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認為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的藝術造詣誰更高?

三國英雄曹操


餘習畫五十四年,仔細讀過三家的畫作。在四川林木揚張(爰)抑齊(璜)倒徐(悲鴻)時,更加認真地讀了他們的作品,別人對他們評論。齊白石篆刻、書法、詩、畫皆能;畫中花鳥,草蟲,蔬果,山水,人物,器物雅俗共賞,自具面目。

林風眠長國立杭州藝專,聘其為教授。徐悲鴻當北平藝專校長後,三至鐵柵欄請齊為藝專教授。陳師曾欣賞齊的篆刻,進而喜歡齊的畫作;於是有了“衰年變法”,有了《借山圖》。《借山圖》前所未有,無論是筆墨,還是構圖,還是它傳達的情緒、意境。在《借山圖》裡,我們第一次看到水中倒影;它比徐悲鴻《灕江山水》中的倒影要早許多。尚 輝以為:齊家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里程碑。潑墨山水,齊白石早於張爰就潑過了。我們在張爰的花鳥中,隨時看得到齊白石的行蹤——當然還有石濤。

齊白石先師胡沁園,後師王剴運;與楊度同門,為青藤、雪個、老缶走狗;以陳半丁,肖龍友、郭味蕖為友,“奴視一人”;梅蘭芳、張道蕃先後列於門下;李苦禪、李可染、於非闇、王雪濤、王森然、胡佩衡、婁少懷陸續成他的學生——現在好多人都喊這幾位“大師"的。

畢加索臨習過大量齊白石作品。張爰問畢加索幾時去中國,畢言:“不敢啊,那裡坐著齊白石!”毛澤東干脆在齊的《金魚圖》上揮筆寫道:“畢加索不過如此”!

匆匆寫來,你還以為齊白石最多列第三嗎?你看過《發財圖》、《農器圖》嗎?你看過《他白相呼》、《袖手看君》嗎?你知道《蛙聲十里出山泉》怎樣問世的嗎?你敢為蔣中正,毛潤芝治印嗎?










塗之人995


謝謝你的提問。徐悲鴻、張大千、齊白石誰的藝術造詣第一,這種問題,我們應該這樣看。

瞭解一下藝術家的造詣,我覺得真的很有必要,這就需要我們知道,做為一個藝術家,究竟容易不容易。

首先,他們各自都有不同的繪畫藝術造詣,而且都達到了時代的巔峰,這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齊白石的藝術造詣,在於集詩、書、畫、印於一身,這個藝術造詣是徐悲鴻、張大千都比不過的。

從單項來說,齊白石的繪畫、書法、詩詞、篆刻當中,徐悲鴻、張大千的篆刻藝術的造詣,都沒有齊白石高,雖然徐悲鴻、張大千也喜歡篆刻。

齊白石是近代篆刻藝術大家,張大千、徐悲鴻都不是。


詩詞方面,齊白石可以與張大千一比高低,徐悲鴻不如他們二人。

繪畫、書法就花鳥畫來說,齊白石高於張大千、徐悲鴻二人。

但是,齊白石不是繪畫鑑賞家,張大千和徐悲鴻是。

所以,齊白石的繪畫鑑賞水平,要比徐悲鴻張大千差不少。

此外,齊白石不瞭解世界文化,也不學習世界其他藝術。徐悲鴻、張大千二人要比齊白石強很多。

張大千是中國畫造詣最全面、最完整的一位藝術家。


張大千在繪畫方面,除了畫畫,他對宣紙的造紙技術、印泥、制筆、篆刻、裝裱、鑑賞、銷售、展覽、收藏、臨摹、仿古等等十幾個方面,都有很高的藝術研究水平。

張大千是傳統和現代,兩種學習體制培養出來的高端藝術人才。

這一點徐悲鴻、齊白石都比不了,比如,徐悲鴻是自己的父親啟蒙學習繪畫和文學,也沒有高師指導,齊白石更慘,家族連一個讀書人都沒有!而張大千是名師指導下學習繪畫、書法、文學的,而且還到日本學習過。

所以,就中國畫文化的造詣來說,張大千可以說是中國畫博士級別的人才。

徐悲鴻較之齊白石張大千,是他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悟性高於齊白石、張大千,一個是他是精通西方繪畫的第一人。


我們大家都知道,徐悲鴻並不是中國第一個學習油畫的人,也不是中國第一個到西方留學的中國畫家。

但是,徐悲鴻是系統學習西方繪畫的第一人,這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徐悲鴻帶著明確的目標,通過學習西方,要改造中國畫。


