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火箭炮“喀秋莎”究竟有多厉害?

第一军情


喀秋莎不是指某一型号的火箭炮,而是对所有苏式火箭炮的统称。因为当时火箭炮属于高度保密的新式武器,连使用它的苏军士兵都不知道这种武器的名称,由于这种新式武器深受士兵们的欢迎,受欢迎程度就像《喀秋莎》这首歌一样,所以大家索性就给这种新式武器取名“喀秋莎”。



记得有一位军迷朋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往往过渡型武器都能造就经典,第一种运用于实战的BM-13型喀秋莎火箭炮最初就属于过渡型武器。由于受到德军闪电战的打击,苏联丧失了几乎全部军事工业,在后方重建的兵工厂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军队需求,尤其是飞机、坦克和火炮。



当时的苏联已近山穷水尽,在美英的援助落实之前仅能生产少量的身管火炮,而且大部分都是迫击炮,在这种对火炮迫切的需求下,苏联军工人员决定将原先计划用于飞机上的航空火箭弹改装为对地使用,随后成功研发出M13型132mm火箭弹。



在发射平台的研发中,军工人员摒弃了传统身管发射模式,改用用工字钢为发射轨道集成在卡车底盘上,其形状如同篱笆,在没有装填炮弹时怎么看都不像火炮,这就是BM-13火箭炮。



BM-13最初使用的底盘是美国援助的GMC通用卡车,一次可在10秒以内发射16发132mm火箭弹,最大射程9.5公里,火箭弹战斗部装药24.5千克,一次齐射可覆盖大面积区域,由于口径大火力强,BM-13火箭炮被划分为重炮范畴。



该型火箭炮首次实战在1940年7月14日,苏军一个炮兵连7门火箭炮对奥尔沙河岸德军占领的火车站实施了齐射覆盖。数十秒之内在德军火车站上共落弹112发,这个火力密度把德军打懵了,还以为是遭受了一个炮兵团的攻击。由于BM-13火箭炮的高机动性,苏军一轮齐射后就收炮撤离,德军硬是找不到反击目标。



BM-13火箭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机动性强、威力大、火力猛,最重要的是它的制造工艺比身管火炮简单得多,便于大规模生产装备部队,在战场上能够短时间内输出密集的火力以覆盖式打击敌集群目标。1943年在斯大林格勒反击战中苏军一共使用1531门喀秋莎火箭炮轰击德军,对负隅顽抗的德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德军对这种犹如旋风般呼啸而来的火箭炮极为恐惧,因此喀秋莎火箭炮也被德军称为“斯大林管风琴”。



直至二战结束,苏联总共生产了6800门БМ-13系列,2400门БМ-8系列,1800门БМ-30系列喀秋莎火箭炮,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原本是做为过渡型装备部队的武器被各国仿制装备。我国建国以后从仿制喀秋莎开始,如今的火箭炮技术已经超越老东家。


兵器知识谱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我39军在云山打败美军王牌第一骑兵师,美军检查弹道发现,志愿军使用了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笔者读此也有所怀疑,那时苏联援助还没到,志愿军怎么会有喀秋莎?通过查资料,原来是我国自制的土喀秋莎。1948年我军专家钟林在河北组建了火箭技术室,后转到东北五二兵工厂,研制出了A3式6管102㎜野战火箭炮。志愿军入朝时就装备了38、39军。



熄灯号响不睡觉


1个顶18个!1门喀秋莎火箭炮等于18台自行火炮的火力。1门喀秋莎可以快速将火力倾泻到地方阵地,轰炸面积多达8000平方米。在二战斯摩棱斯克会战期间,苏军的一个火箭炮连7门喀秋莎向附近奥尔沙火车站的德军进攻,短时间内便重创了德军第5步兵师,打的德军都开始了怀疑人生,以为他们正在遭受苏军炮兵师的攻击,德军前线的报告文件更是提到:“钢铁在融化,土地在燃烧”。

