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是如何看待《弟子規》的?

蔡永固


這是最好的時代,資訊發達,中外古今,文史典籍,民間遺存,幾乎皆可迅捷獲取。

這是最壞的時代,信息過剩,噪音煩雜,垃圾紛飛,優質信息,隱沒不彰,人們渺茫於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

理性和平的聲音,無意博人眼球,難以廣泛流傳,偏激極端的看法,卻如病毒般不脛而走,盡人皆知。

對《弟子規》這樣的舊時童蒙讀物,時常出現兩種極端的聲音:

有人認為它文化經典,應該從娃娃抓起,大力推廣,作為兒童比讀書,小孩子必須熟讀成誦!

有人則視為寇仇,“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把今人不讀《論語》《孟子》《老子》《莊子》《詩經》《楚辭》的責任,也算在《弟子規》的頭上!

難道這本小書,短短360句,1080個字的短文,有這麼大神力?!

對《弟子規》,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首先,總體來看,《弟子規》三觀端正,文意曉暢,家長可引導孩子誦讀。

《弟子規》的基本內容,在今天仍具價值。要求孩子在家孝順父母,在外友善待人,與人交往,言而有信,親仁愛眾,在今天甚至將來,依然必要。

這篇短文,用韻文寫成,每句三字,四句為一單位,隔句押韻,每四句一換韻,文筆自然,文意明白,淺顯易懂,兒童誦讀,極易上口,故而,家長引導孩子接觸此書,完全值得肯定和鼓勵。


其次,《弟子規》的內容,前後多相關相連,不可斷章取義,片面解讀,且有些內容已不合時宜。

《弟子規》,撰為兒童而作,難以做到句句嚴謹周全,故而,不能斷章取義,偏執一端。

比如《弟子規》有言“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認真,儘快做好,父母的教導,要恭聽力行,父母的責備,要承擔接受。

有人質疑道,如果父母不懂教育,不愛子女,那麼,他們的命、教和責,再去順從的話,就是愚孝,可能禍害了孩子啊。

事實上,在上面幾句話之後,還有下面幾句話——“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父母如有過錯,想辦法勸諫,促使他們改正。只是應當注意方式,要和顏悅色,聲音柔婉。若父母不聽勸諫,和悅的再勸。甚至以哭泣來求父母答應,即便被責打也無怨言。

可見,《弟子規》作者無意要求孩子愚孝。


還有些內容,已經不合時宜了,比如“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現代社會,子女不在父母身邊是常態,與“父母在,不遠遊”的古時不同,不可能早晚問候父母。父母過世後,也不可能守喪三年,期間不再食酒肉。相對不合時宜部分,主要集中在“入則孝”和“謹”兩部分。


這些看似不合時宜的部分,就沒有一點價值了嗎?

未必。

【解讀《弟子規》也應“遺貌取神”,不拘泥字句,而吸收文字背後的人文關懷】

我們不必從字面上遵從它,而是從文字背後的精神和情懷加以解讀,比如前文引用的兩則,我們不必早晚問候父母,但應該經常關心父母!

父母過世後,不必守喪三年,而懷念亡親,紀念他們,安慰內心,時常思念他們的恩情,恐怕不須他人提醒,很多人都會如此。


第三,《弟子規》不過是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弘揚傳統文化,加強兒童的國學教育,不能停留在《弟子規》《三字經》層面。

《弟子規》,不過是“學前班”或者小學階段的讀物,固然有益,且有些重要。過分強調“學前班”,甚至讓孩子一直讀學前班,就有些愚不可耐了。

孩子心性有些成長後,應該接觸更為深廣的文化知識,尤其應該直接閱讀儒家、道家、佛家等流派的文化經典。

而有些人,不知是為錢謀,還是為智所限,過分誇大和強調《弟子規》《三字經》等童蒙讀物,實在可笑。他們往往包裝成專家學者,矇騙世人,混淆視聽,實在可惡!


