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母亲勒死5年级儿子后跳楼:孩子,妈妈不想杀你,可是没忍住……

母亲勒死5年级儿子后跳楼:孩子,妈妈不想杀你,可是没忍住……

最近看到一条令人愤怒又心痛的新闻,在福建,一位妈妈与孩子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把五年级的儿子勒死了,自责、后悔的她想要割腕自杀,失败之后最终选择跳楼结束了生命。

本来是最亲爱的妈妈,一次情绪失控就剥夺了孩子的生命,变成了杀人犯。

一段糟糕的婚姻“造就”了情绪失控的母亲

日本的统计数据显示,虐待儿童的惨案中有75%的凶手居然是孩子的母亲。我们一直说母爱是最无私的,是什么让一位妈妈失控到对自己的孩子下狠手,成为伤害这些脆弱的生命的刽子手?

今年一月,在湖南湘潭,一位年仅31岁的妈妈,在自己生日前一周,抱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从13楼一跃而下,最终,三人均告不治身亡。这位母亲生前在朋友圈里发出了遗书,让她走上绝路的,都是我们熟悉的原因:夫妻三观不合、老公出轨、家暴、产后抑郁、公婆不体谅……

这位妈妈在朋友圈留了一封遗书,她多次表明自己与丈夫以及他的原生家庭三观不合,称“哀莫大于心死”。因“实在忍受不了”,她在离生日只有一周前选择结束生命,并带上一双儿女,“在我看来,孩子在一个经常吵架的家庭也不会健康成长。”

选择结束自己和孩子的生命,该是经历过多大的绝望,写下这13页的遗书,每一页都是莫大的无助和痛苦。

去年九月,在北京,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女儿要跳楼,女儿哭喊,“妈妈,妈妈,我不要”,母女俩都在哭泣,孩子的哭声更让人心疼。

这位妈妈歇斯底里地质问丈夫:“你出轨我也原谅你了,已经三个月了,你跟那个女的住在一起,你要钱没钱,要房没房,要车没车,你有什么我可贪的?我不指望你给我什么,我只想你能给我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这样过分吗?我只要求这样过分吗?”

每一个情绪失控的母亲背后,都有一段不幸的婚姻,有一个失责的老公。婚姻带来的压抑和失望让她终于爆发了,最后伤害最大的却是无辜的孩子。

有的妈妈没有工作,她只是家庭主妇,她早上5点左右起床,送孩子上学,因为她没有工作,她要买菜洗衣服做饭接送孩子,打扫卫生哄孩子睡觉。她是妈妈,又是妻子,也是女儿,还是媳妇。清晨,她是闹钟,厨师,女佣,教师,保姆,护士,杂工,护卫,顾问,没有周休假,没有年假,没有病假,不分昼夜……

有的妈妈,工作上不能前进只能被淘汰,回到家,做家务,照顾老人、孩子和老公,所有的事都要她事无巨细地操心。既要赚钱养家,又要维护家庭稳定。她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却没有人关心,没有机会去释放,生活变成了煎熬,积累的怨气在孩子惹怒她的那一刻爆发。并不是她真的脾气不好,是生活的磨难和不幸的婚姻压得她到了绝境。所有情绪失控的妈妈,都是被生活和婚姻折磨得难以维系的女人。

照顾母亲的情绪是父亲的责任

母亲的情绪感受最直面的是孩子。一个幸福的母亲会养出一个开心的孩子。一个总向孩子抱怨的母亲也养不出乐观向上的孩子。这些伤害,都会一直停留在孩子的性格中。母亲的情绪里是孩子的未来。

那如何照顾好一位母亲的情绪?这是丈夫的责任。

很多丈夫抱怨自己的妻子结婚之后脾气变差了,生了孩子脾气更差,其实不是脾气变大了,而是生活的重压压垮了她柔弱的肩膀,没有人可以倾听,也没有人帮忙,所有的委屈和心酸只能往肚里咽。丈夫,作为家庭的支柱,照顾好妻子的情绪是必要的责任。

曾经一位爸爸向脑神经科学家梅迪纳教授请教:“教授,你告诉我,我怎样才能帮儿子考上哈佛大学?”

教授回答:“从现在开始,你回家好好疼爱你的老婆。”

“为什么呢?”

“在美国,对学业成就的最佳预测指标,就是家庭情绪的稳定性。家庭情绪稳定性,大部分可被妻子的情绪所预测。”

妻子的情绪会决定家庭的氛围。妻子的情绪越好,孩子能感受到更多的爱,心理会更健康、积极。照顾妻子情绪最好办法,就是宠爱她、关心她,让她心安,感觉到被关注。

此外,父亲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同妻子一道陪伴、教育自己的孩子会让整个家庭更幸福。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努力,80%取决于父亲教导。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由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是妈妈的50倍。

很多人生命中的第一个英雄都是自己的父亲。父亲可以塑造孩子对世界和人生最基本的看法,会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形成。如果父亲能够每天高质量的陪伴孩子15分钟,会对孩子的成长有长远的好处。而这高品质的15分钟,需要全心全意地和孩子互动,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可以一起做游戏,可以去爬山。一定要让孩子体会到你在关注他、爱着他,全心全意地喜欢他。你的爱会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幸福的家庭需要成员一起努力,一起承担责任,给彼此一个拥抱,谢谢对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