喀秋莎火箭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大规模生产的自行火箭炮,其多管火箭炮能迅速的将大量弹药投放到敌方阵地,并拥有很好的机动性。但是喀秋莎的精度很差,只能作为压制火力,多用来打击固定不动的防御阵地和阵营密集的区域。火箭炮的发射架上标识有“K”,也是共产国际工厂得一个字母,红军战士为其起名“喀秋莎”,德军则称之为:“斯大林的管风琴”。

喀秋莎的滑轨床有8条发射滑轨,可以容纳8枚火箭弹,可以发射16枚132毫米口径的火箭弹,最大射程8.5公里。由于喀秋莎发射时承受的过载和应力低于普通火炮,其1枚火箭炮的威力相当于152毫米榴弹炮的威力。

7门“喀秋莎”在斯摩棱斯克小试牛刀后,并在随后的战役中大放异彩。莫斯科战役期间,1个喀秋莎火箭炮营便应对了德军第4装甲师的上百辆德军坦克和上万兵力。1942年苏军将“近卫火箭炮”独立成军。1942年11月,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投放了1400多门喀秋莎,在全歼德国第6集团军的30万大军中发挥了扛鼎之功。1944年夏季的白俄罗斯战役中,苏军拿出2306门火箭炮,一举击溃了德中央集团军。在柏林战役中,苏军更是派出3255门火箭炮。第三帝国几乎在听着喀秋莎的呼啸声走向灭亡。


航空之家


相当厉害!

刚刚打完了一个问题——火箭炮是如何装填的。就想着写个喀秋莎的。

先做回答吧。

喀秋莎用的火箭弹是132mm火箭弹,射程可以达到 8.5公里。同时利用导轨可以在10秒钟内将16发火箭弹完全倾泻到对方阵地上。而且苏联当年是以至少一个火箭炮营为单位进行发射的,也就是说在10秒内可以像敌方阵地倾泻2吨左右的炸药。

另外厉害的敌方在于火箭炮的火力密度很大,在一次齐射过程中一台火箭炮的投送火力相当于传统122mm榴弹炮18门齐射的效果。

而且弹药充足的情况下,10分依旧可以再次开火。

大家可以看到,在一个卡车的占地面积上 汇集了18门122mm火炮的威力。

如果是122mm传统火炮那么就是下图的样子:

实际上下图这么广阔的空间内也只有12门苏二战时期的122mm榴弹炮。

那么一个火箭炮营的18门火箭炮大约要相当于涂上的多少炮呢?脑补可知:)


军武数据库


“喀秋莎”火箭炮,又被称为BM-13火箭炮;这是苏联在1938年研制,1939年定型,并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开始投入大规模生产的一款自行多轨火箭炮,也是最早被投入实战的自行火箭炮之一。BM-13火箭炮有8条长达5米的工字形发射导轨,导轨上下可以分别装载一枚火箭弹,一辆BM-13最多可以装载16枚火箭弹;并且可以在7~10秒内将16枚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但BM-13在装填弹药时需要大约5·10分钟左右。

BM-13火箭炮使用的是123毫米口径的M-13火箭弹,该火箭弹总长度大约有1450毫米,重量约42.5千克,发射初速为70米/秒,最大射程为8.5千米。在1941年,苏联还研究过线导的M-13CH火箭弹,但是由于研制难度太大,最终不了了之。

(这是吐槽君在莫斯科军事博物馆拍摄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
当然了,除了BM-13火箭炮以外,苏联还生产了BM-8系列火箭炮。使用体积和威力相对较小的M-8火箭弹。苏联在1941年之后还研发过BM-24火箭炮,希望能够增强火箭炮的威力,但是由于缺少足够的测试和改进,因此也使得该火箭炮的性能一直不稳定;并且在技术上也有很多缺陷,因此苏联也没有接着研发该型号火箭炮,BM-24最终也未定型生产。而在1943年研制的BM-30火箭炮则在次年投入生产,其目的则是用来打击德军的防御工事。

喀秋莎火箭炮以威力大,覆盖率高,发射速度快并且机动性高而著名,喀秋莎火箭炮的覆盖面积甚至可以达到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这也使得它在压制敌方火力,布置密集火力网,消灭敌方大规模部队和摧毁敌方防御工事方面表现突出,并且在火力输出和杀伤力这方面远胜同时期的炮兵,在卫国战争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由于喀秋莎火箭炮在发射时会类似管风琴的声音,因此也被德军称为“斯大林的管风琴。”

