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国火箭炮射程480公里,比飞毛腿导弹还远,为何只出口不装备?

朱秀媚


射程480公里的火箭炮,为卫士-2D火箭炮。该型火箭炮是一种带有控制系统的远程多管火箭武器,采用高机动轮式越野车为运载方式,采用六联装贮运发射箱,火箭弹可根据不同的战略战术要求,换用六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战斗部,主要任务是攻击敌方400公里内纵深范围内的目标(如,军事基地、集群装甲部队、导弹发射阵地、机场、港口、交通枢纽、政治经济中心、工业基地)。

同时,卫士-2D火箭炮所使用的火箭弹上安装了低成本惯性制导器件和末端卫星修正技术,射击 精度小于600米,完全媲美许多老式战术导弹。

卫士-2D火箭炮虽说性能很优异,但是却并没有列装国内部队,只用于出口。归其原因在于“性价比”。

在攻击近距离目标时,卫士-2D使用成本远过高。卫士-2D火箭炮,优异的性能背后是高昂的成本单发火箭弹价格在300-400万之间,一次齐射的花费2~3千万人民币。

我军现役主力远程火箭炮PHL-03远程火箭炮(PHL-03远程火箭炮是一款12管300毫米口径的多功能远程火箭炮系统,最大射程150公里,命中精度、杀伤威力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虽然口径小,射程短,但单枚火箭弹的成本低。攻击同一个近距离目标,花销要远小于卫士-2火箭炮。(同样办一件事且都能办成,但一个便宜、另一个贵,这种情况下肯定是选便宜的)

攻击远距离目标时,卫士-2D火箭炮的作战效率比不过巡航导弹。虽说卫士-2D火箭炮所使用的火箭弹上安装了简易制导组建,使其射击精度小于600米。如果放在火箭炮门类里这是一个很出色的成绩,但与巡航导弹相比就差的远了。

攻击同样的一个目标,巡航导弹可能一枚就能完成任务,而卫士-2D火箭炮一次齐射也未必能完全摧毁任务目标。

而且虽说巡航导弹单枚价格高,但是由于其效率更高,花销反而可能会比卫士-2D火箭炮小。

(长剑10巡航导弹,有效射程1500公里,命中精度达CEP10米,每枚造价500万-700万元,只相当于2枚卫士-2D火箭炮火箭弹的价格。假如,摧毁一个目标需要2枚长剑10巡航导弹,成本为1000~1400万;反过来说,卫士-2D火箭炮摧毁目标需要一次齐射,其成本是费2~3千万)

不高的“性价比”,使得卫士-2D火箭炮在国内地位很尴尬。这也使得卫士-2D火箭炮没有列装部队,主要用于出口(对于众多军事弱国来说,在缺乏资金或没有市场的条件下,选择卫士-2D火箭炮也便同样拥有了近程导弹打击能力)。

而且卫士-2D火箭炮属于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只要国家有需要,列装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东斯坦因


不得不承认,题主所说的是事实,我国有几款专供出口的火箭炮,其射程确实达到了480公里,不过,我们自己的军队却并不装备,归根结底主要是两方面原因,第一,我们对火箭炮有明确的定位;第二,在480公里射程范围内,我们有更多替代性选择。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谈及射程达480公里的火箭炮,我第一时间内就想到了在此次庆典上露面的一款新型箱式模块化火箭炮(据说它是AR-3外贸火箭炮的专用版本)以及卫士2火箭炮。前者是一款通用型火箭弹发射平台,其弹药口径涵盖300mm、370mm还有750mm三种,并且,它还能安装TL-7B反舰导弹进行发射。抛开其他不讲,这款模块化火箭炮安装750mm火箭弹时瞬间化身为“短程地对地弹道导弹”,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此时这款火箭炮的飞行高度、弹道轨迹以及飞行原理统统符合弹道导弹的特征。

而卫士2火箭炮也比较恐怖,早在当年就传出它最大射程达480公里,可有效威胁对岸的说法。既然这些火箭炮如此厉害,我们为什么不为自己的军队批量装备一些呢?要知道,我们自己装备的远火,其射程也就只有50公里。

