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集成電路“芯”光閃耀照大江

四年前,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在重慶召開。“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創新驅動帶、協調發展帶”的論斷,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

四年來,在長江經濟帶上,已經隆起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脊樑。目前,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形成產業集聚特徵。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集成電路產業規模佔全國七成以上。2019年前11月,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集成電路產量佔全國半壁江山。華為海思、瀾起科技、中芯國際、長電科技、中微公司等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測、設備等環節的領軍企業,已成長為散落在長江經濟帶上的閃耀“芯”星。

集成電路產量佔全國半壁江山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我國集成電路產量累計達到1810億塊,累計增長4.8%。長江經濟帶11省市同一時期集成電路產量累計達到942.74億塊,佔全國總產量的52.09%。

上海,在長三角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佔據核心地位,覆蓋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基本形成設計、製造、裝備材料“三足鼎立”的態勢。

比如,在芯片設計方面,華為海思的麒麟芯片近日上市。在芯片製造方面,中芯國際先進工藝進展有望超出預期。公司三季報顯示,第一代FinFET已成功量產,四季度將貢獻有意義的營收;第二代FinFET研發穩步推進,客戶導入進展順利。在材料方面,科創板擬上市公司硅產業已實現300mm半導體硅片規模化生產,填補了我國大陸300mm半導體硅片產業化的空白。在設備方面,中微公司憑藉其在刻蝕設備及MOCVD設備領域的技術和服務優勢,產品已成功進入了海內外半導體制造企業,形成了相對國內刻蝕設備企業較強的客戶資源優勢。

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秘書長蔣守雷介紹,上海在交通、人才、資本、產業環境等方面具有優勢,集成電路產業技術先進。2018年的數據是,上海市擁有集成電路企業約600家,從業人員17萬餘人,佔全國的40%。2018年,上海市集成電路產業銷售規模佔全國比重超兩成。隨著上海市在集成電路產業的佈局日趨完善,市場將持續擴大,預計2020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集成電路製造往往帶來產業集聚效應。集成電路產業鏈長且非常複雜,從產業聯動方面看,“製造”是整個產業鏈的發展中樞,對上服務生產設計企業,對下帶動原材料和設備企業。蔣守雷表示,正因為早期有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集成電路製造項目落地上海,更多製造芯片設計企業、封測企業以及相關人才便逐漸在周圍聚集開來。

中游製造突破不斷

在長江經濟帶的中游節點湖北武漢,紫光集團的存儲器基地長江存儲在2019年捷報頻傳。2019年9月,長江存儲宣佈其打造的世界首款基於Xtacking架構的64層三維閃存已經實現量產,通過多項行業認證並進入主流客戶供應鏈。這是國產3D NAND存儲器產品的零的突破。

在長江經濟帶的下游安徽合肥,也傳來有關集成電路製造的好消息。2019年9月20日,在安徽合肥召開的2019世界製造業大會上,長鑫存儲內存芯片自主製造項目宣佈投產,其與國際主流DRAM產品同步的10納米級第一代8Gb DDR4首度亮相。這標誌著我國在DRAM領域實現量產技術突破。

此外,紫光集團還宣佈組建DRAM事業群。2019年8月27日,重慶市政府與紫光集團簽署紫光存儲芯片產業基地項目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紫光集團將在重慶建設包括DRAM總部研發中心在內的紫光DRAM事業群總部、DRAM存儲芯片製造工廠、紫光科技園等。

在集成電路產業鏈各環節中,製造項目投資大、回報週期長、風險高,上述項目因此多為政企合作,由地方國資參與投資。事實上,全國多地政府對集成電路產業懷抱極大熱情,包括出臺人才鼓勵政策、完善相關產業平臺、成立產業基金等。

資本市場助力成長

Wind數據顯示,A股市場共有75家半導體公司,涵蓋整個產業鏈,其中芯片設計公司數量最多。從地區分佈看,這75家公司來自江蘇、北京、上海、廣東等11個省(區、市)。其中,長江經濟帶區域的企業數量最多,達41家,佔比超過50%。

2019年A股半導體公司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其中不少來自長江經濟帶。

比如,卓勝微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射頻前端芯片企業,目前射頻芯片市場仍然以海外供應商為主,但隨著電子產業鏈國產化趨勢不斷推進,卓勝微在後期有望提高在國內的市佔率。

在2019年三家市值突破千億元的A股芯片公司中,韋爾股份是其中之一,韋爾股份成功收購全球排名第三的CMOS圖像傳感器公司豪威科技,無疑是其市值增厚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長江經濟帶區域的半導體公司成功在科創板上市。截至1月7日,科創板共受理205家企業,其中有106家來自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其中37家企業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科創板為這些企業進一步成長壯大提供了新的舞臺。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