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孩子學說話的時候,父母有這3種行為,會培養出沉默寡言的孩子

孩子學說話的時候,父母有這3種行為,會培養出沉默寡言的孩子

前兩天,我們帶沛澤去滑雪,遇到了他同班的一個同學,他很高興地跑過去打招呼,那個女孩很靦腆,笑了笑,沒作聲。女孩的媽媽就有些生氣了,“同學和你打招呼,你怎麼連聲都不吭啊!”然後又對我說:“我們家孩子就是個悶葫蘆,見誰都不敢說話。”女孩剛才高興的表情一掃而光,一個人徑直走開了。“你看看就是這個德行,一說她,她就躲你遠遠的,從小就是這個樣子,太內向了。”女孩的媽媽繼續說道。

孩子在外人面前不愛說話,說話不流暢,磕磕巴巴,一些家長就認為這是因為孩子太膽小、太內向造成的。其實,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可能在孩子兩三歲學說話的時候,家長的不當處理方式給孩子留下了深深的傷害。看看下面的這三種情況,你是否很熟悉呢?

孩子學說話的時候,父母有這3種行為,會培養出沉默寡言的孩子

一、孩子說話時被打斷

我在讀學前班時,有一次老師問我們誰會表演節目,我第一個舉起了手,很興奮地告訴老師:“我會講故事。”於是,老師讓我上臺表演,我講了一個守株待兔的故事,故事講到一半的時候,老師突然很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不要講了,你下去吧。”

老師雖然沒有說為什麼不讓我繼續講下去,但被老師突然打斷,我非常難受,臉上火辣辣的,似乎還聽到了小朋友嘲笑我,我把頭埋得很低,眼淚在眼圈裡打轉。在現在看來,這雖然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它給我的影響卻很大,這件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不敢在眾人面前講話,和陌生人說話時總是臉紅,顯得非常拘謹,不知所措,更不要說上臺表演節目了。

孩子學說話的時候,父母有這3種行為,會培養出沉默寡言的孩子

打斷孩子說話,不僅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現,還會讓孩子變得沒有自信,甚至變成結巴。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在孩子兩歲左右,說話的時候會出現重複某些音節、語調的情況,有時一個詞要重複好幾遍,這種現象稱為暫時性口吃,這是生長過程中的自然現象,常見於2~3歲的孩子,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這種情況會自然消失。

但是有些家長一看到孩子說話結結巴巴就很著急,會忍不住打斷孩子,“別說了,磕磕巴巴說什麼呢?”孩子被訓斥後會更加緊張,下次再張口說話時,就會不由地緊張起來,久而久之,孩子就有可能真的成為結巴了。

二、孩子說話時被嘲笑

有一次我在小區裡散步,幾個寶媽陪一群孩子在玩耍嬉戲,有一個小男孩大聲地嚷道:“你們誰看見過奶馬?” 此話一出,大人和孩子們笑做一團。

孩子學說話的時候,父母有這3種行為,會培養出沉默寡言的孩子

小男孩的臉立馬紅了,說話也變得結結巴巴了,喃喃地說:“我……電視裡……有黑白花牛……叫……叫奶牛,有……有斑紋的馬……就……就是奶馬。”小男孩費了半天勁,終於把話說明白了,原來他認為有黑白花的牛叫奶牛,所以,就把有黑白斑紋的斑馬叫做奶馬。

聽了孩子的解釋,年輕的媽媽們已經笑得不能自已了,有的連眼淚都笑出來了,小男孩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為什麼大家會這樣笑他,著急地哭了。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孩子的童言稚語,也許,在我們看來,孩子的話確實好笑,可是孩子因為理解和思維能力有限,說出那樣的話並不為奇,並且很多話在孩子看來,還是蠻有道理的,是他們奇思妙想的結果。孩子們渴望能夠得到別人的支持與讚揚,這樣才能激發他們表達的慾望,而不是狠狠地被潑上一盆冷水。

這個男孩看到有黑白花的牛叫奶牛,那麼,理所當然地認為有黑白斑紋的馬就叫奶馬了。他本以為自己的“發明”能夠得到別人的讚揚,不曾想卻遭到眾人的嘲笑,使得小男孩既著急又羞愧。

孩子學說話的時候,父母有這3種行為,會培養出沉默寡言的孩子

所以,家長朋友們請不要嘲笑你的孩子,哪怕他說的話有多麼的可笑,都不能用語言諷刺挖苦他。因為有時候你是無法瞭解孩子童真想法的,他的想法雖然可笑,但有時並無道理。你要做的是,給他信心,讓他盡情地表達。

沛澤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有一天他趴在地板上,把舌頭伸得老長,我好奇地問他在做什麼,他告訴我,老師說小狗趴在地上是因為地上涼快,小狗吐舌頭也是為了涼快,他也想試一試!

沛澤的話很好笑,但我知道他是認真的,我便拉起沛澤,告訴他小狗身上沒有汗腺,不能排汗,小狗散熱的地方在嘴部,它通過吐舌頭來散熱,還有小狗的腳掌、肚子上沒有毛,趴在地上會很涼快,我們人類要是感覺太熱了,可以開空調。

有時候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問題,或者與孩子保持在同一個高度,你就會發現孩子的世界是多麼純潔,多麼值得我們嚮往。

孩子學說話的時候,父母有這3種行為,會培養出沉默寡言的孩子

三、孩子說錯話不輕易責備

繼續說前面管斑馬叫奶馬的這個男孩,因為被人嘲笑傷心地哭了之後,他媽媽便責備孩子說:“哭什麼呀?什麼奶馬,那是斑馬,傻孩子!”男孩沒有從母親那裡得到安慰,哭得更傷心了。

這個男孩從希望被表揚到被批評,這樣的心理落差會給孩子多大的心理打擊,那麼,他下次再有奇思妙想的時候,肯定不敢再說出來了,因為連他最信任的媽媽都責備他,他會認為自己真的好笨,這會讓他失去自信。

孩子學說話的時候,父母有這3種行為,會培養出沉默寡言的孩子

我們經常抱怨孩子不敢在眾人面前表達,那是因為孩子不夠自信,他擔心自己的表達得不到別人的認同。要想讓孩子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首先要讓孩子有自信心,才能讓孩子從“怕說”到“敢說”。

讓孩子從“怕說”到“敢說”只需要兩步,第一步,家長不要對孩子語言表達的期望過高,期望過高,孩子就會有壓力,有壓力就會害怕。家長應該放下期待,多給孩子一些支持。

第二步,任何時候不要打擊孩子,孩子一張口,父母就開始打擊孩子,以後孩子就不敢說話了,給孩子一點鼓勵,多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孩子才會成為一個自信的人。

每一個口齒伶俐的孩子都有一個有耐心、懂得尊重孩子,保護孩子自信心的好父母!

孩子學說話的時候,父母有這3種行為,會培養出沉默寡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