事实上,我们对于火箭炮有明确定位,对我军而言,火箭炮只是一种陆军支援类武器装备,因此,我们并不强调自用火箭炮的射程非得达到多远。众所周知,我们的火箭炮水平已经完全超越美俄,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我国火箭炮的各项硬指标远超国际同类武器装备。另一方面,我们的火箭炮多少有一些弹道导弹才具备的特征,这不仅表现在外贸版本火箭炮的射程方面,同时,中国产火箭炮大都使用了惯性制导等一系列提高打击精度的技术,因此,在实战过程中,我们的外贸火箭炮不仅打得远,还打得非常准。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的火箭炮具备上述特征,一些国家甚至会把它们拿来当导弹用,这也成为我国火箭炮相对畅销的一个原因。

不过,我们自己拥有完善的导弹发展机制,岸防部队以及火箭军更是打造了多款涵盖全方位,并且呈立体化的弹道导弹网络,我们没必要拿火箭炮当短程导弹来用吧,与其大量装备超远射程的火箭炮,还不如多部署一些短程弹道导弹呢,再说了,即便是遇到突发事件,陆军只需要在箱式火箭炮中换装大口径弹药,它就完全可以发挥出短程弹道导弹的优势,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长期保持大量超远程火箭炮存在。


尊重客观事实,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兵器世界,欢迎关注


兵器世界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一句话就能点评:不实用。

远程武器绝非射程越远越好,还需要能够打的中。

打个比方,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中,日本三景舰装备320毫米巨炮。

理论上,这种320毫米巨炮,可以击穿北洋水师定远号和镇远号铁甲舰的装甲。

日常的测试是没问题的,实战就完全不同。

320毫米火炮,在日常训练中可以达到10分钟1发的射速,精度还是不错的,只要几发就可以击中目标。

然而,海战实战中,双方军舰都在高速运动,导致军舰剧烈抖动。320毫米巨炮根本无法瞄准目标,在5个小时内仅仅发射13炮,1发都没有打中。


道理就是这样。

试问,480公里的火箭炮,要来干嘛?

这种火箭炮如果不采用精确制导,精度极差,根本不可能击中目标。

我国早期推出的WS系列火箭炮,精度为射程的1/100,这意味着在300公里射程上的火箭命中误差为300米。再例如射程超远的WS2火箭炮,400公里射程的设计精度(CEP)是620米,这精度要比弹道导弹低太多了,几乎不具有战术意义。

为什么目前世界主流远程火箭炮都在100公里左右,主要就是考虑到精度问题?

单纯的射程远,根本没意义。

然而,如果火箭炮采用精确制导,就会导致火箭弹的造价猛增,实际上变为小型导弹。

而火箭炮是需要齐射的,以数量覆盖某一区域,进行火力压制。

这样一来,火箭弹的实战费用,可能比导弹还要高,效果去不好。

一个简单的逻辑是,既然导弹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双方性价比又差不多,为什么还用火箭弹?

实际上,我国目前只是装备了PHL-03自行火箭炮,使用普通火箭弹射程也就70公里,使用精确制导增程火箭弹可以达到140公里,这已经足够完成战术任务。

萨沙听陆军的朋友说,03自行火箭炮其实只有一个作用,就是不动用空军的情况下让集团军可以打击100多公里纵深的敌人目标。

其实,一款武器的研发都是千锤百炼的。如果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没有装备使用这种武器,那十有八九就是有问题的。

洋人不都是傻瓜。


萨沙


就是为了要钻国际军火市场的空子,我国的卫士系列火箭炮拥有480公里的射程,为何不装备而是主要用于对外出口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我国的火箭炮技术已经在美国和俄罗斯之上了,除了射程480公里的卫士2火箭炮,我国的神鹰-400火箭炮更是能够进行垂直发射,而且我国的火箭炮带有一定的制导能力,打靶精度很高,这也是我国的独门绝技,我国的火箭炮采用与弹道导弹类似的惯性制导技术,在保证火力覆盖的情况下,着力提高精度,其性能是很高的。

