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深圳的房价趋势是上涨?

自由财经领域创作者


在接连的楼市利好政策之下深圳的房价想要不上都难。尤其是深圳的二手房价格还会持续突破。深圳的房价目前来看是国内城市房价抑制的难点。

深圳的房价上涨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住房缺口

深圳住房缺口高达70%,大半的深圳居民没有自有住房。虽然说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去深圳就是深圳人没有地域的区分。但是真正能有房子能有归属感的深圳人还是很少的。住房缺是深圳目前房价上涨的最直接因素,因为需求关系上的不对等深圳房价难以真正被抑制。

大湾区楼市先行

楼市先行是大湾区目前给大家的感受。在其他方面还在逐步发展的时候大湾区内的城市就迎来了众多的楼市利好政策。港澳同胞无条件购房,放松户籍和购房政策的松绑都是对大湾区楼市的支持,而作为湾区当中最年轻的城市,深圳的吸引力也是持续攀升,最终带动楼市发展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深圳二手房多新房少

住房的短缺是深圳的主要问题。对于深圳而言现在存量房其实不少,新房建设缺口十分大,并且未来深圳新房建设也并不侧重住宅的开发,所以说深圳目前二手房的价值有所增加。

深圳购房者恐慌性购房

深圳二手房价格明显提升,虽然政策想要主导让利给购房者,但是房东却出奇的团结。在集体涨价之后,深圳的购房者看到了房价的明显上涨,造成了购房者的恐慌性购房心里,带动深圳的二手房市场量价齐涨。

深圳的楼市调控政策其实非常经典,许多都是国内首创。但是再好的政策也躲不过现在的楼市利好政策的影响。所以说深圳的房价在多方面的原因之下必然会走一条上涨的道路。并且是一条长期可见的上涨道路,只要深圳保持现有的吸引力,房价的趋势就不可逆转。


房产老J


今年下半年以来,即便有传统旺季“金九银十”的支撑,也依旧掩盖不了楼市的窘态。

先是北京在十一长假期间销量不佳,紧接着被誉为“准一线”的杭州,二手房库存正式突破10万大关。有位接受采访的杭州业主表示,为尽快变现不得不将价值300万元的二手房以255万的价格出售,却依旧难卖。

似乎一时之间,国内房价下跌已成大趋势,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房价却稳步上涨。

自九月开始,在全国楼市一片秋意中,只有深圳楼市“暖意洋洋”。据公开数据显示,九月的第一周深圳网签住宅环比上升8.4%。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深圳房价一直在持续上涨。这主要基于深圳今后的发展前景,实在是太强大了。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对深圳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要求。如2025年经济实力和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等;到2035年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时间跨度之长、愿景之远,实属罕见。

这一利好直接为深圳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使深圳房价固若金汤。但促使深圳上涨的推力远不止这一个,今年的双十一那天,深圳突然发出楼市减税“大礼包”,免征豪宅税。这对于许多购房者而言,能省下多达几十万元的税费。利好一出,深圳楼市交易量顿时增加了不少。

一座城市的房价取决于城市的基本面,只有城市竞争力得到保证,房价才会有所发展。深圳已经是我国非常独特的城市,当特区+示范区双重头衔落下时,产生的效应是谁也无法忽视的。


家千万房产网


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复杂,但是如果你仔细研究,其实可以发现根源之所在:

1、深圳的GDP赶超香港,又临近香港,所以被大家认定为下一个“香港”的接棒者,许多人愿意去深圳买房投资,定局;

2、深圳的人口处于优胜劣汰的趋势,不仅有净流入,而且是一个强者留下,弱者离开的循环,自然有资金实力支撑房价的需求和上涨;

3、甚至是属于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无论从配套,教育,医疗,还是从许多大企业的人才引进,薪资待遇来说都是中国拔尖的,所以,刚需,改善,投资,深圳都是首选之地。

4、前一段时间,也就是“双11”当天,深圳突然发出楼市减税“礼包”,调整了普通住宅的界定标准。

深圳住建局发布信息显示,从2019年11月11日起,普通住宅的标准不再有价格的规定,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4平米以下的房子均为普通住宅,免征增值税。

根据机构测算,新政实施后,深圳一套90平米的二手房能为买家省下近20万元的税费,二手房售价的涨价动力也是市场变化的结果,也是变向刺激了一个深圳的房价走高。


但是!!!!

