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民间传说:朱元璋奇闻趣事!

明太祖朱元璋,即洪武皇帝,安徽凤阳人。凤阳有花鼓调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改行业,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他乡……”

这是当时凤阳人,到外乡乞讨时,唱的花鼓小调,意思大概有二:一、他们家乡,因为出了一位朱皇帝,(即朱元璋)才遭天灾的,过去封建社会有这种说法,那个地方出了大人物,那个地方百姓要遭殃,原因是,所有人的福气集于他一身了;二是说明他们是来自皇帝的故乡,是奉旨讨饭,你们看着办吧。这个花鼓调,随着人员乞讨流动,也传到我们安庆枞阳地区,甚至全国各地,不但凤阳花鼓声名远播,有关于朱元璋的奇闻传说,一直流落民间,津津乐道,经久不衰,下面我把所听到的,关于朱元璋的奇闻趣事,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民间传说:朱元璋奇闻趣事!




1


元朝末,有一国师,某一日掐指一算,自惊一身冷汗,他急忙向皇上奏:“启奏万岁,大事不好,民间出生一个人,将来会威胁到朝廷安危,此人今天就在皇城内”。皇帝怕的就是有人造他的反,他马上下旨御林军全城搜捕,捉杀这个危险分子,国师对御林军将领说:“你们把四个城门紧闭,看到身穿皮袍,手捧玉玺,头戴碧玉冠的人,捉起来”。

御林军领旨后,四个城门紧闭,全城搜捕,到了中午,还是一无所获。国师又掐指一算,惊呼道!“此人已安全出城了”!

皇帝马上召来御林军将领问责道:“为何放走国师所说的人?”御林军将领跪在地上,奏到,今天四个城门紧闭,还没有放走一个人出城门,唯一放走一个赤条条,一丝不挂,手里托着一块豆腐,头上顶着荷叶的小乞丐出城了……

国师听到此,仰天长叹一声说:“哎,正是此人也”!(此小孩就是朱元璋)。皇帝责怪国师为何不说明?国师说,卦上也不能泄露天机,也没有说明,谁知道,那小孩一丝不挂,就是一身“皮袍”,而且还是真皮呢,豆腐四方四正是代表“玉玺”,荷叶就是“碧玉冠”呀,皇帝听后,仰天叹道,哎“天意呀”。

2


朱元璋小时候又叫朱重八,他给舅舅家放牛时,与小伙伴合谋,把舅舅家一条牛杀了,偷来一个大铁锅,煮牛肉大家分享,众小伙伴忙了一夜,个个吃饱喝足,此时,想把铁锅还回去,但东方欲晓,还锅时,会被人看见,朱元璋无奈,仰天叹曰:哎,“要是天再黑一会儿就好了。”

话音刚落,天突然一片漆黑,朱元璋趁黑把煮牛肉的大铁锅还了回去,没有被别看见,因为他是真龙天子,上天也在暗中帮忙,现在黎明前的黑暗,传说是上天帮朱元璋还锅,特意安排的。

为了防止舅舅追问少了一条牛之事,朱元璋事先安排了一下,他把牛尾插在山这边,把牛头埋在山那边,第二天,朱元璋慌慌张的对舅说:“有一条大黄牛,钻到山里去了”,舅舅说,“你糊说八道,牛怎么可能钻到山里,”朱元璋说:“您不信,我带你去看!”

