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好書推薦第1本:《解憂雜貨店》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書籍是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

東野圭吾,日本作家。

好書推薦第1本:《解憂雜貨店》

1985年,憑《放學後》獲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開始專職寫作。1999年,《秘密》獲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入圍第120屆直木獎;此後《白夜行》、《暗戀》、《信》、《幻夜》四度入圍直木獎;2006年,《嫌疑人X的獻身》史無前例地將第134屆直木獎、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及當年度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第1名一併斬獲。 早期作品多為精巧細緻的本格推理,後期筆鋒越發老辣,文字鮮加雕琢,敘述簡練兇狠,情節跌宕詭異,故事架構幾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擅長從極不合理之處寫出極合理的故事,功力之深令世人駭然。代表作:《十一字殺人》、《綁架遊戲》、《白夜行》、《信》、《偵探伽利略》等,多部作品已被改拍成電視劇或電影。

好書推薦第1本:《解憂雜貨店》


東野圭吾稱自己最喜歡用超越時空的方式來講故事,其中小說的典範為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海因萊因的《進入盛夏之門》,電影則當推斯皮爾伯格的《回到未來》。他還十分推崇筒井康隆屢屢被搬上銀幕的代表作《穿越時空的少女》,並說自己的作品《時生》也曾採用時空穿越的寫法,表達了“未來不僅僅是明天,未來在人的心中,只要心中有未來,人就能幸福”這樣一種理念。

“在《解憂雜貨店》中,穿越時空的不是人而是信。”東野圭吾說,“儘管這是一次非常艱難的嘗試,但剛一動筆,各種故事就一個接一個地浮現出來。如今回顧寫作的過程,腦海中還常常在思索麵臨人生轉折的關頭該何去何從。無論從哪種意義來說,這都是很好的體驗。”

《解憂雜貨店》堪稱“非東野”,沒有罪案,沒有偵探,而是以人與人之間的羈絆為主題。它是偏暖的,樂觀的,張揚善的。是那種可信的,常人的善。

東野圭吾寫過很多揭露人性醜惡的推理小說,但是同時也彰顯人性的善意。《解憂雜貨店》中,浪矢爺爺幾乎就是東野的化身。東野圭吾收到的諮詢信,不一定真的有時間一封一封回覆,但是他通過小說回答了很多問題,比如浪矢爺爺說:“這麼多年諮詢信看下來,逐漸明白,很多時候,諮詢的人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來諮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浪矢爺爺總是很認真地回覆別人的問題,哪怕是惡作劇。他說:“我不但要寫回信,而且要好好思考再寫。人的心聲是絕對不能無視的。”臨死之前,他收到了很多感謝信,他很謙虛地說:“像我這樣的糟老頭子,怎麼可能有左右別人的力量?如果說我的回答起了作用,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的生活,不管得到什麼樣的回答都沒用。”

好書推薦第1本:《解憂雜貨店》


所有的回答都非常溫馨、主流,以愛和家庭為核心。比如說,勸說運動員放棄訓練去陪伴得了絕症的男朋友;父親欠了債,即使逃亡,也應該一家人在一起;父母要竭盡全力給孩子幸福。新經典文化的外國文學總編輯黎遙說:“作者用溫柔的筆觸撫慰人們內心中的種種煩惱,每一個情節無不讓人為之動情”。編劇史航說《解憂雜貨店》利用時空扭轉,歪打正著。三個搶劫犯回答時勸說來信人別這麼幹,結果寫信人以為是在受考驗,因為時光倒錯,一切都得以成全。評論家止庵也說《解憂雜貨店》運用了超現實因素,但是用得非常剋制,充分利用了誤解,喚起內心的善。最終諮詢人是按照自己的內心做出的選擇,由此可見東野雖然是暢銷書作家,但是他確實對人心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著深刻的理解。

一個已經廢棄了的雜貨店,可以收到來自幾十年前的信件,這本身是可以解釋的。但是,進入這個房間的人看了信件,回覆的信件竟然也可以被幾十年前的人看到,這就有些勉強了。而小說家用浪矢雜貨店老闆的死來虛化時間,讓時間成為三維空間裡的時間。三個小偷中的敦也最不相信時間可以穿越,所以,在小說的結尾,作者就讓敦也走出雜貨店,往信箱裡投了一張白紙。他想試一下這張白紙會不會真的被送到過去。

好書推薦第1本:《解憂雜貨店》


果然,他投進信箱的白紙條正好在浪矢貴之陪父親回到雜貨店那天晚上被發現,敦也收到了老人家的回信。那封信穿過時間的隧道,深情而又充滿力量,勸慰他說:“如果把來找我諮詢的人比喻成迷途的羔羊,通常他們手上都有地圖,卻沒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但我相信你不屬於這兩種情況。你的地圖是一張白紙,所以即使想決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裡……換個角度來看,正因為是一張白紙,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一切全在你自己。我衷心祈禱你可以相信自己,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這段話是如此的心靈雞湯,卻又如此的動人。最終三個小偷也從解憂雜貨店獲得了人生的答案。

一絲善念促使小偷以“浪矢雜貨店”的名義回信——儘管行文粗魯、錯別字很多,但是他們和當年的店主浪矢爺爺一樣,是真心誠意對待這些來信的。少年搶劫犯在回覆過去人的來信中,也救贖了自己。這些看似不相干的人物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無意中相互影響。

東野圭吾寫出了溝通的微妙,現實生活的邏輯有時候是複雜的,甚至是一個悖論。三個小偷用個人的經歷證實了:當事人的理解並不忠於幫助她的人的初衷,有時候甚至是相反的。這大概也是心理學上一個通常的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