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三十而立讀《三俠五義》,心中的“俠”與“義”

三十而立讀《三俠五義》,心中的“俠”與“義”

小時候,我喜歡聽評書和相聲(緣於沒太多的娛樂方式,也不記得是不是單田芳說的)。《三俠五義》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的俠客夢也是從那時開始的。

在本命年的今天,繼看完了《西遊記》《水滸》之後,我又在地鐵車廂裡完整地看完了原著。結合此時心境,和兒時比較又是別樣感受。

01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白玉堂"

三十而立讀《三俠五義》,心中的“俠”與“義”

兒時,整本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並不是南俠展昭,也不是包大人,而是錦毛鼠——白玉堂。他愛憎分明,藝高人膽大。我記得當時說書先生說:他晚上夜行衣都是穿白色的。就是太桀驁不馴,才死在了沖霄樓的銅網陣,讓人扼腕嘆息。

當時聽書,覺得“貓鼠之爭“是理所當然的。人家“五鼠”在江湖上也不是無名之輩,有名號也不是一天兩天,你展昭雖然仗著是皇帝御封的,可也不能這麼不懂事。這屬於犯了武林的禁忌,不顧江湖道義,人家白玉堂找你是理所應當的。再加上說書先生對南俠的刻畫只是平淡無奇,就更覺得老鼠在理了。

而現在看原著,發現對白五爺的刻畫,更多的是剛愎自用,有傲氣但沒有傲骨。你白玉堂有本事就和展昭比武較量嘛。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何必要盜印牽連別人呢。另外,其他四位兄長都苦勸你了,展昭也當面和你解釋了,就不要再糾結了,可你不依不饒。

另外,白玉堂和北俠歐陽春的過招,書中也把白玉堂刻畫的很不堪。大俠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要

武藝高強,你有傲氣就應該武功了得。可一伸手,這差著十萬八千里呢。再稱俠客,就有點不好意思了。

那為什麼白玉堂這個人物還受觀眾(包括我)喜愛呢?

細細想來,我覺得:一是性格比較鮮明。這是和其他人物比較之後的結果。

二是每個人心中都有白五俠的影子。

少年得志,風流倜儻,勇往無前,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而隨著時光的流逝,人生路上的挫折增多,我們開始漸漸收斂起個性,變得更加圓滑。有時候,連自己都嫌棄自己。所以更加渴望像白玉堂那樣不羈,過自由的生活。

02

大俠都是“自媒體”

三十而立讀《三俠五義》,心中的“俠”與“義”

自媒體”(We media)這一概念源於硅谷IT專欄作家在2001年提出的觀點,並在2003年被美國兩位學者歸納為“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後,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

在當今,自媒體之所以爆發出如此大的能量和對傳統媒體有如此大的威懾力,主要因為其具有平民化個性化低門檻易操作、交互強傳播快的特點。

在古代,信息的傳播主要是通過口口相傳。江湖又有別於廟堂,沒有皇榜和公文的官方傳播渠道,但是傳播的速度卻比官方渠道還要快,這是為什麼呢?

一個人,如果是一個大俠,在一個邊遠的地方行俠仗義了一次,就會被江湖上廣為流傳。所以才會有展昭到哪裡,只要一報“我是南俠“,人家都是慕名已久,欽佩有加。

而大俠們如此愛惜自己的羽毛,也是因為這是成本最低的傳播自己的渠道。一旦成為了俠客,到哪裡,吃喝都不成問題了,還有可能成為“公務員"。

這可能也是五鼠必須要去鬧東京的原因之一吧,這個人可丟不起啊。不去把面子找回來,以後在江湖上沒法混了,這自媒體沒法玩了。

所以官府的衙役調查案情,也會深入到酒肆和丐幫裡,從這些更不出名的自媒體那裡取得 第一手的情報。就是因為它交互強、傳播速度快,獲取的成本低。

03

俠客皆是“特種兵”

三十而立讀《三俠五義》,心中的“俠”與“義”

