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比薏米祛湿邪好一百倍的食物是什么?

用户64974324118


提及除湿气的食品,可能很多人在生活中会想到的是薏米。的确,薏米是人们生活中很常见的祛湿食物,但是事实上,提及祛湿效果,认为薏米是米中第一实际上是对的,但是在人们生活中,其实存在有比薏米除湿气更加厉害的东西,即为芡实。


芡实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其被人们称为“水中人参”,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一中药材的营养价值其实也不会低于其药用的价值,所以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当做食材进行食用。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芡实中含有较为多种的氨基酸、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等,因此其实际上是一种营养价值较为丰富的食物。此外,在芡实的种仁中,人们还发现了抗氧化的成分,因此,这一食物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认为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基于此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想保证自身气血的充沛,应当要注意把脾胃调养好,以改善自身机体存在的消化不良和积食等情况。对于脾胃功能较为虚弱的人们而言,一旦其脾胃得到充实以后,此时就算吃较多的补品或难消化的补药,人体往往也能够进行适应,进而减少身体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


通过上述的简单介绍,相信人们对于芡实这一中药所具有的了解应当更进一步了,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人们出现湿气较重的情况而此时情况又较为严重的话,则可以结合实际酌情进行选择。


擅长: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支扩咯血等呼吸系统常见病、急、危重病。擅长治未病,调体质,纠正体质偏颇,调气血。


医联媒体


对于这个提问,我还是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说说比较好。本人30岁,大学期间酷爱运动,足球,羽毛球,登山徒步,自行车🚲骑行~~~但是毕业后,忙于工作,加上饮食不规律,熬夜,抽烟,喝酒,短短三年,就胖的不成样子,而且基本没有什么运动了,后来,精神萎靡,身体抵抗力差,嗜肉如命,最后去医院检查,各种乱七八糟的病都来了,但都不是特别严重,医生仔细询问了我的情况,给出一个药方:管住嘴,迈开腿!然后我就开始饭吃七分饱,远离烟酒,规律作息,三天一个五公里,每天坐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起,一星期一次汗蒸,坚持了3个月,体重下降了5公斤,精神比之前好多了,再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最后告诉大家,不要相信专家介绍的这个茶啊那个汤啊,少吃,多动,规律作息,适当饮酒,湿气,自然就少了。而且,身体保持一定的新陈代谢,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才是保持健康的好方法。


角落独酌


湿气是中医特有理论,在风、寒、暑、湿、燥、火中,湿邪是百病之长。身体内湿气过重会导致机能紊乱,影响到各个脏腑,而薏米是众所周知的祛湿食物,但薏米其实并不适合常常食用,因为薏米有些性寒,不适合身体虚弱和一些体质本身就偏寒的人,也不利于孕妇多吃。那么,有没有什么东西比薏米祛湿的效果更好呢?

一、芡实

芡实是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湖泊、池塘中,既是一味中药材又是用来食疗的美味,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非常之高。芡实味甘性平,是十分温和的药食材,能够祛湿止带,还可以固精益肾,作为祛湿的食物还能够滋补脾肾,对女性泌尿系统和便秘人士都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食补祛湿食物,如:茯苓猪骨汤等等。

二、马齿苋

马齿苋是生命力非常顽强的野菜,不论是南方北方都是可以在田野、路边随处可见。马齿苋中含有各种各样的对人体有益物质,如:铁、磷、钙、葡萄糖和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E。常吃马齿苋能够祛湿排毒,对于痢疾和疮痈也都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三、扁豆

扁豆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蔬菜,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食用。扁豆营养成分丰富,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等。扁豆能够祛湿消暑、健脾益胃,是非常适合日常食用的食物。

以上就是祛湿的食物啦!


