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比薏米祛溼邪好一百倍的食物是什麼?

用戶64974324118


提及除溼氣的食品,可能很多人在生活中會想到的是薏米。的確,薏米是人們生活中很常見的祛溼食物,但是事實上,提及祛溼效果,認為薏米是米中第一實際上是對的,但是在人們生活中,其實存在有比薏米除溼氣更加厲害的東西,即為芡實。


芡實作為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其被人們稱為“水中人參”,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一中藥材的營養價值其實也不會低於其藥用的價值,所以在生活中,人們常常會結合實際情況,將其當做食材進行食用。


根據調查研究發現,芡實中含有較為多種的氨基酸、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礦物質等,因此其實際上是一種營養價值較為豐富的食物。此外,在芡實的種仁中,人們還發現了抗氧化的成分,因此,這一食物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在生活中,人們常常認為芡實是健脾補腎的絕佳首選。基於此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要想保證自身氣血的充沛,應當要注意把脾胃調養好,以改善自身機體存在的消化不良和積食等情況。對於脾胃功能較為虛弱的人們而言,一旦其脾胃得到充實以後,此時就算吃較多的補品或難消化的補藥,人體往往也能夠進行適應,進而減少身體可能出現的不良情況。


通過上述的簡單介紹,相信人們對於芡實這一中藥所具有的瞭解應當更進一步了,在實際生活中,如果人們出現溼氣較重的情況而此時情況又較為嚴重的話,則可以結合實際酌情進行選擇。


擅長:中西結合方法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支擴咯血等呼吸系統常見病、急、危重病。擅長治未病,調體質,糾正體質偏頗,調氣血。


醫聯媒體


對於這個提問,我還是用自己的親身體會來說說比較好。本人30歲,大學期間酷愛運動,足球,羽毛球,登山徒步,自行車🚲騎行~~~但是畢業後,忙於工作,加上飲食不規律,熬夜,抽菸,喝酒,短短三年,就胖的不成樣子,而且基本沒有什麼運動了,後來,精神萎靡,身體抵抗力差,嗜肉如命,最後去醫院檢查,各種亂七八糟的病都來了,但都不是特別嚴重,醫生仔細詢問了我的情況,給出一個藥方:管住嘴,邁開腿!然後我就開始飯吃七分飽,遠離菸酒,規律作息,三天一個五公里,每天坐俯臥撐,仰臥起坐,深蹲起,一星期一次汗蒸,堅持了3個月,體重下降了5公斤,精神比之前好多了,再去醫院檢查,各項指標都正常。最後告訴大家,不要相信專家介紹的這個茶啊那個湯啊,少吃,多動,規律作息,適當飲酒,溼氣,自然就少了。而且,身體保持一定的新陳代謝,適當運動,合理飲食,才是保持健康的好方法。


角落獨酌


溼氣是中醫特有理論,在風、寒、暑、溼、燥、火中,溼邪是百病之長。身體內溼氣過重會導致機能紊亂,影響到各個臟腑,而薏米是眾所周知的祛溼食物,但薏米其實並不適合常常食用,因為薏米有些性寒,不適合身體虛弱和一些體質本身就偏寒的人,也不利於孕婦多吃。那麼,有沒有什麼東西比薏米祛溼的效果更好呢?

一、芡實

芡實是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湖泊、池塘中,既是一味中藥材又是用來食療的美味,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非常之高。芡實味甘性平,是十分溫和的藥食材,能夠祛溼止帶,還可以固精益腎,作為祛溼的食物還能夠滋補脾腎,對女性泌尿系統和便秘人士都有著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食補祛溼食物,如:茯苓豬骨湯等等。

二、馬齒莧

馬齒莧是生命力非常頑強的野菜,不論是南方北方都是可以在田野、路邊隨處可見。馬齒莧中含有各種各樣的對人體有益物質,如:鐵、磷、鈣、葡萄糖和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E。常吃馬齒莧能夠祛溼排毒,對於痢疾和瘡癰也都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三、扁豆

扁豆是一種十分受歡迎的蔬菜,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食用。扁豆營養成分豐富,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等等。扁豆能夠祛溼消暑、健脾益胃,是非常適合日常食用的食物。

以上就是祛溼的食物啦!