第四,教育部門與其推廣《弟子規》,不如加強傳統文化經典教育,讓孩子們直接接觸文化典籍。

[本文圖片,皆自網絡,侵刪]

《弟子規》意在以簡要的方式,傳達孔孟等聖人的教訓。比如作者把“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化作“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等語,然而,簡化的語言,顯然不如原來的精彩。讀《弟子規》,不如直接讀《論語》《孟子》等書。

《論》《孟》等經典數量不小,篇幅浩大,就有必要選取少數篇章。國家已經開始著手做這方面的工作了,然而,目前來看,做得還不夠好,可以借鑑臺灣地區的國文教育,讓孩子們直面經典,不必到“二道販子”取食。


第五,今日的作家學者,應該學習《弟子規》《三字經》編撰者普及文化的精神,編撰能夠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兼具時代特色,少年兒童好讀喜誦的當代童蒙之作。

這些年,之所以《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重新流行,與當代作家學者有莫大關係。如果我們的學者作家,也能像周興嗣、王應麟和李毓秀一般,編寫出上述三書之類的經典,過濾掉舊時蒙學讀物不合時宜的部分,新經典取代舊經典之後,就不必擔心其不合時代內容了。

中國當代學者作家,或為商業裹挾,或被生計所迫,難以像過去老輩學者,或者國外的一流學者,願意花大筆時間,用大量心血編寫經典入門與普及讀物了。這值得國家和社會反思,而作家學者亦當勤勉自勵,努力為經典的傳承與普及,作些力所能及的貢獻。


第六,以上幾點相互補充,不可割裂,單獨強調一點,否則,可能便是偏執一端,譁眾取寵,或是故意曲解了。

網上線下的許多所謂紛爭,他們的觀點實際上未必矛盾,只是側重點不一樣。當別人從其他視角切入,強調別的側面時,他們竟然以為別人在反對自己。這實在是偏頗可笑,答主上述五點從不同的側面觀照,之間並不衝突,且相互補充,不當強調一端,廢棄其餘了。


更多人文精彩解讀,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

如覺文章不錯,還請不吝點贊、評論、轉發,謝謝~~



風雅正


2008年,我兒子上小學時,學校老師要求家長買《弟子規》,給孩子學。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弟子規》這本書。我翻了翻書的內容,心裡就想:這樣的書學校怎麼還能讓孩子學?

尤其是我們這個年代,怎麼還能提倡學《弟子規》這樣的書?

這樣的充滿了封建糟粕的東西!


堂吉訶德646


弟子規是我國傳統文化,是當代有價值顯而易見的。弟子規的內容涉及每一個人生活、學習、工作、交友都要謹慎等等。而這些東西永遠不會過時,而且對我們個人的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因為弟子規重視親情倫理的教育,主張先道德教育後文化,以德、智、體、美、勞的教育,德為先。不錯,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就算有過人的知識,有才無德,也是一個危險品。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只顧個人利益,忽視了親情,淡忘了父母。



比如《入則孝》這一篇大概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時候,要立刻答應;父母讓你做事情的時候,要馬上去做。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情,要虛心地接受父母的批評…………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小孩有時候父母喊他,他都覺得不耐煩,讓他做點事情也是拖拖拉拉,父母批評一句也不得。當孩子長大了走出社會遇到了挫折,壓力的時候就會出現問題。當今跳樓自殺的孩子,犯法的孩子就是因為德沒有教育好,才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個人覺得弟子規值得推廣。雖然文字有些難記難理解,但我們可以借鑑其中的意義取其精髓。



從此沉默


對《弟子規》該怎樣看?我說說我的看法。

1.《弟子規》是古人對未成年人制訂出的一套行為準則。就好比我們上小學時的《小學生守則》,是純潔如璞玉的孩子們的行為規範。它由淺入深,由簡到繁;語言明快,朗朗上口,是《三字經》以外,最好的兒童教科書。想像一下,十幾個留著小辮子的黃毛少兒坐成幾排。在戴著眼鏡的老學究的帶領下,搖頭晃腦地誦讀《弟子規》:

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七八歲的孩子,貪玩好動,讀起書來有口無心。我想,天真的孩子們不一定能懂“謹信”,“親仁”是什麼意思;但最少能懂得“父母乎,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吧。國學就這樣一代代傳了下來。

2.有人說,《弟子規》是陪養奴才得“啟蒙書”。這個,我不敢苟同。請看《弟子規》是怎樣教孩子們堅持真理的: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意思是說:當發現親人有過錯的時候,要向親人說明,指出來。態度要和藹,聲音要溫柔。如果親人不採納你的意見,你更要和顏悅色地再次提出,如果還不行,你則跟著他。進行“哭諫”。即使親人發怒打你,也無怨無悔。

像這樣是非分明,堅持真理,不避親疏的教育方法,能說是“培養奴才的啟蒙書”嗎?