喀秋莎火箭炮第一次参与较大规模作战是在1941年7月14日的斯摩棱斯克 。苏联高层当时在6月28日决定组建一个特别火箭炮连队,该火箭炮连在7月1日正式成立,装备有7辆BM-13火箭炮和大约3000发M-13火箭弹;该连后来被编入西方面军,并在7月14日隔着奥尔沙河向对面德军控制的火车站总共发射了大约110多发火箭弹,使对面正在进行物资装卸的德军死伤惨重。之后随着产量的增大,BM-13、BM-8等一系列火箭炮也多次现身在苏联的各大战役中,给予前来进犯的德军沉重打击。至1945年德国投降前,苏联总共生产了2400门БМ-8系列,6800门БМ-13系列和1800门БМ-30系列火箭炮;并拥有7个火箭炮师,11个火箭炮旅以及38个独立火箭炮营。

在BM-13刚刚装备于上文中的那个火箭炮连队时,火箭炮在苏联还属于极度保密状态,连BM-13这个编号都没有;只是在炮身上写有一个“K”(生产这门火箭炮的共产国际工厂的第一个字母)士兵们便称其为“喀秋莎”,而这个名字也不胫而走,成为了苏联火箭炮的代名词。


二战吐槽君


在苏军火炮武器库中,曾有一样武器在战场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在二战期间曾为红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她在德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使德军的装甲集群灰飞烟灭,红军战士都给她去了个美丽的名字,“喀秋莎”。


苏联红军曾经装备的喀秋莎火箭炮

1941年7月14日,巴巴罗萨计划开始没多久,德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苏联的很多地方,作为急先锋的装甲集群已经兵临苏联重镇奥尔沙城下,德军为了尽快拿到急需的补给,正以最快的速度向奥尔沙火车站靠近。


莫斯科时间下午2点30,突如其来的声响惊动了火车站内急忙运输物资的德军,几秒不到一团团火球跃空而起,很快朝德军士兵飞来。伴随一阵“轰隆”车站内德军瞬间灰飞烟灭。这事传到德军高层引起各种猜测,很多人认为苏联人已经开发了新型武器,而一部分认为这是苏军一般火炮造成的。直到莫斯科战役时,德军缴获了一门“喀秋莎”火箭炮德军才意识到这款武器对于他们的影响。


苏军在柏林战役大规模使用的喀秋莎火箭炮


其实早在苏德战争前,苏联人就在火箭技术上下了不少力。沙俄时期时,航空工程学家就曾提出航空火箭的猜想,可是由于条件简陋无法完成。到了苏联时期,专门研制火箭的第二中央特别设计局成立,苏联人打开火箭的大门。后来苏联人研制的pc82火箭弹在哈拉哈河战役中,通过空军的发射成功教训了一下日本人。


二战后曾用以援助我国的喀秋莎


德军对于这款火箭炮,最初是十分恐惧的,他经常活跃在斯摩棱斯克、亚尔尼亚等一些最前沿的地区,以至于德军最高统帅部下令一定要千方百计缴获这些武器,甚至可以全歼,不过每次德军的行动都落了空。


欢迎大家关注本号,提供更多的军武知识科普。


兵器次元


萨沙谈斯大林的管风琴:喀秋莎火箭炮


苏德大战初期,德军的进攻一帆风顺。数以百万计的苏军,在德军闪电战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在白俄罗斯的奥尔沙市附近的一个铁路站点上,德军正在从列车上卸载大量的军火物资,一大批德军增援部队也在等待被运送到前方。

此处离前线不过20几公里,德军士兵和后勤人员一点也不慌张。德军已经掌握了战区制空权,加之车站附近部属了重炮部队,即使有苏联火炮敢于冒险向车站射击,也会被迅速定位消灭掉。

