然會伴隨著質疑和陣痛,但作為我們老師,唯有及時改變自己、適應變化,才能更好的為教育事業服務。


章不才


我認為萬變不離其宗。我1989年開始教初中物理,經歷了《教學大綱》、《考綱》 到現在的《課程標準》,每次都有一定的變化,但是仍然有章可循。

2019年11月29日《教育部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頒佈。《意見》指出: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科學命題,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促進學生認真學好每門課程,完成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學業;減少機械性、記憶性試題比例,提高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比例。

雖然取消了初中學業考試大綱,但是仍然有《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規定了學生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那麼要考什麼也就一目瞭然了。所以仍然是“有標可循”。

新的考試只是減少機械性、記憶性試題比例,同時加強科學探究、綜合性試題。我市中考物理題在前年,要求學生原文寫出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我當時很不以為然,我歷來不主張學生揹物理。而課程標準把科學探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我認為就很好,可以考查出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

我個人認為,以《課程標準》 為 指針來進行教學,以課程標準來對中考進行命題是非常好的事情。


平淡是真oymlq


11月29日發佈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嚴格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命題,不得超標命題。




這是應試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老師們平時總是在強調:教什麼學什麼考什麼。答主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學時候,課本分為選修和必修。必修課本總是學的非常精細,一篇文言文可以拆的碎碎的,虛詞實詞要背會,考試可能要考到。所以一本必修的語文課本,學完之後,變厚了一半。但是選修課本總是一帶而過,基本沒有碰過。原因是:考試又不考,學它浪費時間。後來,考試大綱上明確標出選修課本的一篇文言文要納入考試範圍。老師就讓我們回家翻出課本,緊急的劃了考試重點。



這件事情真的是應試教育的一個普通的案例,也是答主親身經歷的。所以,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認真學好每一門課程,完成好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學業,切實做到學什麼考什麼,而不是考什麼去教什麼、去學什麼。


就像是選修課本的知識,它雖然是作為選修,但是裡面的內容很豐富,值得學生們作為一門實踐課程去研討。答主的另一位語文老師,就把選修課本認真的解讀了。記得有一本語文選修是《影視鑑賞》,她就很用心的將裡面出現的老電影找出來。利用一週的時間,讓我們對老電影有了基本的瞭解。那時候,很多老師不是很理解,覺得非常耽誤時間,也有些不願意看電影的學霸非常嫌棄這種行為,認為這個老師在偷懶不講課。但事實上,每次看完電影她都會讓我們去解讀電影,有些經典片段她也會特意停下來告訴我們這裡的藝術手法。


這一週的觀影時間對答主做記敘文的閱讀理解時有很大的幫助,在這之前,老師們都說議論文和記敘文相比,議論文好拿分。但是這之後,答主的記敘文基本滿分。


這你能說老師偷懶了嗎?所以就像意見提出的那樣“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兼顧學生畢業和升學需要。試題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還要注重考查思維過程、創新意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期待這次改革能夠更好的轉變老師授課的創新意識,在青少年時期,老師對於學生的啟蒙真的很有幫助,雖然不能說是教什麼學什麼,在學生眼裡,老師的確是他們的榜樣,創新授課也是對學生思維的一個成長。


口袋名師志願幫


取消教學大綱採用課程標準,我們這兒已經實行好幾年了,對我們來說已經是老話題了。我僅從九年級化學學科的教學,來簡單說明我們在課程標準下的做法:1.一改教學大綱下的唯知識層面的教學,而成重視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科學素養的教學。比如《質量守恆定律》一節的教學,在改用課程標準前,主要就是通過演示兩個實驗驗證反應前與反應後總質量不變,得出質量守恆定律,再用分子原子觀點解釋質量守恆定律。教師演示、解釋,學生被動接受。重難點也是大綱確定好的。而現在課程標準下的教學,是提出反應前後質量會怎樣?由學生猜想然後設計實驗驗證,等一系列探究從而得出結論,體現形成知識的過程和方法,同時培養了科學探究的態度和研究精神。由此也體現了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教師主導下的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方式。重難點不僅僅是知識層面的,還有操作上的,思維上的等多層面的,由教師據實際情況確定。2.重視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理化操作考試早已納入學業水平考試範圍,而且成績也計入總分。由市統一命題縣統一組織實施。這是導向的問題。這樣以來,如果平時教學中不注重學生實驗教學,僅憑考前突出練習,在學生實際操作考試中肯定不能取得好成績。因此,教師就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把課本只作為一種教學資源,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挖掘社會、生活、科學中的化學資源,為學生掌握化學知識服務。取消教學大綱改成課程標準這一轉變,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會更辛苦。


老九微聊


11月29日,教育部取消中考(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當老師的都知道,中考考試大綱,決定著每個老師教什麼,孩子們學什麼的關鍵準繩,在考試大綱不僅規定了哪些考點要掌握,哪些考點要了解等層次,還規定了此考點在考試中所佔分值等,而且每年,我們各科初三老師都會去市裡開一次考試大綱研討會,就考綱每年的些微變化作一次深入交流,以應對接下來的中考,可以說老師考綱把握得準,挖得透,學生的成績就高,而“以本據綱”地從教則被認為是不誤人子弟的一大標準。

然而,如今教育部宣佈取消初中學業水平大綱,新時代的義務教育教師們要如何應對日常教學和中考呢?