我们要理智看到的是,未来很久一段时间里,国家都是会以“房住不炒”的政策进行调控,也就是所谓的“围而不剿”策略,希望通过时间的力量来挤压泡沫,降低杠杆风险,所以不会希望看到房价继续出现暴涨。

因此许多在2015-2018年涨幅巨大的,在2019年还未进入调整周期的城市,必将有一个补跌的结果,而短期的上涨,更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不可跟风。

对于刚需来说,还是应该等待回调充分后买入,就好比上海已经回调了15%~20%的房价,未来大部分的城市自然也会跟着回调和补跌。

而至于投资来看,未来只有能够保持人口持续流入,优胜劣汰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值得投资,其他的地方不要碰,不仅房价虚高,未来还会有脱手难的窘境。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感谢你的点赞和支持。


琅琊榜首张大仙


深圳的房价走势,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笔者从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两个方面来作答。深圳能够在当前全国房价向下承压、一线城市普遍下跌的背景下,一枝独秀逆势上涨,并且从远期来看,依旧有持续上涨的态势,的确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在近一轮涨势中,深圳二手房挂牌平均价格已经超越北京,位居全国第一。长期来看,深圳能否取代北京的地位,成为中国楼市一哥?我们拭目以待

从周期性因素看,政策利好在短期内刺激深圳房价小幅快速上涨

11月上旬,深圳调整普通住宅认定标准,取消144㎡以下豪宅税,这一“重磅利好”在短期内使深圳二手房买卖回暖,呈现“量价齐涨”的凶猛态势(与北京等一线城市“量价齐跌”形成鲜明对比)。

很多卖家甚至顺势涨价,甚至临时毁约。这一剂“强心针”不仅提振了量价,更营造了看涨的市场预期和惜售的紧张情绪,塑造了深圳楼市近期的上涨行情。

有不少人认为,深圳楼市的上扬趋势是短暂的,后期不可持续。笔者认为,深圳总体将长期保持上涨态势(虽然短期内,深圳房价仍有可能因调控政策收紧等原因产生上下波动,甚至出现过山车行情,但长期向上的趋势不会被扭转),并且有足够的驱动力和上升空间支撑深圳楼市的发展。

从结构性因素看,供求紧张的格局是推动深圳楼市未来保持长期增长态势的内在驱动力

与其他一线城市不同的是,深圳的住宅存量远远不能满足时下、未来和远期的需求。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人口大部分由迁入人群构成,并且人口的流入还在不断增加(然而本地房屋存量不足且多为老旧房屋),这些流入人口在深圳都有购房需求,深圳本地房屋增量跟不上人口流入速度,已经规划的土地供应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老旧的房屋需要更新重建,豪宅线的重新划分,也将刺激部分有房者更换大户型。存量的更新需求,叠加增量的扩张压力,使得深圳楼市在供给侧的基本面长期保持紧张态势。

深圳目前仅有40%的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未来还有60%的家庭有安家置业的需求,这还不包括改善型住房需求和不断流入的新增家庭需求。供求关系是拉动深圳房价上涨的根本性因素。

定位清晰、前景光明,宏观政策长期利好为深圳楼市保驾护航

“先行示范区”的定位,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辐射点,决定了深圳将在长期内享受宏观政策利好,也将拥有目前国内最为明朗的发展前景和最具潜力的发展态势。

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北京正在做减量、疏解发展的同时,深圳则将进一步扩容增量和对外辐射。为了树立“示范区”这一标杆,形成与新时期大国地位相适应的经济特区,长期的支持配套政策必然会逐步落实,这决定了深圳楼市的基本面是宽松和向好的。

