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看待只是为了考个大学去学美术的人?

猪鼻子兔


为了考个大学去学美术的人,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毕竟美术生的文化课要求比较低,太多人把这条路看做是上大学的捷径。可是,说实话,这条路在缪老师眼里,绝不是捷径,反而在大学的专业选择和未来的职业选择上,都面临着困境。

一、谁会为了考大学学美术?

真正从心里喜欢美术的孩子,他们参加艺考去学美术,不能说是单纯为了考大学。咱们先把他们排除在讨论范围之外。

我们要讨论的人,是因为本身的文化成绩不足,希望通过艺考,上到更高层次大学的孩子。要知道,通常艺术生的批次线,仅仅是普通文化生的60%-70%。

如果普通文化生的一本线是550分,那么艺术类的一本线就是550×60%=330分,最高550×70%=385分,这个分数差是十分可观的。

二、大学专业选择困境

学习美术的孩子,能够选择的大选专业还是比较有限的。

咱们大学的本科专业,通常分为艺术学、文学、医学、农学、哲学、法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理学、历史学、军事学,共13个学科门类,共计500多个专业。

普通文化生能够选择的专业非常之多,而学习美术能够选择的大学专业大多数集中在艺术学门类下,有纯美术方向和设计方向,当然还有极少部分工学可供选择。

三、职业选择困境

因为大学专业选择范围比较窄,所以未来的职业选择也必然受影响。

抛开跨专业就业的路径,仅仅就专业所学来说,如果学习纯美术方向,那么留校从教、在美术圈打拼、教培机构任职,是孩子们选择比较集中的。而学习设计方向,从事广告行业、大企业后勤岗位、传媒方向,动漫方向是孩子们选择比较集中的。

这些选择的方向,在浩如烟海的社会择业领域内,是不是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呢?

四、怎么看待为了考大学而学美术的孩子

为了考大学而学习美术,未必是一条坦途。除了缪老师刚才说过的,未来选择专业少、就业路径窄之外,学美术本身花费巨大,精力占用也很多,而由于本身缺乏对于艺术的热爱,在本行业之内做出成绩的可能性必然就相对较低。

再者,艺术类的填报规则与普通文化生不同,在全国大多数省份,都不能享受平行志愿的安全保障。很多孩子第一志愿是985,如果没有被录取,就只能去二本招生的大学,浪费了大量的分数。

如果在选择学美术的时候,充分做好了心理准备,今后可以继续钻研专业,努力学习,那还是未来可期。如果在选择之后,依然缺乏学习动力,不能认清现实,那么孩子的家长,还要操很多年的心。。。

我是“大学活地图”缪登峰老师,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欢迎关注。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转发、评论~

缪老师妙笔生花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现在美术高考,许多艺考生不是真心热爱绘画,而是把艺考当成混本科文凭的捷径

这种现象很正常,记得我们当年参加艺考培训时,画室分为两拨艺考生

一种学习造型,一种学习设计

学习造型纯艺术的艺考生是真心热爱画画的,学习设计的艺考生,大部分都不喜欢画画

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画画的人,一天对着画板,从早上八点半画到晚上十点,花是什么感觉?是敷衍了事?还是如坐针毡?

相信他们都是不快乐的,但是为了上大学,只能忍着



我们大学时期,也不乏一些不喜欢画画,为了混本科文凭而来的同学

不喜欢画画的同学,都去学生会当领导,或者热衷于当班干部,由于花了大量时间在班级管理,学生会管理,所以他们的专业可想而知

有一女生,领导能力很强,她大学四年都在学生会,所以专业成绩就那样

毕业后她去一所中学当美术老师,然后过一阵子就辞职开餐馆



我们读研时,也有一女生,学设计专业,她本科时也不喜欢画画,就忽悠学了两个月的绘画,然后考上师范类学校

继续读研时她也读设计专业,但是她几乎不怎么画画

毕业后她去了一个小镇上的大专教美术史。



自己上课的大专,也有许多不喜欢画画的大学生,单纯为了混个大学文凭

那些不喜欢画画的大学生,这大学三年也没有好好学习专业

才大一的时候就开始旷课,迟到早退,挂科,天天在宿舍打游戏到天昏地暗

自己所在的系是动漫专业,真正热爱专业的大学生,四年肯定会好好学习动漫,甚至想办法去校外的培训机构深入学习,毕业后,就业目标也会定在游戏公司,动漫行业等等

不喜欢画画混文凭的大学生,由于大学四年没学到什么技术,所以毕业时也没什么作品集,进入游戏动漫行业是不大可能了,所以都去老家当司机,或者回老家考公务员,或者去链家卖房子,不会从事美术相关的行业


个人拙见,对于不喜欢画画的,为了文凭的艺考生,通过学习美术考大学的途径,不是不可以

但是大学四年,对于美术专业课,该完成的还是完成,不要挂科,课余时间你可以花时间精力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不喜欢画画,也并不是大学四年混日子,不学习美术专业课的借口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粉丝们,头条朋友们,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高见呢?