3.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二十四字,把親人由生病到去世,做兒女的應該怎麼做?字少意深。父母養育了我們,父母有病了,做兒女的服侍幾日,陪伴幾天,端水送藥,盡一盡做兒女的孝心也是應該的。而如今,“我們很忙!”,“工作忙走不開

”。等等藉口讓我們失去了和父母最後的團聚。父母病了送醫院,請個護工照顧。兒女每隔十天八天去看一回,補交醫療費,檢查護工的服務情況,中間少不了頤指氣使,指手畫腳。而能親手為父母擦洗身子,清理大小便的有幾個人?有一老人趟在病床上,要小便,要用夜壺,護工一時不在身邊,兒子剛好來看他,老人想讓兒子接一下尿壺,兒子有些彎不下腰去,兒子說:護工呢?我給你請的護工呢?

老人說:我是你爸,不是護工他爸,你掏錢給我僱了陪護。可我生你養你的時候好像沒僱人吧...兒子拂袖而去。

言歸正傳,用金錢能買來僱工,但買不來親情,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愛護之情是不能用金錢兌換的。僱工能替我們幹活,但不能替我們盡孝!一個“孝”字,必須有兒子在身邊。當然這種說法確實有些強現代人所難了。人口老齡化,養老壓力大,是這個時代不爭的事實。老人們也不要太叫兒女為難。自古忠孝難兩全啊。

4.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弟子規》這是講待人接物。要看輕財物,疏財仗義,這樣互相不會產生埋怨。與人交流時話到嘴邊留三分,言語平和,不傷人自尊,化解是非矛盾於無形之中。

總之,我看《弟子規》確實是一部很好的傳統文化遺產。學習和傳承我們的文化遺產,是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知命堂文化


《弟子規》成書於清朝康熙年間,是繼宋朝《三字經》後又一本儒家童蒙讀物。



《弟子規》從《論語.學而》的思想開篇,兼顧儒學其它典藏的思想精髓,從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習慣入手,教育人們如何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換而言之,《弟子規》是在傳授人如何做規矩,懂規矩。再往高了說,是倡導人的文明思想。

《弟子規》是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韻形式完成的,跟《三字經》形式一樣。講的是孔子的核心價值觀——孝、悌、仁、愛。《弟子規》全文360句,1080字,涉及行為舉止、待人接物、禮貌用語等方面的要求。



《弟子規》的前身是《訓蒙文》,由康熙年間的李毓秀寫成,後經賈存仁改編修訂,取名為《弟子規》。換而言之,《弟子規》就是從清朝康熙時代正式流行。因為文字淺顯易懂,押韻順口,寓教於樂,所以一經面世,便風靡社會。



當下,國家正在大力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弟子規》作為童蒙讀物,在央視百家講壇等節目不斷播出,成為傳播正能量的有效方式。我認為,類似的優秀文化,必將得到傳承和發揚。


富春葉語


《弟子規》屬於封建社會的糟粕,“拉大旗,作虎皮”,打著“聖人訓”的幌子,來傳播自己的糟粕思想。這些條條框框在古代也許是合適的,但是很不適合現代社會。

過去兒童的啟蒙經典是“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可見古人也不怎麼喜歡《弟子規》,古人都置之不理摒棄的東西,今天的我們更沒有必要讀了。



對於《弟子規》裡的要求,我們需要辯證對待,比如其中的一句“親有疾,藥先嚐”,就是說親人有病需要喝中藥了,自己要先品嚐一下湯藥熱不熱、苦不苦。“是藥三分毒”,這個在今天大可不必。如果說親人有高血壓、糖尿病,難道需要我們先嚐一下嗎?藥可不是瞎吃的。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這句話完全是錯誤的。


再比如裡面的“居有常,業無變”,就是說居住在一個地方不要搬家,也不要改變職業。這是完全錯誤的話語,即使是在古代也不正確。“樹挪死,人挪活”,假如山洪爆發了還不搬家就等著死吧!如果整個村莊都拆遷了,你就是不搬要做釘子戶嗎?現代社會風雲變幻,改變職業是完全可以的,沒準就站在風口上發了大財呢。《弟子規》裡面的一些句子太死了,不會活學活用,頑固不化。

又比如裡面的句子“事死者,如事生”,太荒謬了,“號泣隨,撻無怨”,打的時候還不跑,你是大笨蛋啊,荒唐。裡面很多這樣的句子,我們全當笑話就行了。

《弟子規》的作者是清朝的一個落魄秀才,連舉人都沒有考上,可謂是人生的失敗者,這從側面反映了他的水平不是很高。拿自己的價值觀念來要求自己就行了,說是“聖人訓”確實有點愚昧無知了。愚弄大眾者必將愚弄自己,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層城鵷雛


