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農民在家創業真的很難嗎?最大的難處是什麼?

新大風歌


農村創業非常難,不管幹什麼,都需鋪底,這個底差不多都得上萬。農民哪裡有錢,如果貸款,一旦創業不成,又負了許多債,現在生意不好做,聰明人多的是,沒有足夠的資金,也不敢隨便投資。

服務行業,必須人多,沒有人,面向誰呢?農村又漸漸失去很多人,很多人打工在外。沒有人,一切都沒有了生機。


徐昌奎


身在農村,能想到創業,首先要為你的精神點個贊。現在我們這兒的村子裡,年輕人提起創業,多半是要被老一輩給否定的。前些日子,村前小賣部的老闆張叔就和他兒子阿華爭執了起來,阿華讓我幫忙去給他評評理,我就去大概瞭解一下過程。

阿華和我是從小玩到大的夥伴,他爸張叔開小賣部有二十多年了,有時小賣部生意不好,還要出去跑車拉客、拉貨賺錢,賺的是一份辛苦錢。張叔也想把小賣部交給阿華,讓他繼續開下去,可阿華卻想要去創業。

張叔接著就問,“創業是好事,你想去幹什麼?”

阿華說道,“我要去開民宿,像隔壁村那個民宿一樣,裝修氣派一點,多提供點服務,肯定能賺上錢。”

張叔說,“你能保證有生意嗎?賺不了錢賠了怎麼辦?地去哪弄?再說,你開過民宿嗎,什麼都不會就想著談創業。老老實實在這裡開小賣部,沒事和我跑車去。”

之後的事情,他們父子就吵起來了。阿華覺得自己能行,張叔心裡沒有底,不放心不敢冒險。其實不少看官都明白,張叔習慣了做買賣賺錢,也明白做買賣賺錢的方式,一手錢一手貨。像阿華說的開民宿,靠遊客賺錢,還要去網上拉客人,自己又得投錢租地造房子,這些事情他都沒經歷過,沒有底。

在農村創業,年輕人都是得不到老一輩的支持的,因為他們都是從地裡種莊稼賺錢的,沒聽說過在網上也能賺錢。因此,在農村創業,最難的就是說服自己的父母。

至於有些回答裡提到的,哪裡去弄地,哪裡去弄技術,哪裡去弄資金,那都不是什麼難事。地可以明碼標價的租和買,技術可以明碼標價的學,資金可以明碼標價的借,互聯網時代什麼都是明碼標價。

想要創業,在農村最難的是得到親戚朋友的支持,有人支持這件事自然能蒸蒸日上。從老牛拉車,到拖拉機翻耕,到現在無人機噴農藥,農村創業不再僅僅是養殖業,還有旅遊業、服務業,都可以選擇,都可以學。

身在農村,身上也不能丟了一股創新的勁。中國第一次改革,就是在1978年的安徽省鳳陽縣小溪河鎮小崗村出現的。


樂在三農


農民在家創業很難,而最大的難處:別人不理解。

堂弟是一名大學生,打工時在廠裡是高管,工資也相當喜人。然而近幾年卻返鄉在家創業。

許多人都懷疑:腦子進水了吧。打工工資那麼高,還統管著很多人,年紀也才37歲,這正是打工的好時機,大家都偷偷議論著。

剛回家的堂弟只好脫掉高管標誌性的西裝,摘下標誌性的高學歷的眼鏡,在有一年的的春節過後,扛著鋤頭上山翻地。

第一年,我回家,聽村民說種了很多葛根,打成粉,但沒賣上錢。聽人說種植和收穫請了許多村民幫忙。

第二年,我回家遇見了他,隨便問問他的創業情況:他雖然目前沒有收入,但是他非常相信他的創業前景,甚至在未來的收入他都預算出來給我聽了。

我丈夫一聽,也立馬想回家做他那樣的項目。但是我不願意,一是丈夫沒他文化高,二是我自己相當近視,如果像堂弟一樣摘掉眼鏡去上山幹活,我路也看不清。不摘戴著眼鏡上山只能是村民們眼中的瘋子。我還是鼓勵他堅信自己的選擇,做好做大,將來我們不打工了,回家來少走點彎路。

時間就這麼過去幾年了。今年全村人的土地都無償地投入到了村辦農業合作社。農業合作社種的桔子樹,而堂弟堅決一寸土地也不投,他在所有地裡種了一些別的東西,我也叫不出名字,唯有他送給我的三個,我知道叫葛根,我不知怎麼吃,他叫我燉肉吃,說對身體好,春節忙,還沒燉,等幾天燉。

大家來看下面的圖片,也給他參謀一下他的創業情況,如果好的話,我們也去學一學他的經驗。

第一個圖,可以吃。第二圖,這個苗這麼小,苗下會長什麼呢?