所以,他能夠成功在中國引領中國繪畫的改良,而齊白石張大千,或者其它人是沒有這個機會和能力,實現改良中國畫的歷史性任務的。

通過以上簡單的分析,我們就會看得出來,繪畫需要對藝術的造詣固然很重要,但是,要在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實現偉大的夢想,還需要了解世界。

徐悲鴻是中國畫家之中,瞭解世界的第一人。


就這個藝術造詣來說,齊白石、張大千又遠遠落伍于徐悲鴻的藝術理想。

各位朋友,藝術造詣太重要了。有一個藝術夢想也非常重要。

徐悲鴻應該說是中國第一個藝術夢想成真的人。


千千千里馬


當然是齊白石了!原因:

一、這裡說的是藝術造詣、不是說個人影響力或者成就。

那麼我們都知道,徐悲鴻以畫馬聞名天下,但是,我們但從藝術角度來理解,馬也僅僅成了徐悲鴻的個人符號而已,並沒有對美學有什麼特別的推動或者開創。要說徐前輩其他的一些油畫,也僅僅是用油畫的材質,明暗的方法來畫中國畫的調調。如果這也就開創,那開創也未免過於簡單。簡單的兩個畫種的拼湊也許在那個年代很時髦,但是終究經不住時間的檢驗!

二、再來說說張大千。

張大師雖然被冠以“五百年一大千”意思是說張大千的藝術造詣,但是其中難免也有抬頌的成份。我覺得張大師的個人事蹟知名度要大於他畫作的知名度,有以下事件:

1、小時候被土匪劫走

2、苦守敦煌臨摹壁畫若干年

3、與畢加索的東西方藝術大師級會晤等!

但張大千的畫又影響了多少人呢?我一直驚訝於他的臨摹功力,我想他算是一個極有能力的大師,但是還算不上最具藝術造詣的!

三、再來看看齊白石!

五十多歲開始畫畫,活了高齡。作品被大部分國人熟知。畫面生動有趣!在齊白石之前,中國畫不管是山水還是花鳥,都還停留在偏工的階段,吳昌碩開始稍有變化,真正的寫意繁盛於齊白石。他的畫透露的真性情,透露著真感受,真性情。這個能力不是靠畫的多精緻多細就可以做到的,那些是機器也能幹的事。看齊白石的畫,才能被筆下小生命觸動到!

這一個方向一直到現在也影響著中國繪畫的發展方向。

所以、從藝術造詣來說,齊白石大於其餘二位大師。不管是開創性、還是藝術性,或者影響力都是不可磨滅的。

對了,張大千去歐洲見到畢加索的時候,畢加索正在研究一些東方繪畫的風格,為此畢加索還臨摹了兩本齊白石的畫作為借鑑!



石門美術


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都屬於中國近現代繪畫的泰斗級人物。他們之所以會在中國繪畫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源於他們對中國繪畫繼承與創新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和。

若要問這三位泰斗級人物,到底誰更勝一籌。這個問題幾乎沒有標準答案。他們各有千秋,不能簡單粗暴的去論輩排名。

首先齊白石是草根出身,既沒有受過良好的私塾教育,更沒有家學淵源。完全是依靠一本殘破的《芥子園畫譜》自學打下基本功。四十歲之前沒有出過湖南,直到五十五歲北漂認識了陳師曾以後,在陳師曾的幫助與啟發下,潛心研究海派大師吳昌碩的繪畫作品,歷時十年,終成正果,直到七十歲才真正形成自己繪畫的風格面貌,從而奠定了齊白石在中國花壇的地位。他把“紅花墨葉”的花鳥畫推到一個前無古人的高度,尤其是把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昆蟲帶入畫作品中,讓他的作品極具生活氣息,做到雅俗共賞,這是齊白石的貢獻。