但为啥这种威力超大,射程很远的火箭炮,只能出口却不自己列装呢?这就要说到国际军火市场的潜规则了,火箭炮作为一种陆军支援武器,其买卖是相对较容易的。但是短程弹道导弹等等杀伤力巨大的武器,就不是那么能够随意买卖的了,举个例子,如果俄罗斯现在还敢轻易将飞毛腿导弹出口给一些与美国敌对的小国,那肯定会遭到西方国家的集体制裁,但是火箭炮就不一样了,不管其射程再长,精度再高,也不能上升到战略武器的高度,正因如此,我国的出口火箭炮正是钻了这么个空子,我比飞毛腿射程远,还有与其相媲美的精度,但是我就是火箭炮,可以轻易进行出口。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这样性能优良的火箭炮,我们为什么不装备呢?目前我国的主力火箭炮PHL-03远火火箭炮,其最大射程也仅有50公里左右,为何不自主装备卫士系列火箭炮呢?这是因为,我国在480公里射程上完全有替代这种火箭炮的武器,那就是我国的东风-11近程导弹,还有新亮相的长剑-100巡航导弹了,所以卫士系列火箭炮就是为出口量身打造的,它为那些不具备短程精确打击的国家找到了合理的替代品,而在军事体系十分完备的我国眼里,这些武器却显得比较多余,因为我国完全拥有更好的短程导弹和巡航导弹,能够更加高效的对敌方进行打击。

所以我国的这种射程超长的火箭炮,其定位就好比美国的F-15SA战斗机,在一些小国眼里,F-15SA战斗机虽然无法比拟真正的五代机,但是其仍然是四代半战机中最强大的,而我国出口的卫士系列火箭炮,虽然无法比拟短程地对地导弹,但却是火箭炮中最强大的,所以才会专供出口。

类似的情况还有枭龙战斗机,枭龙战斗机的性能同样优良,价格低廉,而且今年年初还击落了一架苏-30MKI,创下了以小博大的战绩,但是我国也没有装备枭龙,正是因为我国拥有歼-10这样更好的选择,所以卫士系列火箭炮在我国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下面有性价比很高的远火系列火箭炮,上面则有更先进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显得有些高不成低不就,所以我国才没有进行列装。


战甲装研菌


火箭炮,师从苏俄军品,最初从口径132毫米的喀秋莎起步,现已将师傅远远地摔在了屁股后面,徒弟早就超越了师傅;在火箭炮领域,我军工发展壮大提速之快,令全球军界为之侧目。

我军工研发的300毫米大口径火箭炮,射程动辄150公里起步,能打480公里远的火箭炮还真有,被我军工给捣鼓出来了,非常歉虚地说射程世界第二,还真的没人敢说世界第一。

威力强大的PHL-03式300毫米远程多管火箭炮,已成为我集团军炮兵旅远程打击的中坚力量,与国庆阅兵式中出现的155毫米车载榴弹炮、155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共同构成了我军属炮兵旅性能卓越的远程攻坚火力。

作为WS系列火箭炮中的卫士-2D火箭炮,是目前已知全球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火箭炮,没有之一,就是第一,据公开披露的材料显示其射程高达480公里,属于妥妥的地对地弹道导弹的射程了,确实比海湾战争时伊拉克军队装备的苏制飞毛腿地对地导弹射程还要远许多。

一个单元的卫士-2D火箭炮系统,由1辆通讯车指挥车、6-9辆发射车以及6-9辆运输装弹车所组成,弹长8.1米,弹径425毫米,采用了车载一体化设计的6联装发射/储存箱,堪称目前全球口径最大、射程最远的火箭炮系统,没有第二个国家的火箭炮能打到400公里以上。

尽管卫士-2D火箭炮系统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但却价格不菲,6只管子内的6枚425毫米火箭弹一次性发射出去,2000万人民币就没有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平均每发火箭弹价格为333.33万元人民币。

