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 一個可以上升到哲學的問題:什麼是自我意識?我到底是誰?

自我意識一直困擾著人類,就是因為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完全弄明白自我意識到底是什麼,甚至到底有沒有“自我意識”的存在。

一個可以上升到哲學的問題:什麼是自我意識?我到底是誰?

目前而言,自我意識這種概念應該是存在的,起碼以人類自己的定義是存在的。不過按照佛學來講,自我意識就是人類認知的一種虛幻的概念,它本身並不存在,是人類加強給我們本身的東西,是來源於人類各個感官器官,比如聽覺,視覺,觸覺等各方面的感知,這些感知需要依賴於外界條件才能組合而成。

比如說,我們都知道你是你,但如果能把你身體上的器官一點單拆掉,拆到什麼程度你才不是你呢?

佛學認為,“你”本身並不存在,而是有很多條件臨時組合而成的現象,人類的自我意識也是這樣的。

當然,佛學這樣的概念聽起來更像是哲學或者神學,並不是我們經常提到的自我意識。一般情況下,我們理解的自我意識是對自我的認知,對自我存在於萬事萬物,同時區別於其他萬事萬物的認知。

一個可以上升到哲學的問題:什麼是自我意識?我到底是誰?

人類在剛出生時並沒有自我意識。科學家們曾經做過關於自我意識的很多實驗,比如說在一個嬰兒面前放置一面鏡子,嬰兒看到鏡子裡的自己會發笑或者或發怒,這說明他並不認為鏡子裡的人是自己,而是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夥伴,他並沒有自我意識,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特別之處。還有,如果在嬰兒臉上塗上黑點讓他照鏡子,他會努力嘗試去擦掉鏡子裡的自己連勝的黑點,而根本意識不到黑點其實在自己臉上!

還有,很多人或許都有這樣的經歷,去動物園的時候我們看到火烈鳥附近都會放置一面鏡子,目的就是利用火烈鳥的無自我意識特性,讓火烈鳥認為鏡子裡面的自己並不是自己,而是另一隻火烈鳥,因此火烈鳥就不會感到孤單,因為它有了一個鏡子裡的夥伴。我們人類認為這很搞笑甚至無聊,但對於火烈鳥來說卻很重要,它有了一個玩伴,不會因為孤單而“鬱鬱寡歡”!

一個可以上升到哲學的問題:什麼是自我意識?我到底是誰?

簡單來說,自我意識就是我為什麼是我,我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我,怎麼成為一個更好的與眾不同的我。自我意識讓我們產生了愛恨情仇,讓我們擁有了自尊心,自制能力,自我保護意識。當然,自我意識也有煩惱的一面,比如生活很多女生都會嫌自己胖身材不好,於是總是會想著去美容,如何讓自己變得更漂亮。

從更深層次講,自我意識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重要一點,雖然很多動物也有自我意識,但與人類的有本質區別!

關注微信公眾號:yzdaquan,上萬人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