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老師不建議學習行書從《蘭亭序》入手?

文化十八般

有的老師建議學行書不宜從《蘭亭序》入手?簡直是胡說八道嘛!這是哪個混帳老師說的?他懂書法嗎!

學習行書,應首選王羲之的《蘭亭序》和《聖教序》,這是當代行書大家張旭光老師說的。張旭光老師還說,初學書書法者,可直接從行書學起。

王羲之《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是有志向於學習行書者的最佳範本,現在竟有人建議不讓學,而且還有人附合他,真是無知的言論啊!

王羲之《蘭亭序》用筆細膩精湛,點畫妍媚遒勁,結體雋雅多變,章法佈局和諧自然,其技法已達到了無懈可擊的程度,為什麼就不能學呢!





建議題主不要聽似懂非懂之人說的話,學行書,就大膽臨寫王羲之《蘭亭序》或《聖教序》,這個路子錯不了,堅持走下去吧!



另外,王羲之《蘭亭序》還有一個重要的筆法,就是點畫“刀片狀”,這就是王羲之用筆的高超之處,一般人不但沒有注意到,就是注意到了,也未必能寫好。所以說,在臨寫時,一定要對這個“刀片狀”的寫法予以準確的把握。


中州耕牛堂主

學習行書,確實不好從蘭亭入手。

就技術層面說,蘭亭用富於變化,章法雅緻,氣韻生動,而且姿態萬千。

以上種種,沒有一定的水平基礎,看都看不懂,更別說學了。拿出蘭亭放這就開始照著寫的,大有人在,而且還有人日臨一遍,以求像。

我確實佩服他們的努力用功,但是臨出來的作品,大面可以看,也就是說,章法很準確,僅此而已。

字形死板,用筆死板,更不要說姿態的變化。

真的是在無用功處用功。


蘭亭的精髓,是王羲之醉後書,下筆千變萬化如有神助,醒了之後自己都臨不像,更何況別人?

看不到其中的千變萬化,學了也只是皮像而已。

並不如學王羲之《聖教序》對未來幫助大。

《蘭亭》雖是真行書之宗,然不必一筆一畫以為準,譬如周公、孔子,不能無小過,過而不害其聰明睿聖,所以為聖人。不善學者即聖人之過處而學之,故蔽於一曲,今世學《蘭亭》者多此也。魯之閉門者曰:“吾將以吾之不可學柳下惠之可。”可以學書矣。---《跋蘭亭》

聰明莫過黃庭堅,魯直曾經有詩說:世人只學蘭亭表,欲脫凡骨無金丹。

黃魯直說學蘭亭不用求筆畫準確,意思就是可以不用“皮像”。做不到皮像只是一個小問題,並不影響學蘭亭的精髓。潛臺詞就是“蘭亭的重點不在字形”。

但是當時人(宋)學蘭亭都學其表,不學其裡。

魯直閉門者,說的就是,不用全盤學,學自己需要的一部分就夠了。

這個意思就是“意臨”

