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迷胡”緣何稱“眉戶”?

在我國西北地區,長期以來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地方劇種——迷胡。它是陝西最古老的漢族傳統戲曲,也是最為普遍的一個劇種。迷胡發源古華州,尤以東府的“二華”(華縣和華陰)為盛,歷史上曾稱為“二華曲子”,後傳至陝西全境以至甘肅、寧夏、青海、山西、河南等黃河中下游地區,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

迷胡的這兩個流派,東路以“二華”為中心,流行於西安地區、關中東部(含周至、戶縣、咸陽、臨潼、華陰、華縣、澄城、韓城等地)及相鄰的晉南、豫西地區;西路流行於關中西部及相鄰的甘肅、寧夏等地。兩路迷胡相較,東路源遠流長,地域優勢明顯(處於迷胡的發源地),覆蓋範圍及在全國的影響等均遠遠大於西路。據記載,僅華陰境內,一直存活到解放初的民間正規迷胡班社,就有14個之多。所以,陝西很早就有“同州的梆子合陽的線(指吊線木偶),‘二華’的曲子耐人看”的說法。

“迷胡”咋成了“眉戶”

迷胡源於“二華”,歷史上本無爭議,但現在很多地方卻把“迷胡”寫作“眉戶”,並把眉縣、戶縣說成是迷胡的發源地。這是怎麼回事呢?

“迷胡”緣何稱“眉戶”?

為了正本清源,還得從山西晉南迷胡藝人李卜說起。李卜自幼學戲,唱得正宗迷胡。他以賣藝為生,輾轉於晉南、秦東(朝邑、同州、“二華”等地)一帶,名氣極大,後來流落至陝北富縣瓦窯溝,與一名寡婦成婚。著名劇作家馬健翎是陝北米脂縣人,延安時期接替柯仲平(著名狂飈詩人、民眾劇團首任團長),擔任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團長。他擅長話劇、秦腔,對迷胡卻不大熟悉,但聞知迷胡非常適宜排演短小精悍的摺子戲後,便萌生了以此為革命服務之念——編排反映邊區生活的現代戲,但苦於沒有教師。後來聽說瓦窯溝的李卜擅長迷胡,便把他請進劇團當了教師——教演員唱迷胡調,為劇團排迷胡戲。於是,由黃俊耀和史雷輪番擔任男主角的迷胡劇《十二把鐮刀》,便應運而生了——是由李卜哼唱迷胡曲調、馬健翎據調填詞創作出來的。黃俊耀是陝西東府人(澄城縣交道鄉黃家村),時任民眾劇團教務科長兼演員;三十年代在同州師範(今大荔縣同州中學)上學時,就喜歡上了迷胡。出海報討論劇種署名時,李卜說秦東、晉南一帶有個說法,說曲子戲悅耳動聽,悽楚迷人,像“媚狐子”(即民間說的狐仙、狐狸精)一樣,一唱就把人唱“迷糊”了,所以把曲子戲叫迷胡。馬健翎說那是迷信,咱不搞那一套。他說陝西眉縣、戶縣有曲子戲,曲子很可能就出在這一帶。加上“眉戶”諧音“迷胡”(在陝西方言中,“眉”字發音是mi),於是他便讓人把劇種署成了“眉戶”。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它自抗戰時期在延安被寫作“眉戶”以後,就再也沒有更正過來。

儘管如此,“二華”民眾乃至陝西東府人民,對源於自己大地上的這份文化遺產的命名問題,依然十分在意。七十多年來,他們不僅從未接受過“眉戶”這個概念,而且一直旗幟鮮明地打著“迷胡”的招牌,執著地堅守著“迷胡”這塊陣地。多年來,東府各級政府及文化團體(包括渭南市秦腔劇團),在自己迷胡作品(包括全國第八屆“五個一工程”優秀劇目獎《五味十字》)的劇種署名上,歷來都是毫不含糊地寫作“迷胡”的。2008年,“華陰迷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二批),黃瑞龍被命名為東路迷胡省級傳人,便是最好的證明。


“迷胡”緣何稱“眉戶”?

東路迷胡大放異彩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二華曲子”在迷胡中的特殊地位,陝西省的一些專業文藝團體,曾相繼聘請“二華”的一些迷胡老藝人,擔任過迷胡唱腔教練——傳授演唱技藝,整理基本樂譜等。

1954年,在陝西省廣播電臺文藝部工作的謝蒙秋先生(華縣人),創作了迷胡劇《孃兒倆趕集》。該劇由省廣播文工團排演,進京參加了全國戲曲調演,後由省廣播電臺錄製成唱片。主演貟恩鳳(華陰人)因此名聲遠揚,後來從戲劇到民歌,成了著名的歌唱家。當時省廣播電臺也曾深入“二華”,為當地不少迷胡戲錄了音,如華陰新中劇團(今華陰迷胡劇團)的《杜十娘》《張連賣布》,華縣下廟業餘劇團的《四女拜壽》等。之後省電臺不僅經常播放,而且還製成了唱片。從此《張連賣布》成了東路迷胡的代表作,久演不衰。

2002年,由渭南市劇作家史玉民(華縣人)創作、市秦劇團排演的大型迷胡現代戲《千樹萬樹梨花開》,參加陝西省第三屆藝術節演出,榮獲優秀劇目獎和多個單項獎。

2004年,由渭南市劇作家謝迎春(華縣人)創作、市秦劇團排演的大型迷胡古裝戲《青荷吟》,參加陝西省紀念“建國55週年優秀劇目展演”,獲得優秀劇目獎和多個單項獎。


“迷胡”緣何稱“眉戶”?

打著華縣印記的《梁秋燕》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現在很多地方仍將“迷胡”寫作“眉戶”,但這不過是個沿襲舊習的慣性行為,並未真正有誰否定過“迷胡源於‘二華’”這個事實。不僅如此,就連省戲曲研究院的眉戶代表作《梁秋燕》,也深深地打上了華縣的印記。

1954年春節,《梁秋燕》在西安南大街劇場上演,從春節到5月,連演108場,場場爆滿。古城西安一時街談巷議,出現了一股“梁秋燕”熱。群眾高興地說:“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飯;看了《梁秋燕》,敢於反封建;看了《梁秋燕》,婚姻不包辦;看了《梁秋燕》,戀愛有經驗!不看《梁秋燕》,枉在世上轉!”《梁秋燕》從此演遍西北,走紅全國,久演不衰,成了迷胡戲的代表作。陝西省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李瑞芳(時年16歲),就是因扮演梁秋燕一舉成名的。

迷胡源於“二華”,加之《梁秋燕》效應的巨大推動,所以很快在“二華”步入巔峰狀態,形成了業餘性、地方性、群眾性三大特色。目前,戲劇這種形式雖因電視、電腦、網絡等的影響,市場大大萎縮,但群眾自發性的演出活動,依然長盛不衰。每逢紅白喜事多演迷胡助興的民間習俗,一直是“二華”城鄉群眾文化生活中的一道亮麗風景。而東路迷胡作為源遠流長的一個民間藝術瑰寶,不僅是“二華”民眾的至愛,而且成了他們永遠的驕傲。

“迷胡”緣何稱“眉戶”?

“迷胡”緣何稱“眉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