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死光”?現代戰場上的“奪命之光”,中國早就有了,只是缺實戰

死光"曾經是各種科幻類著作中的常客,它是一種威力強大的武器,小到單兵攜帶可以摧毀坦克、碉堡的便攜式武器,大到足以摧毀一整顆星球……特別是美國著名科幻系列電影《星球大戰》將"死光"推向了科幻武器榜的頂端。

“死光”?現代戰場上的“奪命之光”,中國早就有了,只是缺實戰

但是提起"死光"一詞,就不得不提到一個著名的塞爾維亞裔美國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尼古拉·特斯拉1856年出生在克羅地亞的斯米良。從小開始,特斯拉就展現出了驚人的機械天賦,在1895年時,特斯拉為尼加拉瓜設計了著名的尼加拉瓜水電站發電機組,且這套機組至今依然運轉良好!而特斯拉也是極少數曾經擊敗過大發明家愛迪生的重要工業科學家和發明家。

“死光”?現代戰場上的“奪命之光”,中國早就有了,只是缺實戰

(尼古拉·特斯拉)


不是光的"死光",其實是高能粒子束

"死光"源自特斯拉的一種設想,在設想中,特斯拉虛構了一種武器。根據特斯拉的設想,這種武器是一種光束,而這種光束的直徑只有十億分之一釐米,但是這種"死光"卻具有強大的能量。按照特斯拉的描述,"死光"武器可以在超過400千米的距離上擊毀來襲的敵方飛機,可以讓任何生物體瞬間死亡,而且死亡後的生物體血液會變成透明的水樣液體;"死光"可以穿透坦克、裝甲車或者鋼筋混凝土工事,殺傷裡面的士兵,但是卻不會破壞裝備本身。按照特斯拉的理論,"死光"可以在一瞬間殺死人體全部的細胞,並讓人體處於"凍結"狀態,進而讓屍體在30~40天時間內始終不會腐爛……

“死光”?現代戰場上的“奪命之光”,中國早就有了,只是缺實戰

聽起來是不是特別神奇?但是,尼古拉·特斯拉並不是科幻小說家,他是一個嚴謹的工業發明家和科學家。而在今天,特斯拉的"死光"技術已經被證明,在理論上具備可行性。這就是著名的粒子束武器。粒子束可以是質子、中子、電子等基本粒子,也可以是帶有大量電荷的帶電"離子"。通過注入能量,讓基本粒子具備巨大的殺傷力。

由於世間萬物都是由基本粒子組成,因此以帶電粒子作為武器可以穿透任何鋼鐵、岩石、泥土、水體等等,並直接對生物體構成殺傷,其基本和中子彈非常相似,但是卻又沒有其他附帶損傷。在特斯拉的著作《一部結束戰爭的機器》中,他曾經寫道:"我的設備投射的粒子可能相對較大或具有微觀尺寸,使我們可以在很遠的距離內傳輸數萬億次的能量。可以通過比頭髮更薄的流傳輸成千上萬馬力,故而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抵抗。"這一點和現代高能粒子束武器的設想已經基本一致。

“死光”?現代戰場上的“奪命之光”,中國早就有了,只是缺實戰

嚴格來說,傳說中的"死光"既不是一種光線,也和激光沒有關係,只不過傳播時間太久,所以很多地方已經傳到超脫了當前科學的範疇。特斯拉的"死光"實際上就是通過高能粒子輸出和轟擊生物體,進而造成傷亡,並擊敗敵國軍隊。從現代高能物理學的角度看,帶電粒子束武器確實是一種極為強大的武器,它無視一切防禦:金屬、混凝土、岩石、泥土、水體等等,都無法有效阻擋高能粒子束的轟擊。而且最重要的是,高能粒子束會穿透這些物質,直接殺傷內部的人員。

“死光”?現代戰場上的“奪命之光”,中國早就有了,只是缺實戰

高能粒子束武器既然如此先進,那麼為什麼從19世紀特斯拉提出概念至今,沒有一個國家能將其實際應用在軍事上呢?這主要是因為,粒子束武器有自己非常明顯的缺點:帶電粒子在大氣中傳播時,自身由於和空氣分子不斷碰撞,所以其能量損耗特別快,這導致了粒子束武器不但需要龐大的能源供給,而且射程很近。