大咖任泽平老师对楼市的著名论断: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无论是政策环境,还是人口流入趋势,深圳的特点在中期和长期都符合楼市看涨的要素。

纵观国际,华盛顿作为政治中心,纽约作为金融中心,都没有洛杉矶的房价高。北京的发展会越来越像DC,上海则更加贴近NY,深圳则会像LA,成为中国楼市的新风向标。

笔者斗胆认为,未来数年,深圳可能是少见的,甚至是唯一唯二的在中国楼市总体向下趋稳的大背景下,仍然具有一定投资价值和升值空间的城市。



默然时经观察


这个事情,还是供需决定。

为什么深圳房价相比上海、北京趋势是上涨,因为深圳的需求还是高过供给,有三个原因导致深圳相比北京、上海,需求更为旺盛。

一是:深圳人口密度远超北京、上海。

2018年,深圳人口密度为6523人/平方千米,位居大陆主要城市之冠,为上海的1.7倍,北京的5倍,人口密度高,意味着人多地少,需求旺盛,在各大城市价格下降的同时,深圳仍能保持小幅上涨。


二是:中国香港市民不少来深圳买房,与深圳本土居民竞争。

由于地理便利的原因,不少香港市民选择来深圳买房,由于香港市民收入相对较高,所以他们拉高了深圳本地的房产价格,而在2019年11月份全面开放香港人对深圳房产的购房资格,将更强烈的拉升深圳房产价格。


三是:由于深圳所谓的打造高科技、金融城市、高端服务城市的战略。

深圳一直用高房价驱赶中低端制造业和所谓低端人才,同时大量建造写字楼来迎合高端服务业政策,这导致深圳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严重失衡,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又控制住宅用地的审批,让房价高企雪上加霜。


第十经济观察室


1、供求关系。深圳建市接近40年。管辖人口2200万,常住人口1260万。商品房总量180万套。平均每年新增人口30-50万,商品房才供应4.5万套,这造成了深圳房产的长期供不应求。这是长期格局,也是深圳房价引领全国的核心原因。

2、经济增长。深圳2017年GDP2.2万亿,且仍然保持每年8.5%左右的增长。GDP总量目前已经超过广州,今年即将超越香港,成为全国经济第三强城市。要知道,深圳的土地面积仅仅1990平方千米,是北京的四分之一,广州的五分之一,上海的三分之。强大的经济能力不断造就新富翁,他们是房价支撑的最中坚力量。深圳的互联网、物联网、电子芯片、金融均全国领先,可以料想,这四大产业在未来三十年,会让深圳更具国际竞争力。

3、基础建设。深圳是计划单列市,税务不需要上缴省政府。所以深圳市的财政能力十分强大。深圳土地面积1990平方公里,基建投资密度全国第一。这么点地方,到处是山,目前地铁3延、4延、5延、6、6延、8、9延、10、12、13、14、16、20,十二条地铁线路在建。这么点地方,竟然规划了32条地铁线,最近据说33号线又在调研考察。基建投资密度之高,世界罕见。基建投资密度高,就意味者地价高。地价高,房价必然更高。

4、人口因素。出入深圳各种场合,看到的基本是青壮年,老年人十分少,小孩目前也不多。这么多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没房,他们是强大的后备刚需群,他们只要混的好,必然会想方设法买套房子。据统计,2017年深圳出生婴儿22万,这是长期支撑楼市的巨大后备军。父母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给他们买套婚房。不然等以后三十万一平方的时候,让他们自己买?

