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歷史上他比劉伯溫更有謀略,幫助朱元璋稱帝后,卻隱退了!

一般情況下第一眼看一個人的時候,看的可能就是他的外貌。但是有時候外貌並不重要,一個人的能力到底怎麼樣不能據此來判斷。就說我們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他雖然說其貌不揚,可是卻是十分有能力的。這種能力不只體現在他自身的謀劃能力上,還體現在他善用人才上。

歷史上他比劉伯溫更有謀略,幫助朱元璋稱帝后,卻隱退了!

朱元璋在最開始擴充地盤的時候,他很知人善用,懂人心。在他身邊有一個謀士,對他稱王稱霸事業的幫助很大,這個人就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結識的。有一次他帶兵攻打婺源城,但是一直攻打不下來。正在他為此感到煩悶的時候,突然間聽人說就在離此處不遠,有一位很有頭腦的人士,於是就想著去拜訪他,看一看他能不能給自己出出主意。沒想到朱元璋去和那位謀士商談了幾個時辰之後,頓時茅塞頓開,想到了攻城的辦法。而且在他走之前,那位謀士還給了他一張紙條,讓他離開後再看,說其中有對他來說很重要的一條計策。朱元璋回家之後把那張紙條一打開,發現裡面只寫了九個字,“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歷史上他比劉伯溫更有謀略,幫助朱元璋稱帝后,卻隱退了!

大家可別小看這區區的九個字,這對當時的朱元璋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他攻勢太猛,太容易暴露自己的野心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位謀士是誰呢?其實他就是朱升。

歷史上他比劉伯溫更有謀略,幫助朱元璋稱帝后,卻隱退了!

朱升已經算是朱元璋身邊很不錯的謀士了,可是朱元璋身邊的能人還不止他一個。除了他之外,還有著名的劉伯溫、張中等名氣更大的人。劉伯溫這個人有多厲害,就不用小編多說了,歷史上對他的記載太多太多了。但其實有人說,劉伯溫只是名聲更響亮一些,張中雖然說沒那麼出名,可是也是非常厲害的人。

歷史上他比劉伯溫更有謀略,幫助朱元璋稱帝后,卻隱退了!

據說張中第一次和朱元璋見面的時候,就曾對旁人說朱元璋一定是一個能幹大事的人,他的面相有帝王之相。不久後他就跟隨在朱元璋左右,盡心盡力的為他出謀劃策。朱元璋曾經有一位勁敵叫做陳友諒,他是朱元璋稱帝路上的一大阻礙。但就是這個張中謀士,他使用計策幫朱元璋除掉了這個心腹大患。就是這樣一個能人,卻存在一個讓眾人疑惑不解的地方,那就是在眾多的史料上,只存在對他在朱元璋統一天下之前的記載,在朱元璋成為一代帝王之後,對他的記載就幾乎沒有了。

歷史上他比劉伯溫更有謀略,幫助朱元璋稱帝后,卻隱退了!

對於其中的原因,大家有諸多的猜測。有的人說是他看出了朱元璋的為人,知道自己可能並不適合和他同享富貴,於是就隱退了。但是也還有人說,是他野心太大犯了朱元璋的忌諱,所以被朱元璋秘密地除掉了。還存在一種說法,說他其實是一個不在乎名利的人,在完成輔佐朱元璋一統天下的大業後就悄然離去了。不然為什麼他這麼有能力,在歷史上卻沒有太大的大名氣呢?

歷史上他比劉伯溫更有謀略,幫助朱元璋稱帝后,卻隱退了!

除了以上三種說法之外,其實還存在其他說法。有的甚至說是因為張中和朱元璋的女人攪和到了一塊兒,讓朱元璋顏面掃地,所以他被朱元璋下了“黑手”。因為這種事情太傷害朱元璋的“龍顏”了,所以並沒有傳出什麼消息。雖然說這是一種調侃式的說法,但是不得不說其實有這樣的可能性,畢竟沒有明確記載能夠證明張中到底是犯了什麼事兒了,而且有時候史料記載的並不一定就是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