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道教五則日常祕法咒語,據說能驅邪,還能養生

在巫術和宗教中,人們認為某些語言具有神力、魔力和法力,這種具有神力、魔力、法力的語言,便被稱之為咒語。

在我國本土宗教道教中,也有很多咒語。這些咒語的用途很廣,有的用來驅鬼逐邪,祓除不祥,有的用來治病防病,消災免難,還有的用來治弄仇家或敵人,甚至在日常飲食起居中,也有很多咒語。

比如下面五則咒語,就是在起床梳頭、穿衣服、沐浴洗手、吃飯和睡覺時所施用。道教認為,在做這些事之前或之後唸誦相應的咒語,不僅能驅邪,還能養生!

道教五則日常秘法咒語,據說能驅邪,還能養生

一、梳頭咒

據《雲笈七籤》卷四七《秘要訣法·櫛發咒》,在梳頭之前,先叩齒三通,然後唸咒:“上清朱雀,不得動作。勿離吾身,勿受邪惡。六丁七星,邪魔分形。敢有當我,北帝不停。急急如律令。”

唸完後,閉目存想,有發神蒼華,字太元,形如嬰兒,出現在自己的頭髮上。然後梳頭,以三五百遍為佳。

二、穿衣咒

據《雲笈七籤》卷四七《秘要訣法·著衣咒》,早上起來叩齒,穿衣,並唸咒道:“左青童玄靈,右青童玉英。冠帶我身,輔佑我形。百邪奔散,鬼賊催精。敢有犯我,天地滅形。急急如律令。”

三、沐浴洗手咒

據《雲笈七籤》卷四六《秘要訣法·澡穢除兇七房祝法》,在沐浴和洗手時,先臨水啄齒三通,再低聲唸咒:“四大開朗,天地為常。玄水澡穢,闢除不祥。雙皇守門,七靈安房,雲津煉灌,萬氣混康,內外利貞,保茲黃裳。”

唸完後,再叩齒三通,才沐浴洗手。

四、未食咒

據《雲笈七籤》卷四七《秘要訣法·未食咒》,道士在吃飯前,都要心存正一,閉目凝思一先飲食,然後才吃飯。吃完後,心中默唸咒:“百穀入胃,與神合氣。填補血液,屍邪亡墜。飛登金闕,長生天地。役使六丁,靈童奉衛。真氣來前,邪氣遠退。”

五、夜睡咒

據《靈寶藏經》,臨睡時念咒:“載汝之名,汝有五鬼,名曰攝精,吾知汝的。速離吾身,太上律令,化汝為塵。急急如太上帝君律令敕。”

然後面朝北方叩齒七遍,可保一夜睡得安穩。

咒語的奧秘到底是什麼?近年來引起了國內外許多科學家的重視和研究。氣咒法的實質逐步被認識和公開。首先被確認是咒語是一種制控的聲波,具有 一切聲波的特點。穿透性。它的速度為每秒鐘332米,可以穿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在遇到密度很大的障礙物,有折射性,根據不同的密度,相應改變它的傳播 方向。與溫度有關。當溫度升高(或下降)一度時,吐音聲速每秒增大(或減少)0.6米。聲壓。

聲壓的大小反映了聲調的高低,當聲音超過某一最大值時, 在耳中引起觸痛感,還可使人血壓升高,聽覺受到損傷,出現病態。正常範圍內,則使人心情暢達,智慧如湧。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頻率越小,音調越低。人耳 能聽見的頻率範圍是20~20000赫。使人悅耳的樂音多在40~40000赫的頻率之間。聲波的震動,可產生共鳴現象,發生音諧。

顯然氣咒法可以理解為利用聲波的穿透性、折射性,帶動內氣行走,達到意到聲到氣到。以意領氣,以意催聲,聲氣結合,形成一股強大的渾沌氣流,達到特種的療效。

最近對道家“六字訣”和“呵息吐音法”的吐音進了測試,發現了氣咒法吐音時接收以明顯的次聲頻的振動,為氣功“六氣訣”和“呵息 吐音法”為什麼能治病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為掌握正確吐音提供了檢測手段。

我們在修煉時,感覺到氣咒法是一種以聲音節律為中心的心身氣功效應。它至少包括音律,心態、念力,氣份等多種缺一不可的因素,是它們的綜合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