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天道之首是什麼,人道之首是什麼?

青年122717311


這個問題問得好!但問的不全面,應如是問:天、地、人、萬物的本根是什麼?

所謂天道、地道、人道、萬物之道之首,皆是道在不同領域演化之初的狀態。其本根為道,其用為德。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道的演化過程。也就是說,天、地、人、萬物的本根都遵循道的演化規律。用易經的理論來講,道是無極狀態,是萬類與萬有的產生背景。而無極生太極,這個太極就是道所演化的"一",太極再生兩儀,這個兩儀就是"二",兩儀生四象,就是道所演化的"三"這個層次。四象和"三"都是產生萬物的層次。

所以,天、地、人、萬物之首,都以從道的本根層面,演化出來的"一"為首。

具體來講,天道就是宇宙所演化的自然的陽性無形層次的代稱;地道就是宇宙所演化的自然陰性有形層次的代稱;人道是天地陰陽和合而成的精氣神三位一體的生命存在;萬物是天地陰陽和合,因物性不同演化而成的形氣質的物質存在。

天道之首是"生"。天生一為氣,氣分元氣、陽氣、陰氣,一氣混元化生為水,天一生水,入地而生萬物。

地道之首是"長"。地生二而化物,故地具包容涵養之德,接天氣以長養萬物。萬物由此而生,繁衍不息。

人道之首是"心"。人心即宇宙,心即道。一切皆由心所生,心在人生,心死人滅。所以,人道以心為體,以性為用。心性明,則與天地合,與萬物相通。

萬物之首是"化"。萬物是由萬有而化,故有千變萬化,萬類霜天競自由的自然現象。萬物在天地自然中,生長變化,生生不息。讓我們的世界變得精彩紛呈。

天地人與萬物,本根為一。因演化階段不同,故而形態不同。但皆為道體德用的具體顯化。宇宙自然,因為這種道的演化而永遠在運動中變化,又在變化中運動。

人作為道所演化而成的生命體,以心合道,以用為德。在宇宙自然中,在社會萬類中,上演著恆常與無常的人間大戲。從古至今無數人在"道"的推動下,繁衍生息,及至千秋萬代……



心能醫者張智通


智則勤,能則達,勞則獲,勇則勝,專則精,聰則規,備則福,豐則喜,足則樂,學則升,創則生,謀則順,才則博,悟則通,曉則知,誠則靈,舍則得,思則明,慎則行,器則捷,望則空,慮則密,缺則補,群則義,廉則安,信則盛,諾則守,容則大,謙則禮,忠則穩,忍則興,錯則改,危則變,險則避,潔則輕,進則取,退則闊,難則幫,急則救,奸則懲,惡則除,叛則誅,犯則監,騙則罰,偷則關,搶則斃,狂則亡,多則亂,縱則悔,守則落,貪則獄,拐則滅,坑則失,蒙則丟,賭則敗,困則助,貧則扶,懶則窮,浪則恥,節則榮,合則貴,和則諧,誠則盈,正則鋼,善則揚,仁則敬,老則尊,幼則愛,慈則美,孝則幸,律則強,俗則隨,恆則成,堅則贏,志則壯,強則銳,德則重,王則懷,適則存。



蒼穹新能源


《道德經》已經把這個問題回答的很清楚了。

這個問題看上去很難,看似一個很深奧哲學問題。其實,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經歷的事情。我從三個角度分析一下:

第一:《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是對天道和人道最精準的概括。聖人是誰?就是人格化的道。道無形無相無情無慾,無為而無不為。道法自然,只專注於自身,通過自己的變化去影響周圍的事物。

第二:《道德經》第81章: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也是對天道和人道更實際的概括。道生養天地萬物而不自恃自彰。聖人心懷百姓,而不居功自傲。

第三:道德經: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聖人一視同仁,不偏不倚,不增不減。

總之,天道與人道是一種頓悟,不是字面那麼簡單的道理,而是背後的無時無刻不在的道。

我是自哲學創始人,感謝您點擊右上角關注我!





Waterkey


對於人類而言:

天道之首是人性。

人道之首是道德。


歲月如歌0898123456


什麼是天道之首?什麼是人道之首?

思考如下:

“天”在這裡代指自然,“道”可簡單地理解為規律,“首”可解析為最盡頭,最本源,最高處。

那麼,什麼是自然規律的最本源,最盡頭,最高處的東西呢?