擇一學習重點放大而臨。


此上種種,均證明,蘭亭入手多無益。

當然,並不是不可以學蘭亭,誰都可以從蘭亭入手,只不過對來而言,投資大於收益,並不划算。如果有人只喜歡蘭亭,不喜歡別的行書,當然可以一隻學蘭亭,這是個人自由。


其實蘭亭的變化太豐富了,字勢章法筆法,字字全在變化。

如果能看的懂這張圖,說明水平就夠臨蘭亭了。

這個也只是一些入門的理論而已。


如果看不懂,最好是從聖教開始,慢慢體會這些東西。

當然還是那句話,天大地大你最大,老人言沒用,你開心就好。


我解釋這麼多也只不過是建立在:怎樣花費同樣的時間,才能取得更高的收益上而說的。


大家可以猜猜這都是誰的臨作

都是歷史上出名的大師


梁宇航

我想當代書法界對蘭亭序已經過於神化了,有的老師不建議從蘭亭序開始學,是說你學不了,太高級了。這有道理嘛,我覺得未必。

其實學習行書只要適合你的就是好的。能不能學關鍵只有一點,就是你是不是真的喜歡。


你真的喜歡蘭亭序嗎?你可以不忙下定論,先讓我們來看看蘭亭序的發展歷史。

自從唐太宗李世民將《蘭亭序》真跡殉葬,世間就沒有真的蘭亭序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蘭亭序是馮承素的摹本,不是真跡。真跡究竟有多好,因為誰也沒看見所以誰也說不清,直到現在大多數人是人云亦云。
為啥學書必談蘭亭序,主要有官方主流的長期權威肯定。作為皇帝的李世民就不用說了 ,把蘭亭序捧得如此之高,首先是他的功勞。還有就是米芾,他說蘭亭序是天下行書第一,從而把它定在無人可以超越位置。唐代以降,對蘭亭序的這類溢美之詞就太多啦。什麼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什麼點畫猶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等等,反正是把蘭亭序奉為極品。

其實也有說不好,只不過聲音不夠大。如黃庭堅說蘭亭雖然是真行行書之宗,然不必一筆一畫為準。不善學者,即聖人之過處而學之,故蔽於一曲,今世學蘭亭者多次也。能使學家多拘忌,成一種俗氣。他還作過一詩批評眾人學蘭亭,“世人皆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瘋子,下筆便到烏絲欄。”

我也有點納悶,一件臨摹的作品成了天下第一其實有點滑稽不是嗎?既然是臨摹,能完全得真神韻嗎?經二傳過後沒有變味麼?這些真的是難說。

其實後來很多人都拋棄了蘭亭序而選學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北宋的書風是從反對蘭亭序的迷信開始的。以行書而論,直接影響北宋蘇東坡,黃山谷是祭侄稿,而不是蘭亭序。郭沫若說過,蘭亭序的筆法把兩漢以來的隸書筆意失掉了。還有人說,蘭亭序不可學,一學會變俗。

書法批評史上認為,在俗書抬頭的時候,蘭亭序就會成為樣板,而書法古體成為主心骨的時候,蘭亭序就會成為被批判的對象。從歷史上對蘭亭序的批判中,可以看出蘭亭序的身份和處境。凡成功學蘭亭序的書法家,最高成就也只不過是創造了經典的俗書而已。

元代的趙孟順非常崇拜王羲之,說他的古法千古不易。但是後來認為正因為如此,趙孟頫是領銜各代的俗書之首。趙的大量的俗書作品使他躋身於書法大家的行列。這也可以讓我們知道

俗書總是會大受歡迎的,歷史就是這樣,那麼多俗書都在蘭亭序這張虎皮的保護下,一直到今天。

這就是歷史上對蘭亭序的另外一種聲音。所以我們學習蘭亭序的時候,應當瞭解歷史上對蘭亭序的兩個方面評價。然後再來決定你是從蘭亭序開始,還是從祭侄文稿學起。


高培書畫琴

屁話!

只能說適合不適合,有的人適合演戲,比如王寶強。有的人適合當作家,比如張愛玲。有的人適合唱歌,比如鄧麗君。

我就喜歡《蘭亭序》的用筆,看過臺灣書法家陳忠建的書寫視頻,我就有點無師自通。寫起來“得心應手”。


這是我楷書“蘭亭序”書寫,覺得很順手。

還記得“小馬過河”的故事嗎?不要聽別人胡說八道,自己親自試試。


京東千里行書法

為什麼《蘭亭序》不適合初學者臨摹?