悅會會員YHOUSE


薏米,又名薏苡仁,是一味常用的健脾利水藥,具有利水滲溼,健脾止瀉、清熱排膿,除痺的功效。尤其利水功效顯著,常用於水腫、小便不利,臨床對脾虛溼滯者尤為適用,治療脾虛溼盛常與茯苓、白朮、黃芪配伍應用。

薏米其利水之功較強,常用藥中除了利水通淋藥,健脾利水藥能勝過薏米的應該沒有,在食物中更是少之又少。利水通淋藥中的車前子、瞿麥、扁蓄等的利水作用會強與薏米,而食物中基本沒有,更別說祛溼好一百倍了。

那麼藥食兩用的祛溼藥物有哪些呢?根據溼的成因,脾虛生溼常用的利水滲溼藥有:茯苓、白朮、黃芪等;溼熱交加常用的利水滲溼要有燈心草、土茯苓、玉米鬚、白茅根、蒲公英等等。溼困脾胃的化溼藥有佩蘭等,此外還有一些常用的藥食兩用的如絲瓜絡、冬瓜皮、葫蘆、赤小豆等等。

祛溼,不能單純的依靠一藥之力,還應該進行適當的配伍,脾虛者,配伍補脾藥;陽虛者,配伍補陽藥;熱盛者,配伍清熱藥等等。而且還要結合適當的運動,畢竟身體機能好了,陽氣旺盛了,溼氣自然就散了。

此外,利水藥或者利水的食物易耗傷津液,本身有陰虛津傷的人應該少吃或者不吃。


小叨健康匯


眾所周知薏米可以祛溼(也叫陰邪)!

但是還有那些食物可以祛溼呢!?有如下幾種!

溫補脾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鯽魚、胡蘿蔔、蘋果、淮山藥、蓮子、鴨子等;

祛溼食物有紅豆、萵筍、扁豆、冬瓜等,或者平時堅持喝治療祛溼飲品。



潮溼往往與“寒”一起來,要注意保暖,不要受涼,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

溼在中醫裡又叫“陰邪”,而脾為至陰之髒,喜燥惡溼,所以脾氣在七八月的時候最旺盛。如果長夏溼氣過盛,就容易損傷脾臟。同時,脾主運化水液,它的特點是陽氣易衰,陰氣易盛,溼邪侵犯人體後最易傷害脾陽,而脾陽的虛弱也進一步助長了溼邪的侵入。還有的人喜歡吃豬肉,豬肉性味鹹寒助痰,肉吃多了也能導致痰溼,如果感覺體內溼重,最好堅持吃一段時間的素食;長期吃電飯煲煲的大米飯,也容易造成體溼。體溼的人可以用薏米紅豆湯或鍋巴來解決。喝上一陣子薏米紅豆湯之後,再喝小米粥來補補脾胃,久之脾健,溼自化。



我再來介紹一下這些食物!也可以祛溼

1.白扁豆:
首推的就是長壽豆豆大白扁豆。補脾除溼效果極其理想,就是比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壓鍋壓,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軟爛。它除了可以除溼以外還是一個長壽豆子。
2.紅豆:
紅豆可以補血,亦可以除溼。用紅豆煮水喝,或者加上黑豆和綠豆一起煮水,可以很好的排出體內的溼氣。
3.薏米:
好的薏米有一種藥的味道,沒有黴味也沒有長毛。薏米可以和紅豆煮粥,就是單純的薏米加紅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長期堅持就會有效果了。
4.冬瓜:
冬瓜是蔬菜裡除溼最好的了,但是性寒涼比較不適宜生吃,可以用來燉湯喝。
5.玉米鬚葉:
挑乾淨的玉米鬚子和玉米葉子一起煮水,多煮一段時間就喝那個水即可。但是最好不要睡前喝,因為有利溼作用很容易因為睡覺而續集體內,導致溼氣沒除掉反而更加嚴重了。
6.山藥:
山藥並沒有直接除溼的功效,但是山藥可以補脾,間接的可以讓體內溼氣排出。山藥可以炒著吃,燉菜吃,還可以做點心吃,蒸熟蘸白糖也可以。


7.辣椒:
身體溼氣大的不妨多吃點辣椒,補充維生素c的同時還可以除溼。


時說新語


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溼與寒在一同叫寒溼,與熱在一同叫溼熱,與風在一同叫風溼,與暑在一同就是暑溼。溼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好像隔靴搔癢,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以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痰溼有關。

那麼除溼氣最好的是什麼呢?肯定很多人想到了薏米,薏米是米中第一,一點也不為過。薏米具有豐富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我國古籍對此多有記載。

但是,今天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比薏米除溼氣更加厲害的東西,那就是芡實,不信,我們去看看。

芡實稱為“水中人參”,也叫雞頭米,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但營養價值卻不低於藥用價值,因此常被當做食材食用。古藥書中說芡實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糧菜佳品,它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下面來了解芡實的營養價值和吃芡實的好處。