在《三俠五義》裡,劇情主要是說俠客協助包拯與奸臣龐吉父子進行鬥爭和協助顏查散翦除襄陽王的羽翼。這都不是正規軍,大兵團作戰的方式,只能採用特種部隊去解決戰鬥。

而大俠們因為各個都身懷絕技,所以才勝任這麼艱鉅的任務。

先說頭一個翻江鼠蔣平,身材瘦小,面黃肌瘦,形如病夫,但是擅長潛水。在皇帝的福海里可以抓到金蟾。這難度就和大海里撈針一般。

還有一次,顏查散的官印被盜,扔在了逆水寒潭,據描述這潭水連鵝毛都浮不起(因為有漩渦),硬是讓蔣平給撈回來了。

會水這還不算,人家腦子還好用,激將法,裝“孫子”,演的可溜呢。

第二個北俠歐陽春,綽號紫髯伯,為三俠之首,武功高,還會點穴。另外還是“夜眼”,就是現在的紅外線掃描。這放在古代,可是二次元的武器啊。

大俠們要麼膂力驚人,要麼夜行術了得。還有奇門遁甲,藥術等獨特的功夫,不再一一贅述了。

另外特種部隊都有特種的武器,大俠們也都有獨特的兵器。

湛盧劍——丁兆蕙(展昭二舅子)

此劍出在戰國時節,有個歐冶子所鑄。大形三,小形二,五口劍。此乃是頭一口,其名湛盧,切金斷玉,好劍哪,好劍!”

巨闕劍——南俠展昭

此劍與方才閣下的那口劍,是一人所造。這是小形二,第二口,其名巨闕,也是善能斷玉切金 。

龜靈七寶刀——北俠歐陽春

“此刀出在後漢,魏文帝曹丕所造,共是三口 。這口刀紋似靈龜,其名就叫靈寶。還有一口刃似冰霜,其名叫素質。還有一口彩似丹霞,其名叫含章。這三口刀,俗呼又叫七寶。

金絲大環刀——山西雁徐良(小五義)

大晉赫連波老丞相所造,共三口刀,一口叫大環,一口叫龍殼,一口叫龍鱗,專能切金斷玉,無論金銀銅鐵一齊削斷。

皤虹劍——雲中鶴魏真(小五義)

此劍乃雌雄二劍。此是一口雄劍,其名叫皤虹。還有一口雌劍,其名叫紫電。

特殊的功夫加上上古神器,讓大俠們成了“the best of the best ”!

04

心中的“俠”與“義”

三十而立讀《三俠五義》,心中的“俠”與“義”

“俠義”本是兩個概念,一是俠,一是義。

《墨子·經上》曰:“任,士損己而益所為也。“

俠是以“任”為行為方式,即放棄自己的利益而去幫助別人的人。“俠”源於先秦時代,以戰國時最為興盛,秦、漢後逐漸衰微,受墨派哲學“兼愛”與“非攻”的影響很大 。

《豪俠論》上說:“夫俠者,蓋非常人也。雖然以諾許人,必以節義為本。義非俠不立,俠非義不成,難兼之矣”。

即俠以義為本,如果捨去了義,就不能稱其為俠,故此有俠義之說。

懲強扶弱、抱打不平和不顧自己的生死安危、不受報答是俠的兩項表現形式。而在金庸的作品裡出現了一個大俠的定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孔子在《中庸》裡說:“義者,宜也”。

胡適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中說:“宜即是應該。凡是應該如此做的,便是義”。而後金庸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義是竭盡全力做份所當為之事”。

瞭解了”俠“和”義“之後,也就明瞭了為什麼這麼多人對俠義作品的鐘愛。

每個人心中都向往成為見義勇為,鋤強扶弱,不吝生死的白玉堂。能為國家,為民族大義鞠躬盡瘁的郭靖。即使不能流芳百世,卻也活在很多人的心裡。

但現實生活就是這麼殘酷。我們的熱情和夢想只能消磨在每日的餬口之上。兒時的大俠夢,連在睡夢中都不再出現。如何排遣這種惆悵呢?

也許“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積累小“義”,成為你身邊之人眼中的有“俠骨”的人就是一劑良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