5、地价因素。2014年以后,深圳所有住宅用地,均为地王。开发商不是慈善家,他经过几十轮竞价,抢了一块天价地,被限制容积率、限制户型、限制面积,要不要为了做成宇宙价卖给大家,他犯的着来做这个孙子吗?这也没办法,地产商也要吃饭,也要养员工。

6、通货膨胀。目前m2已经从前几年的12%-14%降到8%-9%,但哪怕每年只有8%,以5年为期,也增加了35%。这又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总之知道,钱在贬值、购买力不断下降的同时,房、地的成本一直在增长就行了。

以上是房价长期上涨的根本原因。须知,外部因素如果不能触及六大根本,最多只能短期影响需求、抑制房价,但长期来看,不可能改变上涨的基本趋势。


贾骐名


1、供求关系。深圳建市接近40年。管辖人口2200万,常住人口1260万。商品房总量180万套。平均每年新增人口30-50万,商品房才供应4.5万套,这造成了深圳房产的长期供不应求。这是长期格局,也是深圳房价引领全国的核心原因。

2、经济增长。深圳2017年GDP2.2万亿,且仍然保持每年8.5%左右的增长。GDP总量目前已经超过广州,今年即将超越香港,成为全国经济第三强城市。要知道,深圳的土地面积仅仅1990平方千米,是北京的四分之一,广州的五分之一,上海的三分之。强大的经济能力不断造就新富翁,他们是房价支撑的最中坚力量。深圳的互联网、物联网、电子芯片、金融均全国领先,可以料想,这四大产业在未来三十年,会让深圳更具国际竞争力。

3、基础建设。深圳是计划单列市,税务不需要上缴省政府。所以深圳市的财政能力十分强大。深圳土地面积1990平方公里,基建投资密度全国第一。这么点地方,到处是山,目前地铁3延、4延、5延、6、6延、8、9延、10、12、13、14、16、20,十二条地铁线路在建。这么点地方,竟然规划了32条地铁线,最近据说33号线又在调研考察。基建投资密度之高,世界罕见。基建投资密度高,就意味者地价高。地价高,房价必然更高。

4、人口因素。出入深圳各种场合,看到的基本是青壮年,老年人十分少,小孩目前也不多。这么多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没房,他们是强大的后备刚需群,他们只要混的好,必然会想方设法买套房子。据统计,2017年深圳出生婴儿22万,这是长期支撑楼市的巨大后备军。父母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给他们买套婚房。不然等以后三十万一平方的时候,让他们自己买?

5、地价因素。2014年以后,深圳所有住宅用地,均为地王。开发商不是慈善家,他经过几十轮竞价,抢了一块天价地,被限制容积率、限制户型、限制面积,要不要为了做成宇宙价卖给大家,他犯的着来做这个孙子吗?这也没办法,地产商也要吃饭,也要养员工。

6、通货膨胀。目前m2已经从前几年的12%-14%降到8%-9%,但哪怕每年只有8%,以5年为期,也增加了35%。这又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总之知道,钱在贬值、购买力不断下降的同时,房、地的成本一直在增长就行了。

以上是房价长期上涨的根本原因。须知,外部因素如果不能触及六大根本,最多只能短期影响需求、抑制房价,但长期来看,不可能改变上涨的基本趋势。

温馨提示:不改变供求关系的行政调控,也只能短期影响楼市。

深圳楼市目前行情如何?

1、过去一年,后海南、学位房几乎上涨50%以上。今年以来,前海南、前海北、宝安中心二手房价已经基本上涨15%。

2、目前市区所有新房全部是宇宙级抢手货,每一个新盘都是各大新闻头条,受到广泛关注,受到资金强烈追捧,哪里是去买房,完全是去抢钱。

山与海二手房价格7.5万/平,新房备案均价5.7万/米。59套房子造成全城轰动抢购。中介到处喊,喝茶费80万-100万,由于疑似暗箱操作,影响极坏,随后房管局将房源锁定。直到整改后才解锁。

引起全国人民关注的双玺时光道,总共167套房子,205平米-422平米,整体均价12.12万一平。认筹费500万,认筹660人,日光。5000万买房只能找个角落蹲一下?为什么人家愿意蹲?