其實,身在一線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早已感受到了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近幾年來,”減負“的呼聲越來越響,減少中小學生考試,不允許排名等一系列措施,只能從表面上緩解中小學生的學習壓力,而要真正讓孩子們從”題海戰術“中解脫出來,唯有改變出題模式,轉變學習方式,改變應試教育的弊端。

但無論如何,只要現行的教育以選拔人才為目的,考試是無法避免的,而老師的教育方法同樣離不開考試方向,那麼,沒有了考試大綱,老師又將如何把握考試方向呢?

教育部相關文件中早已透露教育改革後的命題方向,即既要考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又要注重考察思維過程、創新意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培養孩子的從鮮活的生活場景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減少機械性、記憶性和可套作性試題,不斷引導學生提高探究與實踐能力,提高學科綜合素養。

拿語文學科來講,語文學科綜合素養,不僅體現在對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更體現在情感的喚醒,思想的成熟和精神品質的塑造上,同時語言和思想情感的表達同樣是語文學科素養的一部分。因此,語文學科改革後,減少機械記憶類的東西,而閱讀理解考察對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並通過考察學生的感悟能力來考察學生的思想成熟度將成為閱讀理解題考察的重點,此外寫作的難度也會有所增加,靠寫套話,寫不出真情實感和有深度的思想的作文將註定得不到高分。

促成一個人成長和成熟的一是直接人生經驗,取決於個人經歷,二是間接人生經驗,取決於教育和閱讀。因此,語文教學要更加註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們去理解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的百變人生,去感悟人物百態,從而提高啟蒙個人思想情感不斷走向豐盈和成熟。而老師的教育也要集中在對學生思想情感的喚醒和精神品質的培養上,只有這樣才能應對越來越靈活的閱讀理解和越來越無法套作的寫作。

除此之外,對傳統文學的考查,也會減少對機械記憶東西的考察,加大對古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鑑賞能力的考察才是方向,這就要求老師要引導學生們多讀古文言文,掌握翻譯古文的能力的同時,還要了解作品的背景等,而這些能力沒有一定的古文積累和作品的時代背景的瞭解是做不到的。

對數、理、化學科來說,如何聯繫實際生活,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培養孩子們運用理科知識進行推理和研究問題的能力等,才是提高學生探究知識,運用知識能力的根本,也是讓學生從題海戰術中得以解脫,引導學生深入生活,開挖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中考不再設置考試大綱和命題方式的轉變後,老師和學生們都要潛下心來探究知識的厚度,還要靈活運用知識,提高科學文化素養,成為有創造力的高素質人才才行。這才是老師教學的方向。


指尖教育帝國


教學大綱取消,更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大綱,教師講課圍著大綱轉,大綱規定什麼重點講什麼。這樣,有時會忽略學以致用這個理念。比如,初一的道德與法制,其中的第二單元和第三單元,講的是怎樣和朋友交往;怎樣和老師交住;怎樣和父母交往。這兩單元對初中生非常重要。思想上明白道理,澄清一些認識。可以提升中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學會做人做事。可這兩單元,沒有在大綱中,所以平時講課時,就沒有深入。所以,無大綱,讓教學更全面,更能體現素質教育。


心靜如水6249969


取消初中學業水平大綱,是因為面臨的社會環境已經變了: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社會當中,知識以人們無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須不斷學習、終身學習。這就是說,具備學習的願望、興趣和方法,比記住一些知識更為重要。真正對學生負責的教育,應當是能夠促進他們全面、自主、有個性地發展。顯然,全國"萬校一書"的課程體系、"萬人一面"的培養方式,肯定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高素質的人才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人文素養的培養應該從多方面去滲透,在學校教育,尤其是教師教學中應該體現。教師應富有人道精神,引導學生髮現和挖掘生活中的人文素材,讓學生的心靈受到洗禮,為學生創設良好的人文環境,為學生構建表現人文精神的平臺。

人們常常以為課程改革就是改換教材,這是不正確的。取消之後主要有六大"改變":

1、課程目標方面,反對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達成。比如學化學,過去只是明確地告訴你什麼加什麼會產生怎樣的反應,現在我們經常不告訴學生結果,而是讓學生自己去做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習、理解和記憶,體驗過程,培養能力,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