这些士兵们悠闲的坐着躺着,有的在闲聊,有的聚在一起抽着烟。就在他们非常放松之时,突然天空出现了一种巨大且可怕的声音,听起来就像空气被某种东西撕裂开。在短短几秒钟内,有80枚炮弹像暴风雨一样砸到了车站上。一时间整个车站成为一片火海,大量物资被摧毁,停放在此处的列车遭到严重破坏,士兵更是伤亡惨重。车站内四处都是血迹和残肢,侥幸未死的德国士兵惊呼着四散寻找掩体。

他们中有一些经历过波兰战役和法兰西战役的老兵,却从来没有受到过这种强度的炮击,这些老兵也被吓破了胆。

车站附近的德军指挥官非常恼怒,他命令空军立即支援,寻找苏联炮兵阵地后给予完全的摧毁,同时命令德国火炮部队立即还击。

德军炮兵部队认为这是一个苏联炮兵师的偷袭,他们随即通过估算方位,开炮还击。但炮击以后,却没有任何反应。此时德国空军报告,德国炮兵部队的炮弹全部落在一片荒地上,此处根本没有任何苏军火炮的痕迹。而德国空军在附近进行了细致的侦查,却没有发现苏军大规模炮兵部队的任何痕迹,仅仅看到几辆苏联的吉斯卡车在向后方高速撤退。由于目标太小,德国空军没有进行攻击。

德国指挥官大惑不解,这一个师的苏军炮兵难道凭空消失了吗?其实,他们遭遇的正是苏军最新式的武器,喀秋莎火箭炮。


初战告捷

БМ-13-16火箭炮定型后仅仅2个月,还没有来得及大规模生产,苏德战争就突然爆发。

战争初期苏军一溃千里,丢失了数量惊人的重装备,急需要大量的补充。

由于德军进攻的影响,苏联的大型兵工厂也开始向乌拉尔山区的内陆迁移,生产量大减,无法满足前线的需要。

苏联急需要大量火炮最为前线的火力支援,以阻挡德军锐利的攻击势头。

БМ-13-16火箭炮的时代,由此来临!БМ-13-16火箭炮,远比普通火炮更便于大规模的制造,完全符合这一阶段实战的需要。

苏德战争刚刚爆发,苏军高层就命令立即生产БМ-13-16火箭炮,该工作由苏联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工厂负责。

首批7辆БМ-13-16发射车和3000发RS-132火箭弹,配属莫斯科军区。同年10月,该工厂整体转移到车里雅宾斯克,在那里一直生产到1945年。

1941年6月28日,苏联编成了БМ-13-16火箭炮的第一支实验性作战部队。莫斯科军区的7辆发射车被编为独立实验部队,由NKVD(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弗利尤洛夫大尉指挥,成员都是从捷尔任斯基炮兵学校的党团员中挑选的。

他们很快赶到白俄罗斯前线,此时苏军已经在白俄罗斯全线溃败。斯摩棱斯克战役中,苏军损失48万人,坦克1348辆,飞机900架,各种火炮近万门!

这种伤亡放在西线,如比利时、荷兰这样的国家,就足可以一战亡国灭种。

苏联的实验火箭炮连,在这种逆境下坚持作战。如文章开始所写,他们在奥沙尔附近使用5辆火箭炮,沉重的打击了车站附近的德军部队,然后火速撤退走了。

德军认为遭遇苏军常规炮兵打击,他们的反击落了空。他们没有想到,这80枚炮弹并非一个炮兵师发射的,而仅仅是5辆БМ-13-16火箭炮的杰作。

这种威力强大的武器,深受苏军炮兵战士的喜爱。这种武器在当时还是秘密的,并没有正式的名称。

火箭炮的炮身上有一个K的俄文字母,表示它是由共产国际兵工厂生产的(该工厂名称俄文所写的第一个字母)。苏联炮兵们根据这个字母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喀秋莎Катюша(第一个字母也是K)。喀秋莎是苏联常见的女性名,这个名字的意思也就是炮兵战士们最可爱的女性伴侣。由此足可以看出,苏联炮兵对这种武器的喜爱程度。