沈氏吉森講學


我是臨清小欒,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一名90後農村人,用我的經歷來告訴你農民創業真的很難。
前年我家養了兩百多頭驢,賠了100多萬,去年養殖雙孢菇情況也不是很好。我覺得農民創業最難的應該是技術問題和行情。剛開始創業沒有經驗會走很多彎路,即使查閱資料,其中也會碰到很多難題。行情不穩定,有時候行情不好真的會賠好多錢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1318324dc3c945b2bf1842e4ad6f032f\

鄉村小欒


你好,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農民在家創業我認為不是太容易的,最大的難處根據我們這邊當地的情況說一下。

我們這邊也屬於是鄉鎮,但是地理位置和人流量特別的多,原因在於好幾個村口的人流量都會經過這一條主幹道,在這條主幹道經營門面,做生意的就特別多,小到賣螺絲釘,大到賣車賣樓賣傢俱一應俱全,基本不會去縣城購買。按理說在鄉村有這樣的發展規模應該做什麼都會很好做才對,但是,反而在家創業卻越來越難做。

第一 競爭行業太多了,基本上縣城有的項目在鄉村也都有,隨便一個行業都會有四五家,行業多了利潤也就低了。

第二 農村房租普遍升高,一間40來平方的門面房在我們這邊都漲到一萬多,可以說小本買賣這一年下來算上水電,房租,進貨成本,基本上沒什麼利潤可算的了。

第三 電商的崛起,幾乎取代了實體行業。會做電商的可以線上線下結合發展,網上帶貨。玩不了的就更不好做了。所以,在這個新時代大數據的網絡新潮下,農民在家創業真的很不容易,現在又是傳統行業到新零售的一個過渡期,農民普遍文化程度又跟不上,所有的傳統行業和經營模式完全大洗牌,對農民來說這也是一個過渡期,這也是一個最大的難處了。

以上是對本問題的看法和觀點,望採納!


小飛驛站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鄉村發哥AA,很高興回“農民在家創業真的很難嗎?最大的難處是什麼”這個問題。我來先回答農民在家創業真的很難嗎這個問題,我認為農村創業並不難,分析如下:

1在農村創業不難,難就難在沒項目,目標方向不明確。創業的路是很艱難的,不管在哪裡,沒方向和目標真的是寸步難行,目標明確後就好操作了,也是邁向成功的一步。

2在農村創業投資不太高,無論你是投資種植,養殖,還是農家樂,或者其它的,租金不高,且環境空氣好,我們這裡就有十幾個江西人在這裡租田種蔬菜的,基本上兩夫妻管理十畝地這樣子,收益也很樂觀,沒請人就是累點。

也有大規模的種植香芋,馬蹄葡萄的,大到兩百畝地的,中等投資的也是三十畝的,個人建議小規模投資起步,管理好了一畝地頂兩畝地的收益,有了經驗再擴大規模。

3選擇項目也很多,除了種植,養殖,也可以做特色農產品銷售,這些項目操作起來並不繁瑣,適合農民低成本的投資和起步。

回答第二個問題是最大的難處是什麼?

很多人看到了商機沒去做,等別人掙錢了,他會說:當時沒錢投資,錯過了機遇。但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他最大的難處是眼光不長遠,做事缺少當機立斷,怕吃虧,還有就是對錢不感興趣了。

所以創業路上很艱難很辛苦,甚至會磨滅一個人的意志,我認為創業最大的難處是:難找準項目,難捉住機遇,難堅持。做到了就不難了。





鄉村發哥AA


過年好,在這裡給你拜年了,我是梵高在農村,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你所提出的問題是農民在家創業難麼?最大的難處的事什麼,這個我還就那我自身的經驗給你說說了。

作為一個農民,我覺得在農村創業,你要考慮這麼幾個問題。簡單來說就是:怎麼做?做什麼?

