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寶寶放下手中的美食,向垃圾桶走過去,網友:比那一桌大人懂事

寶寶放下手中的美食,向垃圾桶走過去,網友:比那一桌大人懂事

一個人的素質可以現在很多方面,從儀態到言語、還包括行為舉止。糰子媽看過很多人說,垃圾就應該扔在大街上,不然環衛工人就會失業了。

也有些人覺得其他人都會那樣做,那自己偶爾扔一次垃圾,也不用大驚小怪的。實際上是這樣的嗎?

在一些行為道德方面,很多人還不如孩子做得好,可能大家都接受過同樣的教育,但是隨著年齡增長慢慢忘記了

比如同樣作為遊客,孩子們把吃完的零食包裝袋都裝進垃圾袋放在書包裡,或者扔進垃圾桶。那些隨地扔垃圾的人往往是成年人。

寶寶放下手中的美食,向垃圾桶走過去,網友:比那一桌大人懂事

愛乾淨的寶寶

小男孩跟著爸爸媽媽出來吃飯,桌子上有漢堡和薯條。寶寶手裡也拿著一根薯條正要吃,可就在這時他好像看到了什麼,從座位上離開了。按理說小孩子對美食是沒有抵抗力的,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放棄美食的呢?

原來寶寶是看到了隔壁座位的凳子下壓著一塊紙巾,他很自然的把紙巾撿起來,起初想要遞給服務人員,可是那個阿姨沒有看到。

後來寶寶把壓在凳子下面的紙巾也拉了出來,然後扔進了比她還高垃圾桶內,畫面中她小小的背影太讓人欣慰了。

網友評論說:這孩子太懂事了,一桌子大人還趕不上穿紙尿褲的小孩,寶寶最棒了!從孩子的舉動中也可以看出他的父母差不了!

寶寶放下手中的美食,向垃圾桶走過去,網友:比那一桌大人懂事

良好的家教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人起初的觀點和行為習慣都是來自於家庭的影響。家庭教育也有很多方面,但都是從小事做起的。

1. 尊老愛幼

“尊老愛幼”也是一種傳統美德,尊敬長輩,不欺負弱小。對於孩子來說“尊老”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尊重了他人,自己才會得到尊重。

現在老人對孩子寵愛見得多了,孩子的“尊老”就顯得特別珍貴。尊敬長輩,尊敬老師等等,這都是良好的品德。

寶寶放下手中的美食,向垃圾桶走過去,網友:比那一桌大人懂事

2. 懂得感恩

人人都會享受,但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感恩。孩子在沒能獨立生活之前性需要被人照顧,但是孩子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義務對他好。家人們是出於對他的愛,孩子要學會感恩。

不求孩子做到“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的這種程度,只希望他們能記得對他好的人。

3.良好的衛生習慣

良好的衛生習慣,既包括個人的,也包括愛護環境,這個良好的習慣在家就要養成。

個人衛生也影響著自己的形象,同時乾淨整潔的裝扮,也不會為周圍的人帶來煩惱。

無論大環境怎麼樣,自己也要做到愛護環境。試想一下,如果每個人都能正式做到自身愛護環境的小事,那整體環境必然是會得到改善的。

寶寶放下手中的美食,向垃圾桶走過去,網友:比那一桌大人懂事

4.養成閱讀的習慣

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沒有更多的能力去了解更遠的世界,那麼從書中他就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讀書可以豐富孩子的知識儲備,為孩子答疑解惑。

5. 給孩子做出榜樣

大人的一切孩子都會看在眼裡,父母的優點和缺點都對孩子有著影響。

想要孩子優秀,自己首先要是優秀的父母。榜樣的作用大於說教,很多孩子的壞習慣也反應著家長的問題。

在想要孩子優秀的同時,自己也需要不斷進步。跟孩子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