在我集团军战时有了射击精度更高的地对地弹道导弹可以直接调用的背景下,射击精度620米左右的火箭弹,肯定不如地对地弹道导弹打高价值目标来得精准,所以我军并未装备425毫米的WS系列火箭炮。

目前,WS系列火箭炮属于出口型,土耳其早就采购了此款火箭炮,并已经实现了国产化,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军方没有弹道导弹,对有弹道导弹射程的卫士-2D火箭炮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几乎可以替代价格昂贵的弹道导弹,因此卫士-2D火箭炮成了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出口的拳头军品。


国平军史


目前,我国已经装备了最大射程在280公里以上的新式火箭炮(AR3国内版)。至于射程400公里左右的WS-2型号,虽然已经展出多年,但却一直未外销成功,也未在国内装备,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精度差,一个是“还是贵”。

我军装备的射程在280公里以上的新式火箭炮

在WS-2时代,我国还没建成卫星导航系统,精确制导部件不仅属于高科技,还很昂贵。为了节约成本,WS-2即无卫星制导,又无末端激光、红外等制导方式,基本全靠惯性捷联等常规制导方式。这样的话,WS-2的精度是比较差的,在最大射程上的散步能到上千米左右。单就打击效果来看,即使是打击大桥这样的大目标,2颗精确制导炸弹的效果,就相当于百颗无制导炸弹。因此,在如今时代,精度就是战斗力——这就跟游戏里的“命中”能力一样。

而且,这么大射程的火箭弹,也并不便宜。像国内装备的射程在130公里的火箭弹,价格在70万人民币,也就是10万美元以上。要知道,目前美国的卫星制导炸弹,价格也就2-5万美元,空射最大射程能到70公里左右;10万美元左右的小直径制导炸弹,射程已经能够扩展到110公里。与之相比,非精确制导的火箭弹,其实已经没有太多的优势。

带滑翔制导挂件的JDAM卫星制导炸弹,实现了高精确、大射程和低成本。

至于射程400公里左右的WS-2,其火箭弹的价格恐怕会达到同射程弹道导弹的1/3,而精度则要差一个数量级,甚至更多,已经不划算了。

此外,火箭弹的射程也要跟侦察能力相配合,特别是陆军自身的侦察能力相配合,不然侦察不到目标,射程再大也没多少用,除非是打击定点大型目标,或者恐吓用,比如朝方那种。对于一些航空能力不强,陆航能力不强的国家来说,只靠特种兵去侦察,效果还是比较差的。至于体系作战的力量,一般国家在这方面也没多少建树。

不过,近些年,随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以及精确制导部件的普及化,各式武器都开始进入精确制导时代,火箭炮也不例外。如果,我国各款火箭炮多款弹药都已实现精确制导化,打击精确甚至达到了米级,跟弹道导弹已经不相上下,甚至比一些老式的弹道导弹打击精度更高。而且,还可以通过与无人机相配合,进行目标侦察和打击效果评估。因此,我军装备的火箭炮的射程也就越来也大,从130公里,扩大到150公里,180公里,再到现在的280公里以上。

想来,随着技术和我军制空能力的发展,后面我们也会逐渐装备射程达到400-500公里级的火箭炮,其打击精确也会很高。


晨曦谈兵


因为我们远程火箭炮目标是能打过台湾海峡就足够了

我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对远程火箭炮最为关心和重视的国家,建国后先后进行过四次远程火箭炮大会战。但是我国如此注重远程火箭炮,根本出发点还是为了台湾,能够直接从福建打过台湾海峡,可以直接大规模对登陆滩头火力覆盖,掩护部队展开登陆作战。所以射程480公里的火箭炮对于我军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要的是射程150-200公里火箭炮就足够了。(台湾海峡平均宽度是230公里,但是福建平潭到台北新竹最短距离只有125公里)