悦会会员YHOUSE


薏米,又名薏苡仁,是一味常用的健脾利水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痹的功效。尤其利水功效显著,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临床对脾虚湿滞者尤为适用,治疗脾虚湿盛常与茯苓、白术、黄芪配伍应用。

薏米其利水之功较强,常用药中除了利水通淋药,健脾利水药能胜过薏米的应该没有,在食物中更是少之又少。利水通淋药中的车前子、瞿麦、扁蓄等的利水作用会强与薏米,而食物中基本没有,更别说祛湿好一百倍了。

那么药食两用的祛湿药物有哪些呢?根据湿的成因,脾虚生湿常用的利水渗湿药有:茯苓、白术、黄芪等;湿热交加常用的利水渗湿要有灯心草、土茯苓、玉米须、白茅根、蒲公英等等。湿困脾胃的化湿药有佩兰等,此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药食两用的如丝瓜络、冬瓜皮、葫芦、赤小豆等等。

祛湿,不能单纯的依靠一药之力,还应该进行适当的配伍,脾虚者,配伍补脾药;阳虚者,配伍补阳药;热盛者,配伍清热药等等。而且还要结合适当的运动,毕竟身体机能好了,阳气旺盛了,湿气自然就散了。

此外,利水药或者利水的食物易耗伤津液,本身有阴虚津伤的人应该少吃或者不吃。


小叨健康汇


众所周知薏米可以祛湿(也叫阴邪)!

但是还有那些食物可以祛湿呢!?有如下几种!

温补脾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药、莲子、鸭子等;

祛湿食物有红豆、莴笋、扁豆、冬瓜等,或者平时坚持喝治疗祛湿饮品。



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

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还有的人喜欢吃猪肉,猪肉性味咸寒助痰,肉吃多了也能导致痰湿,如果感觉体内湿重,最好坚持吃一段时间的素食;长期吃电饭煲煲的大米饭,也容易造成体湿。体湿的人可以用薏米红豆汤或锅巴来解决。喝上一阵子薏米红豆汤之后,再喝小米粥来补补脾胃,久之脾健,湿自化。



我再来介绍一下这些食物!也可以祛湿

1.白扁豆:
首推的就是长寿豆豆大白扁豆。补脾除湿效果极其理想,就是比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压锅压,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软烂。它除了可以除湿以外还是一个长寿豆子。
2.红豆:
红豆可以补血,亦可以除湿。用红豆煮水喝,或者加上黑豆和绿豆一起煮水,可以很好的排出体内的湿气。
3.薏米:
好的薏米有一种药的味道,没有霉味也没有长毛。薏米可以和红豆煮粥,就是单纯的薏米加红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长期坚持就会有效果了。
4.冬瓜:
冬瓜是蔬菜里除湿最好的了,但是性寒凉比较不适宜生吃,可以用来炖汤喝。
5.玉米须叶:
挑干净的玉米须子和玉米叶子一起煮水,多煮一段时间就喝那个水即可。但是最好不要睡前喝,因为有利湿作用很容易因为睡觉而续集体内,导致湿气没除掉反而更加严重了。
6.山药:
山药并没有直接除湿的功效,但是山药可以补脾,间接的可以让体内湿气排出。山药可以炒着吃,炖菜吃,还可以做点心吃,蒸熟蘸白糖也可以。


7.辣椒:
身体湿气大的不妨多吃点辣椒,补充维生素c的同时还可以除湿。


时说新语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同叫寒湿,与热在一同叫湿热,与风在一同叫风湿,与暑在一同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好像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以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那么除湿气最好的是什么呢?肯定很多人想到了薏米,薏米是米中第一,一点也不为过。薏米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我国古籍对此多有记载。

但是,今天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比薏米除湿气更加厉害的东西,那就是芡实,不信,我们去看看。

芡实称为“水中人参”,也叫鸡头米,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但营养价值却不低于药用价值,因此常被当做食材食用。古药书中说芡实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粮菜佳品,它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下面来了解芡实的营养价值和吃芡实的好处。

1,芡实含有多种氨基酸、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树脂、维生素、粗纤维、胡萝卜素、矿物质等。据营养成分分析,每100克芡实含有蛋白质4.4克、淀粉32克、钙9毫克、磷110毫克等。

