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梅州被譽為“將軍之鄉”,辛亥革命至今走出上將、中將、少將540多人

“文物由來第一流”。自古以來,梅州盛行崇文重教之風,孕育了無數文人才子,郭沫若一句稱讚更讓梅州“文化之鄉”美譽廣為流傳。

梅州被誉为“将军之乡”,辛亥革命至今走出上将、中将、少将540多人
梅州被誉为“将军之乡”,辛亥革命至今走出上将、中将、少将540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之鄉”梅州亦是“將軍之鄉”。自辛亥革命至今,從梅州走出去的軍事人才和將領不計其數。據不完全統計,在這期間被授予上將、中將、少將軍銜的梅州籍將軍共有540多人。

在他們當中,不乏“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之輩。這些革命先驅、長征英傑和抗日名將從戰爭烽火的洗禮中走來,其勵精圖治,建立功勳的事蹟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客家兒女,也為爭取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歷史留下了一篇篇壯麗的詩篇。

亦文亦武

從古至今孕育軍事人才無數

在梅州客家公園裡,有一座頗具客家特色的傳統民居建築,它是中國客家博物館的分館——將軍館。走進將軍館,一個渾厚雄健的“將”字印入眼簾;478位梅州籍將軍的生平介紹被收錄在兩邊的展廳裡,分為革命先驅、長征英傑、抗日名將、開國功臣、當代驕子和將軍譜共6個單元。

梅州被誉为“将军之乡”,辛亥革命至今走出上将、中将、少将540多人

鄧仲元上將、張民達上將、姚雨平上將、肖向榮中將……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展示在眾人面前,充分顯示了梅州崇文尚武的優良傳統,以及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

“客家博物館自2008年正式對外開放以來便設置有將軍館。由於設立的時間較早,裡面統計梅州籍將軍共400多名的數據比實際要少一些。從目前各縣(市、區)統計的數據來看,梅州籍的將軍數量已超過540名。”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長肖文評說。

從8個縣(市、區)來看,自辛亥革命以來,從梅縣和大埔走出的將軍人數較多,均超過100位。“這個數量與全國著名的‘將軍縣’湖北紅安和江西興國相比,差距並不大。”肖文評說。

為何梅州這塊土地上,能孕育出數量如此之多的軍事人才?

早在古代,梅州就有崇尚武藝的傳統。從衣冠南渡到飄洋過海,客家人如果沒有強健的體魄,是無法闖蕩世界、劈波斬浪的;在梅州定居後,他們還要時刻保持警惕,抵禦外侵,保衛家園。正是這些經歷,使他們磨練出尚武自衛、勇敢機警的精神。英國人愛徳爾在其著作《客家人種志》和《客家史綱》中曾經這樣評論:“客家人乃剛柔相濟,也就是既剛毅且仁愛的民系,而有不畏強暴的特性。”

客家人“亦文亦武”的特點還反映在科舉時代。自古以來,梅州人考取武狀元、武舉人的數量不少。據《嘉應州志》和《梅縣教育志》記載:清代,梅縣經鄉試考取舉人的有621人,內有解元15人,其中文解元10人,武解元5人。

而在五華、興寧等地,武舉人的數量在某一朝代還要甚於文舉人。例如,清乾隆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五華便一下出了三個武舉人:錫坑人李南馨、華城人李威光和橫陂人魏大斌。在殿試中,李威光被乾隆欽點為武狀元。據《長樂縣誌》記載:李威光身高七尺,臂力過人,25歲中武舉人,乾隆37年在京城會試被乾隆欽點“狀元及第”,曾任閩安水師副將、福建南澳總兵官,為保護海防安全立下汗馬功勞。

潛心研究興寧歷史20餘年,著有《興寧知名人物》《興寧將軍錄》等書籍的史學愛好者陳作新認為,自古以來,興寧人亦文亦武亦商,愛國愛家愛鄉,思想開放,人也聰明靈活,各行各業均有卓越人才。600多年前,當時的惠州府興寧知縣,同時也有“江南四大才子”之稱的祝枝山在興寧期間,便作詩以“五寸衝牙丈八矛,裝成十萬繞林頭。莫欺楪子興寧縣,一半人家千戶侯”稱讚興寧。

同時,梅州地區還興辦軍事學校,專門培養軍事骨幹人才。1907年,近代民主革命家謝逸橋等人以培訓新學所需體育教師為名,籌借經費開設了鬆口體育學堂,課程分為學科和術科。學生們可以在這裡學到戰術、測量、簡易架橋、行軍部署、作戰方略和進退攻守等學科知識,以及連隊以下制式教練、操場動作及射擊教練等術科本領。鬆口體育學堂雖然辦了一期,招收學生100多人,但它為孫中山領導的武裝起義輸送了一批軍事人才,為辛亥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績。