臻山府总共222套房子,均价9.2万元/平,每一套总价都是2000万以上。星期二晚上开盘,15分钟卖完。

这几天还有个大神盘在认筹,华润城三期。741套,8.2万/平。认筹金200万,截止到发稿,已经认筹了接近5000人了,光认筹金就100亿。为什么火呢?因为连位置稍差的一期,二手房均价都买到11万/平以上了。价差三万多一平米,这么多人想买也就不奇怪了。

还有半个月前开盘的蛇口公馆,194套房子,均价8.6万,也是日光。没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便宜,好房子太少。

山语海59套+双玺时光道167套+华润三741套+臻山府222套+蛇口公馆194套,总共1383套。这么点房子,已经无法统计他们到底上了多少头条,获得了多少关注。

但对于全国经济第三,两千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深圳来说,1383套供应,简直九牛一毛,没买到的那些怎么办?谁知道呢?

深圳楼市的未来如何?

1、今年6月5日,深圳住建局公布了未来十七年住房供应计划。商品房每年4万套,人才房、安居房、公租房每年2万套。

2、令人十分疑惑的是,商品房的供应不仅没有加大,反而更加减少。毫无疑问,未来的供求会更加紧张。

3、这明显是意识到房价太高,而又不想降房价,所以才搞出人才房和安居房来分流部分需求。百分之五十和百分之六十的价格,这些地方一定会很偏僻,也许大部分在临深,也许在比临深还远的深山合作区。就算这样,还是排不到队,买不到,因为人太多了。

4、未来十七年,商品房都只新增六十八万套。不禁让人感慨,人生有几个十七年?对于三四十岁的人来说,这十七年,就是一辈子。

5、你希不望自己的子女住在人才房、安居房、公租房?经此一役,商品房彻底沦为有钱人的游戏,物以稀为贵。

6、十七年后,深圳只有二百五十万套商品房(180万+68万),那时候,老房子已经腐朽,真正还有竞争力的商品房,也许不超过一百万套。

7、十七年后,2035年,深圳管辖人口应该超过3000万。到时候这些有竞争力的商品房,大概五十万一平米吧?

8、现在还能讨论后海、前海、宇宙中心,以后只能研究寮步、博罗和汕尾了。因为连临深都买不起了。


太原市房产频道


1、供求关系。深圳建市接近40年。管辖人口2200万,常住人口1260万。商品房总量180万套。平均每年新增人口30-50万,商品房才供应4.5万套,这造成了深圳房产的长期供不应求。这是长期格局,也是深圳房价引领全国的核心原因。

2、经济增长。深圳2017年GDP2.2万亿,且仍然保持每年8.5%左右的增长。GDP总量目前已经超过广州,今年即将超越香港,成为全国经济第三强城市。要知道,深圳的土地面积仅仅1990平方千米,是北京的四分之一,广州的五分之一,上海的三分之。强大的经济能力不断造就新富翁,他们是房价支撑的最中坚力量。深圳的互联网、物联网、电子芯片、金融均全国领先,可以料想,这四大产业在未来三十年,会让深圳更具国际竞争力。

3、基础建设。深圳是计划单列市,税务不需要上缴省政府。所以深圳市的财政能力十分强大。深圳土地面积1990平方公里,基建投资密度全国第一。这么点地方,到处是山,目前地铁3延、4延、5延、6、6延、8、9延、10、12、13、14、16、20,十二条地铁线路在建。这么点地方,竟然规划了32条地铁线,最近据说33号线又在调研考察。基建投资密度之高,世界罕见。基建投资密度高,就意味者地价高。地价高,房价必然更高。

4、人口因素。出入深圳各种场合,看到的基本是青壮年,老年人十分少,小孩目前也不多。这么多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没房,他们是强大的后备刚需群,他们只要混的好,必然会想方设法买套房子。据统计,2017年深圳出生婴儿22万,这是长期支撑楼市的巨大后备军。父母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给他们买套婚房。不然等以后三十万一平方的时候,让他们自己买?