2,芡实种仁中还含有抗氧化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3,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我们要想气血充沛,必须要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现在有一些人吃一点东西就已经很撑了,消化不良,积食等。

4,芡实的意义还在于可调整脾胃功能,脾胃充实以后,再吃较多的补品或难消化的补药,人体就能适应了,对身体也就有益无碍了。

芡实常见做法:

1,莲子芡实汤

莲子芡实用水泡洗好,姜切片,猪腱肉切件,猪肋骨飞水待用。取一汤锅,加入适量的水和所有材料,先是大火煲1小时。转小火煲1.5小时左右,煲至汤色浓浓的,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2,山药薏米芡实粥

薏米和芡实洗净后,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山药去皮,切成薄片,放入淡盐水中浸泡。将浸泡好的薏米,芡实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大约30分钟。

倒入切片的山药,继续煮20分钟即可。

3,芡实排骨汤

排骨洗净,然后放入凉水中,大火煮开沸腾3~5分钟后将水倒掉,目的是去除排骨的血水和减少油脂。洗净莲子、芡实、百合、蜜枣所有材料入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1小时。出锅前下盐调味即可。

白芡实作为炖汤的一种食材,十分营养。


爱望健康


其实没必要比较的,题主想说的无非就是“芡实比薏仁的祛湿效果好”,但实际上,二者药性并不冲突,食用时也没有相克,是可以一起吃的。如果真的要祛湿除热,薏仁芡实的搭配无疑是更好的。

关于芡实的功效,简单介绍:

芡实味甘涩、性平,中医养生学认为,芡实抗衰延年,补中益气,健脾止泻,固肾益精,除湿。

湿热入体,极易损伤脾胃功能。脾为湿困,运化失司,轻则出现食欲不振、胃口不佳等症状,重则出现受纳不快、腹胀腹泻等疾病。芡实可既能健脾,又能除湿。


有一种说法,叫“祛湿别再迷恋薏米红豆”,为什么呢?

祛湿要温,红豆和薏米都属微寒性;

祛湿要理气,但红豆薏米皆寒,寒性的药物会影响气的运行;

祛湿要发汗。红豆和薏米都不能发汗;

祛湿还要健脾,炒过的薏米才能健脾,因为炒用能够减轻它的寒性,但红豆健脾的作用微乎其微。

有些人可能不服气了,会说“我一直喝薏米红豆啊,祛湿效果感觉挺好啊”。湿气其实也分很多类型,有一种类型是湿热,喝了寒凉的薏米红豆,把湿气热气压下去了,仿佛症状减轻了,但实际上,把脾给伤了,脾胃的正常运作,运化食物,是需要阳气的,而寒凉的食物和药物,会损伤阳气,所以这类人对湿气的抵抗能力是越来越弱的。

不过,巧搭配,薏米红豆不但能祛湿还能健脾

红豆和薏米,本身的确具有祛湿的功效,但真的要祛湿,必须要跟健脾益气温中理气的药,搭配起来才行的,搭配什么好呢?芡实!

芡实性平,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除了搭配芡实外,红豆也要换成赤小豆,薏米红豆祛湿的方子来自中医,但中医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赤小豆健脾利湿,消肿解毒,功效较强,而红豆主要供食用。

芡实、赤小豆、炒熟的薏米三者搭配,既健脾又祛湿.

除湿健脾不是一时之事。湿气是在你的生活中长年累月地积累入体。中医古语: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除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除了坚持食用祛湿食物之外,减少湿气入侵也是很重要的。

体内湿气重的人,要注意以下四点:

1、少吃生冷食

脾脏喜燥恶湿,大量冷饮、水果会影响脾的正常功能,大部分人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乏力、困倦等症状。这时可以吃点清淡食物,比如绿豆、赤小豆、薏仁、冬瓜、山药、豆腐等。油炸食物最好不要碰,因为这些食物是生湿助湿的,本来外环境的湿气就很重,内里也有湿气,这样身体是吃不消的。

