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蕪君檢分享#發出檢察建議,源於一次讓人揪心的“數據畫像”……

“市公安局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積極開展相關工作,針對檢察建議書的內容,對未成年人涉黑涉惡問題認真梳理現狀、分析原因,結合建議書內容研究制定下一步工作方案。”日前,重慶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鄧恢林對貫徹落實檢察建議書提出要求。


#蕪君檢分享#發出檢察建議,源於一次讓人揪心的“數據畫像”……


重慶市公安局給該市檢察院的覆函顯示,該局針對檢察建議書指出的未成年人涉黑涉惡問題,認真梳理現狀、分析原因,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專門工作方案,迅速拿出加強青少年犯罪研究、嚴格娛樂場所管理、強化校園周邊整治、加大網絡巡查力度、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等一系列舉措,重拳淨化未成年人“網上網下”成長環境,讓青春遠離黑惡犯罪。

“發出檢察建議,源於一次讓人揪心的‘數據畫像’。”重慶市檢察院檢察八部主任陳萍說。

2018年11月,重慶市檢察院調研發現,涉黑惡犯罪未成年人呈現“學歷低、年齡低、認同感低”新特點,作案手段、目標呈現“網絡化”新態勢,犯罪表現呈現“主導性、危險性”新情況。

#蕪君檢分享#發出檢察建議,源於一次讓人揪心的“數據畫像”……

“從地點分佈看,KTV、網吧、賓館等場所已成為犯罪高發區、危險區。”陳萍說,在一些涉黑惡犯罪案件中,未成年人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幫助者,社會危險性也更為突出。

“涉黑惡犯罪未成年人往往沉迷網絡,喜歡打網絡遊戲,上社交網站。”陳萍介紹,他們常常利用QQ、微信、快手、陌陌等社交軟件招募成員入夥,藉助社交網絡快速集結作案。由於害怕被同學欺負,高中生李強(化名)通過在快手App加好友關注的方式,加入幫派組織“戰門”,尋求社會青年“保護”。一旦遇到糾紛,該團伙會第一時間在QQ群、微信群發佈信息,邀約成員聚眾鬥毆、損毀公私財物,團伙作案達16次。

更讓檢察官擔憂的,是互聯網上黑惡文化蔓延的苗頭,以及色情、低俗、暴力、江湖等不良網絡文化“隔離帶”的缺位。為此,重慶市檢察院向該市公安局發出檢察建議書,建議進一步加大對網絡空間的監管力度,積極開展嚴防黑惡勢力滲透校園周邊地區專項清理行動和KTV、網吧、賓館等特殊場所的專項整治行動,形成常態化監管機制,建好“隔離帶”,管好“危險區”。


收到檢察建議書後,重慶市公安局推出一攬子舉措,聯合該市文化旅遊委、市場監管局在開展“黑網吧”清理工作的基礎上,又部署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校園周邊網吧專項集中整治行動。截至目前,已排查網吧5400次,取締“黑網吧”及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的網吧20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