射程可以达到480公里的火箭炮是我军的卫士-2D火箭炮,该火箭弹直径达到425mm,发射重量达到1575公斤,最大飞行速度5.8马赫。

航天七院的卫士-2火箭炮是最早能够“打过台湾海峡”的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对于没有短程弹道导弹,也缺乏空中打击能力的国家来说,是种相当不错的选择,购买的国家拿到后也是当做短程弹道导弹一样进行“战略威慑”。但遗憾的是,卫士-2系列只有巨大的射程优势,精度相当差,在90年代我军进行测试时,表现非常不好,偏的太远,把远离靶场的测量仪器炸的稀巴烂。


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末火箭炮竞争中,北方工业(萝莉控)的PHL-03式300毫米火箭炮,击败了航天七院的卫士系列,获得部队青睐。PHL-03式借鉴了苏联BM-30的采用加速度计量仪作为惯性元件进行弹道修正,不仅命中精度理想,而且成本比航天七院改进方案的使用航天级高精度陀螺仪作为惯性元件低很多。更适合钱不算多,但火力恐惧症晚期人群批量使用。


PHL-03式的300mm火箭弹基础型射程就已经达到150公里,而之后还有弹头分离、二次火箭增程型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支援对台登陆作战。更别说,网上还传有滑翔弹翼,北斗卫星定位制导,射程也可以达到400公里的型号。


而在于这次阅兵,我们展示了PHL-16式箱式火箭炮,这种火箭炮采用箱式模块化管理,可以快速更换使用370mm制导火箭弹(4联装模块)、300mm普通火箭弹(5联装模块)和750mm短程战术导弹。这样在射程上可以同时兼顾70-500公里范围内所有目标,在抢滩登陆时期,大量相对廉价的300mm无制导火箭弹进行火力覆盖,对纵深和相对偏远的登陆场可以使用370mm火箭弹,而对二线高价值目标则用750mm的战术导弹进行定点清除。这样的火力组合打击效果和效费比显然更高。


PHL-16式前身的AR-3的370mm火箭弹最大射程已经达到280公里AR-3使用的火龙-280A战术导弹射程

是290公里,这是为了方便出口,自己用可以不用管这些

不过现在更重要的是,我军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当年侧重远程火箭炮是因为没办法,缺乏有效支援手段。现在海空军不知道强多少倍,制空权有信心,空中支援强度不知道翻几番;海军主力舰增加,即使舰炮掩护滩头能力也已经比较强,有了小平顶,武装直升机都可以直接掩护滩头;地面上远程火箭炮还有个强有力竞争对手,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是远程火箭炮的主要竞争对手,一枚卫士-2D火箭弹价格也要300-400万人民币,而美军一枚战斧block 4巡航导弹现在价格也只要89万美元。


五岳掩赤城


所说的射程高达480公里的火箭炮是由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和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联合开发的“WS”系列中最新的WS-2d型火箭炮,弹径为425毫米,现在公布的对外射程数据是480公里,而这个距离基本是从南宁到桂林的距离,坐动车需要3个小时,广西动车平均速度在180Km/h左右。根据相关消息,这一款火箭炮中国只用于外销自己并不装备。目前中国装备的最远射程的火箭炮应该就是03式远程火箭炮,这种火箭炮的最大射程达150公里。

那为什么中国不装备射程更远的WS-2d型火箭炮呢?这是因为在中国的武器装备体系中,已经有了这一攻击距离的武器,而这就是地对地近程导弹,而火箭炮和导弹相比价格虽然便宜,但是和导弹相比火箭炮的精度更低,向射程达150公里的03式远火的射击精度也只能控制在100米的范围,而射程越远精度也就越难控制,如果是在150公里以上的目标用导弹可以进行点对点的精确打击,而火箭弹却不能实现。所以想要高精度、大射程火箭炮没问题啊,加装更为先进的导引头啊,但是这不就是导弹了吗?而导弹不是已经有了吗、所以就没有要装备的必要。03式远程火箭炮正在进行炮弹复装