首先:做什麼?這就要你的定位了,在農村應該是隻有做農產品了,農產品你是做糧食作物還是家畜家禽?要是做這兩類產品,做農產品你是考慮做高端精細還是粗放銷售,好多人覺得農村創業有侷限,而我覺得農村創業現在條件越來越好,以後得條件越來越成熟,天下大事皆歸於農,也就是說,所有事情的基礎農業,在市場經濟引導下的人們,追本逐利,完全忽視了農產品的質量,添加劑、催熟劑、化肥、飼料等高科技的產品,雖然達到了量產卻忽視了產品本身的質量,民以食為天,這就說明我們要吃的好,才能做好事,而農村就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糧食作物能做到使用農家肥,家畜家禽不用催熟和飼料,就這點,就是任何規模化養殖場和種植戶根本不能無法企及的,還有就是國家現在不斷提出扶農、助農政策。現在人的生活水平已經提高,吃飽已成為過去,現在開始追求吃好,而一類放心的農產品無疑是你開闢農村創業道路的開始。

其次:怎麼做?我覺得這才是農村創業最難的東西。現在一則自己生產的農村產品怎麼能達到市場需求?二則,自己生產出來的農村產品怎麼能到達客戶的手裡?農村產品能達到市場需求有兩種:

1.要想讓農村產品能滿足市場需求,就需要自己把量做起來,那麼即便是自己擴大種植養殖面積,也無法達到一定的量,解決這樣的方式,可以成立合作社或者將一個村為單位整合起來,這樣積少成多的方式,既解決了量的問題,也解決了在量的基礎之上質量不變,不管怎麼生產,怎麼做,要做的一定是保證產品質量,只有質量才是你走下去的關鍵所在。

2.要想讓農產品到達客戶手裡,就得不斷減少銷售環節,怎麼能做到"農戶-中間商-客戶"。只有這樣的才能減少開支,把利潤讓給客戶,讓高質量的產品交給客戶,這才是企業經久不衰的條件,現在交通便利,信息發達,自媒體如火如荼的發展,各種直播,各種拼團層出不窮。這無疑是你創業的先決條件。5G時代來臨,這麼好的條件,你還再猶豫什麼?

現在城市,居住在城裡的人,缺的不是錢,缺的是有錢買不到放心的產品,有這樣的先決條件,也是你開闢農村創業道路的契機。

最後,其實,創業不在乎農村、城市,只不過農村的創業環境畢竟沒有城市成熟,難就難在你猶豫不決,舉棋不定,李子柒不就是非常成功的農村成功案例。

【我是梵高在農村,是個三農方面的創業者,如果大家對三農感興趣,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學習】





梵高在農村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其實說來,農民在家創業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為什麼我要這麼說,大家耐心看下去就明白了。

農民創業,最主要的先決條件有五點:經濟條件,心理條件,人脈資源,銷售方式和創業項目,這五點如果完美的解決了,那麼創業你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大半,餘下的只要抓好生產和日常的管控就行了。

然而,對於我國大多數農民來講,要同時具備這五點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具體的請大家耐心看下去:

一、經濟條件

創業就需要資本的支持,回農村創業更是如此。承包土地、購置農具、設施建造、幼崽苗木、種子化肥購買、運輸交通工具,這些都離不開一個“錢”字。

你或者會說:“沒關係,可以找朋友借或從銀行貸”,不錯,這是能緩解你資金壓力的方式,可朋友的錢都是那麼好借的嗎?銀行的錢以後就不用還了嗎?

畢竟投資有風險,在農業這個靠天吃飯因素佔比很大的領域,風險是呈大於60度的線形上升的,你確定你的投資就一定能收穫到成功嗎?農家人,花自己的錢叫“心安”,用別人的款那叫“心驚”。

並不是說筆者不支持大家回鄉創業,相反,做為一個農民,我更看好農村將來的前景,也希望有更多的能人志士加入到農村的隊伍中來。

但出於對生活的考慮,我還是想給出這句建議:想從事種植,自有資金不能少於10萬,要從事養殖,自有資金不要低於15萬,否則,你會發現你創業一年賺的遠遠低於你打工一年掙的。

別聽信那些個千元創業、萬元致富的農村項目,若都是真實的,20年前中國農民就全面步入小康了。

二、心理條件

回鄉創業,意味著你要遠離都市的繁華與多姿多彩的生活,從此靜心於農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

清晨,別人還在被窩裡酣睡時,你已經開始揮舞著鋤頭;中午,別人在空調下享受愜意時,你還在揮汗如雨地耕種著作物;晚上,別人在燈紅酒綠中穿梭時,你還在抱著書本研究病害疫情的防治。這些,一天兩天你能做到,一年二年你能還堅持嗎?

