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莆田新后街:燈影粉牆裡的皇宮起

莆田新后街:燈影粉牆裡的皇宮起

古街老巷記錄城市的變遷,見證城市的歷史滄桑。在市區的縣巷、廟前等6條古街,尚保存著不少明清古民居,是莆田“文獻名邦”的活化石。這些傳統民居繼承了由晉朝士族衣冠南渡所帶來的皇室威儀和貴族氣派,包括具有莆田傳統民居特色的官式大厝和融匯中外建築風格的洋樓。

1977年,著名古建築專家陳從周教授和郭湖先教授到莆田考察,對這些明清士大夫宅院也表示出極大的驚奇,認為其中的明代住宅“確是一顆明珠,可與皖南明代住宅相媲美”,“具有全國性價值”。

在莆田的規劃中,這些古街將打造成莆田的“三坊七巷”。為記錄歷史浸潤過的這方土地,我們一起來《守望莆田古街》。


每個老莆田心中都有一條自己的“后街”。說起“后街”,大家共同的一個印象則是“傢俱一條街”的美譽。在這裡,不管是復古還是現代風格,您總能找到您所想要的各式木傢俱。更令人驚歎的是,這條街還是個“百寶箱”,與莆田習俗相關的各種傳統用具,比如祭祀用的桌前布罩等,在這裡總能淘到。

記者從莆田規劃部門瞭解到,這條近300米長的古街,在長期的規劃中,將被打造成別具歷史風貌的“傢俱一條街”,同時保留傳統民俗用品店。
莆田新后街:燈影粉牆裡的皇宮起

官宅府邸 凸顯莆仙特色

后街全長近300米,包括衙後路。這條街上有不少明清兩代告老返鄉的大官的住宅,官式大厝也稱皇宮起,是莆田傳統民居的典型,除格局、造型、結構獨特外,在裝飾上也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中,較有名氣的是后街與原廟前街之間的陝甘總督林揚祖故居。

林揚祖故居佔地1500多平方米,由磚埕、左右院門、門廳、上廳及與廳並列橫向建築的諸多房舍、右鄰校園等建築組成,懸山頂抬梁穿鬥結構,並列式空間佈列,不用傳統的前後進次形式為其特色,充分凸顯莆仙民居的傳統風格。

主屋建在高約0.7米的石砌臺基上,比普通單層建築顯得高昂,房屋裝飾具有清代建築代表性,並且木件還保存較好。林揚祖(1799—1883),清道光九年(1829)登進士第,歷任陝西按察使、甘肅布政使。清咸豐九年(1859)起任陝甘總督,成為清代職位最高的莆田籍官員。該故居歷經百餘年風雨,如今卻依然完好,可謂標準的莆田大夫宅第,於1993年被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莆田新后街:燈影粉牆裡的皇宮起

現代商業味道深厚 尚存民俗特色店鋪

現在的后街,連同這裡的名人故居、傳統木製工藝等,正逐漸被現代濃厚的商業氛圍所掩蓋。在這條古街上走一圈,能看到不少古建築,名人故居內那浸潤著歷史的古屋、古井,還有沿街尚保存的那幾家傳統手工藝店鋪,正在營業的多是瓦罐店、錦繡莊以及民俗、禮儀、宗教文化用品店。

從同樣曾經是最繁華的高樓衙後路口進入這條4米多寬的街巷,經過幾家有著多年曆史的傢俱店鋪,在一名林氏後人的指引下,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巷,恍然從現代步入清朝年間。
莆田新后街:燈影粉牆裡的皇宮起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嫗正在院子中,從100多年的古井中汲水,悠閒地澆著花。曾任莆田市文管辦文博館員吳天鶴告訴記者,在古代井是家鄉的象徵,故有“背井離鄉”之說,這口古井正是歷史的重要見證之一。
莆田新后街:燈影粉牆裡的皇宮起

林家宅第別具特色 承載幾代人記憶

真正平民百姓的房屋一般很難經受住時間的消磨,而傳統官式大厝,如今雖然斑駁不堪,卻仍顯主人當年的威風。屋脊飛簷的華麗外飾,磚石門牆、樓房前後的花圃,以及風韻猶存的胭脂磚,還有那一排美人靠,席位依稀可辨。

林揚祖故居以及附屬建築裡,多數年輕的後人已經搬出去了,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在這裡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林偉強老人告訴記者,這裡有著他很多的童年記憶,儘管周邊漸漸充斥著濃厚的現代商業氛圍,但他還是十分眷戀這裡的一花一草、一磚一瓦。

記者看到,后街上的幾座古民居,都有著極具莆田特色的卷書牆頭和格扇窗。林家宅第坐南朝北,是雙座七間廂加護厝和後供堂。前院是一個用規整條石鋪就的長方形大埕,石埕三面圍牆,北面為院前方的照牆,東西兩牆則各開一扇石框儀門,西門臨廟前街道,東門可通羅巷裡直達后街。廊簷樑架及斗拱、雀替等雕飾簡潔大方,大門額的懸匾已摘毀,僅剩下一對門簪。正房和廂廳、重廂廳的前窗均採用古典式的拼木花格窗欞。

保留特色店鋪 增加市政設施

此前,莆田有關部門已邀請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古街制定了《保護規劃》。考慮到目前後街上整體風貌較好且商業活動繁榮,但周邊新建的小高層建築及隨意搭建對整個街巷景觀的影響,且綠化率、社會車輛經常見縫插針停車的現狀,規劃通過後,秉承修舊如故的原則,將這裡建成傢俱步行街,同時保留原有的民俗特色店鋪,並增加路面市政設施。

根據規劃,將對沿街破損店鋪進行修繕,粉刷白色牆面,去除曬衣架;去除外牆各種掛線,清洗燈籠;更換損毀木板牆面,清洗汙濁木板,電錶集中隱蔽設置。儘可能保留所有現有的街道綠化,以保護歷史文化風貌與環境,新增綠化將鼓勵採用鄉土物種。有針對性地補充多樣化的綠化形式,採用可移動綠化。街道照明採用燈籠和壁燈,光線使用暖色調。

記者從規劃部門瞭解到,莆田地區門頭的類型主要有門屋式、門斗式、門樓式及門框式,門頭的大小、規模和式樣是體現建築的主要功能和性質的一個標誌。維修整治中將逐一根據不同配合建造相適宜的門頭,尤其注意門頭各部分比例的協調,新建門頭宜簡潔,避免使用繁瑣的裝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