愛國愛鄉

梅州籍將軍衝鋒陷陣立下赫赫戰功

“人死還有三點氣”“敢食三斤姜,敢頂三下槍”……在梅州流傳著不少俗語,這些俗語充分展示了客家人保家衛國、寧死不屈的大無畏精神。

梅州能走出如此多的將軍,與它自古以來均是軍事要地的戰略地位分不開。在歷史上,文天祥曾涉足此地,清末太平軍石達開部將石鎮古、石鎮常、康王汪海洋曾轉戰或兵敗於梅州。作為原中央蘇區,周恩來、朱德、葉劍英等重要軍事人物以及一大批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也來過梅州,指導革命或參加抗日戰爭。

“縱觀歷史,身處偏遠山區的梅州人,他們關心、參與國家各項事務的程度不比其它地區低。”肖文評說。如在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早期革命、國民革命軍的兩次東征、北伐戰爭、“八一”南昌起義後的三河壩戰役等,梅州人都以極大的熱情與無畏犧牲的精神參與其中。

據有關史料記載,在抗日救亡運動中,梅州黨員群體發展到了2000多人;有400多名骨幹和進步青年加入新四軍隊伍;同時還有一批優秀青年參加了東江抗日遊擊縱隊,他們與部隊一道轉戰大江南北,為打擊日頑作出了貢獻。

特別是近百年來,在中華民族的重大事件中,在維護民族利益的緊要關頭,梅州籍將軍的優秀代表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大革命失敗共產黨處在最低谷的時候,我的父親挺身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我的父輩》一書中,葉向真將父親葉劍英的故事娓娓道來。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葉劍英被任命為八路軍參謀長,並出任南京、武漢的八路軍辦事處代表。在抗戰最艱苦的時候,葉劍英曾帶著受傷的胳膊堅持出席會議。

會議的第三天,葉劍英以“對日作戰和友軍摩擦問題”為題作了長篇發言,有理有據,鏗鏘有聲。“抗日戰爭期間,父親以一個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風度和膽識,贏得了黨內外和軍內外的廣泛讚譽。”葉向真在書中回憶。

還有新中國成立後被授予中將軍銜的肖向榮,其在擔任八路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長時為抗日武裝的宣傳和政治教育工作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平型關戰役中立下奇功的鄧逸凡、曾國華中將;在各地大小戰役中均有傑出表現的楊輝圖、葉松勝、曾鑑修少將……

將軍們在“馬上”立下奇功的同時,還能執筆寫春秋。在這500多名將軍中,有不少是文武兼備的儒將。例如,葉劍英便非常喜愛讀詩、寫詩,一生寫了許多詩詞。毛澤東曾稱讚葉劍英的文才,讚譽其為“善七律”的傑出詩人,形容他的詩“酣醇勁爽、形象親切、律對精嚴”。

“還有鄧逸凡中將等,這些將軍不僅驍勇善戰,並且具有豐富的軍事理論知識。”肖文評認為,善習兵法的品質,與梅州當地文化教育的普及與深厚的文化氛圍也息息相關。

不忘傳承

將軍故里弘揚“將軍精神”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截至今年10月16日前,在世開國將軍僅剩10人,生於梅州大埔的楊永松便是其中一位,他也是目前廣東唯一健在的開國將軍。

時光倒回70年前。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上,“功臣號”坦克帶領編隊以整齊的隊形,緩緩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時任“功臣號”所在戰車師政委的,是開國將軍楊永松。從戰火中走過來的他,17歲跟隨紅軍爬雪山、過草地,一路南征北戰,書寫了傳奇的戰鬥人生。

1955年,楊永松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最年輕的開國將領之一。“我們的國家富強了,但千萬不能鬆動,還需要提倡艱苦奮鬥。”楊永松雖年事已高,但仍一如既往地關注著國家的發展。

在他的家鄉梅州,這種愛國主義和無畏犧牲的“將軍精神”也得到了弘揚與傳承。在中國客家博物館的分館將軍館,不少家長帶著小孩前來參觀,“這是我們梅州的將軍,很厲害的。”“媽媽,你給我講講他們的故事吧。”在他們之間的一言一語中,對家鄉英雄的自豪與崇拜之情流露言表。

