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貨幣財政“合力”穩增長,多渠道“補血”中小行


財信研究解讀金融委第十次會議:貨幣財政“合力”穩增長,多渠道“補血”中小行


文 財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伍超明, 財信經濟研究院 胡文豔

11月28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第十次會議,研究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進展和下一步思路舉措等問題,部署近期金融改革開放重點工作。對其中重點,我們解讀如下:

一、防風險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

根據11月央行公佈《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防風險攻堅戰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一是及時“精準拆彈”。對威脅金融穩定的重點領域風險及時處置,如成功處理化解包商銀行事件,果斷實施接管“止血”,避免風險進一步惡化。

二是“慢撒氣、軟著陸”。對可能持續存在的潛在風險,採取主動措施進行逐步化解。如對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將網絡借貸機構從5 000家減少到1 490家,國內173家虛擬貨幣交易及代幣發行融資平臺已全部無風險退出。

三是彌補監管短板。對體制機制性不足,持續推動監管改革。如出臺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關於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實施細則等。

四是主動防範“黑天鵝”和“灰犀牛”風險。對將來可能顯現的“黑天鵝”和“灰犀牛”風險,強化日常風險監測與評估,做好各類風險處置預案。如加強對股市、債市、匯市的實時監測,阻斷跨市場、跨區域、跨境風險傳染,防範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

二、穩增長成為首要目標,貨幣和財政政策有望更加“合力”

金融委公告提出,要“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注重在改革發展中化解風險”。

一是穩增長成為首要目標。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受到週期性和結構性因素疊加影響,加上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2019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GDP增速從一季度的6.4%,逐季減至二、三季度的6.2%和6.0%。為加快結構調整,形成有效的最終需求和新的增長點,增強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需要加強逆週期調節,穩定經濟增長,為結構調整贏得時間和營造合適環境。防範“處置風險的風險”,防風險成為次要目標,有效保障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平穩運行。

二是為實現逆週期調節力度的加大,未來貨幣和財政政策有望加強“合力”作用。明年發力“基建”穩增長和補短板,已經成為市場共識,財政政策不可避免地要更加積極。如何實現更加積極,除了財政部近期提前下達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萬億元外,我們預計2020年財政赤字率將從2019年的2.8%提高到3.0%,專項債券額度將比2019年增加1萬億元甚至更多,即2020年專項債券將從2019年的2.15萬億元增加到3.15萬億元以上。為配合財政政策的實施,貨幣政策將起好積極配合作用,即提供適度的流動性支持,因為當前我國購債的主體是銀行,而中小銀行面臨嚴重的資本金不足問題,為解決銀行購買力問題,預計央行會增發TMLF,支持銀行購買債券。

三是我國宏觀槓桿率還會提高,未來穩槓桿重在調結構。逆週期調控需要槓桿,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調整亦需要槓桿。因此,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應該保持我國槓桿率的整體穩定,甚至可以適當提高槓杆率。加槓桿不可怕,可怕的是槓桿資金進入低效部門。對我國槓桿率資金進行結構調整,讓更多的社會資源配置於高效部門,當前的加槓桿就是未來的降槓桿。2008年後金融危機以來,我國槓桿資金更多地集中在低效國企部門,如2016年末金融機構境內企業人民幣貸款餘額中,國有控股企業佔比高達53.9%,而私人控股企業佔比僅為34%。在債券融資中,國有企業對民營企業的優勢亦相當明顯,根據WIND數據,截止到2019年10月末,國有企業在非金融企業債券餘額中的佔比高達81.3%,而民營企業不足一成,民企融資難問題可見一斑。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信用違約事件高發,金融機構的風險敞口更多地集中於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貸款和債券融資比重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槓桿資源向國有企業傾斜的程度有所加劇(見圖1-2)。為提高經濟效率,降低槓桿率和金融風險,未來國有部門將更多地承擔降槓桿任務,民營企業等高效部門適度加槓桿。

貨幣財政“合力”穩增長,多渠道“補血”中小行

貨幣財政“合力”穩增長,多渠道“補血”中小行

三、增強中小銀行資本實力要“多渠道”

目前國內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壓力較大。根據我們的統計數據,2019年9月末,國內非上市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較2018年末降低0.3個百分點(見圖3),已十分接近監管部門對“非系統重要性銀行”最低(一級資本+留存超額資本)要求紅線8.5%。但相比上市銀行可通過IPO、定增、優先股等多種方式補充資本金,非上市中小銀行補充一級資本的渠道偏少、難度更大。

因此,預計未來監管層將加快通過拓寬以下三個渠道,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一是推動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節奏再加快、力度再加大;二是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規模,支持其用於購買中小銀行永續債;三是鼓勵中小銀行股東增資擴股,擴充資本金規模。

貨幣財政“合力”穩增長,多渠道“補血”中小行

四、重點引導私募基金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私募基金行業的問題與風險亟須高度關注。近年來國內私募基金行業發展迅速,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支持創新創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囿於國內法律、監管體系等發展相對滯後,私募基金行業亦暴露出較多問題與風險。主要包括:一是違規募集資金,掩蓋了可能存在的風險,有些行為甚至已涉嫌非法集資;二是違規開展投資業務,給委託人的資金帶來較大風險,甚至一些行為已涉嫌嚴重違法犯罪;三是日常經營管理不規範,如私募基金公司內控不健全,登記備案信息更新不及時不準確等。

考慮到未來私募基金仍是支持國內創新創業的重要力量,引導私募基金行業規範健康發展,將是金融體系適應需求結構變化,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的內在要求。預計未來監管層在夯實相關法規基礎、優化政策導向、加強風險監測等方面重點發力。


財信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團隊簡介

貨幣財政“合力”穩增長,多渠道“補血”中小行



關注“明察宏觀”

識別二維碼


貨幣財政“合力”穩增長,多渠道“補血”中小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