舅舅怀着好奇的心,随朱元璋来到山里,他见到一条牛尾,在山里摇摆,舅舅去拉牛尾,想把牛从山里拖出来,刚抓住牛尾,又听到山那边“哞”的牛叫声,舅舅跑到山那边一看,是牛头从山里伸出来的叫声,舅舅见到此景,信了“重八”说牛钻到山里的话了,并且认为,他家养了一条神牛,高兴得不得了。

可是,朱元璋心里在纳闷,“我把牛头丢到山那边,牛尾放在山这边,目的是骗老眼昏花的舅舅,蒙混过关,现在不知怎么了,死了的牛尾还在摇摆,断了的头的牛头还能叫”?真是天佑我也。

3


传说朱元璋,放牛时,闲得无聊时,就和小伙伴,摘人家地里的蚕豆来煮吃,他们分头行动,有的捡柴,有的捡来一个破瓦罐当锅,有的用石头在小溪边,砌成一个石头灶,忙活一阵子,就开始煮蚕豆,为了让火烧得旺些,让豆子早点煮熟,有一个小伙伴,用木棍在不停的在拨火,一不小心,把瓦罐打翻了,汤、豆撒了一地,众小伙伴见豆汤流走了,纷纷捡起地上豆子就吃,朱元璋看到此景说:“跑了汤元帅,活捉杜(豆)将军。”从这一点看,朱元璋有与众不同的视角。


民间传说:朱元璋奇闻趣事!




4


公元1344年,朱元璋入“皇觉寺”当和尚,方丈叫他扫地,他嫌菩萨多,拐弯抺角的不好扫,他对自言自语的对菩萨说,“如果你们这些泥菩萨能自已走出去就好了,方便我扫地了”说得奇怪,那些泥塑的菩萨听过朱元璋的话后,真的纷纷跑到门外,朱元璋高兴的把地扫得干干净净后,对站在外面的泥菩萨说:“大小菩萨,各归原位”,那些泥菩萨,就各自回到原来的位置,现代有句谒后语“大小菩萨,各归原位”(按部就班之意思)相传就是由朱元璋,才有这个歇后语。

5


传说朱元璋放牛时,喜欢在草皮毯上睡觉,朱元璋的睡姿是“天与子”两个字的形状,他仰面朝天,双脚叉开,双手两边横伸,像个“大”字,再把打牛的那条鞭子横在头顶,就像大字头上加一横,就成了“天”字;一会儿,翻身测卧睡,把牛鞭撗在腰间。双手合在一块,把头埋在双手之间的里面,向前伸得笔直,摆个“子”字形。见到他睡觉的人,都啧啧称奇。

6


相传朱元璋,小时候放牛,经常躲着在没有人知道的地方睡觉,别的小伙伴们,都找不到他,唯有“马大脚”(民间对她的称呼,因出身贫寒,一双天足,真名叫马秀英)找到朱元璋睡在那里。

有一次,朱元璋疑或的问马大脚 ,“我睡在那里,别人都找不到,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我的”?马大脚说:“要知道你在那里,是件很容易的事”,朱元璋不解的问“何解”?马大脚说,你睡在那里,那里就有一朵云在你睡地上方,为你遮阴,太阳晒不到你,我看云就能找到你,别人是看不到那朵云的。

朱元璋听过马大脚的话后,脱口而出的说:“如果我真有九五之尊时,就封你为皇后,后来朱元璋坐了江山,真的封马大脚为皇后,(公元1332年-1382年),后谥之“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嘉靖十七年加谥“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

7


朱元璋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反抗元朝,一路升迁,到了公元1368年,他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皇帝。相传,为了修石头城,(今南京城)有一个地方漩涡急,难施工,须要借富翁“沈万三”家的金罩宝贝镇底,沈万山问朱元璋:“今日借用,几时归还”?朱元璋回道:“打五更鼓就还!”沈万三认为还不到一天时间,于是借之。沈万三在家朌五更鼓早点敲响,他的宝贝就早点回来,不吃不喝的等到天大亮,也没听到五更鼓的声音。

从此以后,南京城只从一更打到四更鼓为止,不再打五更鼓了。民间就有了“南京不打五更鼓,安庆不做彭知府”的说法和习俗了。南京不打五更鼓的原因是:防止沈万三和他的后代们索要“金罩”特立的规定,又使朱元璋不失信于世人的高妙策略的做法!关于“安庆不做彭知府”的传说,且听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