而且粒子束武器的射程近到不具備作為武器的價值,由此可見粒子束武器的缺陷是多麼明顯。總體上說,特斯拉並沒有製造出"死光"武器,但是他的思路是正確的,通過粒子束技術的發展,後世已經驗證了他的理論。只不過在大氣稠密的地球上,這種粒子束武器顯然不會有很大的前途,也許在未來的"星際戰艦"上,我們確實可以有效利用高能粒子武器。

“死光”?現代戰場上的“奪命之光”,中國早就有了,只是缺實戰

不過,儘管帶電高能粒子束武器希望渺茫,但是另外一種高能武器卻異軍突起,這就是激光武器。激光,用科學的說法是原子受激後引發的光放大。換句話說,"激光"是受到能量激發之後發射出來的一種放大的光。所以激光雖然也是光,但是卻又不同於一般的自然光。激光具有光線單純、波長穩定、能量高度集中等優勢,而且激光的性能和特斯拉的"死光"非常接近,在某種意義上,完全可以用發展"死光"武器的思路來發展激光武器。

不是"死光"是激光!

激光原理最早在1917年時由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不過一直到1960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休斯試驗室的科學家梅曼才利用紅寶石"製造"出了激光。而激光一經發明,很快就被應用到了軍事上。激光在軍事上最初的應用是作為激光制導炸彈的導引裝置或者用於測距。這主要是利用了激光方向性好,光線穩定的特點。

“死光”?現代戰場上的“奪命之光”,中國早就有了,只是缺實戰

("颱風"戰機投擲激光制導炸彈)

其中激光制導炸彈,就是載機自身攜帶一臺激光器,將激光投射在目標上,而空投炸彈在彈頭裝一個可以接受激光感應的導引頭,一旦投擲,就會自動沿著載機激光的反射波飛行,並準確地命中目標。而激光測距儀則是利用光的速度高達30萬千米/秒,通過計算激光發射和反射之間的時間差,進行精確定位和測距。當今各國第三代主戰坦克,全部裝備有激光測距儀,包括很多自行火炮本身也裝備有激光測距儀。甚至連潛入敵後的特種小分隊,很多時候也帶著單兵激光測距儀,用於偵查作戰。

“死光”?現代戰場上的“奪命之光”,中國早就有了,只是缺實戰

由於激光具備和"死光"非常類似的性能,光子本身也具有極高的能量,所以在問世之初,各國就在謀求以激光為基礎的武器系統。在1990年代後期,美國率先研製成功接近於實戰部署的ABL飛機。

“死光”?現代戰場上的“奪命之光”,中國早就有了,只是缺實戰

(ABL激光戰機)

1997年時美國空軍在一架波音-747-400型飛機上進行測試,將其內部全部騰空,安裝了一套氧碘激光器。並將波音747的機頭雷達拆除,安裝了一套激光瞄準和攻擊系統,這套武器系統總功率高達2000~3000千瓦,激光輸出功率為300千瓦,是迄今為止人類研製的功率最大的機載激光武器。ABL飛機在2002年進行首次攔截彈道導彈的測試,到2008年時,美軍總共建造了7架ABL型飛機。

“死光”?現代戰場上的“奪命之光”,中國早就有了,只是缺實戰

(ABL飛機的激光發射器)

根據測試,ABL型飛機可以在500千米距離上擊毀來襲彈道導彈,而且由於激光具備高速性特點,因此對於火控系統的要求反而大大降低,簡單說完全可以做到"指哪打哪"。最初ABL飛機計劃將會被作為NMD系統的補充而存在,但是在2012年時在耗資50多億美元后,整個ABL計劃最終下馬。

