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如何理解“左右捻鍼尋子午、抽針行氣自迢迢”?

《席弘賦》是總結席弘即“梓桑君”的針法經驗之作。其中有說:“補自卯南轉針高,瀉從卯北莫辭勞。逆針瀉氣令須吸,若補隨呼氣自調。左右捻針尋子午,抽針行氣自迢迢。”
這一段文字應作如何理解呢?
如何理解“左右捻針尋子午、抽針行氣自迢迢”?

席弘是南宋初期針灸家,從北方南遷至江西臨川,家世以針灸相傳。這一流派的針法特注重捻針,區分左轉和右轉。理論上還將左右轉針與子午、順逆、龍虎、陰陽等概念結合起來。李梴《醫學入門》解釋說:“從子至午,左行為補;從午至子,右行為瀉。”為什麼說“從子至午”和“從午至子”呢?因為十二支的方位,子在北,午在南,卯在東,酉在西。

如何理解“左右捻針尋子午、抽針行氣自迢迢”?

左轉為順傳,相當於從子位轉向午位;右轉為逆轉,相當於從午位退向子位。午在卯之南,而子在卯之北,所以賦中將左轉說成是“補自卯南轉針高”,右轉說成是“瀉從卯北莫辭勞”。左轉為補,要結合呼氣進針;右轉為瀉,要結合吸氣進針,故說“逆針瀉氣令須吸,若補隨呼氣自調。”左右捻轉對於催氣、行氣有明顯作用,故說“左右捻針尋子午,抽針行氣自迢迢。”左右轉的區分對比如下:

如何理解“左右捻針尋子午、抽針行氣自迢迢”?

區分左右轉,一般以醫生右手持針為準。又因病人的經穴有左右側之分,要求轉針時兩側採用相反的方向,而正中的任督脈也有陰陽之分,轉針也得有所不同。這就是《補瀉雪心歌》所說的:“瀉左須當大指前,瀉右大指當後拽;補左次指向前搓,補右大指往上(前)拽。如何補瀉有兩般,蓋是經從兩邊發……”《補瀉雪心歌》是總結席弘一派補瀉手法的一首歌訣,說明其針法在區分順轉逆轉的基礎上又區分左右側、陰陽經,進一步還區分男女。歌中說:“古人補瀉左右分,今人乃為男女別。”在《席弘賦》中也有說:“胸背左右不相同,呼吸陰陽男女別。”所指意義相同。胸背,當是指任督脈;左右,則是指兩側經脈。

如何理解“左右捻針尋子午、抽針行氣自迢迢”?

後來屬於這一流派的陳會《神應經》索性分兩手轉針:針左邊,用右手轉針;針右邊,用左手轉針。徐鳳所述《金針賦》更從男女的區分上作了推演,又區分上下部和上下午(早晚)。對這種分法,楊繼洲曾提出質疑,認為營氣、衛氣的運行“但分晝夜,未聞分上下、男女;臟腑、經絡、氣血往來未嘗不同也。今分早晚,何所據依?”李梴《醫學入門》所載,則是將這種區分具體化,既分左右側,又分上下肢(手足)、陰陽經,還分男女、上下午,使左右捻轉趨於繁瑣。

補瀉轉針,在古代並不區分向左向右。如《靈樞·官能》篇,是以“微旋而徐推之”和“切而轉之”來分補瀉,即以輕微的轉動並向下推按為補,較大的轉動促使氣行為瀉。宋以後才細分左轉和右轉。近代臨床應用的熱補涼瀉手法,即以左右捻轉為基礎,能取得不同的效應,說明左轉和右轉的區分具有實際意義。再如雙手運針在臨床上很有應用價值,取雙側穴,雙手同時運針,能增強其協同作用,應作為基本技能來練習。但左右轉針後來參合各種附加條件愈分愈繁,不免脫離實際,臨床上很少依法遵用。

如何理解“左右捻針尋子午、抽針行氣自迢迢”?

捻轉區分向左向右,也就是分從子向午順轉、從午向子逆轉,“子午”就代表捻轉法。楊繼洲將捻轉補瀉法稱作“子午補瀉”,並說:“此乃宣行營衛之法也。故左轉從子,能外行諸陽;右轉從午,能內行諸陰……一左一右一提,則能使陰陽內外之氣出入與上下相參往來,而營衛自流通矣。”意指左右捻轉能推進營衛之氣上下往來,而提插則能使其氣內外出入,結合運用可達到調理氣血。刺法中凡以“子午”、“龍虎”為名者都是以左右捻轉為主,如“子午搗日”是捻轉結合提插,“龍虎交戰”是左轉右轉互用等,均對宣通氣血、住痛移疼有重要作用。但在重要臟器附近則不宜採用捻轉法,以免因纏裹周圍組織造成損傷,一般可用徐入徐出的刺法。宋朱肱《類證活人書》曾有說:“凡婦人病,法當針期門,不用行子午法,恐纏髒膜引氣上。但下針令病人吸五吸,停針良久,徐徐出針——此是平瀉法也。”表明“子午法”是捻轉法,不宜到處用。為避免纏裹損傷,可用“疾進徐出”的“平瀉法”或“徐進疾出”的“平補法”,還可用“徐入徐出”的“導氣法”。這也是楊繼洲所說的“平補”“平瀉”法。

如何理解“左右捻針尋子午、抽針行氣自迢迢”?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