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被美軍用核武器炸了67次的馬紹爾群島,現在怎麼樣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馬紹爾群島是日軍在太平洋上作戰基地之一。後來因為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打敗日軍,使得馬紹爾群島結束了日軍多年的統治。但是在日軍被趕走後,馬紹爾群島被美國給接管了。在接下來的冷戰對抗中,馬紹爾群島成了美軍在太平洋上,用來試驗核武器威力的軍事基地。

被美軍用核武器炸了67次的馬紹爾群島,現在怎麼樣了?

眾所周知,在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競賽,其中在冷戰早期又是以核武器的競賽為主。據不完全統計,在1946年到1958年的這12年的時間裡,美軍在馬紹爾群島至少進行了67次核試驗,總當量達到210兆噸,平均每天在要馬紹爾群島上釋放約2個廣島原子彈的當量。

被美軍用核武器炸了67次的馬紹爾群島,現在怎麼樣了?

那麼在被美軍用核武器轟炸了67次後,現如今的馬紹爾群島怎麼樣了呢?據瞭解,除了有數十個荒蕪的小島在美軍的核武器試驗中被炸沒了,核武器爆炸後留下的核輻射成了現如今馬紹爾群島最大的維護,甚至是在美軍核試驗的核心區,核輻射數值達到了切爾諾貝利事故核心區的10倍以上。

被美軍用核武器炸了67次的馬紹爾群島,現在怎麼樣了?

雖然美軍在進行核試驗前疏散了當地的居民,但是隻是從一個小島搬到另外一個小島而已。作為一個太平洋島國,馬紹爾群島不僅雨水充沛,同時海風也多。因此在核試驗後空氣中的核輻射就會在風的作用下影響到當地居民,光1956年一年,就有超過73人因為肝硬化、白血病等病症死亡。

被美軍用核武器炸了67次的馬紹爾群島,現在怎麼樣了?

不僅如此,馬紹爾群島周邊的海域也受到了核輻射的影響,除了有很多珊瑚死亡外,還有很多的海洋生物也受到了影響,比如科學家們就在海里發現了2個鰭的鯊魚。現如今美國為了彌補馬紹爾群島的損失,提供了2個億的資金。但是對馬紹爾群島來說,和性命相比,這點錢又算得了什麼呢?

被美軍用核武器炸了67次的馬紹爾群島,現在怎麼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