先了解下它的創作背景

康熙年間,滿清統治階層出於長久統治的目的,主動追求對漢人傳統思想文化的認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讀四書五經,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大修孔廟,春秋祭孔、宣諭以孔子儒教為立國之本。1670年,根據儒學核心制定和頒發“聖諭”十六條,作為人們的思想準則和行為規範。《弟子規》正是在這種文學氛圍下,寫作而成的。其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一個秀才。他以《論語》“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當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賈存仁將其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

從內容上來看

《弟子規》全書以《論語》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一章為總綱,分為五部分,各選擇《論語》、《孟子》、《禮記》、《孝經》和朱熹語錄編輯而成。全文總計360句,1080字,內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紐冠、行為儀止、道德品性、處世之道等,詳於道德教育。

《弟子規》是一部蒙學經典,所謂“弟子”,不是一般的意義,而是指要做聖賢弟子,而“規”則是“夫”、“見”二字的合體,意思是大丈夫的見識。“弟子規”便是說,要學習聖賢經典.做聖賢弟子,成為大丈夫。《弟子規》就是其入門讀本。此書原名《訓蒙文》,採用《論語·學而篇》:“弟子人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把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賈存仁加以改編,改名《弟子規》。此書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遠邪小、走正道,養成忠厚家風的必備讀物。

從名家點評上來看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弟子規》講的是社會行為規範,讓孩子知道應有的規矩,在孝順父母、兄友弟恭中學會怎樣與他人相處。其目的在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誠敬的態度,形成仁愛的人格。

東北林業大學劉經緯教授:《弟子規》的語言風格簡明而不失文學意蘊,語言形式易懂而不失深刻內涵。《弟子規》用這種言語疏導的方法,在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認知規律的同時,又便於兒童通過朗誦背誦就獲得道德理論知識,明白人生的道理,對道德產生初步的瞭解,從而達到道德認識的啟蒙作用。

從後世影響上來看

《弟子規》首先明確強調了做人的各項準則,以教育我們孝順父母、恭敬兄長為名義,繼而教育人民把對父兄的順從擴大到社會各個階級,“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進而教育廣泛服從,“凡是人,皆須愛”,通篇以“愛心、父母對子女傾注了無私的愛、子女應該以無私的愛回報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一類手法,扼殺學童的思考能力、批判能力。是在清朝揚州十日等事件後特有時代背景下的產物,並非國學經典,應被視為封建糟粕而剔除。

2014年9月6日,海南省首開傳統文化改造犯人的先河,服刑人員每日誦讀和領悟《弟子規》、《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


一起三八說


《弟子規》原名叫《訓蒙文》,是清朝山西新絳縣人李毓秀所著。此人一生教書,本來只是一個小小秀才,但因為撰著了《弟子規》,死後牌位被供奉在絳州先賢祠。後來,賈存仁又對《訓蒙文》進行修訂,才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全文1080個字,三字一句,兩句一韻,主要列舉了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處世、求學時應有的禮儀規範。

目前學術界和教育界對《弟子規》的評價主要有正反兩個方面:

一方面,肯定《弟子規》在教育中的積極因素。

比較推崇《弟子規》的名人有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臺灣王財貴先生、淨空法師等。綜合起來看,《弟子規》的益處有:(一)《弟子規》有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弟子規》給出了維護父母、兄長、朋友等各種人際關係的宗旨,即“孝”“悌”“謹”“信”“敬”和“泛愛”。比如尊老愛幼、禮敬師長、誠信待友等,也是我們當今所推崇的道德價值。

(二)《弟子規》提出了身體力行、環境陶冶、克己省察、推己及人等重要的修身方法,比如其中提到的“刻薄語、穢汙詞、市井氣、切戒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這些是有利於個人道德修養提升的。

另一方面,學術界、教育界對《弟子規》質疑和批判之聲也不絕於耳。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弟子規》是偽國學經典。根據古典文學博士黃曉丹的考證,《弟子規》僅在晚清有一定影響,而並非像宣傳中所言:古代的賢人君子都是被《弟子規》教育出來的。黃曉丹根據《清史稿·勞乃宣傳》推斷,《弟子規》在最初的使用環境是祠堂、茶館、書館,使用對象是幹完農活的成年人,適用範圍是社會下層,甚至根本不是蒙學必讀書。建國後,《弟子規》熱是從臺灣一路擴散到大陸的。2000年前後,臺灣王財貴先生在讀經活動中開始推廣《弟子規》。2004年,淨空法師的在江西的“廬江文化教育中心”推動了《弟子規》在大陸的傳播。其後,隨著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欄目錢文忠教授解讀《弟子規》,再掀學習熱潮。