弗利尤洛夫大尉指挥的第一支火箭炮部队,证明了该武器完全适应苏德战场,随即开始了大量的生产和装备工作。由于苏军极为缺乏支援火炮,而火箭炮远比常规火炮容易生产,苏联对此投入最大。

一辆辆喀秋莎以惊人惊叹的速度,被生产出来,到1942年初,火箭炮弹的产量比计划超产四倍,在1942年一年内,工厂交付苏军的火箭炮达3237门之多。

虽然弗利尤洛夫大尉的第一支火箭炮部队非常成功,他们自己的结局却是不幸的。

之后该炮兵连接连在斯摩棱斯克、叶尔尼亚等地,成功作战。由于火箭炮威力巨大,覆盖区域大,导致德军士兵一旦被攻击根本没有机会躲避(普通炮兵进行炮击时,老兵凭借对炮弹落点的判断,一般还能进行躲避,主要是针对炮弹破空的声音),加上火箭弹在空中还有种独特的发射声音,这都造成了基层德军士兵的巨大心理恐惧。

德军第9军第12装甲师在遭受火箭炮打击后,惊恐的向后方报告:我们遭到不明型号火炮的攻击,损失惨重。

这次攻击给第12装甲师的士兵留下深刻印象,称喀秋莎为“魔鬼火炮”。

甚至苏军士兵,也被喀秋莎的巨大威力所震撼。根据时任西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的回忆录中记述:4辆喀秋莎齐射,战果极大。我军的一些官兵在未接通知而目睹了那巨大的威力后,甚至吓得退了回来。

德军高层为了消减士兵的恐惧感,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找到苏军火箭炮连。一旦找到他们就立即全部枪决,还需要将火箭炮完整的缴获下来,送到德国后方研究。

经过几次战役后,1941年10月7日夜,该火箭炮连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布嘎特伊村和德军装甲先锋部队遭遇。

火箭炮的卡车,肯定跑不过德军的快速装甲车!弗利尤洛夫大尉知道难逃一劫。但德国人的主要目标是缴获火箭炮,如果大尉带领部队放弃火箭炮车,自己乘夜色突围出去还是完全可能的。

德国人并不在乎这个连的苏联士兵,他们的目的是喀秋莎火箭炮。大尉和他的战士们并没有自顾自的逃跑,为了保守军事机密,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大尉下令立即将车上的火箭弹发射出去,然后将7辆火箭炮全部炸毁。

于是该连分出一部分炮兵和德军拼死交战,阻挡德军前进的步伐;另一部分炮兵将所有火箭弹发射完毕,然后使用炸药包将7辆火箭炮车全部炸毁。

炸毁火箭炮车耗费了时间,该连完全被德军包围,没有能够突围出去。经过短暂激烈的近战,费列洛夫大尉在内的炮兵连战士寡不敌众,全部阵亡(大尉时年36岁),但德军也没有缴获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后费列洛夫大尉被追授一级卫国战争勋章,成为苏联炮兵的著名英雄人物。

二战英豪

初期苏联处于全面的防御中,对于喀秋莎火箭炮的使用是所谓火力支援。火力支援就是喀秋莎火箭炮停在战线后方,哪里顶不住了需要支援,喀秋莎火箭炮就立即开过去,经过几次齐射以后,立即高速开走。

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巨大,一次齐射就会造成极大的杀伤。当德军恼羞成怒的出动炮兵和坦克进行还击的时候,喀秋莎早就撤退走了。

这种战术让喀秋莎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也成为前线苏军士兵最喜爱的东西。

喀秋莎火箭炮,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都有着非常良好的战绩。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来说,双方在城市内激烈拉锯,尽一切力量使用全部的火炮攻击对方。苏军在该战役中使用了1531门喀秋莎火箭炮,取得了巨大的战果。

一个战例,斯大林格勒城市郊外一个孤立的房屋。这个房屋占据高地且非常坚固,谁占领了它,就能用火力封锁周围数公里地区。

苏联先后投入5个营的部队固守,德军也先后攻占了这所房子3次,3次都被苏联人反击夺回。在德军第4次攻击中,该房子里面的红军战士全部阵亡,仅剩下一个受重伤的排长幸存。

此时德军大部队四面向房屋包围过来,英勇的苏军排长向后方命令:立即向我所在的坐标开炮,不要用别的火炮,就用喀秋莎!!!