農業是個靠毅力才能取得成就的行業,有些好的項目甚至需要三五年才能收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性格,註定你只有失敗不會成功。所以,要想回鄉創業,先捫心自問,你是否做好了長期紮根的意願?是否滿足了清心寡慾的心性?

三、人脈資源

創業,實際是你人生資源總和的爆發。如果你本身的資源嚴重不足,那將是你回鄉創業的一大短板。如果在創業的過程中又不能同時積累大量資源,那你的創業註定失敗。

在農村沒有行業內的牛人,只有行業內不為所知的潛規則。若沒有優秀的人脈資源給你幫助,將對你在銷售渠道擴展,新的人脈獲取、創業團隊組建、農業資源整合及吸引資本投資幾方面帶來很大的困難,這一天然劣勢,已經提前預示了你的結局,要知道,現在不是30年前,已經過了單兵作戰的時代了。

四、銷售方式

看到這個問題你或許會發出嘲笑:“筆者簡直是杞人憂天,現在電商平臺多如牛毛,還怕沒有地方賣東西。”如果你第一反應是這樣的,那筆者建議你還是打工吧。

農產品本身的利潤並不高,像褚橙這樣的成功案例幾十年碰不到一個,你學不會。近幾年通過淘寶、微博、微信、拼多多等電商平臺賣農產品的特別多,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員。

做櫻桃產業近二十年了,從事電商銷售也快十年,我用過來人的經歷告訴你,看似很高大上的互聯網+農業,刨去包裝快遞、代理提成和人工等成本,實際利潤並不樂觀。

絕大多數農產品微電商從業者,真實收益還不如集市上擺個攤賣果蔬的商販。這就是現實,一個隱藏於浮華背後不為人知的“辛密”,你若不信,自己走進這個圍城就懂了。

五、創業項目

現在很大一部分種植大戶,每年的收益基本上就是國家給的補貼了,可農業補貼並不是你想拿想拿就能拿到。機械化程度你滿足不?規模化面積你具備不?如果說你只能操作一畝二畝三畝五畝的地,那算了,咱還是回城打工吧。

換個角度,即便你滿足了面積要求,種什麼?養什麼?櫻桃、蘋果、獼猴桃都曾家喻戶曉,山雞、野兔、娃娃魚誰沒紅極一時?可時間久了,現在的行情是什麼樣不用我多講了吧?

“不對,可以養豬,今年的肉價就是個明鮮的例證”。

醒醒吧,兄弟,你若在養殖時間內碰到一次“豬週期”,我想你就能加深體會了。

所以說,項目的選擇對於農業創業至關重要,想成功,你除了擁有天地、地利、人和的種養殖條件外,還得具備壟斷資源和緊握市場話語權的優勢,這樣,你才能在農村創出天地來。

好了,簡單的談上這幾點,算是一個過來人給各位兄弟姐妹們提個醒吧。農村創業雖然大有可為,但農業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容易賺錢,千萬別一時腦熱衝動投入,在選擇創業方向和農村創業項目的時候更需要從自身出發,認真做好分析。


白鹿原老農民


大家新年好,我也是農村人,也來聊聊這個話題。
題主問農民在家裡創業真的很難嗎,我個人認為,創業並不容易,是真的很難的。當然了,其中也不閥一些創業成功的案例。人家成功,要不是因為有資本,技術和膽量,還有不怕輸的精神。只要長期在一個事情上不斷的投入和堅持,肯定是會成功的。
作為一個農民,我認為很難,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覺得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資金方面的原因。既然是創業,肯定是要投資不少的錢的,要不怎麼會叫創業呢。在農村裡,不是養殖業就是種植業。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自己也曾經考慮過,以為把我們家裡的荒廢的山和鄰居家拋荒的田,一起弄一個養雞場或者別的什麼。剛剛開始想的時候,覺得拿出十幾二十萬塊錢投資進來,應該沒問題的。和家人們一起商量一下之後,也是認為可行。可是真的要開始的時候,覺得風險太大。不是因為投資的多少錢的問題,而是養了三五千只雞,如果真的賣不出去,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局。既然已經投資進來做這個事情,肯定不會只養一批兩批的,而是長期這樣養的。是真的挺害怕這樣的情況發生。