(二)《弟子規》中有大量的奴化教育內容,容易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尤其是創造力的扼殺。根據兒童教育專家王立華的統計:《弟子規》全文1080字,用得最多的一個字是“勿”,有43處之多。王立華老師認為,這種教訓、誡條式的口吻,與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樂學原則相反。《弟子規》也許能教出老實聽話的孩子,但卻很難培養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

驪姐認為,對待《弟子規》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首先,不宜把《弟子規》過分抬高,奉為國學經典。《弟子規》作者生活在清代,時代環境決定了當時的儒學受宋明理學的影響很大,摻入了大量親親尊尊的封建禮教內容,離孔孟當初所提倡的儒學已經有很大的差距。其次,應該辯證看待其內容,不宜教條學習,尤其對於跟現代生活和價值觀衝突的內容應當摒棄。比如關於父母去世之後的喪禮:“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要是真叫你守孝3年啥也不幹,還不能喝酒吃肉,恐怕沒有幾個現代人能做到的。這完全是古代的禮制,不適合我們現代的生活。

(配圖來自網絡)


驪姐的人類學之眼


《弟子規》與行動力



  呼應是宇宙秩序在人間的倫理性折射

  《弟子規》的第一部分“入則孝”,是用什麼開篇呢?是“父母呼,應勿緩”,它用“呼”和“應”來開篇,這裡面充滿著奧秘。人的生命是怎樣開始的?答案是呼吸。小孩子剛生下來,先呼一口氣,再吸一口氣。而《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裡的“父母呼”跟我們生命剛一開始的這個“呼”是同一個“呼”。為什麼要“應勿緩”呢?因為呼了卻沒有應,就相當於你呼了氣卻不吸氣,結果可想而知。所以,父母一呼,馬上一應:“哎!”這是人在宇宙間進行能量交換的一個基本程序,而且要求迅速。

  “父母呼,應勿緩”,我們從大的宇宙來看這個對應,就是古人講的天人合一,宇宙間的一切運化都是如此。如果哪一天圍繞地球的月球不見了,那就麻煩了。同樣,如果哪一天太陽轉著轉著,突然發現地球不見了,會是個什麼結果?不敢想象。

  因此,這個宇宙演繹的秩序就是“父母呼,應勿緩”。在宇宙間,一定是小質量的圍繞著大質量的運轉。相對於地球來講,月球就是小;相對於太陽來講,地球就是小——這是宏觀世界。微觀世界也是如此,一定是電子圍繞著原子核,如果電子突然不見了,那這個原子就會出現問題。這樣的狀態對應在人間倫理上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呼,應勿緩”是一個對等行為,如果父母呼,兒女們沒反應,能量就斷掉了,而人間倫理是宇宙規律的投射。這就相當於上面說的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秩序裂變,結果就是災難。

  《弟子規》開題即講人的生命力建設

  “應勿緩”裡面的“勿緩”說的是什麼?是速度感、敏捷感。《弟子規》第一句話就把宇宙秩序暗含的成功奧秘講出來了。一個人因何成功呢?是速度感、敏捷感、反應力、執行力。

  古人有一副對聯,“一勤天下無難事,百忍堂中有太和。”古人認為一個人要想成功、要想幸福,關鍵是兩個字:“勤”和“忍”。我們看《曾國藩家書》,曾國藩認為一個人能不能成功,一家人能不能興旺,有一個大前提——看這一家人早晨起得早不早,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勤”,這是對一個家、一個人、一個團隊的反應力、執行力的強調。由“父母呼,應勿緩”可以聯想到“領導呼,應勿緩”“國家呼,應勿緩”“民族呼,應勿緩”……一個人如果父母呼,他沒有反應,可以推理,國家呼,民族呼,他也不會有很好的反應。為什麼呢?因為“父母呼,應勿緩”的反應力和“領導呼,應勿緩”“國家呼,應勿緩”“民族呼,應勿緩”的反應力是同一個心在支配著。那麼,一個人的行動力迅速到什麼程度才行呢?父母呼,他馬上有反應,這個人就是一個有用的人,具有建設力的人。