艺术狂人2


我是学美术才考上大学的。艺术生上大学只是表面风光,实则背后付出了太多的时间.汗水与泪水。学美术的时候,画的不好就努力,灵感与天赋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被骂哭,偷偷哭,反正经常哭。考不上怕对不起父母的栽培,亲戚朋友的指指点点,怕抬不起头。省考定义了很多结果,校考的时候每天拖着大画箱一个人行走。天还没亮的早晨就从学校去考场大门外等着。

文化课也比正常的文化生少学了八个月,我们只有年后的三个月去追赶想要的成绩。高考越来越近,学了美术之后特别爱哭,因为什么小困难都能哭。那时候白头发也很多,吃不好睡不好的三个月终于熬到头的时候,感觉自己要解放了。

高考的成绩挺理想的。比我平时高不少。

现在我想明白了很多 ,其实很多事努力了就好,不一定非要不达到就不死心。



原来是小贝啊


我是六零后,现在从事美术高考培训工作。如果当时不是通过学艺术考取美院,现在就会和很多当年的同学一样在工厂下岗了!

我孩子也是通过学艺术,用二本的成绩考取一本985.211双一流院校。毕业入职科技公司两年,年薪已经近三十万了。好多人会说很多学艺术的毕业都找不到工作,最后都改行了,一些人收入还很低。我要说的是,各行各业干得好的都是比别人更加努力的人不是吗?大学玩四年的大有人在,不会因势利导变通的人也有的是。“流浪大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知识不是用来复读的,知识是要拿来用的。在用的同时还要创新才行,还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变通,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老杨 Liven


学美术的有多越好

喜欢的将来从事美术专业

不喜欢的从事美术的衍生专业

因为这是一个拿作品竞争的行业

所以人多不意味着竞争,反而会催生中国的审美复兴,

不同时代不一样,我前几年在内蒙古办美术学校的时候还真有很多是高中学习不好的来学美术,就是听考美术分数线低。

记得上高中,学校家长都不提倡让学美术,直到一次美术比赛,我交了10张画,后来在公布比赛成绩夸张点说,主席台把我名字念了十遍,(应该是5/6遍)反正第一名到第十名都是我,这以后在学校就出名了,老师给我开绿灯可以不上自习去学美术。


我是2000年高考,因为高中时封闭式管理的,晚自习要八点半才放学,全学校的学生只有我可以走出大门,开始全学校只有我一个人是打算考美术的,后来有一票同学和我去学美术,因为可以不上晚自习。


就这点动力,我班级有好几个是上的艺术类大学。


现在的孩子目标明确,信息也发达。

我小时候目标还是比较懵懂的,只记得小学时候学美术的有个大师兄,考了几年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系,后来考上了。于是我认为中央美院在中南海里直接给主席画画。

长大后来去北京考察,到中央美院看到学生穿的比较邋遢,走廊里到处是更邋遢的油画,不小心路过 北京广播学院 校园干净还全是靓女 偶尔见到男的更帅 。

于是以颜值为标准 选了 今天叫 中国传媒大学,的学校。


油画庄园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可能现在你认为值得的东西,以后会没有任何价值;可能你现在认为没用的东西,以后会有用。

我也是美术生毕业的。我学过美术所以我很清楚,美术确实花费很多,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美术是艺术类专业里花费最少的。

艺术类专业包括三个部分:美术,音乐,演艺(即表演)。音乐和演艺可谓是花费最厉害的两个专业,学音乐一架钢琴就要几万块,一只小提琴少则五千,多则上万,甚至两三万。学演艺则并非所有人都能学,可能你看到电视剧里那些明星很风光,但其实他们的前期投入很大,有些女明星都是被潜规则才能出名的。相比之下,美术可谓是一种平民大众的专业了。

学美术出来不一定找到工作。谁也不能保证你将来一定能找到工作吧!也没有哪个专业是铁饭碗的吧!尤其是现在工业时代和机械化时代,很多行业都被机器人取代了,以后更多的行业也会被机器取代。会计以后会被超级计算机取代,一秒就能算10年的帐;物流,快递以后会被机器人取代,只要有电,机器人就可以24小时运作;炒菜做饭,工业生产,纺织,甚至军事,以后都有可能用机器代替。只有美术,机器是代替不了的。电脑画出来的画是很死板的,没有生气的,并且电脑绘画必须人工操控,电脑是不能自主作画的。因此,不管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美术,是惟一永远无法被机器取代的行业。


硬核控


曾经在高校美术学院执教多年,在我所教的学生当中,就有一些是为了考个大学而学美术的,他们在学习上的表现是不容乐观的。

想上大学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选择美术,恐怕是只顾眼前的行为。不同于强记硬背就能学好的专业,美术属于艺术领域,要想学好它,天分、勤勉,二者缺一不可。为上大学而学美术的孩子,没有兴趣做翅膀,很难忍受长期的枯燥、乏味的绘画基础练习,比如造型练习、色彩练习等等;没有艺术天分,容易导致专业课考试挂科,更谈不上创作出动人的作品。这些后果,会慢慢消磨这类学生的自信心,造成他们对未来的茫然和悲观情绪。