1,芡實含有多種氨基酸、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樹脂、維生素、粗纖維、胡蘿蔔素、礦物質等。據營養成分分析,每100克芡實含有蛋白質4.4克、澱粉32克、鈣9毫克、磷110毫克等。

2,芡實種仁中還含有抗氧化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3,芡實是健脾補腎的絕佳首選。中醫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以我們要想氣血充沛,必須要先把脾胃調養好才行。現在有一些人吃一點東西就已經很撐了,消化不良,積食等。

4,芡實的意義還在於可調整脾胃功能,脾胃充實以後,再吃較多的補品或難消化的補藥,人體就能適應了,對身體也就有益無礙了。

芡實常見做法:

1,蓮子芡實湯

蓮子芡實用水泡洗好,薑切片,豬腱肉切件,豬肋骨飛水待用。取一湯鍋,加入適量的水和所有材料,先是大火煲1小時。轉小火煲1.5小時左右,煲至湯色濃濃的,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2,山藥薏米芡實粥

薏米和芡實洗淨後,用清水浸泡2小時以上。山藥去皮,切成薄片,放入淡鹽水中浸泡。將浸泡好的薏米,芡實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大約30分鐘。

倒入切片的山藥,繼續煮20分鐘即可。

3,芡實排骨湯

排骨洗淨,然後放入涼水中,大火煮開沸騰3~5分鐘後將水倒掉,目的是去除排骨的血水和減少油脂。洗淨蓮子、芡實、百合、蜜棗所有材料入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煲1小時。出鍋前下鹽調味即可。

白芡實作為燉湯的一種食材,十分營養。


愛望健康


其實沒必要比較的,題主想說的無非就是“芡實比薏仁的祛溼效果好”,但實際上,二者藥性並不衝突,食用時也沒有相剋,是可以一起吃的。如果真的要祛溼除熱,薏仁芡實的搭配無疑是更好的。

關於芡實的功效,簡單介紹:

芡實味甘澀、性平,中醫養生學認為,芡實抗衰延年,補中益氣,健脾止瀉,固腎益精,除溼。

溼熱入體,極易損傷脾胃功能。脾為溼困,運化失司,輕則出現食慾不振、胃口不佳等症狀,重則出現受納不快、腹脹腹瀉等疾病。芡實可既能健脾,又能除溼。


有一種說法,叫“祛溼別再迷戀薏米紅豆”,為什麼呢?

祛溼要溫,紅豆和薏米都屬微寒性;

祛溼要理氣,但紅豆薏米皆寒,寒性的藥物會影響氣的運行;

祛溼要發汗。紅豆和薏米都不能發汗;

祛溼還要健脾,炒過的薏米才能健脾,因為炒用能夠減輕它的寒性,但紅豆健脾的作用微乎其微。

有些人可能不服氣了,會說“我一直喝薏米紅豆啊,祛溼效果感覺挺好啊”。溼氣其實也分很多類型,有一種類型是溼熱,喝了寒涼的薏米紅豆,把溼氣熱氣壓下去了,彷彿症狀減輕了,但實際上,把脾給傷了,脾胃的正常運作,運化食物,是需要陽氣的,而寒涼的食物和藥物,會損傷陽氣,所以這類人對溼氣的抵抗能力是越來越弱的。

不過,巧搭配,薏米紅豆不但能祛溼還能健脾

紅豆和薏米,本身的確具有祛溼的功效,但真的要祛溼,必須要跟健脾益氣溫中理氣的藥,搭配起來才行的,搭配什麼好呢?芡實!

芡實性平,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之功效,常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

除了搭配芡實外,紅豆也要換成赤小豆,薏米紅豆祛溼的方子來自中醫,但中醫的“紅豆”指的是赤小豆,赤小豆健脾利溼,消腫解毒,功效較強,而紅豆主要供食用。

芡實、赤小豆、炒熟的薏米三者搭配,既健脾又祛溼.