《蘭亭序》確實是天下第一行書,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所寫,現存的《蘭亭序》是唐代的臨摹的作品,歐陽詢、虞世南和諸遂良的臨摹版本是對原版臨摹,但屬於偏向書法家自己風格,細看有點不準確,最著名的神龍本是唐代書法家馮承素的臨摹本最為接近也很神似,但也屬雙溝臨摹,線條使轉惟俏惟妙,從中真實反映王羲之書寫時的徐疾、頓挫、一波三折的絕妙筆意,此臨摹版真品現在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馮承素的《蘭亭序》臨摹本

諸遂良《蘭亭序》臨摹本


公元353年(永和九年)3月3日,東晉時期書法家王羲之與辭賦家孫焯、司徒謝安等41名流高士集會於會稽山城(今紹興)的蘭亭,雅集活動裡一起流觴飲酒,感興賦詩,感嘆相聚,感嘆生命,在酒精與情感陶醉的情況下,心中奔放而成文,由德高望重的王羲之書寫成了《蘭亭序》。此作屬於酒後陶醉狀態,清醒時也未必可以寫回。

讓初學者和後學者一上手學習行書就臨摹,也真有點不符合循序漸進的認識理論和規律,筆者認為這是不可行的。

歷代不少書法家寫《蘭亭序》還真是不少,也沒有見有突出成績。

建議先學習王羲之《聖教序》開始臨摹。


文化十八般

蘭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品,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也是中國書法行書完全成熟的代表作品。

但凡高明的東西總是難易理解的,很多老師不建議初學者學習蘭亭序也很正常。

說實話很多老師也沒有把蘭亭序寫好,我之前就有一個老師曾經多次寫蘭亭序,感覺不滿意就放棄了,初學行書直接就寫蘭亭序挑戰的確有一點大。

除了《蘭亭序》的技法高明以外,《蘭亭序》的書寫工具也是我們現在很難模仿的,他用的是鼠須筆和蠶繭紙,鼠須筆是非常硬的,很容易出現纖絲。

熟悉《蘭亭序》的朋友都知道《蘭亭序》裡面有很多的纖絲,這些纖絲和王羲之書寫工具有很大的關係,很多初學者模仿王羲之的纖絲,就很容易形成習氣。

我們現在寫大字、用宣紙是不能出現很多纖絲的

如果沒有老師指導著寫,建議初學者最好不要學習蘭亭序,可以選擇宋四家或者趙孟頫的行書入門,等入門之後,對於行書的技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再去學習蘭亭序。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不二齋

大家好,我是清雅齋書法日講!當我們的楷書練到一定程度或者不錯了的時候,我們就會轉手學習行書,草書等筆速較快的書體。如果要學習行書的話,我們選擇的最佳範本當然是“天下第一行書”的作者王羲之的行書,但是我們當學習王羲之行書的時候,老師並不建議我們直接去學習《蘭亭序》。原因有以下幾點!


1.《蘭亭序》的用筆特點,方圓兼使,以圓筆居多。我們入門書法,一般以楷書入手。楷書的用筆基本上方筆較多,如果一開始就直接學習《蘭亭序》,筆法不容易掌握。


2.《蘭亭序》中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的遊絲引帶比較多。對於初學行書的朋友來講,不容易掌握。如果搞不清楚,會弄錯了筆順。

3.其次是《蘭亭序》被稱作“天下第一行書”,無論是點畫、結構,還是整體章法氣韻,都是極高水平的。學習行書要講究難度層次,由易而難,只有把相對規範,容易的學好了,才能更進一步地學習難度較大的。


4.相對於《蘭亭序》來講,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對於初學行書的朋友比較適合。因為《集字聖教序》的點畫方筆較多,字形也比較接近於楷書,而且減少了筆畫之間的遊絲粘連。對於初學行書的朋友,入門比較容易些。


清雅齋書法日講

沒聽說過不能從《蘭亭序》入手,學習行書最好從臨摹影印版的字帖入手,它可以讓初學者直接的感受到正真的筆法韻味。碑帖只得其形不得其法,要多臨習原作體會筆意筆法,才能事半功倍。





老楊 Liven

《蘭亭序》有“清風明月”之稱。但是這個字帖中,有太多的牽絲映帶,這些恰恰不是初學者,應該學習的東西,當你還不懂得這些的時候,你寫出的牽絲映帶,都會變成書法上的“釘頭、鼠尾”,這些都是書法中的惡習。帶著惡習學習書法,自我修正的路,會比清風明月還讓你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