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清末湖南女子做過兩件事,後人傳言稱湘女無情!

筆者是北方人,到南方上學之前,就聽人說“湘女無情”。然而觀察周邊湘女,並沒有太大差別,何來無情之說?後來有人說“內事不明問百度”,去了百度上一問,答案五花八門。

有人說這是出自戰國美男子宋玉《神女賦》中“襄王有夢,神女無情”,後來有人給曲解成“湘女無情”。然而這顯然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從字面和含義去理解,根本就是兩個完全不搭界的事情。

然後看了一帖子,有人解釋是因為貪財,要彩禮多,也有人說是吃的太辣,等等,大多數解釋要麼就毫無根據,要麼就無厘頭。這句在中國人口中廣為流傳的一句話究竟是怎麼來的呢,其實這是來源於我國近代的兩次大事件中發生的事情:

第一件是筆者10年前從一位湖南老人那裡聽的傳說,起源於清末王聰兒起義,也可能使太平天國起義,也可能使清末普通的造反的湖南土匪,他們遭到了清政府的殘酷鎮壓,被押到刑場砍頭。那時候造反是大罪,是要牽連九族的,因而常常出現無人收屍的情況。

清末湖南女子做過兩件事,後人傳言稱湘女無情!

然而這些義士的湖南妻子們沒有一個畏懼,他們揹負籮筐,籮筐裡裝的是自己的孩子,雙手拿著布兜,劊子手將她們的丈夫砍頭,頭顱正好落到布兜裡。這種不屈服不畏懼的堅強,令時人大為震驚,因而廣為流傳“湘女無情”。所謂無情,是指丈夫被砍時妻子的從容,然而卻實為有情。

這件事是筆者當年路過湖南聽說的,我一直沒找到文獻依據,不過還有一件卻是有確切史料記載的事情,也講述了一個類似的故事:

北洋水師的主要軍官來自於李鴻章的淮軍,淮軍最早起源於曾國藩的湘軍---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就是這麼一路走來,早年參加太平天國起義,後來投降湘軍鎮壓太平天國,再後來跟隨李鴻章淮軍,再後來編入了北洋水師。

清末湖南女子做過兩件事,後人傳言稱湘女無情!

他手下有一隻親衛隊,作戰十分兇猛,主要是由湖南人組成,丁汝昌平時對他們十分優厚,並將它們依據西方海軍編制改造成了我國曆史上最早的海軍陸戰隊。然而這支陸戰隊唯一的一次戰鬥,卻是在甲午戰爭第二階段,北洋海軍退守威海衛,苦等救援,而國內皇族、貴族、官僚卻爭論不休,最終導致全軍覆沒。

當日軍攻佔南幫炮臺,正對著劉公島時,丁汝昌派出這幾十人陸戰隊去搶灘登陸。而佔據南幫炮臺的日軍接近3萬人,這是丁汝昌在最後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做出的自殺式襲擊決定,親手把親衛隊送作炮灰的那一刻,丁汝昌也已經做好了打算---1895年2月12日,丁汝昌眼看等不到救援,選擇自殺,而丁汝昌的自殺,被視作默許士兵投降。有些許後人為此指責丁汝昌畏戰,然而自己不怕死,也不怕讓自己的親人去死,這種人怎麼可能畏戰?

他的自殺,確實等於默許投降,然而這只不過想讓北洋水師其他的士兵活下來罷了。丁汝昌死後,這些中國軍人大部分選擇自殺。1895年2月13日,日本海軍司令伊東祐亨命令日本海軍“停止娛樂”,禁止舉行慶祝活動,只為了表示對對手的敬意。

美國人馬吉芬曾給鎮遠艦擔任大副,他總結了甲午海戰失敗的原因:

震撼東亞之中國艦隊,今也已成過去,彼等將士忠勇,遭際不遇,一誤於腐敗政府,再誤於陸上官僚,與其所愛之艦,同散殉國之花。

後來一些官僚為了推卸責任居然抹黑這些軍人,消息傳到美國,美國媒體紛紛嘲笑北洋水師,馬吉芬爭辯不過,非常痛苦,在丁汝昌自殺兩週年時選擇自殺。

清末湖南女子做過兩件事,後人傳言稱湘女無情!

丁汝昌的夫人是早年湘軍時期跟隨他的,已經45歲的她聽聞丈夫殉國,吞金自殺。而丁汝昌從湖南帶到威海衛的那支海軍陸戰隊的妻子們,她們遠在老家的農村,也都選擇自殺。

作家冰心(謝婉瑩)曾回憶,他的母親也曾深藏鴉片,準備在父親謝葆璋(福建人,北洋水師福建人多,丁汝昌的親衛隊以湖南人為主)陣亡後也自殺,不過謝葆璋最後屬於少數幾個投降軍人之一。然而我們由此可見,當初隨著湘軍全國征戰,當地形成了一種軍人戰死,妻子殉夫的風氣,這需要付出死亡之外的灑脫,因為他們往往還有幼子在世,因而有湘女無情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