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餓了嗎、口碑全力圍剿,已經少了千億港元的美團還會好起來嗎?

距離美團上市“滿月”還有五天!在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美團的遭遇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餓了嗎、口碑全力圍剿,已經少了千億港元的美團還會好起來嗎?

意氣風發的美團點評

美團上市當天,發行價69港元,收於72.65港元,全天漲幅為5.29%,市值達3989.40億港元,成功超越小米、京東。也就是說,美團上市成為僅次於BAT的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資本遭遇寒潮估值萎縮

黃袍加身的美團,還沒把“老四”這把交椅坐穩,股價就開始不斷跳水!至10月15日,美團跌破發行價,盤中創下53.7港元的新低,盤中總市值首次跌破3000億。

短短一個月時間,近千億港元市值不見蹤影?美團的股價跳的似乎有點詭異?這其中原委還要從美團上市說起!

餓了嗎、口碑全力圍剿,已經少了千億港元的美團還會好起來嗎?

資本遇冷

隨著監管不斷收緊,中美貿易戰等環境因素拖累,熱錢加速逃離。2018年資本市場投資熱情明顯衰退,小米上市之前,雷軍曾放出豪言“小米估值1000億美金”。

可在7月9日正式上市時,估值卻只有500億美金,估值愣是和預期低了一半。雷軍放出豪言,讓“股民賺一倍”迄今也未能實現。

2個月後上市的美團在這波資本寒潮中也未能倖免。此前王興曾希望,美團上市前公司估值就能夠達到1000億美元。可是在美團2017年F輪融資之時,美團的估值才只有300億美元。距離王興的1000億目標,還差700億。

王興要的千億美元估值都有啥?

為了撐起1000億估值目標,從餐飲外賣、到店及酒旅開始,美團在深耕其主營業務的同時,也不斷拓展自己的業務線。

2017年年底,在江蘇南京試水互聯網約車業務,並將打車業務拓展至上海。2018年27億美元收購出行新貴——摩拜單車。至此,美團業務開始全面覆蓋到店、到家、旅遊、出行四大LBS場景場景,形成到店、大零售、酒店旅遊以及出行四大業務體系。

餓了嗎、口碑全力圍剿,已經少了千億港元的美團還會好起來嗎?

美團四大業務體系

然而業務線的不斷擴大,並沒有給美團營收帶來新的利潤支撐點,反而將美團幾輪融資獲得的“糧食”都耗的差不多了。2015 年和 2016 年,美團點評的虧損分別是 59 億元和 54 億元。2017年還是一樣“虧、虧、虧”,2018年若不上市找錢,經歷了七輪融資的美團將再次面臨無糧可用的局面!

這也是美團頂著巨大壓力,依然選擇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市後的美團遭遇巨頭全面圍剿

2018年10月12日,阿里將收購來覆蓋“到店”的“餓了嗎”與自家覆蓋“到家”的“口碑”打通,形成覆蓋本地生活包括餐飲、商圈、休閒娛樂、麗人、親子、健身等在內的多個場景的本地生活平臺;將百度外賣升級為“餓了嗎星選”,全力打造高端本地生活平臺和千億級即時配送平臺;這兩記勾拳打出,力道真不小。

餓了嗎、口碑全力圍剿,已經少了千億港元的美團還會好起來嗎?

兩軍對壘

原本的三分天下,變成兩軍對壘,對美團形成全面圍剿之勢,其主營業務未來遭受衝擊的可能性不斷加大,這似乎可以用來解釋美團股價下跌。美團55%的市場份額還能守多久,這是個問題。

而美團最年輕的互聯網出行業務——美團打車、摩拜單車,能和程維、柳青領導的滴滴出行抗衡嗎?美團試水的互聯網約車業務,是從“出行巨頭”滴滴虎口奪食,尚未大幅度鋪開的美團網約車司機的成本已經達到 2. 93 億元。

以至於美團在上市財報中,“基於目前的市場情況,我們預期不會進一步拓展此項業務”。美團此舉也徹底把滴滴激怒了,滴滴做起外賣來和美團對攻。

一個是剛剛起步、經驗不足,而另一個是飽經風霜、年富力強,“關於出行”美團能得到市場肯定,獲得一定“出行”話語權嗎?這也是問題!

餓了嗎、口碑全力圍剿,已經少了千億港元的美團還會好起來嗎?

美團收購摩拜

27億美金收購的摩拜單車是另外一個大坑。透過傳出的各種“ofo”要倒閉、跑路的新聞,你應該能知道,單車做起來有多難。“過度依賴融資,運營成本高,尚未找到盈利模式”,被收購的摩拜迄今為止也沒真正實現單獨盈利,還需要美團不斷“輸血”,才能維持生命。

“前有狼,後有虎”,面對這重重壓力,美團能否頂著壓力,迎難而上?移動物聯網的下半場,王興能帶領美團再次書寫新的神話嗎?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