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你關心的地震自救知識 都在這裡

地震來了該怎麼辦?被困時,怎樣通過自救提高生存機會?怎樣快速、恰當地救助被埋人員?

什麼是地震?

地震就是大地的震動。在地球內部構造力的作用下,某處岩層發生突然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在瞬間急劇釋放出來,巨大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由該處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直到地球表面,引起地表的震動,地震就這樣發生了。

地震包括天然地震(構造地震、火山地震)、誘發地震(礦山採掘活動、水庫蓄水等引發的地震)和人工地震(爆破、核爆炸、物體墜落等產生的地震),我們通常所說的地震是指天然地震中的構造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一年約有500萬次。其中約5萬次人們可以感覺到;能造成破壞的僅有1000次;7級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幾次。

地震來了怎麼辦?

地震發生時,我們該怎樣做呢?

家中如何避震?

如果地震發生時你正在室內,已經來不及跑到室外,就要迅速選擇一個相對安全的避震地點躲起來,注意降低重心、保護好頭部。住樓房的避震地方為:牢固的桌下,低矮、牢固的傢俱旁;開間小、有支撐物的房間,如衛生間、內承重牆角、震前準備的避震空間。如果住平房發生地震時,室外又開闊,儘可能跑到室外避震。如果住樓房,震時切記不要跳樓、翻窗,不要到陽臺上、外牆邊、窗戶邊去,不要躲在房屋的大梁下,千萬不要驚慌亂跑。

學校如何避震?

學校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防震抗震知識。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時,如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間裡,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裡,絕不可讓學生亂跑或跳樓。待地震過後,按學校準備的疏散路線,在老師的指揮下,有組織地迅速撤離。如果是在操場或室外,則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公共場所如何避震?

如果地震發生時,你正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千萬不要蜂擁著往外逃,這時你要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要注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注意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去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疏散。

如果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要選擇結實的櫃檯、大件結實的商品或柱子旁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東西護住頭部;避開容易破碎的玻璃門窗、櫥窗或櫃檯;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如果你正處在行駛的汽車內,你要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戶外如何避震?

如果地震發生時你正在戶外,你要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不要亂跑,要避開人多的地方;要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如:樓房,尤其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過街橋、立交橋上下,以及高煙囪、水塔下等;要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野外如何避震?

如果地震發生時你正在野外,應該找一個安全開闊處躲避,迅速離開河邊、湖邊、海邊、水壩、橋面或橋下,防止地震時河岸坍塌,堤壩垮塌。

同時,要注意避開山邊的危險環境;要避開山腳、陡崖,以防山崩、滾石、泥石流等;避開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於滾石前進方向跑,切不可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物下,或蹲在地溝、坎下;特別要保護好頭部。

震後如何自救與互救?

地震發生過後,怎樣自救與互救呢?專家為大家介紹了很多實用的方法。

自救——抓住生存的機遇。

注意用溼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頭部,一是避免意外事故,二是避免灰塵嗆悶發生窒息的危險。

儘量活動手和腳,並清除壓在身上的物品。

用周圍可搬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擴大安全活動空間,保障有足夠的空氣。

條件允許,儘量設法逃避險境,朝更安全寬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動。

幾個人同時被壓時,要互相鼓勵。在周圍安靜時或能聽到上面(外面)有人說話時,應敲擊出聲,向外界傳信息。

無力脫險時,儘量節省力氣,要靜臥,保持體力,尋找食品和飲用水,並計劃使用,以延長時間。更重要的是要有信心、要樂觀,等待時機。

脫險後怎麼做?

首先是迅速救人。在有關人員的指導下,採用科學的方法,積極參加互救活動。

從危房中撤出時,應當先滅掉明火,切斷電源、火源和氣源。儘快離開室外各種危險環境,遇到特殊危險時要注意保護自己。

不要回房去取東西,謹防餘震隨時發生。儘快與家人或機關、學校取得聯繫,到單位或指定的疏散地點去。

互救——減少傷亡,增加幫手。

震後救人的原則。

救助者要先救近,再救遠,先救醫務人員和強壯人員,以便增加幫手。要確定被壓埋者的情況,先讓被壓埋者的頭部露出來。

急救者要針對不同情況,如窒息、出血、骨折等,予以適當處置。救出受傷者作簡單處置後,轉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震後救人的方法。

要用最快的速度使傷者頭部充分暴露,並清除口、鼻腔內的異物,保持呼吸通暢,然後再暴露胸腹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