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寒門女孩考入北大: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自己

1

最近,一篇名為《感謝貧窮!707分考入北大,她的這篇文章看哭所有人……》的文章,在朋友圈刷了屏。

河北一寒門女孩在剛剛的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績,被北大中文系錄取。但其因家境貧困,高考結束後,經高中物理老師介紹,她在保定一家輔導機構做輔導員,當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寄到家門口之時,她正一人在異地打工。

而女孩的一篇《感謝貧窮》更是感動了眾多網友。

她在文中寫道,姥姥身患癌症,但因經濟的窘境未能化解危機,貧窮將一家人推向絕望的深淵。還有因為貧窮,自己總穿舊衣服被同學嘲笑,家裡只有一輛自行車,弟弟雙腿翹起來,近乎“耍雜技”的樣子……

文末,女孩將自己今天所擁有的成績統統歸功於貧窮:

感謝貧窮,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感謝貧窮,你賦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於永不低頭的氣量。

可是,貧窮真的值得感謝嗎?

寒門女孩考入北大: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自己

2

昨天看了一期羅胖的脫口秀節目,講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涉及到清史,當然免不了又提起使晚清政府一步步淪陷的幾次戰爭,以及數不清的不平等條約。

歷史試題總愛問我們某某事件的意義是什麼。對呀,晚清時期民族苦難於我們有什麼意義呢?

多難興邦嗎?感謝帝國們給予我們多年抗戰的禮物嗎?感謝他們給了我們表現民族堅定意志力的機會嗎?感謝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發現了自身還有浴血奮戰和敢於同歸於盡的優秀品質嗎?

一點也不。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字眼,灼燒著幾代中國人,幾百萬同胞鮮活生命的逝去至今我們都不能釋懷。

這苦難,於國於家,僅僅也只是苦難而已。

寒門女孩考入北大: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自己

3

岳雲鵬之前在某個節目裡講過他的一個故事。

因為家境貧寒,他很早就輟學到北京打工,洗過廁所當過保安,最難忘的是一次做餐館服務員的經歷。

那年他15歲,因為算錯兩瓶啤酒的價錢,被顧客當眾辱罵了幾個小時,最後他掏錢替那位顧客買單,才平息了客人的怒火,他隨後也被開除了,沒有積蓄,只有絕望。

岳雲鵬說:“事情過去那麼多年了,但我仍然不能釋懷,我恨他,我還是恨他。”這個在舞臺上總是憨笑的男人,拿著紙巾抹起眼淚。

有人說:我從來不感謝那些傷害我的人,因為他們在傷害我的時候,從沒想過要我好,只是單純的傷害而已。

讓我變得更強的,是那個善於反思,願意並努力變得更好的自己。

寒門女孩考入北大: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自己

4

在《超級演說家》的舞臺上,我們認識了北大才女劉媛媛,她的講演《寒門貴子》據說在全網播放量高達5億。

在演講中,她笑侃她家都不算寒門,因為她家都沒有門。就這樣一個家境貧寒的女生,在演講中字字珠璣地向我們闡述:上天給我們一個比別人更低的起點,是為了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創造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劉媛媛的勵志在於她強調並激勵人的自身價值,而且這價值裡顯然沒有過多環境塑造的成分。

環境更應該是我們迫切希望打破的枷鎖,它是對手,不是值得稱頌感謝的親密夥伴。

寒門女孩考入北大:比起感謝貧窮,你更應該感謝自己

5

“請問你感謝貧窮嗎?”如果把這話問給那些在醫院一貧如洗,卻又焦急萬分的人,我想我們得到的應該是沉默,他們沒有一個人會感謝貧窮的,這沉默裡只有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所以姑娘,下次可以說:

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的掙扎與迷茫,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痛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我並不感謝貧窮,我更想感謝的是在貧窮中從未言棄的自己。

感謝自己,感謝自己在貧窮中不忘思考,於是有了超強的對幸福的感知力,由此我學會熱愛生活,發現美好。

感謝自己,感謝自己在逆境中從未停止對知識的汲取,反而更加執著地相信知識的力量。

感謝自己,感謝自己在痛苦的磨礪中,衝破層層阻礙,邁過道道坎坷,從此“千磨萬擊還堅韌”。

感謝曾經的自己,她值得現在的我,去為她打拼一個更好的將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