英雄雖遠去,精神永傳承。抗戰時期,梅江區西陽鎮黃坊村出了“三將二十四校”,梅縣區松源鎮寶坑村也有“一村四將軍”美談……這些群眾耳熟能詳的將軍事蹟,常常被當地人掛在嘴邊傳頌至今。

梅州被誉为“将军之乡”,辛亥革命至今走出上将、中将、少将540多人

近年來,梅州還高度重視將軍故居的保護和修繕工作,並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推進故居的保護修繕中,梅州注重留住鄉愁,涵養文脈,讓有著重要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得到保護,使得瀕臨倒塌的客家古建築得以完好保存,並煥發新的生機。

在蕉嶺縣,保存完好的謝晉元故居與其相連謝晉元紀念館互映。在故居前的小廣場上,豎立了一座謝晉元雕像,目光炯炯、神色堅定,顯得英勇無畏。穿過小廣場,便是謝晉元紀念館,裡面珍藏了大量展現將軍生平事蹟的圖片實物。

在興寧市,原國民黨中將李潔之的故居“慈恩廬”被修葺一新,顯得古樸典雅、美輪美奐,成為集客家民俗展示、客家風情體驗以及休閒度假等於一體的觀光度假勝地。“中將李潔之為了感念母親的恩德,將大樓命名為‘慈恩廬’。”當地村民說,得益於故居的保護修繕,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參觀,親身感受李潔之的愛國熱忱。

於這片紅土地下長眠的當年烈士英魂,為梅州人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歷史遺產和精神財富,至今仍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梅州兒女奮發前進。肖文評表示,這些寶貴的歷史鬥爭經驗,是激勵梅州人民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承前啟後、奮勇前進的寶貴財富。

■相關

梅州“將軍譜”

姚雨平上將

梅州平遠大柘豐光村人。1882年出生。1907年加入同盟會,參與策劃潮州黃岡起義,後參加策應雲南河口起義。1910年任同盟會南方支部香港統籌部調度課課長,參與策劃廣州起義。1911年率部參加三二九廣州黃花崗起義。1911年任廣東北伐軍總司令。1912年北伐軍改稱廣東討虜軍,改編為第四軍後,任總司令、軍長。獲授陸軍中將加上將銜。1917年出任孫中山在廣州組織的軍政府顧問。1922年任大本營中央直轄警備軍司令。1939年春隨國民政府入重慶,仍任監察院委員。1946年回南京任國府顧問。1949年10月後從香港回到廣東,任省人民政府參事室主任,並被選為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常務委員、民革中央委員。

曾國華中將

梅州五華縣岐嶺鳳凰村人。1910年出生。1924年參加國民革命軍。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平型關戰役。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第三師師長、第七師師長、縱隊副司令員、東北軍政大學教育長,參加了四平保衛戰和臨江、衡寶、廣東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三兵團參謀長、第十五兵團參謀長、第四十九軍軍長、廣西軍區副司令員、空軍第三軍軍長、東北軍區空軍副司令員。1966年任瀋陽軍區空軍司令員。1968年任空軍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

肖向榮中將

原名肖木元,梅州梅縣石扇新田村人。1910年出生。1925年參加組織農民協會,組織學生救國運動團。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轉為中國共產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十五兵團政治部主任兼廣東軍區政治部主任、兵團政治委員、華南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南軍區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國防部辦公廳主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國防科委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鄧逸凡中將

梅州興寧水口小豐村人。1912年出生。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任第一一五師教導大隊教育處處長。1940年任八路軍第五縱隊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任新四軍華中總指揮部後方政治部主任,新四軍政治部秘書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野戰軍第二縱隊政治部主任,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政大學第三總隊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駐越南軍事顧問團政治顧問、顧問團副團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副教育長、教育長、副院長,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廣州軍區副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街。

謝晉元少將

梅州蕉嶺縣新鋪尖坑村人。1905年出生。1926年10月畢業後被派到國民革命軍第一師任排長,參加北伐戰爭。後被調十九路軍蔡廷鍇部任連長。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日戰爭爆發後,時任陸軍八十八師二六二旅參謀主任,隨部參加閘北八字橋戰鬥。後任該旅五二四團團副,在團長犧牲後代理團長。1937年10月26日率領第一營“八百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與日軍激戰,掩護駐防江灣、閘北的中國軍隊撤退。1937年10月31日,奉命率營撤離四行倉庫。退入租界後,被英軍解除武裝羈押膠州路“孤軍營”。1941年4月24日在率部上操時,突遭叛兵用兇器襲擊,當場犧牲。1941年5月,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少將。

【來源】南方日報

【記者】黃思華 汪思婷

【作者】 黃思華;汪思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