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P2P理財有什麼風險,風險來源是什麼?

笑壓群芳


馬雲說,大家講P2P,從第一天起就不是互聯網金融,它是一個有了網頁的非法集資產業。P2P從引進到摸索發展,實踐證明P2P不能帶來普惠金融,更多是非法集資,現在P2P已經進入清退或者轉階段。

一、首先P2P平臺尚未被官方認可,屬於未持牌經營金融業務。作為P2P平臺只是個信息中介(好比租房中介),本質上是撮合出借人和借款人達成借款交易,但在實際運作中,P2P內部管理混亂,從業人員很多沒有金融教育背景,從已經暴雷平臺發現,還存在內外勾結虛構假標騙取出借方的投資。

二、對於借款人來說,P22平臺的利率是很高的,能在P2P平臺借錢的人,應該是信用不好,在其他正規金融機構借不到錢,或者欠其他金融機構的錢,在無錢可借的情況下只能在P2P平臺借錢,由於很多P2P平臺未納入徵信系統,這些人群居然能通過P2P平臺借到錢,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這些人到期還不了款。

三、對於出借方來說,銀行的利息低,各種“寶”的利息現在也沒原來高了,很多有閒錢的人就把錢投放到高收益的平臺,高收益就意味著高風險,P2P平臺各種“套路”套你的本金,借款人也只管借錢不管還錢,出借人想通過P2P平臺賺錢高額利息,沒想到“平臺”和“借款人”要的是你本金,最後連本帶利全沒了!


信用第


您好,p2p看似完美的投資的邏輯,但是通過下面的圖,我們可以逆向分析,分析如下:我們之所以天真的認為p2p可以賺錢,是因為整個投資邏輯都是沒有開口的,就像美國的次貸危機,但其實我們逆向來看,其一,通過p2p貸款的人都是些什麼人,無非是銀行授信不好的、學生沒有還錢能力的佔絕大多數,那麼如果借錢的人不還錢,那麼所謂平臺拿什麼還給借款的人,有人說,平臺那麼大,可以先貼補給你,但是越來越多的違約肯定是包不住的。

其二,p2p平臺本身,之前的p2p沒有明確的監管機構,資金的存管也沒有要求,那麼借出者與借入者信息的透明度得不到保障,也就造成了平臺存在大額的閒置資金借不出去,但是又得給理財的客戶兌付利息,因此鋌而走險自己做一些高風險的投資(往往都是虧得一地雞毛),因此平臺兌付不了,本金也沒有了,只得跑路。

其三,我們來看看p2p的定義,P2P是英文peer to peer lending(或peer-to-peer)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夥伴對夥伴)。又稱點對點網絡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我們可以看到p2p並不高級,就是簡單的約定利息,平臺本身是一個信息提供方、撮合方,但目前國內已經玩的就是非法集資。

我是理財師果凍,致力於做一個有溫度的理財師!


果凍的果凍


P2P平臺如果可以做到借款人和出借人一一對應就沒有多大問題,就怕那種發行半年期,一年期產品的平臺,典型的資金池,基本都挪用錢去做投資了,一旦投資失敗,投資人的錢收不回來的可能性非常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