在《山海經》的神話小說裡,古人已經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這就是“刑天”!邢就是割,天就是顛頂最高處即頭的意思,什麼意思呢?就是割去了頭(無首)的意思!也就是說天道倘若還有一個所謂的首的話,就已經不是天道之首了,天道之首是無首的,無首之首即邢天,邢天才是對天的穿透性認識!也才是天道之首。

那麼無首之首怎麼解釋呢?就是說割去的首並沒有脫離開尾(身體),它已經首尾相合,閉合成環,內在既否定又肯定了。所以邢天的雙乳為眼,肚臍為口,尾首合一,大顯神力,力戰黃帝而化現真身即中央戊己土了。所以才有傳說邢天是炎帝之子,炎帝屬火,在五行學說中火是生土的。

那麼人在天地之中,應該效仿天地的規律,所以人道之首是什麼呢?

要知道人道之首是什麼?首先要知道我們和天地自然有什麼不同,依我看,最大的不同就是天地自然是無自我而人是有一個典型的自我意識的!所以說要想合於天道就應該要“無首之首”,像刑天一樣,以無自我為真正的自我,也即大我。

所以說人道之首也就是去掉小我而成就真正的合於天道之首的大我境界!

諸位朋友以為呢?


用戶56368689281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在《道德經》第77章裡,早已給出了答案: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這話的言外之意,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天道之首,為公;人道之首,為私。何以如此?且聽悅哥略作說道。



01.

天道之首,為公。

這一點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異議。因為大家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樣的現實:陽光空氣,天下萬物,無分貴賤,皆共享之。青天白雲,芸芸眾生,不論賢愚,皆共賞之。水從天降,其勢常下,只因眾生多在低處。火從地生,其勢常上,只因人間難免寒涼。富而不仁,常多自斃,就是天道不許。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所以富不過三代。窮而益堅,終會出頭,正因天道酬勤。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只為天道好公。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上天以向我們展示,何為正道,何為天心。



02.

人道之首,為私。

在這裡,我們需要說明的一點是,人道之首,為私,並非是要否認人就完全沒有公心,只不過,更多時候,主導人的行為和思想的,還是私心。真正大公為天下的,不過極少部分的大聖大賢之人。這也是這個世界為何富者越來越富,而窮者越來越窮的原因。在我們已知的人類歷史上,絕大部分時候,社會結構都是金字塔形的,下寬上窄。這樣的結構註定了,下方的絕大部分要為上方的少部分所役使,這樣的結構,必然導致資源向極少數人的集中,這樣的集中,就是結構的失衡,失衡到一個極限,就會改朝換代。



03.

天人合一,為心。

人道的損有餘以奉不足,到底是怎麼形成的?這是一個宏大的命題。有的人用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來解釋,有的人則說,是人類的貪心和慾念造成了這樣的局面。但悅哥覺得,這樣的安排,也許是天意。在佛法中,我們置身其中的這滾滾紅塵,乃是娑婆世界。娑婆即是遺憾,而遺憾的價值,就在於把人引向更好的方向,那就是公正,清淨,自然,無為。人道的不公,正是要促使人類作為一個整體去思考:如何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避開盛衰更替的死循環。



而這個突破口,就在於一個字:心。因為心,是天地之道與人道交匯的地方。就個體來說,如果一個人在心裡證悟了天地之道,就能超越輪迴,跳出三界。就人類整體來說,如果所有的人能都覺醒,人類將進入全新的時代。那樣的時代何時會來,我們此身或許看不到,但是我們往後餘生,一定可以看到。


我是悅哥,我的夢想是“3+1”:讀懂《論語》+《金剛經》+《道德經》這3本書,成為1個像張慶祥講師那樣的開悟者和傳統文化傳播者。歡迎【關注】,一起成長。



被催更的牧羊悅


我一介俗人,沒有什麼高深的哲學思想和佛道悟性,十多年的自我感悟,我認為:天道之首是“人心”;人道之首是“敬畏”,若說的不對,大師們指指點點吧。


何謂天道,天道即為規律,我們都要遵守的規律,人的道德就是天道,法律也是天道;道就是大道之可遵循的規律,天守道,即是遵守人類的生存規律,小到睡眠,大到生老病死,都是天道;那麼天道中的首是什麼?我認為就是“人心”;人心演變出不同種族的道德觀,不同的道德觀反應出對天道的不同理解,天道的最核心就是“人心”;人的悟性、人的修行都是“心”,一個心字,道出千萬道;