  在童蒙養正階段,《弟子規》培養孩子什麼樣的品質、素養、學養、教養呢?是反應力。從一定意義上說,人的最大習性就是惰性,而反應力的培養就是為了反惰性。一個人貪睡、貪吃、貪喝,從本質上講,就是生命惰性在作祟。從能量的角度講,惰性生命是處在一種負能量狀態。一個人的反應力不夠了,說明他的能量不夠了,這就像車沒了油一樣,開不動了。因此,《弟子規》是從生命力建設開題。

  緊跟“父母呼,應勿緩”之後便是“父母命,行勿懶”,大家看它的次第,呼完了怎麼辦?叫你幹活了。呼你,你卻沒有反應,怎麼辦?開始命了,由溫和的變為強制性的了。既然你不自覺,對不起,就開始要求你了。靠自覺不行,就要用制度了。所以,在推進的次第上,“父母命,行勿懶”這裡有了強制的意味。我們可以感受一下“應勿緩”“行勿懶”的細微的差別:“應勿緩”帶有主動性,“行勿懶”則帶有被動性,是“應勿緩”的遞進。因而,“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教,你要敬聽;責,你要順承。這四句聯繫起來看,它是從主動性、被動性、積極性、消極性來講生命力的建設。

  順:與宇宙運行相合的人生秩序

  你看宇宙間的整個秩序就是“順”,如果哪一天這個宇宙有一個星體不順,宇宙就亂套了。其實人體的運作也是“順”的體現,就像我們的身體,幾乎沒有一個多餘的器官,每一個器官都互相配合,按順序履行自己的職責,這樣才能保持身體健康。如果哪一天,你的進食系統在運作,而排洩系統卻不工作了,將是個什麼情況?人體各器官各司其職,有序運行,這就是“順”。餓了,你去吃飯;困了,你去睡覺。要想身體健康,你就要維護好這一自動化的秩序。如果現在你不執行這個秩序,你就不順。你不順,你的身體就會出現疾病。

  我們講《弟子規》是維護人類永久性生存、群體性生活和個體性幸福的一個“規”。那麼,這個永久性生存、群體性生活和個體性幸福用什麼來維護呢?用一套自動化的秩序。然而,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染上一種不好的習氣,即惰性,也就是反順傾向,這會影響我們跟整個宇宙的自動化程序的匹配,怎麼辦?訓練。怎麼訓練?“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呼”“命”“教”“責”,這也是教育的四大原理。教育從哪裡開始?從“呼應”教起。從“呼”到“命”,這是教育由主動性向強制性過渡。這四句話最後落到“責”上,這可以讓我們聯繫到中國的治理,它是從人性來講的。先“呼”沒反應,怎麼辦?“命”。沒反應,“教”。再沒反應,“責”。如果一個人能夠非常自動化地適應群體生活,那就只需要“呼”就好了,而不需要“命”“教”“責”了。

  □作者 郭文斌

西安晚報>\t\t \t\t2017年11月19日>\t 版次: \t <06> 文化縱橫


西安晚報


如何看待弟子規?


1、記得錢文忠講《弟子規》時說過一句話,大體意思是:弟子規很重要,但是孩子太信容易吃虧。

我同意這個觀點,時代不同了,風氣不同了,原來的經典需要揚棄接受,如果孩子太信,在遇到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時,必定吃虧。


2、任何經典都需要揚棄接納,取其精華,剔除糟粕。

完全打死,連看看都不看,作為國人,實在不該。但讀了,全信,那更是大錯。要揚棄對待。



3、對小孩子,建議淺嘗輒止。對成人,可以隨便浸潤。

小孩子三觀不定,對有瑕疵的經典,要淺嘗輒止。對有免疫力的成人,怎樣學都差些。不是有些企業,把《弟子規》作為自己的企業文化的嗎?


4、從《弟子規》主要內容看,對孩子有較大教益。

《弟子規》的主要內容是: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教育孩子在家要孝順,要友愛兄弟姐妹,要嚴謹,要守信,然後生髮出去,愛眾人,親近有仁愛之心的人,知道品德到家了,行有餘力,再去學習文化知識。德行第一,要學文,先修德,這些,對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還是很有意義的。


5、總之,作為國人,《弟子規》是一本必須瞭解的書,然後你可以吸收精華,可以批判糟粕。對孩子來說,簡單瞭解。對成人來說,任其取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