后方的火箭炮部队含泪向这个房屋开火,遮天盖日的火箭弹飞过来,将数百名德军士兵炸得血肉横飞,当场炸死了德军一个团长。德军伤亡过重,被迫退了下去。不过火箭弹也将该房屋炸倒,苏军排长壮烈殉国。

图片:喀秋莎最大的问题在于精度,精度不好导致不能精确打击,所以只能打击面,不能打击点。这样一来,火炮的使用就有了局限。

实战中,苏联人逐步意识到了喀秋莎的优缺点。

喀秋莎最大的优点在于火力猛,最初一次打击最为猛烈。

二战期间各国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对于敌人的作战部队进行炮击,以第一轮,也就是开炮之后5到10分钟内的效果最好。一旦超过这个时间,敌人就会有充分的防炮准备,第二轮炮击就无法造成什么大的效果。

常规火炮第一轮炮击,不可能太猛烈!以苏军为例,一个炮兵师不过100多门火炮,也就是说第一次炮击最多可以射击出100颗炮弹,第二次射击至少也是6秒钟以后。对于训练有素的德军来说,第一次炮击以后,他们立即会进行躲避,第二批炮弹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有所准备了。

对于喀秋莎就不同,以БМ-13为例,一辆车上装备16枚М-13 (РС-132的改进型)132毫米火箭弹。16枚火箭弹在7到10秒钟内就可以完全发射出去,而132毫米火箭弹的威力基本相当于105毫米口径的重炮炮弹。

仅仅弗利尤洛夫大尉的一个火箭炮连,区区7辆发射车的第一次齐射,就可以发射100多枚火箭弹,相当于苏联一个常规炮兵师的火力。

苏军一个火箭炮团就有24门喀秋莎,一次齐射就可以发射近400枚火箭弹,相当于3个苏联炮兵师,这是极为可怕的一个数据。如果这么多火箭弹同时落在同一个区域中,这个区域里面的德军士兵可就倒了大霉!

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也是利用喀秋莎火箭炮团一次齐射,将美第7师进攻的两个营重创,毙伤700多人,几乎把这两个营打光。稍后志愿军一个火箭炮营的12门喀秋莎火箭炮,抓住机会一次准确的齐射,歼灭前来增援的美军1个坦克营,击毁击伤坦克23辆。这两个战例足可见火箭炮的威力。

进攻的德军士兵回忆,他们最怕的就是苏军喀秋莎的打击。在他们就要攻占苏军阵地的时候,往往天空突然出现无数巨响,紧接着数百枚火箭弹向一片火云一样向他们覆盖下来。由于火箭弹来得极快,士兵根本没有躲闪隐蔽的机会,瞬间周围1、2公里范围内就成为一片火海。无数战友被火箭弹撕成碎片,坚固的坦克,装甲车和火炮也被火箭弹击毁,至于普通的运输车和弹药车更是燃起熊熊大火。

德军老兵得出的一致结论是,不怕苏军坦克,不怕苏军火炮,就怕苏军的喀秋莎。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还使用了威力巨大的喀秋莎改进型M30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发射M31箭弹,口径达到310毫米,比苏军经常使用的203毫米重型榴弹炮的威力还要大,一发火箭弹即可击垮一所房子。由于火箭弹的重量较大,该火箭炮的射程较短,仅有3公里,只能做前线近距离支援武器,不能作为远程火炮使用。

火箭炮很容易生产,但苏联缺乏足够的汽车。为此,苏联人用尽一切办法。他们使用了包括美国援助汽车,装甲车底盘,甚至拖拉机。所以,苏军序列中有很多不伦不类的喀秋莎火箭炮!