除溼健脾不是一時之事。溼氣是在你的生活中長年累月地積累入體。中醫古語: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除溼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除了堅持食用祛溼食物之外,減少溼氣入侵也是很重要的。

體內溼氣重的人,要注意以下四點:

1、少吃生冷食

脾臟喜燥惡溼,大量冷飲、水果會影響脾的正常功能,大部分人還會出現食慾不振、噁心乏力、睏倦等症狀。這時可以吃點清淡食物,比如綠豆、赤小豆、薏仁、冬瓜、山藥、豆腐等。油炸食物最好不要碰,因為這些食物是生溼助溼的,本來外環境的溼氣就很重,內裡也有溼氣,這樣身體是吃不消的。

2、睡覺防受涼

晚上睡覺時感到悶熱出汗,不少人會開空調或者風扇,其實這樣容易受涼,人體睡眠時受風對健康的危害更大,因為這時陽氣已潛藏體內,衛外作用減弱,風寒之邪能直入人體深部,第二天早上起床可能肚子痛或拉肚子,長期下去還有有別的隱患。所以,睡覺時不要讓風直吹,被子要蓋上。

3、晚上要關窗

房間的通風很重要,但開窗通風也要跟著太陽的時間走。這時白天雖然熱,早晚還有幾分陰氣,還是有降溫和變天的可能,人睡著了有可能反應不及時,故太陽出來了,窗戶打開,讓陽氣進入,太陽下山了,窗戶要關上。

4、堅持微午休

在作息方面,適當午睡一會兒。網上流行一句話:“中午不睡,下午崩潰。”上班族多數沒有時間午睡,但是可以嘗試閉目養神十幾秒,長期堅持對養生很有益處。如果感覺身體疲乏,雙眼乾澀,略有睏意,可以微微合上雙眼休息10~20秒,能給身體快速充電,恢復精神。

堅持好的生活習慣,堅持服用除溼健脾的食物,其實你覺得效果不明顯的時候,你的身體已經在緩慢地恢復健康,而相比於你接下來的人生,這點恢復和休養的時間又算什麼呢?

平靜下來,學會慢下來,讓你的心慢下來,讓生活更安穩。


專業護膚李醫生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中醫認為,春季溼氣重,困住了脾升清降濁功能,使“清氣”不能上升,頭部及四肢沒有足夠的清輕物質來濡養,所以出現頭腦昏沉不清醒,全身困重、疲倦乏力等,親,你需要祛溼了。

提起祛溼,我們首先想到的都是薏米紅豆。沒錯,薏米紅豆在祛溼上有著不可多得的功效。

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赤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養血,古籍裡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

推薦食方:用於因脾陽不振、脾失健運引起的溼濁內生、水溼不化,胸水腹水,少尿或洩瀉等症。薏苡仁200克、赤小豆50克、高粱米100克,泡2小時後煮粥。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很多人即使體內溼氣重,也不適合經常喝紅豆薏米水。紅豆和薏米能祛溼,但是薏米性微寒,薏苡仁“寒下滑利”,孕婦少用,尿頻便秘者少用,也不適合陰虛羸瘦者,以防耗傷陰液,助長虛火。

常言道,“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就是說,溼氣就像滴在麵粉裡的油,想要祛除可沒那麼容易。

除了紅豆薏米,以下食物也可以幫助除溼:

1.玉米: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於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慾不振等症。

2.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溼等功效,適用於暑溼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洩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症。

3.洋蔥:具有和胃下氣、化溼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適用於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4.冬瓜:具有利水、利溼、解暑、減肥的功效,我們在春天可以用冬瓜煲湯喝(勿去皮)。除了祛溼,想減肥的朋友該注意了,冬瓜還可以減肥,應該多吃。另外,冬瓜偏涼性,女性生理期不要吃,引起痛經。

5.水芹: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於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帶下等病證。

6.南瓜:具有健脾胃、除溼的功效,我們可以用南瓜煮著吃或做南瓜餅。另外,鯉魚與南瓜相剋,同食會中毒,皮膚病患者不宜多吃。

7.茯苓:具有利水滲溼、促進消化的功效,我們可以用茯苓、豬骨頭或鯉魚煲湯喝以祛溼。

8.車前草:具有清胃熱、利小便、消水腫的功效,我們可以用車前草煮茶喝以祛溼。另外,車前草還具有降低血藥的功效,特別適合高血壓患者。

9.馬齒莧:具有清熱祛溼、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

除了食物,還有2個最有效的“祛溼”方法!