第二,缺乏技術支撐。
我們老家裡的一種腐乳,味道是真的好的不得了,在外面的超市裡面根本上就買不到這樣的味道的腐乳,我也一直都有一個想法,把這個東西想辦法做出來,推出去。正好年前十一二月的時候,我姐夫打電話給我,他在家裡沒有事情做,問我有沒有什麼辦法幫他一下。如是我就告訴他,說我大媽在的時候,做的腐乳的味道好極了,如果姐姐也會做,可以做的試試。他一聽,感覺這個思路挺好的,投資也不大,可以先做的試試看,就是他身邊沒有錢。我就把我的想法和思路告訴了他,我們在一起合作,把這個腐乳先做一些 ,年後我送給朋友們嚐嚐,借朋友們的力量來幫忙推出去。我先給他五千塊錢,讓他先弄起來再說。他說可以的,馬上也就這樣去進行了,可是,年前以為天氣的原因,不能大量製作。在家裡的地方也不夠,就只好先做一小部分試試看。到了回家過年的時候,我還專門去他們家拿了好幾瓶腐乳回家,味道是真的好極了。可惜年前的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去做這個事情。還有一個就是,在家裡小量的製作腐乳,味道好極了,如果真的大規模化製作的話 ,還是要花費許多的精力和經濟的,要蓋廠房,還有各種各樣的設備,這些東西都是需要條件的。大規模製作出來的腐乳的味道,會不會還是這樣的好,還真的不知道。所以,想要保持好這個腐乳的味道,就是缺乏技術支撐。

第三,交通運輸方面的問題。
雖然現在農村裡面已經實行了村村通,也實行了路面硬化,可是如果真的想做事情,肯定會有大噸位的車子來回跑,要運費各種各樣的物質,農村裡面的路面,未必能夠承受的住,現在農村裡面在國家的規劃與支持下,才好不容易的把那個路面做好,一般的情況下,是不會同意別的村莊的大型車子這樣的碾壓的。所以這個問題也是不太好處理的。
說到最大的難處,我個人認為,在農村裡創業,無任是哪個方面的投資,怎麼樣銷售出去,是一個最大的問題。為什麼這樣說呢,既然是創業,就要投資生產 。如果不解決銷售的問題,所有的一切的投資與創業,都是一個失敗的案例。只有在先進行市場的瞭解與調查之後,才可以正式投資。總之一句話,投資創業,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題主說的,你們在家裡創業,真的是更不容易。當然了,也有許多成功的人,希望題主以後就是那個成功人士裡面的一個。並再次祝題主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謝謝。這些話,都是我個人的一下看法。希望大家不要笑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310003c6500e83f4e3\

努力奮發


大家好我是一個農村仔我叫壯鄉老林關於農民在家創業真的很難嗎,我想來說說我的觀點。

第一點農民有著最大的資本田地,只要人勤快,種上經濟作物,按時施肥噴藥灌溉,就會源源不斷的產生收穫,賣了一茬再種一茬,只要你努力都會有收穫。

第二點可以房前屋後散養雞、鴨散養的雞、鴨不用喂飼料,喂點玉米、青草、菜皮這些都是不值錢的東西,農村到處都是,而這樣養出來的雞、鴨品質好,往往養殖供不應求都能賣上好價格,也能增加不少收入這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第三點養殖竹鼠,竹鼠抵抗力好,幾乎不會生病,而且吃的又簡單,只需要一片竹子,和一節甘蔗,沒有甘蔗的可以用皇竹草代替,和白米飯拌糠,一隻竹鼠一天只需要一毛五左右的成本,一個月三十天六塊錢成本,一年才七十二塊錢成本,產一隻鼠崽就回本了,可以講是一本萬利的好生意,即使賣不出去可以自己殺吃,一天吃一隻,總比買高價的豬肉強,老話講的天上斑鳩 地下竹餾就是講的是竹鼠。

以上講了幾點,不管種菜、養雞、養鴨、養竹鼠或者做別的小生意難嗎?其實我覺得都不難,最大的難處是人懶、做事情三心二意、半途而廢不能堅持到底,如果能做到勤奮、努力、好學、堅持不懈什麼難處都不是問題,一定會成功,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事事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