其次就是張大千,大千從小有就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有家學淵源。特別是在兄長張善孖的幫助下,更是學歷豐富。不但見多識廣,而且各方面都有極高的研究和造詣,尤其是他對石濤作品中研究,堪稱數一數二的大家,他仿造的石濤作品,可以以假亂真,讓藏家真假無法分辨。後來又去敦煌莫高窟臨習壁畫,幾年的潛心研究,收益頗豐,這種對傳統最優秀文化的近距離觀摩、臨摹、研究。為他後來的藝術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後的遊歷更是讓大千打開眼界、胸襟格局變化良多。晚年的重彩破墨技法更是一種全新的獨創,為豐富中國傳統繪畫的藝術表現力攻不可沒。大千居士的作品不但具有極強的視覺衝擊力,而且也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徐悲鴻自幼讀了私塾,並隨著父親學習畫畫,甚至跟隨父親走街串巷去賣畫維持生計,具有很好基本功。十七歲獨自闖蕩上海灘賣畫為生,並考取上海震旦大學深造。隨後去了法國巴黎、德國柏林留學深造。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徐悲鴻對近現代中國繪畫教育的改良、推廣是一位功臣。也是中國近現代藝術教育的奠基人。作為藝術家本身,人們只知道徐悲鴻的畫馬獨一無二,其實徐悲鴻的人物素描更是獨佔鰲頭,近百年來無人能夠超越,迄今為止仍然是獨領風騷。其實就是徐悲鴻開創了大型史詩型的歷史題材創作,譬如他的《田橫五百士》、《徯我後》、《九方皋》以及其他一些大幅作品,都是史無前例的,為後來這種歷史題材繪畫的大型創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同時作品也成為不朽的經典!

我是無心齋,專注於書畫藝術品的鑑藏,歡迎同道一起交流。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請關注我。謝謝!


無心齋手稿研究


大千第一,其他兩位是包裝出來的,論綜合畫功與張大千一點都沒的比,五百年才可能出一個張大千,後兩位一年都能出好幾位,

論齊,可數也就花鳥魚蟲小品大寫意工草蟲,不可否認他很會包裝自己,幾去去找他老鄉,還給他老鄉帶土特產,而他老鄉那時可是全人類的精神支柱啊,博取熱度是必然,

徐,論西畫我不評論,但論國畫我覺得是四不像,什麼中西合併,洋為中用鳥理論,?西洋畫我認為只有色彩上才有可借鑑,論中西合璧功就者我認為岒南派開創者比徐更成功,徐的成就是他推薦了很多學生學者後來成為大家,所以他的成就是後者對他的遵從,而並非他畫的有多好,

張大千,從傳統來,臨石濤山水出神,論山水人物花鳥走獸等等十八般題材樣樣精通,還把國畫帶出國門,還出於傳統開創沷彩山水,等等,我個人認為,齊與徐與張沒有可比性~


凱門勇士


我對這三位藝術家的認識都是走馬觀花看他們的作品及個人生活軼事得來的。

1:齊白石 出生貧窮,兒童,少年時期跟木匠學徒,手藝得到鄉人認可。說明學東西夠用心,有慧根。青年去到北京做過刻印章啥的,名氣越混越大,後來跟毛主席都見過面,名氣就更更大了。古稀後還繼續娶妻生子。畫作上多有植物藤蔓,昆蟲,花鳥,生動靈氣,有童趣。活到九十多歲,高壽。感覺此位大師身上道教氣息很濃厚。

2:張大千 印象中是個滿臉鬍鬚,長大褂,年青時形象有點象武僧感覺,老年了倒慈眉善目的。中青年時去甘肅敦煌臨摹過很長時間的壁畫,有人說他是國畫抄襲大師,但現在他的畫的確很有名氣。賣的也很貴。

3 :徐悲鴻 提到這位畫家直接想到的竟是他第一任妻子蔣碧薇。然後是那副蔣碧薇作模特的油畫《琴課》。幼年清貧,青年時就在圈內小有名氣,去友人家玩就帶就著友人的女兒(蔣)私奔去日本,法國學畫了。後歸國。名氣漸大。待到蔣三十多歲時,徐又戀上他的學生孫多慈,但沒結果,最後娶了小女生廖靜宜陪他終老。在得知徐背叛後,蔣便與他離婚了,並要他畫了很多畫給她作為陪償。徐喜愛畫馬,在當時歷史時期是個左冀人士,有幅畫作《田橫五百士》,看得出骨子裡是硬氣,放蕩不羈的人。

上面三位畫家都愛女人,且都不止一位女人(說明都夠感性)、三位大師一生都以畫畫及相關為業,都不曾擱下,放棄過。說明是真喜歡畫畫,有毅力。








閒坐的婦女


三位都是大畫家,誰的價值更高?當然是人物山水類比花鳥難度要大,也內涵豐富很多。由此推斷龍眠畫派張大千與中西合璧的徐悲鴻要技高一籌!