“死光”?現代戰場上的“奪命之光”,中國早就有了,只是缺實戰

究其原因,主要是全套氧碘激光系統能耗太大,即使是波音-747如此巨型的飛機,所攜帶的能源也只夠ABL系統射擊4~5次,雖然驗證了對於彈道導彈的摧毀效果,但是射擊次數太少,實在不具備什麼實戰意義。而且激光和粒子束武器一樣,在大氣中能量散失太快,即使是300千瓦的巨大輸出功率,也只能保證500千米以內的有效打擊範圍,對於動輒上萬千米飛行距離的洲際彈道導彈而言,無異於杯水車薪,而且ABL飛機也不可能飛到其他國家領空,在戰略導彈發射之初就將其摧毀。

“死光”?現代戰場上的“奪命之光”,中國早就有了,只是缺實戰

(美海軍LaWS激光武器)

儘管在反導這樣的戰略層面沒有取得成功,但是小型激光武器卻在海軍近防系統方面異軍突起。2018年時,美國展示了最新型的LaWS型艦載激光武器。這套激光武器單機功率為37千瓦,有效射程10千米。LaWS系統繼承了激光武器全部的優點:反應速度快,射擊精度高,而且結構輕便,其重量和一套20毫米六管"密集陣"加特林火炮差不多,可以很方便的安裝在各種軍艦上,用於點防空。而且由於LaWS是一種激光武器,只要確保能源供應,就可以無限開火,所以其反導效能要遠遠超過現役的"密集陣"型加特林火炮。

“死光”?現代戰場上的“奪命之光”,中國早就有了,只是缺實戰

和龐大昂貴的機載ABL相比,儘管一套LaWS系統的採購費用高達4000萬美元,但是隻要接入軍艦電網,保持37千瓦的持續供電,這套系統就可以有效運作,根據測算LaWS系統每次開火的平均成本僅有0.59美元,相對其採購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LaWS使用激光作為武器,不但火控系統大幅簡化,而且由於其不發射傳統的炮彈,所以不存在火炮過熱、間歇射擊等問題,而是可以持續不斷地進行攔截。目前美軍已經在數艘軍艦上裝備了該型激光武器,用於軍艦的末端點防空。

激光武器嘛,我們也有

“死光”?現代戰場上的“奪命之光”,中國早就有了,只是缺實戰

我國對於激光的研究實際上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早得多,早在1970年代,我國就已經研製出自己的激光器,並且在80年代時,根據早先繳獲的美製激光制導炸彈,進行逆向測繪仿製,製造出了我們自己的激光制導炸彈。只不過由於當時我國電子工業和機械工業尚不能提供性能接近於美國同期產品的精密元器件,所以我國的激光制導武器性能非常不穩定,也不適合當時的殲-7、殲-8等戰鬥機攜帶。不過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國的激光制導武器已經形成系列,具備了成熟的作戰效能。

“死光”?現代戰場上的“奪命之光”,中國早就有了,只是缺實戰

(殲10B可掛載的500公斤GB1激光制導炸彈)

進入新世紀後,我國在小功率近防激光武器方面,也有突破。2018年珠海航展上,中國展示了LW-30型車載激光武器。整套LW-30系統完全裝在一輛重型卡車上,系統非常緊湊,可以滿足陸軍野戰防空和海軍軍艦反導雙重任務。LW-30型激光武器的輸出功率為30千瓦,和美軍的LaWS系統類似,但是有效射程達到了25千米,大大超過LaWS的10千米,具備更強的遠程攔截能力。預計LW-30型激光武器很快就會在我國陸軍防空系統和海軍軍艦上出現,不過是和多管加特林防空炮形成補充,還是直接替代之,目前尚無確切的結論。

“死光”?現代戰場上的“奪命之光”,中國早就有了,只是缺實戰

儘管中國的激光武器並未在戰場上實際使用過,不過去年夏天時,美國海軍飛行員曾經"投訴"稱其在吉布提附近紅海海面執行飛行任務時,遭到"不明光束"的照射,兩名飛行員都出現了眼部不適的症狀。事後美軍飛行員稱,不明光束來自吉布提中國軍營。不管事情是真是假,至少可以證明:中國的激光武器和技術並不比國外差多少。而那些習慣於偷窺別國機密的世界強權,如果一如既往地繼續偷窺,那麼肯定會遭到更多的照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