1.艾灸

艾灸可以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昇陽舉陷。我們身體有很多穴位都可以通過艾灸來祛溼,比如說合谷、足三里、豐隆、關元、解溪、中脘等。自己在家不好操作,也可以選擇艾灸館、美容院等代勞。但最重要的是在艾灸結束後一定要避寒涼,不吹風,脖子要用圍巾圍起來、三小時內不要進入空調環境、不要洗澡、不喝冷飲,否則寒氣和溼氣就會趁著艾灸後打開的毛孔而深入體內,得不償失。

2.按摩祛溼

按摩穴位也能起到一定的祛溼作用。平時點按足三里穴,有健脾胃的作用,有助於運化體內水溼,起到祛溼的功效。承山穴也是去除人體溼氣的最好的穴位。



百科名醫


隨著雨季的到來,溼氣開始活躍,溼邪入體應該是很多人所煩惱的事。畢竟一旦溼氣入體會使得個人出現頭腦昏沉,昏昏欲睡,全身困重乏力,食慾不振,大便粘膩等症狀。雖然不至於致病,這些症狀總會讓人難受,且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加之,溼氣也可以導致痤瘡等情況,那就更有損形象了。

所以,對於多數人群來說,這一時期,祛溼就變得非常重要。而對於祛溼,相信很多人想到的是薏米。

薏米

薏米,也叫薏苡仁,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種仁,可食用也可藥用,其性涼味甘,可有利水滲透溼,健脾止瀉等作用。日常生活中常用它製作湯料用於祛溼。

那麼,除了薏米,還有什麼可以祛溼呢?

很遺憾的說,就目前看,比薏米祛溼效果好一百倍的食物是不存在的,因為祛溼本身就不是一件短時間能做到的事。而且,在祛溼效果方面,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其對食物的吸收和反應程度也不同。因此就不存在孰強孰弱一說。且從中醫角度看,單純的薏米,並不能起到很好的祛溼效果。

那具體有哪些可以祛溼的食物呢?

赤小豆:雖然很多人會習慣叫紅豆,但是它跟我們日常食用的紅豆有一定區別,這個是應加以區分的。藥用赤小豆為赤豆或滯消都的種子,性平,味甘,可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的作用。

茯苓:其性平,味甘,可有利水滲溼,健脾寧心之功。因溼氣多入脾胃故想要祛除溼氣,健脾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比之祛溼,茯苓稍偏重於健脾。

白扁豆:性溫,味甘,可有健脾化溼,利尿消腫,清肝明目之功。常用於對溼氣重的調理。

除以上外,山藥、玉米鬚、冬瓜、鯽魚、砂仁、蓮子、洋蔥、馬齒莧、南瓜等食物亦有一定的祛溼作用。

這裡小康需要強調的是,從上面可以看出,祛溼的食物有性溫、平、涼等區分,這同時也對應者個體的熱性或寒性體質,對不同體質人群,其祛溼所用食物也會有一定區別。因此,在食物的選擇上,應瞭解清楚自身的體質證型,再選擇祛溼的食物。


康愛多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趣味的健康知識,幫您識破健康謠言,走出用藥誤區!


康愛多網上藥店


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溼與寒在一同叫寒溼,與熱在一同叫溼熱,與風在一同叫風溼,與暑在一同就是暑溼。溼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好像隔靴搔癢,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以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痰溼有關。

那麼除溼氣最好的是什麼呢?肯定很多人想到了薏米,薏米是米中第一,一點也不為過。薏米具有豐富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我國古籍對此多有記載。

但是,今天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比薏米除溼氣更加厲害的東西,那就是芡實,不信,我們去看看。

芡實稱為“水中人參”,也叫雞頭米,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但營養價值卻不低於藥用價值,因此常被當做食材食用。古藥書中說芡實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糧菜佳品,它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下面來了解芡實的營養價值和吃芡實的好處。

1,芡實含有多種氨基酸、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樹脂、維生素、粗纖維、胡蘿蔔素、礦物質等。據營養成分分析,每100克芡實含有蛋白質4.4克、澱粉32克、鈣9毫克、磷110毫克等。

2,芡實種仁中還含有抗氧化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3,芡實是健脾補腎的絕佳首選。中醫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以我們要想氣血充沛,必須要先把脾胃調養好才行。現在有一些人吃一點東西就已經很撐了,消化不良,積食等。

4,芡實的意義還在於可調整脾胃功能,脾胃充實以後,再吃較多的補品或難消化的補藥,人體就能適應了,對身體也就有益無礙了。

用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葉0.2g、馬齒莧0.1g、槐米0.1g、芡實0.3g、綠茶0.2g製成蒲公英薏苡仁茶每天喝,可達到健脾祛溼,解熱涼血,解毒利尿,瀉火消炎的功效。

蒲公英不僅是好吃的野菜,也是很好用的中草藥,其全草無毒皆可入藥,可清熱解毒、利尿散結,而用其來祛溼是最為適宜的,《本草綱目》中說:“蒲公英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結核。”

蒲公英可瀉火除溼,可以改善溼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溼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蒲公英可瀉火除溼,可以改善溼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溼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