書畫家畢國棟


張大千第一,齊白石次之,徐悲鴻第三。

原因如下,張大千無論寫生,協議,工筆,傳統或者是創新,都達到很高的水平,功底十分深厚,第一當之無愧;

齊白石主要是在傳統的畫法上有自己的特色,有一種特有的趣味,是用心費神去研究的,因為他並沒有所謂的名師指導,凡事自己領悟,自然就走出了自己的一套風格,他的很多畫法都是自創,講究神,意,而非型,這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

之所以把徐悲鴻放到最後,是因為徐悲鴻收到西畫的影響非常大,三人中,按現在的話說,標準的科班出身,但就中國畫而言,他就不如前兩位領悟的妙,是中西結合的還處於初期階段,可能是因為他英年早逝吧,令兩位可都是老壽星,如果徐悲鴻也能長壽的話,他的水平可就不敢說了。


夢境模擬


關於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三位藝術巨匠藝術造詣誰高誰低,還在於“造詣"二字如何定義?

在這三個人中徐悲鴻是唯一一個上過現代學堂、受過現代教育的。他從小家貧,但在藝術學習卻刻苦努力,東西方藝術都:經歷過專業學習,專業研究,專業教學,從現代藝術理論上來說,他是高於其他兩人的,但從繪畫藝術以及繪畫技能上來說,他弱於另兩者。徐悲鴻熱衷現實社會生活,所以他的創作的畫一直包含諸多現實因素,他的畫並沒有完美解決傳統和現實的矛盾。他又一直想融匯東西方繪畫,但東西方的繪畫都有各自淵源的傳統文化和傳統哲學背景,只能互相借鑑,融合一事,這是他力所不能及的。

齊白石出身貧寒,鄉村木匠出身,從傢俱雕花上起始,直到成就藝術巨匠,雖然有自身的努力奮鬥,一路上貴人的扶持,但如果不是天賦極高,別人也不會鼎力相助的。在藝術道路上齊白石可說是三人最刻苦勤奮的,惜乎自小缺少文化教育和積澱,雖然天資過人,一直努力,一直自悟,一直奮鬥,再加上年輕時從事體力工作,壽命最長,藝術創作壽命也最長,使得他在繪畫技能上也達到巔峰,但因為早年的工作使他在瞭解和學習中國傳統頂級藝術時比別人晚了許多年,晚年的繪畫創作,一直在青藤,八大,吳老缶間徘徊,所以齊白石的畫只見精美,缺少大氣磅礴。雖然他一直認為自己的藝術造詣裡詩最好,但詩是他所擅長的藝術裡最弱的一項,他也一直想讓別人把他當做文人,但文化恰恰是他的短板。

在 中國的家庭成員裡,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 張大千的母親的繪畫天份和藝術天賦都很高,所以一家才會出了張善孖和張大千兄弟兩個藝術大師。尤其是張大千更是在現代繪畫領域上獨領風騷。張大千的天賦自不必說,又從小得到了能夠得到的藝術薰陶和傳統教育,他的起步是三人中最高的,因為從小就能觀摩到頂級藝術家的作品和藝術思想,所以他也一直在傳統藝術刻苦學習,凡是和書法繪畫有關的藝術無所不精。雖然有模仿前賢的惡趣,但卻也一直努力突破前人藝術桎梏,最可貴的是他的畫氣勢磅礴,放眼自然世界,縱橫上下歷史。總的來說,張大千更像一個文人,一個藝術造諧過人的傳統文人。

從天賦上講,從繪畫技能上來論,張大千和齊白石是高於徐悲鴻的,而從勤奮努力上應該是齊白石高於後兩者,單從現代繪畫理論上來說自以徐悲鴻最強。


zhangbaoyuan2


齊白石最高,齊白石最大的成就不是中國畫的技法方面,齊白石中重要的貢獻是他拓寬了傳統文人畫的精神,從書齋里拉到田野,將寫意花鳥鮮活的展現大眾面前,從單一的梅蘭竹菊擴充到了草蟲魚蝦。齊白石給與中國畫注入的是新鮮的血液,也就是齊白石給了傳統中國畫活下去的生命。

張大千,雖然人物、花鳥、山水技法都很嫻熟,但是大多是摹古學來的,所謂開創性的潑彩其實沒有多少新意,充其量舊瓶新酒罷了!還有一個張大千整體格調稍低、有媚俗之嫌,所以張大千比齊白石是差一些的。

徐悲鴻最突出的貢獻是美術教育,畫的不算好,油畫除了《田橫五百士》之外,再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國畫的中西融合說白了就是毛筆畫素描,像《愚公移山》這類作品畫的很不好,整體上建樹有限。但是他的教育做的很好,主要貢獻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