2、睡觉防受凉

晚上睡觉时感到闷热出汗,不少人会开空调或者风扇,其实这样容易受凉,人体睡眠时受风对健康的危害更大,因为这时阳气已潜藏体内,卫外作用减弱,风寒之邪能直入人体深部,第二天早上起床可能肚子痛或拉肚子,长期下去还有有别的隐患。所以,睡觉时不要让风直吹,被子要盖上。

3、晚上要关窗

房间的通风很重要,但开窗通风也要跟着太阳的时间走。这时白天虽然热,早晚还有几分阴气,还是有降温和变天的可能,人睡着了有可能反应不及时,故太阳出来了,窗户打开,让阳气进入,太阳下山了,窗户要关上。

4、坚持微午休

在作息方面,适当午睡一会儿。网上流行一句话:“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上班族多数没有时间午睡,但是可以尝试闭目养神十几秒,长期坚持对养生很有益处。如果感觉身体疲乏,双眼干涩,略有困意,可以微微合上双眼休息10~20秒,能给身体快速充电,恢复精神。

坚持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服用除湿健脾的食物,其实你觉得效果不明显的时候,你的身体已经在缓慢地恢复健康,而相比于你接下来的人生,这点恢复和休养的时间又算什么呢?

平静下来,学会慢下来,让你的心慢下来,让生活更安稳。


专业护肤李医生


健康科普,来看看【百科名医】吧!


中医认为,春季湿气重,困住了脾升清降浊功能,使“清气”不能上升,头部及四肢没有足够的清轻物质来濡养,所以出现头脑昏沉不清醒,全身困重、疲倦乏力等,亲,你需要祛湿了。

提起祛湿,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薏米红豆。没错,薏米红豆在祛湿上有着不可多得的功效。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推荐食方:用于因脾阳不振、脾失健运引起的湿浊内生、水湿不化,胸水腹水,少尿或泄泻等症。薏苡仁200克、赤小豆50克、高粱米100克,泡2小时后煮粥。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很多人即使体内湿气重,也不适合经常喝红豆薏米水。红豆和薏米能祛湿,但是薏米性微寒,薏苡仁“寒下滑利”,孕妇少用,尿频便秘者少用,也不适合阴虚羸瘦者,以防耗伤阴液,助长虚火。

常言道,“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就是说,湿气就像滴在面粉里的油,想要祛除可没那么容易。

除了红豆薏米,以下食物也可以帮助除湿:

1.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2.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3.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4.冬瓜:具有利水、利湿、解暑、减肥的功效,我们在春天可以用冬瓜煲汤喝(勿去皮)。除了祛湿,想减肥的朋友该注意了,冬瓜还可以减肥,应该多吃。另外,冬瓜偏凉性,女性生理期不要吃,引起痛经。

5.水芹: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6.南瓜:具有健脾胃、除湿的功效,我们可以用南瓜煮着吃或做南瓜饼。另外,鲤鱼与南瓜相克,同食会中毒,皮肤病患者不宜多吃。

7.茯苓:具有利水渗湿、促进消化的功效,我们可以用茯苓、猪骨头或鲤鱼煲汤喝以祛湿。

8.车前草:具有清胃热、利小便、消水肿的功效,我们可以用车前草煮茶喝以祛湿。另外,车前草还具有降低血药的功效,特别适合高血压患者。

9.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除了食物,还有2个最有效的“祛湿”方法!