而对于大国来说这只是一种大型远程火箭弹,但对于一些国土面积以及纵深只有中国一个省大小的国家来说这玩意买过来就是战略级别的武器,且不说精度怎么样,起码我已经有了能远程狙击你的武器,而你却没有,这才是这款武器再国际市场的定位,也是这款武器再国际上深受欢迎的原因。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对于没有弹道导弹的国家,我们的卫士-2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据信射程达到了480公里。大量出口,广受好评。速度快,威力大,被称为穷人手里的导弹。多种弹药配合使用,成为真正的团灭武器,因此受到欢迎。要问我国为何不装备,答案就在装备发展中。他国装备,不代表我国也要装备,我们有更高的发展目标,随着技术提高和进步,答案越来越清晰。美国今年在德国部署16套法玛斯的最新版本270-A1,使用一种精确打击导弹,射程超过了550公里,使用成本低,信息化水平高,火力反应快,俄罗斯升级自己的“龙卷风”,射程也在500公里以上。为了保持同步,珠海亮相一款AR-3箱式火箭炮,可以兼容射程370毫米的火箭弹和750毫米火箭弹,射程有了大幅提高。

实用是第一位的

03式远火,还不具备自动装填能力。换一车弹药需要1小时,就争分夺秒的战场来说,这是我们绝对不能容忍的。所谓好者更好,精益求精,今天早有能力做到的我们,永远不会止步,射程要更远,火力投送时间要更短,精度要高,威力要大,自动化程度要更为先进,而且发射成本要更低。这么一说,网友们都能明白了吧?这就是今天正式亮相的新一代远火,有称箱式火箭炮。M270的火箭弹在227毫米,我们的要在300毫米以上,威力和射程明显要有过之而无不及。过去网友形象地称我们为火力不足恐惧症,只怕这“病”呀会更加“严重”了呢。总之一句话,刚刚亮相的远火,更加实用。

我们的表述

作为新的一代,可实施全纵深火力打击,又能联合火力打击,因称为第四。所追求的目标,更高更快更强。想到做得到,又可控制住成本,正是新的作战理念下的结果。魂舞大漠的理解,这一成果是在发展了多年,并使用了多年以后,在技术不断进步下所取得的。如果早一点装备如AR-3,或者SR-5,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不符合我军需求。过惯了苦日子的我们,现在有了更多选择,不是要追随他人而去,而是要建立了自己的判断和认知,只有达到了,或符合了我们新质装备标准,才会得以进入部队普遍装备,否则我们宁肯等一等。网友们觉得是否如此呢?

03开火▼

SR5开火▼


魂舞大漠


你好,我是冬雨AK,我来说一下,我国之所以不装备射程480公里的远程火箭炮,最主要的原因是对我们稍显鸡肋,没有必要!

我国远程火箭炮系统,射程 精度 威力可以说都是世界上最好的,被誉为“穷人的弹道导弹”,对于很多中小国家的陆军有很强的的吸引力,这其中以“卫士-2D”为代表!最大射程在480公里,火箭弹直径425毫米,战斗部重达250千克,可以使用高爆弹 燃烧弹 子母弹等,同时使用惯性制导器件和末端卫星定位修正技术,精度最高可以达到十米以内,因此,很多欧美的专家直言,这完全是一款弹道导弹。对于一些财力有限,但又希望拥有一定远程打击能力的国家来说,“卫士-2D”简直是为其量身打造的!

我国发展远程火箭炮系统,一方面是为了出口创汇,另外一方面是作为中 近程弹道导弹 巡航导弹的火力补充,目前我们拥有各种型号 各种射程的导弹体系,空军对地打击能力也越来越强,足以应对各个距离上的威胁,大量装备远程火箭炮,没有必要。同时,单枚的火箭弹确实很便宜,但架不住火箭炮动不动就来一个齐射,十几枚远程火箭弹一次性干出去了,确实很痛快,可上百万没有了!再来一个营级规模的齐射的话........!当然我们也不是一点没装备!目前我们主要装备的是PHL-03远程火箭炮,射程在150公里,足以满足国防需求了。

综上,我们的远程火箭炮主要是用来出口,很少自己装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