虽然战果辉煌,喀秋莎在实战中仍然表现出了一些缺点。

在防御中,它的一个缺点暴露无疑,就是发射时的动静很大,有大量火光和烟雾,很容易被敌方空军和炮兵部队发现。喀秋莎并非自行火炮,只是一辆卡车而已,一旦遭遇空军和敌方炮火的打击,就极容易被摧毁。

实战中,喀秋莎最大的威胁就是德国空军。德国空军的飞机在对付T-34等坦克时,一般需要近距离投弹。这种方式难度比较高,获得成功并不容易。对于喀秋莎时,德国飞机只要俯冲用机枪扫射即可。吉斯卡车基本没什么防护能力,一旦被击中一般就会起火燃烧。

喀秋莎不适合用于战火最激烈的前线作战,而适合在相对比较安全的后方做拦阻性炮击。

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苏军开始走入战略进攻,经过一系列艰苦战役,苏军突入德国境内,包围了柏林。

此时约有2000门喀秋莎参与了柏林战役,它们射出的可怕炮火将柏林变成了一堆堆的废墟。

火箭弹可怕的声音,对德军官兵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连希特勒也不例外。

在希特勒副官的回忆录,希特勒在自杀前几天,突然听到一种可怕的破空声音,他急忙召集副官询问。副官告诉他:那是斯大林的管风琴(德国人对喀秋莎的称呼)。希特勒已经精神恍惚,追问那是什么(其实他知道这个名字)?副官告诉他,这是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希特勒面如死灰,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几天后,他开枪自杀了。

苏联总共生产了2400门БМ-8系列,6800门БМ-13系列和1800门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门是装在卡车上的。 到战争结束时,苏军已拥有7个火箭炮师,11个火箭炮旅以及38个独立火箭炮营,一大半的火箭炮都是БМ13。苏联红军的火箭炮部队,已经成为整个炮兵中最具威力的骨干。


萨沙


喀秋莎火箭炮可以在10秒钟之内打出16发火箭弹,德国人称他为“斯大林管风琴”。除了在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之外,喀秋莎在朝鲜战争期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喀秋莎火箭炮正式代号БМ-13,由于火炮炮架上印有他的生产地“共产国际”工厂首字母“К”,所以被人称为喀秋莎(Катюша)火箭炮。喀秋莎是一种多导轨车载火箭炮,共有8支工字型导轨,可填装16枚M-13火箭弹,可在7-10秒钟之内将16发弹全部打出,填装时间5-10分钟。M-13火箭弹口径132毫米,弹重42.5公斤,最大射程8740米,装药量4.9公斤,相当于2发105毫米榴弹装药量。随后,苏联有发展出310毫米的“安德柳莎”БМ-31火箭炮,射程4000米,装药量高达28.9公斤,相当于13枚105榴弹装药量。

虽然喀秋莎火箭炮精度没有身管火炮那么精准,但是他在极短时间投射数量弥补精度不足的问题,形成对某一区域形成短时间大面积杀伤。4辆БМ-13喀秋莎64枚火箭弹一次齐射可以覆盖超过40万平方米的范围,而且火箭弹飞行过程中会产生风一般的呼啸声,所以被德国人成为“斯大林管风琴”,在心理上给予德军很大的压力。火箭炮爆炸过程中除了破片和冲击波伤害之外还有高温,使用含铝热剂的战斗部那么爆炸后会产生上千度的高温,产生强烈的燃烧效应。

1941年7月14日下午2点30分,费列洛夫大尉的7门喀秋莎对奥尔沙火车站德军发起攻击,在10秒钟之内倾泻出112发火箭弹,整个车站遭到严重损毁,正在装卸物资的德军伤亡惨重。随后,这个火箭炮连通过游击战术不断给予德军重大杀伤,甚至德军高层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并摧毁这些火箭炮。

从此之后,每次苏军的大战役都缺少不了火箭炮的身影,特别是城市作战,斯大林格勒、布拉格、布达佩斯、柏林。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动用超过1500门火箭炮、白俄罗斯行动动用2300门火箭炮、柏林战役中动用3255门火箭炮。在4月16日柏林战役刚开始阶段,苏军同时动用1100门喀秋莎火箭炮对德国阵地实施轰击。柏林城内作战中,苏军将上千门喀秋莎和安德柳莎火箭炮开进城内,对德国据点和带有武装的大楼直接轰击,一发M31火箭弹可以摧毁一栋四层楼高的小楼。在那段时间内,重型榴弹炮和火箭炮将柏林打成一片废墟,玩过《英雄连》的朋友们应该都清楚,斯大林格勒任务中就配有喀秋莎火箭炮,对城内建筑物毁伤具有很好的效果。到二战结束时,苏军共编制7个火箭炮师,11个火箭炮旅以及38个独立火箭炮营。下图为街道中的喀秋莎和安德柳莎