5、地价因素。2014年以后,深圳所有住宅用地,均为地王。开发商不是慈善家,他经过几十轮竞价,抢了一块天价地,被限制容积率、限制户型、限制面积,要不要为了做成宇宙价卖给大家,他犯的着来做这个孙子吗?这也没办法,地产商也要吃饭,也要养员工。

6、通货膨胀。目前m2已经从前几年的12%-14%降到8%-9%,但哪怕每年只有8%,以5年为期,也增加了35%。这又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总之知道,钱在贬值、购买力不断下降的同时,房、地的成本一直在增长就行了。

以上是房价长期上涨的根本原因。须知,外部因素如果不能触及六大根本,最多只能短期影响需求、抑制房价,但长期来看,不可能改变上涨的基本趋势。

温馨提示:不改变供求关系的行政调控,也只能短期影响楼市。

深圳楼市目前行情如何?

1、过去一年,后海南、学位房几乎上涨50%以上。今年以来,前海南、前海北、宝安中心二手房价已经基本上涨15%。

2、目前市区所有新房全部是宇宙级抢手货,每一个新盘都是各大新闻头条,受到广泛关注,受到资金强烈追捧,哪里是去买房,完全是去抢钱。

山与海二手房价格7.5万/平,新房备案均价5.7万/米。59套房子造成全城轰动抢购。中介到处喊,喝茶费80万-100万,由于疑似暗箱操作,影响极坏,随后房管局将房源锁定。直到整改后才解锁。

引起全国人民关注的双玺时光道,总共167套房子,205平米-422平米,整体均价12.12万一平。认筹费500万,认筹660人,日光。5000万买房只能找个角落蹲一下?为什么人家愿意蹲?

臻山府总共222套房子,均价9.2万元/平,每一套总价都是2000万以上。星期二晚上开盘,15分钟卖完。

这几天还有个大神盘在认筹,华润城三期。741套,8.2万/平。认筹金200万,截止到发稿,已经认筹了接近5000人了,光认筹金就100亿。为什么火呢?因为连位置稍差的一期,二手房均价都买到11万/平以上了。价差三万多一平米,这么多人想买也就不奇怪了。

还有半个月前开盘的蛇口公馆,194套房子,均价8.6万,也是日光。没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便宜,好房子太少。

山语海59套+双玺时光道167套+华润三741套+臻山府222套+蛇口公馆194套,总共1383套。这么点房子,已经无法统计他们到底上了多少头条,获得了多少关注。

但对于全国经济第三,两千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深圳来说,1383套供应,简直九牛一毛,没买到的那些怎么办?谁知道呢?

深圳楼市的未来如何?

1、今年6月5日,深圳住建局公布了未来十七年住房供应计划。商品房每年4万套,人才房、安居房、公租房每年2万套。

2、令人十分疑惑的是,商品房的供应不仅没有加大,反而更加减少。毫无疑问,未来的供求会更加紧张。

3、这明显是意识到房价太高,而又不想降房价,所以才搞出人才房和安居房来分流部分需求。百分之五十和百分之六十的价格,这些地方一定会很偏僻,也许大部分在临深,也许在比临深还远的深山合作区。就算这样,还是排不到队,买不到,因为人太多了。

4、未来十七年,商品房都只新增六十八万套。不禁让人感慨,人生有几个十七年?对于三四十岁的人来说,这十七年,就是一辈子。

5、你希不望自己的子女住在人才房、安居房、公租房?经此一役,商品房彻底沦为有钱人的游戏,物以稀为贵。

6、十七年后,深圳只有二百五十万套商品房(180万+68万),那时候,老房子已经腐朽,真正还有竞争力的商品房,也许不超过一百万套。

7、十七年后,2035年,深圳管辖人口应该超过3000万。到时候这些有竞争力的商品房,大概五十万一平米吧?

8、现在还能讨论后海、前海、宇宙中心,以后只能研究寮步、博罗和汕尾了。因为连临深都买不起了。


惠州房产咨询小黎


深圳主要是炒房的人多,都不想干实业,天天想着你的房子涨,租金涨,以后深圳怎么来抗衡世界其它大都市,光有房价是不行!


外来客入住


深圳有2200多万实际人口,只有150万套商品房,竞争这些商品房的是华为腾讯万科等等大公司的高收入职工,以及成千上万的创业成功者和老板,还有全国各地炒房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