人道之首,就是“敬畏”,缺少敬畏就會道德淪喪;人的對天道的理解的基礎和前題就是:敬畏;沒有敬畏的人何談人天道呢?何談有道德呢?何談會守法和守德,何談德性兼備?一個人的最大區別就是敬畏之心,有了敬畏之心,而後才會有感恩之心,憐憫之心,廉恥之心、上進之心……



天道之首就是人心,人道之首就是敬畏。


我是孫洪鶴,每天都給大家分享原創短視頻創業脫口秀,每天都有更新原創短視頻,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孫洪鶴


天道之首,萬物之宇宙,人道之首,經絡之重,語言系統,意識領域的思想鬥爭中犧牲了的朋友和為之奮鬥到底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獲得了人民的尊重,社會各界的弟兄和為之不惜犧牲的英雄,它們的成功就是我們全人類的成功與獲得的豐收成果,它將指引著我們繼續奮鬥,擎天啟能是我們全人類的共同的目標和發展的目光與方向。語言意識是宇宙萬物的神秘力量與我們探索研究的目標和方向。意識是事物的本質,宇宙萬物之間的聯繫,統一、建設和發展的基礎與我們前行的動力,天擎引能計劃的計劃組織部門與計劃、建設發展的研究部門和發展的引力中心,宇宙萬物天道的引力中心,上帝的組織中心,天擎引能的核“芯”。天擎,它是一個空力的發動機,太陽能空間衛星地面接收站,安全藝術工作臺,經濟工作服務站和衛星發射臺,天擎引領著未來,人類不再為找不到工作和生活的快樂而去發愁,人類邁入宇宙,天體的各種運動必然默從人類的安排和行動。天擎引能,萬物皆成。擎天啟能,付諸於行動。科學的明天一定成功。


天籟人2


天道混屯至陰陽、人道無生至有生;

陰陽五行合一體、五臟八節萬象生;

靈明精氣照萬法、一點清明惟君心!

……

天道、氣降下.而捧地氣上升(乃通)泰……是也?

人道、往高攀.而至絕壁懸巖(得顛)否……也真!





華繼善


天道之首,推薦“爭”;人道之首,推薦“為wéi”。

關於天道之首和人道之首,首先,我們應該明白什麼是道,關於道,我倒是看過幾本典籍,有人說,“道”是規律,是自強,是實事求是,是品德,是用心,是向善等等。

但細細想來,感覺總有點似是而非。

思來想去,最後覺得還是道德經開篇那句“道可道,非常道”韻味深長。結合佛家理念,終不過是“不可說”。

道,道法自然,道,還是道;法,既是學習;自,自身或主體;然?!想了好久,解釋為“好”似乎有點意思,但又好像不對。

但總體說來,道,既是萬物向好的方向完善;何為好的方向,這個就要因人而異了。

像日本,他們有很多“道”,劍,有劍道;武士,有武士道;茶,有茶道;忍者,還有忍道;連做碗麵,都有道。

但所有的道,其實,都是在比較,比較一個好壞,比較一個優劣,比較一個主次,所以我說“道”,終究不過一個“爭”字,也許有人會說,《道德經》的作者老子,不是說要無為麼?好吧,那應當是他的“爭”,已經不同於別人的“爭”了。難道,他不爭天下,不爭名利,不爭榮華,就沒有“爭”了麼?

他“爭”的事,是清靜,是灑脫,是自在。這難道不是他的“道”?所以其實每個人都有道,只是天下萬道,道道不同。所以,還是那句“道可道,非常道”,以及“不可說”才能解釋“道”,真正的“道”,就應該是明白了,就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不能講,不能說,不能傳。我想既是“道”,我說既是“道”,我既是“道”。明心見性,就是“道”。

天道,天是什麼?是世間萬事萬物,不僅僅是你我他和它。天道既是天完善自身,所以天道究竟是什麼?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不爭,何來損;不爭,又憑什麼來補。

人道,人是什麼?是自身,是作為人的思想主體。人道既是人完善自身。

孟子:"仁,人之心也,義,人之道也" 。那麼何為“仁”,何為“義”?說來說去,還不是需要“為”,可以理解為“做”,又不是“做”,無為何談“仁義”,你的“仁義”又怎麼是別人的“仁義”,警察的仁義,相對於犯罪分子來講算仁義麼?

“為”只是自身,是我之所想,是我之所做,是我只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