在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的喀秋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51年秋季攻势的添木洞阵地反击战战中,志愿军利用步兵佯攻吸引驻守添木洞美国陆战一师离开工事进入防御阵地,之后志愿军202团突然对阵地上的美军实施火箭炮攻击,将美军800余人直接在工事外杀伤。上甘岭战役期间的10月19日,在597.9和537.7高地表面阵地被占领的情况下,志愿军一个营12门喀秋莎对两个阵地实施齐射,随即志愿军将表面阵地夺回。11月2日在坚守597.9高地时,志愿军一个营12门火箭炮利用2个基数弹药将韩军增援的一个营级单位直接摧毁。还有之后的金城反击战,志愿军炮兵21师火箭炮强有力支援了志愿军作战。下图为朝鲜战争期间的志愿军喀秋莎发射场面。


雏菊西瓜Peterpan


在二战中,由于受战争的影响,交战各国发明了很多声名显赫的军事武器,而在苏联最为有名的就是“喀秋莎”火箭炮了,几乎在交战初期成了苏军的秘密武器。

“喀秋莎”火箭炮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款大量用于实战的火箭炮,它是火箭弹的发射装置,也是火箭弹的点火装置,并能给予火箭弹的初始飞行方向。火箭炮是一种多管火炮装置,其火炮可以齐射,并且威力大、火力猛、射程远、机动性能优越。在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武器装备和防御工事的时候,能够大面积瞬时提供密集火力,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并能震慑敌人的精神,瓦解敌人的意志。

到了20世纪初,由于双基推进剂的发明应运,火箭炮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尤其是在1939年,苏联成功研制出“喀秋莎”火箭炮,使得火箭炮一下子盛行至今。

“喀秋莎”火箭炮为轨道式自行火箭炮,口径132毫米,一门“喀秋莎”火箭炮可以挂置16枚火箭弹。既可以单发,也可以部分连射,甚至能一次齐射。由于它是装置在汽车上,机动性很强。它最大射程接近9公里,装填一次火箭弹只需用时5至10分钟,齐射一次仅仅需要7至10秒,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敌形成迷离的火力覆盖。

“喀秋莎”火箭炮火力强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为苏军赢得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战争后期,苏联人常常把“喀秋莎”的怒吼看做是向敌人进攻的号角和胜利的礼炮。以至于在二战结束后,许多国家大量引进并装备“喀秋莎”火箭炮,为世界军事装备技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一军情


二战德国军队曾在旧鲁萨附近的战役中缴获了苏军一台奇怪的装置,乍看之下,这绝不像一个火炮装置。

这正是苏联新一代秘密武器“喀秋莎”——一种装备了火箭炮的作战车辆,在火箭炮的火力掩护下,苏联军队在旧鲁萨附近发起反攻,遏制了向列宁格勒猛扑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从而为苏军赢得了时间,此举后来被发现对苏德战争战局影响深远。

“喀秋莎”火箭炮装在卡车底盘上,配有火炮的轨道发射架,火炮发射器配有转动及起重装置以及火炮瞄准器。“喀秋莎”火箭炮弹道高度分散,命中率较低。不过,一座“喀秋莎”可以在10秒内发射16个火箭弹,大大弥补了它的缺陷,一组喀秋莎火炮,足以打击一大片敌占区,因而被称为火炮中机关枪。

当“喀秋莎”火箭弹击中目标时,其中的爆炸物立即在弹头两端同时引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促使内部空气压力迅速升高,火箭弹的外壳碎片在加速度的作用下,温度可瞬间升高到600至800摄氏度,产生强烈的燃烧效应,进而形成大范围的杀伤效果,给敌军造成巨大的震撼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