每个人都有所擅长,学不好美术,不等于学不好其他。看到这样的学生上课无所谓,下课打游戏,虚度年华,作为老师是替他们着急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会尽早地提醒他们认真地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活,如果真的不喜欢美术,那就考虑向学校提出申请转系转专业,或者去选修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的科目并认真钻研。

(配图:艺术家李猛油画作品)




李猛绘画工作室


个人观点:

首先,看问题给人感觉好像学美术考大学挺简单的。其实并不是这样,在2000年的时候[18年前]

那时候学美术的人不多,很多人还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专业,当时考大学确实简单一点,直到2000年后随着高校扩招并加上很多高校都开展此专业,大家都了解美术这个专业。学美术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同时各大高校对考生要求也是水涨船高,尤其部分重点大学还设置文化课单科不能低于多少分[比如英语]以至于后面考试一年比一年难度大! 这时有相当一部分成绩不好(尤其数学)的学生以及极少数兴趣爱好者开始通过学习美术的方式来考大学。

高考美术专业课主要是素描与色彩,大家基本上通过课外画室培训(晚上)来学习美术。在这里大部分都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包括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考上本科,有绘画天赋的学生可能集训一年左右就可以达到高考的水准,而其他学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与运气。因为难度系数越来越大。

这样的方式初衷是好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都适合,有时候天赋比兴趣更重要。[本人 高一开始学习的,学了3年(2001--2003)2004参加高考2008毕业]

有的学生没有绘画天赋更没有悟性怎么学都不会学好的,美术专业课考试考的的是造型与表现能力,不能准确的理解它及相当熟练的绘画技巧,学起来很有难度的加上运气不好的话考的不理想[也许你的绘画风格表现手法很有意思,会给你带来好运,老师可能会给你打高分] 搞不好最后可能连文化课都耽误了,往往到最后两败俱伤[文化课与专业课都没学好,它们必须是要双达标的]

而极少数确实对美术感兴趣或者理解能力特别强并且不排斥画画的同学 学起来比较得心应手同时也很努力最后基本上都可以考个好成绩。。

刚开始学习绘画是一种特别孤独枯燥的事情,每天好像在做重复的事情,不断的临摹与写生。尤其是夜晚的时候一个人只听到沙沙的铅笔声音,时间久了你会变得很压抑和无奈,[除非你特别感兴趣],所以你要做好吃苦与忍受孤独的心理准备。

在这个特别注重学历的社会[本科]对偏科与成绩一般的学生影响很大!大家都希望能考个本科大学为以后步入社会增加筹码。而走上社会后大多数人以后的工作可能与本专业[美术]无关并且许多公司也不看你是什么专业,[除非对专业要求特别一致的 ,如美术教师,画室 老师]只要求你是本科就好了。后面就看你的能力了。

总得来说,通过学习美术考大学很正常,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公司还是十分看重本科学历的,这是进入公司的门槛。[就像现在很多小学招聘教师必须要求本科学历一样]只要能考上大学不管什么方式都是可取的![比如:美术,音乐,体育,对口单招,艺术特长生等等]


梧桐2014


当下,艺考热作为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现象为人们所诟病 。

七八十年代,学美术参加高考的一部分年轻学生,大都是对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群体,虽然高考文化课分数线相对比较低,考生的目的还是相对单纯一些,都是抱着理想信念来选择艺考的逐艺青年,没有太多的功利主义思想。

反观最近几年,艺术学院的大量扩招直接导致艺考生迅猛增加。另外,艺考生的陡然增加也有学生家长一份功劳。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升学思想和功利主义思想让家长们无所不用其极。孩子在高中阶段一旦学习出现了问题,单纯走文化课应考的希望不大,立即改弦更张让孩子选择艺考之路。许多学生之前从未有过艺考的打算和想法,大都是不情愿被家长逼迫到艺考集训班进行魔鬼式训练。

艺考应试的群体扩大也无疑催生了各种艺考培训机构的野蛮生长。为了在短期的时间使学生接受掌握应试法则,各培训机构都有自己研究的独门绝技和应试宝典。即使没有一点基础和兴趣,一年甚至三五个月就让学生达到考试的需要。用培训行业的一句话就是“短、频、快”。传统的循序渐进式艺术教育在这里显得很苍白,已经不再重要了。这样的学生就如同最后车间里的流水线上的产品,最终被推上了各大艺术院校。也像快餐馆采购激素催生的不符合自然生长周期的食品原材料。等这些学生大学毕业流入到社会环节,基本都是做与专业不相干的行业。其实,这也是教育投入资源的极大浪费。

艺考热出现的弊端问题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随着教育部门也在进行不断出台一些改革措施,艺考热问题可能今后会得到遏制。学生家长也会从非理性逐渐趋向理性认知,艺考问题会还原为一个合理、公平、健康的艺术教育生态。








田大勇自由绘画


很多人说考大学艺术生分数低啊~好考.可是你们仔细算算,艺术生不仅要考文化,还要考专业.难道不认真学习就能考上大学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