2、課程結構方面,強調不同功能和價值的課程要有一個比較均衡、合理的結構,符合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突出的是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類的課程得到強化,同時強調課程的綜合性和選擇性。

3、課程內容方面,強調改變"繁、難、偏、舊"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多地學習與生活、科技相聯繫的"活"的知識。

4、課程實施方面,強調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學會合作。

5、課程評價方面,以前的評價過於強調甄別與選拔,現在強調評價是為了改進教學、促進發展。比如,有的學生基礎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沒及格,老師可以給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學習。

6、課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國家課程、教材一統天下,現在強調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充分調動地方和學校的積極性,也增強教育的針對性。

隨著大綱的取消,老師上課不是"緊扣教科書"了;學生的"問題"多起來了;"中考"改為"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了;高中錄取不是隻看分數了。


老葛談教育


對教師的教學要求更高、更難了!其廣度、深度和靈活度都有了質的提高!教師,你想好怎麼應對了嗎?

  • 必須完全按照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學,因為,以後的命題依據就是這個課程標準!標準要求的既全面又詳細,既有廣度,又有深度,還要求有靈活性——所有的教師都知道,真正能做到課程標準的要求,確確實實是不容易!
  • 不僅僅要教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加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有的教師都知道,如果一個學生具備了這樣的能力,那麼,這個學生必將無往而不勝!這個就是將來考試要考察的主要方面,而這個恰恰是最不容易教學、最不容易實現的能力!——廣大的教師們想一想吧,容易嗎?
  • 門門都要認認真真地教會學生,學生也要認認真真地學會每一門課程!因為,將來
    門門都要考試,而不是初中哪些過去必考的就學就重點教,不必考的就不學就不重點教——好像沒有了重點,沒有了目標,全面開花,樣樣俱到!不容易啊!
  • 今後的考試還要考察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過程。這裡的思維過程還比較好應對,關鍵是創新意識!如果學生都有很高的創新意識的話,那就好很了。——怎麼培養?怎麼激發?教學過程中如何把握?過去沒有的,現在沒有不行了,跟不上腳步和節奏就要被淘汰了!教師們,怎麼辦呢??
  • 將來的命題就像下面黃色線條所描述的一樣。這是不是有點和高考的試題比較相向呢?“綜合性、開放性、探究性試題”——如果是這樣的話,教師的教學要求是不是更加高難了呢?

取消了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代之以課程標準的命題依據,對教師的教學工作要求確確實實是增加了高度和難度,各方面都有了質的提高!


中小學教育者


取消初中學業水平大綱,是邁開中考改革的關鍵性一步,今後中考不再是“考什麼學什麼”,而是變成了“學什麼考什麼”,這並不是文字遊戲,兩者的差距十分大。

近幾年,無論高考還是中考,改革幅度越來越大,其中取消初中學業水平大綱就是比較關鍵的措施之一。

什麼是初中學業水平測試?

初中學業水平測試也就是所謂的“中考”,主要是為了檢測初中生是否達到了初中畢業的基本要求,這既是初中畢業證書發放的主要依據,也是學生進入高中階段的關鍵所在。

全國各地的初中學業水平測試並不盡相同,從中考的總分數就可以一窺究竟,有的地方總分數是730分,有的地方竟然高達1060分,而取消初中學業水平大綱,就如同一聲驚雷在老師和家長之間炸了一樣。

取消之後,教師該何去何從?

為了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壓力,自從2016年教育部就開始了中考改革,前兩天又宣佈取消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大綱,這也讓習慣了依綱教學的教師們頓時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下手教學了。

不過,根據官方的要求,此次取消初中學業水平測試大綱,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學好每一門功課,真正意義上完成義務教育階段要求學習的內容,並儘量減少機械性、記憶型的試題,避免出現超標試題,讓考試命題更加的科學。

那麼,教師該何去何從?

老師們都知道,初中學業水平測試是融合了畢業考試和升學考試,兩者合二為一。此次取消大綱的同時也給老師的教學指明瞭方向。教育部門公佈了三個配套文件,分別是《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教育部關於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其中第二個就明確地規定了試題命題的方向,完全可以作為老是今後教學的大方向來參考。

具體內容表述如下:

試題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還要注重考查思維過程、創新意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不同學科特點,合理設置試題結構,減少機械記憶試題和客觀性試題比例,提高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比例,積極探索跨學科命題。

也有人提出疑問,如此一來主觀題量大大增加,對主觀題的批改究竟能夠保證公平公正?不過,意見之中還真就這一方面給出了明確的要求,各地將會建立主觀性試題“一題多評”制度和抽檢覆核制度,從根本上確保閱卷的質量。

對於取消中考大綱,家長們也不必過於驚慌,教育部門已經有了明確的命題方向,家長們應該著重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