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漢字在日本發展歷史是這樣,竟曾是嚇唬日本女人的東西

曾分別和在美國,日本工作的工程師討論過出國以後的感受,結果很有趣。在美國工作的中國工程師說自己的感受是出門時覺得在外國,上班卻覺得在國內,日本的工程師表示恰好相反。

漢字在日本發展歷史是這樣,竟曾是嚇唬日本女人的東西

細問,原來問題出在語言文字上面。在美國的街頭到處都是外文字母,人的膚色也黑的白的花的五花八門,走在那裡一定會覺得自己在國外,但是美國大公司的技術部門裡面中國人佔了很高的比例,辦公室裡中文常常成為了第二通用語言,又讓人覺得是在國內。日本呢?走在日本街頭,常常會讓人產生並沒出國的感覺。因商店的招牌,街頭的廣告上,充斥著大量的漢字,而且讓人基本能讀明白其中含義。

日本是世界上使用漢字較多的國家,在它的國家公務員考試當中,還會不時的來上一段《列子.湯問》或王安石變法一類的古文題目。不過,今天日本的漢字,不管在使用範圍上,還是在文化地位上,都已比古代遠遠不及了。

漢字在日本發展歷史是這樣,竟曾是嚇唬日本女人的東西

日本人辦事,總有些稀奇古怪的思路外人難以理解。例如,在古代的日本,你要自殺的話,武士可切腹,而平民只能夠上吊。同樣,男人可寫漢字,女人如果寫漢字就會被認為是冒瀆。

日本最初就只有語言,但是沒文字。是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後,日本才形成了自己的文字,其中漢字當然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明治維新前,日本的文化階層普遍大量使用漢字,今天日語中廣泛使用的假名當時只起輔助的作用。假如看日本明治維新重要人物西鄉隆盛等留下的詩詞,書信,會發現基本都是漢字構成,和中文的區別極小。

其實,早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就已產生了反對使用漢字的文化流派。德川幕府第六代將軍的寵臣新井白石提出了“漢之文字萬有餘,非強識之人,不能背誦”。產生減少漢字使用呼聲的原因之一是荷蘭與日本的交往引發了一部分日本人對西洋文化的推崇,另一是認為字母化是文字改革的最終目標,這個觀點,與我國推行漢語拼音時一部分專家的看法頗為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