1.艾灸

艾灸可以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我们身体有很多穴位都可以通过艾灸来祛湿,比如说合谷、足三里、丰隆、关元、解溪、中脘等。自己在家不好操作,也可以选择艾灸馆、美容院等代劳。但最重要的是在艾灸结束后一定要避寒凉,不吹风,脖子要用围巾围起来、三小时内不要进入空调环境、不要洗澡、不喝冷饮,否则寒气和湿气就会趁着艾灸后打开的毛孔而深入体内,得不偿失。

2.按摩祛湿

按摩穴位也能起到一定的祛湿作用。平时点按足三里穴,有健脾胃的作用,有助于运化体内水湿,起到祛湿的功效。承山穴也是去除人体湿气的最好的穴位。



百科名医


随着雨季的到来,湿气开始活跃,湿邪入体应该是很多人所烦恼的事。毕竟一旦湿气入体会使得个人出现头脑昏沉,昏昏欲睡,全身困重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粘腻等症状。虽然不至于致病,这些症状总会让人难受,且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加之,湿气也可以导致痤疮等情况,那就更有损形象了。

所以,对于多数人群来说,这一时期,祛湿就变得非常重要。而对于祛湿,相信很多人想到的是薏米。

薏米

薏米,也叫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可食用也可药用,其性凉味甘,可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等作用。日常生活中常用它制作汤料用于祛湿。

那么,除了薏米,还有什么可以祛湿呢?

很遗憾的说,就目前看,比薏米祛湿效果好一百倍的食物是不存在的,因为祛湿本身就不是一件短时间能做到的事。而且,在祛湿效果方面,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其对食物的吸收和反应程度也不同。因此就不存在孰强孰弱一说。且从中医角度看,单纯的薏米,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

那具体有哪些可以祛湿的食物呢?

赤小豆:虽然很多人会习惯叫红豆,但是它跟我们日常食用的红豆有一定区别,这个是应加以区分的。药用赤小豆为赤豆或滞消都的种子,性平,味甘,可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作用。

茯苓:其性平,味甘,可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因湿气多入脾胃故想要祛除湿气,健脾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比之祛湿,茯苓稍偏重于健脾。

白扁豆:性温,味甘,可有健脾化湿,利尿消肿,清肝明目之功。常用于对湿气重的调理。

除以上外,山药、玉米须、冬瓜、鲫鱼、砂仁、莲子、洋葱、马齿苋、南瓜等食物亦有一定的祛湿作用。

这里小康需要强调的是,从上面可以看出,祛湿的食物有性温、平、凉等区分,这同时也对应者个体的热性或寒性体质,对不同体质人群,其祛湿所用食物也会有一定区别。因此,在食物的选择上,应了解清楚自身的体质证型,再选择祛湿的食物。


康爱多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趣味的健康知识,帮您识破健康谣言,走出用药误区!


康爱多网上药店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同叫寒湿,与热在一同叫湿热,与风在一同叫风湿,与暑在一同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好像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以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那么除湿气最好的是什么呢?肯定很多人想到了薏米,薏米是米中第一,一点也不为过。薏米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我国古籍对此多有记载。

但是,今天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比薏米除湿气更加厉害的东西,那就是芡实,不信,我们去看看。

芡实称为“水中人参”,也叫鸡头米,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但营养价值却不低于药用价值,因此常被当做食材食用。古药书中说芡实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粮菜佳品,它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下面来了解芡实的营养价值和吃芡实的好处。

1,芡实含有多种氨基酸、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树脂、维生素、粗纤维、胡萝卜素、矿物质等。据营养成分分析,每100克芡实含有蛋白质4.4克、淀粉32克、钙9毫克、磷110毫克等。

2,芡实种仁中还含有抗氧化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3,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我们要想气血充沛,必须要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现在有一些人吃一点东西就已经很撑了,消化不良,积食等。

4,芡实的意义还在于可调整脾胃功能,脾胃充实以后,再吃较多的补品或难消化的补药,人体就能适应了,对身体也就有益无碍了。

用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叶0.2g、马齿苋0.1g、槐米0.1g、芡实0.3g、绿茶0.2g制成蒲公英薏苡仁茶每天喝,可达到健脾祛湿,解热凉血,解毒利尿,泻火消炎的功效。

蒲公英不仅是好吃的野菜,也是很好用的中草药,其全草无毒皆可入药,可清热解毒、利尿散结,而用其来祛湿是最为适宜的,《本草纲目》中说:“蒲公英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

蒲公英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蒲公英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