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五年融了30億美元,這家公司究竟做對了什麼?

成立僅僅五年的人工智能(AI)巨頭北京市商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商湯科技”),不僅因深藏於各類人臉識別應用背後而著名,也因其“驚人”的融資速度而備受關注。

五年融了30億美元,這家公司究竟做對了什麼?


2019年9月5日,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徐立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商湯科技累計已完成超30億美元總融資,當前估值超過75億美元。

自成立開始就不斷的獲得融資,說明資本是商湯科技的認可。那麼商湯科技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創業者從中又可以學到些什麼經驗?

當藍海變成紅海一切都會變得沒有意義——大局觀

五年融了30億美元,這家公司究竟做對了什麼?


首先要說的是商湯科技非常的遠見,要知道人工智能的風口也就是這兩年才開始,但是商湯科技在2014年就已經預見了其發展前景。直到2016年人工智能徹底的爆發,因為已經提前入場,當風口來臨時很快的就是順勢發展起來,這也使得商湯科技迎來了黃金髮展時代!

對於創業者來說不要去等待風口的到來,當你等到風口來臨時說明這已經不是風口。學會自己去創造風口,儘早的入場才能搶佔先機與市場!

什麼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能量源——人才

五年融了30億美元,這家公司究竟做對了什麼?


商湯科技由香港中文大學湯曉鷗領導的機器視覺實驗室團隊創立,其團隊在此領域已有多年研究經驗,始終處於行業前沿頂尖水平。其創始人湯曉鷗本身就是一個技術人才,被譽為當前全球人臉識別技術的“開拓者”和“探路者”;CEO徐立,擁有十餘年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圖像處理領域的研究和產品開發經驗;還有其他團隊來自麻省理工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博士、碩士科學家......

特別是對人工智能領域來說人才就等於技術,技術就等於財富!對於創業者來說,我們都深知優秀的人才儲備對於公司的重要性。如果擁有一支優秀的有著深厚經驗的創始團隊,那麼可以說已經成功了一半。

學會把紙上的東西變成現實——技術

五年融了30億美元,這家公司究竟做對了什麼?


除了注重人才的儲備,對於商湯科技來說更注重技術的研發,擁有眾多核心原創專利技術,包括人臉與人體分析技術、通用與專業圖像識別、海量視頻理解與挖掘、圖像視頻處理增強、SLAM與3D視覺、機器人傳感與控制、無人駕駛、深度學習平臺等。

技術是一個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本,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自己的技術研發根本無法走的長遠。所以說擁有技術型創始人的創業公司最容易成功,正如商湯科技創業史湯曉鷗所說,我們的融資不是用來燒的,而是做偉大的事,把學術上的東西落地!

以上種種都是商湯科技在人工智能領域成為獨角獸的重要原因,很多人都把“商湯科技”稱為“融資機器”,如果一個創業公司也能做到這些,那麼在不遠的將來也會走上成功融資的道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